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经济刺激组合拳:股市疯涨,楼市也能回暖吗?

中国经济刺激组合拳:股市疯涨,楼市也能回暖吗?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24-10-01 23:28:3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

2024年10月1日

9月30日,中国国庆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股票市场如一只受惊的兔子,一跃而起,历史性地创造了多项新纪录:开盘35分钟破万亿,历史最快万亿交易额纪录;沪深成交额单日突破2.59万亿,创历史新高;深成指单日上涨10.67%,五日累计上涨30.26%,创下纪录。

同一时间,楼市刺激政策也接连出台,9月29日,住建部开会称,支持一线城市用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上海、广州、深圳三个一线城市连夜跟进,使全国范围内的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都已下行到历史最低位。

楼市、股市,普通民众对宏观经济最直接的体感大多来源于此。两个市场在国庆前一周,突然同时注入超过预期的政策红利。

楼市方面,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延长“金融16条”等政策期限、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

股市上,央行将通过为银行贷款再融资,帮助企业回购自己的股票。央行还将帮助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提高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从而筹集资金。他们将能从人民银行借到安全、流动性好的资产(如政府债券),并用风险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股票)作为抵押。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这些工具的总规模为8000亿元人民币,但如果需要,还可以将这一限额提高一倍或两倍。

这些刺激的力度和密度隔着太平洋也被感知到,对冲基金阿帕卢萨管理公司(Appaloosa Management)的大卫·泰珀(David Tepper)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对那个地方(中国)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当被问及他会买什么时,他回答说:“所有东西,所有,东西(Everything, every, thing)”。这个采访片段,在中文互联网上也广为流传,成为这一轮资产疯狂上涨的最佳注脚。

楼市能回暖吗?

这一轮刺激股市楼市的政策绑在一起,一口气放出,9月24日上午9点,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抛出一揽子货币政策: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降首付比例、设立新的工具支持股市等。政策指向了三个目标:稳增长、稳房价、稳股市。

央行行长潘功胜放出一系列强刺激政策后两小时,股市迎来第一轮大涨。

中国股市在短短2小时后迎来暴涨,瞬间一扫过去两年的阴霾,而且连涨五天。

楼市的低迷在过去几年里和股市表现类似——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2022年销售“腰斩”,跌入谷底。到今年5月17日,一天之内放出三个“大招”——大幅降低首付比例;降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商业贷款利率限制;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政府直接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

当时,中国多家媒体和经济学家用“史诗级”来形容政策力度,但楼市却没有止跌回升,继续在低迷的成交量下徘徊。

但这一轮对楼市的刺激,最直接的是对一线城市的“解绑”,再叠加前述的金融刺激,使经济学家更为乐观。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如果能更早实施,效果会更好。”经济学人智库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苏月向BBC中文表示,“政府愿意采取行动阻止经济螺旋式下滑,而不是仅仅关注降低系统性风险。”

苏月表示,对首付比例的调整比利率的变化更为有效,所以降低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有望促进住房升级需求,因为许多家庭需要在购买新房之前出售现有住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年5月对首次购房者的首付比例调整并没有明显推动此类购房需求。

“虽然首付比例已下调至历史低位,但与2015年之前的宽松周期相比,影响将相对温和。”苏月认为,不会出现2015年那种价格和成交量的繁荣。

“在就业市场疲软、收入和就业预期下降的情况下,家庭不愿承担更多债务,其还款能力仍然有限。现房升级销售也表明旧房供应量较大,这可能会给房价设置上限。”苏月称。

Play video, "中国央行宣布重大经济提振措施 北京街头民众怎么看?", 节目全长 2,24

02:24

中国央行宣布重大经济提振措施 北京街头民众怎么看?

风格变了?

