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如何获得安全感?不能靠掩耳盗铃

如何获得安全感?不能靠掩耳盗铃

文章来源: 张3丰的世界 于 2024-10-09 19:52: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广州发生一起针对小学生的袭击事件,一个男生、一位女生、还有一位接送小孩的阿姨受伤,60岁的歹徒被逮捕。

在警方的“通报“中,这成了“3名群众”受伤。根本没提两名伤者是9岁的小学生,也故意淡化了案发地点,因为公布地点,就提示了那是一所学校的门口。

警方可谓煞费苦心,不想让人知道这是对未成年人的袭击,好像这样就可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一样。

而财新的报道提供了更多信息。不但指出两名伤者是9岁小学生,也有更多现场内容:该校位于广州珠江新城,学校门口人挺多。有阿姨身上流血在追歹徒,接着是两名拿工具的建筑工人加入,最后还有酒店的保安——大家一起制服了歹徒,在警方赶到之前。

有不少家长参与进来,安抚放学的孩子们,还有人在接自家孩子的同时,也帮忙接了孩子的同学。

这些人都应该被看见,他们不能成为面目模糊的“群众”。

警方通报含糊地使用“群众”,是为了让社会情绪稳定,给大家提供安全感。但是,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是来自社会上每个人的参与。人们看到财新的报道,不会“恐惧蔓延”,而是会感到更多信心。

最近各地发生了好几期针对未成年人的袭击。在瑞士苏黎世,有“中国留学生”刺伤3名5岁的幼儿园学生,再加上之前深圳、苏州的事情,这无疑引起了更多忧虑。经济下行,社会矛盾激化,绝望的人日益增多,这都让城市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

但是,如何获得安全感?不能靠掩耳盗铃。实际上,把具体的人模糊为“群众”,并不会更安全,相反,它反而传递出某种神秘气氛。而社会的安全,来自“信任”,来自人们相互看到、相互帮助,这样,绝望的人不至于滑入深渊,而真发生袭击,也会有更多人伸出援手。

过往几起案件,都没有对凶手的报道。这是对嫌疑人的“剥夺”,不想传递出他们的诉求和声音,这样做的初衷也是免得效仿。但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凶案会广泛传播,越是缺乏具体信息的凶案,传播就会越广,也会有越多“谣言”出现,因为在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会参与“创作”。

我也同意一种社会学家的判断:陷入困境的人失去发声机会,可能恰恰是他们铤而走险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最后的表达”。他们不怕死刑,也不怕坐牢,他们真正“害怕”的,其实恰恰是来自社会的关心,有时候一句问候,就能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利器。

不要“遮蔽”,要更多“看到”。这个社会需要热心阿姨、建筑工人、酒店保安,需要更多“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表兄弟创立的全球最大私募,又要吞下中国公司
甘肃血铅这事又被网友们发现了第二组疑点
东亚女儿最难以接受的真相,被她笑着戳破了
湘潭大学投毒案二审:受害家属放弃赔偿要求从重判

24小时讨论排行

印度空难 飞行员询问同僚“为何切断发动机燃油供应”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没想到吧?农村还有800万亿财富在沉默
马克龙宣布法英拟扩组5万人军队 或部署乌前线作战
中国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连击沉2货轮 耿爽点名停手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二审败诉,被判赔偿17万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欧盟收30%关税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 千字感动全网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如何获得安全感?不能靠掩耳盗铃

张3丰的世界 2024-10-09 19:52:03


广州发生一起针对小学生的袭击事件,一个男生、一位女生、还有一位接送小孩的阿姨受伤,60岁的歹徒被逮捕。

在警方的“通报“中,这成了“3名群众”受伤。根本没提两名伤者是9岁的小学生,也故意淡化了案发地点,因为公布地点,就提示了那是一所学校的门口。

警方可谓煞费苦心,不想让人知道这是对未成年人的袭击,好像这样就可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一样。

而财新的报道提供了更多信息。不但指出两名伤者是9岁小学生,也有更多现场内容:该校位于广州珠江新城,学校门口人挺多。有阿姨身上流血在追歹徒,接着是两名拿工具的建筑工人加入,最后还有酒店的保安——大家一起制服了歹徒,在警方赶到之前。

有不少家长参与进来,安抚放学的孩子们,还有人在接自家孩子的同时,也帮忙接了孩子的同学。

这些人都应该被看见,他们不能成为面目模糊的“群众”。

警方通报含糊地使用“群众”,是为了让社会情绪稳定,给大家提供安全感。但是,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是来自社会上每个人的参与。人们看到财新的报道,不会“恐惧蔓延”,而是会感到更多信心。

最近各地发生了好几期针对未成年人的袭击。在瑞士苏黎世,有“中国留学生”刺伤3名5岁的幼儿园学生,再加上之前深圳、苏州的事情,这无疑引起了更多忧虑。经济下行,社会矛盾激化,绝望的人日益增多,这都让城市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多。

但是,如何获得安全感?不能靠掩耳盗铃。实际上,把具体的人模糊为“群众”,并不会更安全,相反,它反而传递出某种神秘气氛。而社会的安全,来自“信任”,来自人们相互看到、相互帮助,这样,绝望的人不至于滑入深渊,而真发生袭击,也会有更多人伸出援手。

过往几起案件,都没有对凶手的报道。这是对嫌疑人的“剥夺”,不想传递出他们的诉求和声音,这样做的初衷也是免得效仿。但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凶案会广泛传播,越是缺乏具体信息的凶案,传播就会越广,也会有越多“谣言”出现,因为在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会参与“创作”。

我也同意一种社会学家的判断:陷入困境的人失去发声机会,可能恰恰是他们铤而走险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最后的表达”。他们不怕死刑,也不怕坐牢,他们真正“害怕”的,其实恰恰是来自社会的关心,有时候一句问候,就能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利器。

不要“遮蔽”,要更多“看到”。这个社会需要热心阿姨、建筑工人、酒店保安,需要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