9月30日,上证指数势头不减,单日增幅8.06%,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2008年9月19日的那一次上证指数单日涨幅纪录是9.46%。

2008年时,中国为救市推出"四万亿"的救市计划,推高了股市。但有批评称该刺激计划被视为“饮鸩止渴”,推高了债务风险,吹起了地产泡沫。

此后多年中国不得不承受“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带来的痛感。这也几乎定义了前总理李克强十年间的经济政策。

2013年6月,巴克莱资本公司提出“克强经济学”概念:一、政府不推出刺激政策,而是通过逐步缩减国家主导的投资行为;二、去杠杆化,以大幅削减债务,降低借贷与产出比;推行经济结构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三点几乎都与消化“四万亿”带来的副作用有关。

上海路边的标牌显示上证综指上涨回3000点,2月最低时仅为2600多点。

新冠疫情之后,李克强告别了总理生涯,中国经济恢复缓慢,信心不足。考验着习近平上台以来的保守刺激政策。

本周,在中国国庆之前,他似乎改变风格,抛开顾虑,允许中国采取自2008年以来最引人关注的刺激措施。

最显著的标志是,9月26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位于北京的安邦智库向BBC中文表示,中央政治局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一般只在4月、7月和12月以经济工作为主题。此次在9月召开经济主题会议十分罕见。突出反映了中央对国内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重视程度。

安邦智库认为,此次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与过去的基调有所不同。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会议强调,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比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更加谨慎,说明当前稳增长压力已进一步加大,加大政策力度的紧迫性更强,这也是当下驱动政策方向发生转变的重要推力。

此前,8月中国多项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工业生产额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为5.3%,1-8月平均失业率为5.2%。房地产市场走势、投资等数据依然疲软,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安邦智库认为,“由于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不及预期,稳增长压力较大,需要及时出台增量政策,提振市场信心,确保四季度经济增长收好尾,确保全年5%经济目标任务完成。”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死对头要走了,特朗普开心坏了
被问急眼了,特朗普怒喷记者:虚假、令人作呕
养老是国家的义务,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
孙东旭也走了!俞敏洪为什么学不了任正非?
习近平才入座保镳紧张递上“三宝” 外网热议惊呼…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大妈穿军装在汉江边“大阅兵” 韩国网友炸锅
中国连锁“人民咖啡馆”遭批 人民网:“人民”一词不容亵渎
特朗普:南非对白人搞“屠杀”,G20峰会美国不去了
小鹏和特斯拉,谁是“物理AI”的未来?
乌克兰战略要地红军城岌岌可危 被俄8倍兵力包围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白宫会议川普打瞌睡 现场媒体围拍 纽森:瞌睡唐又来!
共和党地方选举惨败,特朗普开始调整“话术”
川普称今年感恩节大餐比去年便宜25% 美联社:误导
特朗普又盯上了美国肉价,“铁拳”挥向四巨头
“DNA之父”逝世 因谈黑人智商低过白人荣衔被褫夺
川普“穿囚服绑十字架”雕像展出 太过逼真惹争议
关门创纪录 川普呼吁把医疗补贴“发现金给人民”
央视新闻联播曝光 习近平登舰视察细节
绿卡重大改革!给老人申请绿卡面临严查…
留学生为逃遣返 屠杀同胞一家6口 婴儿都未幸免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经济刺激组合拳:股市疯涨,楼市也能回暖吗?

BBC中文 2024-10-01 23:28:37


​​​​​​​

2024年10月1日

9月30日,中国国庆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股票市场如一只受惊的兔子,一跃而起,历史性地创造了多项新纪录:开盘35分钟破万亿,历史最快万亿交易额纪录;沪深成交额单日突破2.59万亿,创历史新高;深成指单日上涨10.67%,五日累计上涨30.26%,创下纪录。

同一时间,楼市刺激政策也接连出台,9月29日,住建部开会称,支持一线城市用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上海、广州、深圳三个一线城市连夜跟进,使全国范围内的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都已下行到历史最低位。

楼市、股市,普通民众对宏观经济最直接的体感大多来源于此。两个市场在国庆前一周,突然同时注入超过预期的政策红利。

楼市方面,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延长“金融16条”等政策期限、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

股市上,央行将通过为银行贷款再融资,帮助企业回购自己的股票。央行还将帮助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提高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从而筹集资金。他们将能从人民银行借到安全、流动性好的资产(如政府债券),并用风险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股票)作为抵押。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这些工具的总规模为8000亿元人民币,但如果需要,还可以将这一限额提高一倍或两倍。

这些刺激的力度和密度隔着太平洋也被感知到,对冲基金阿帕卢萨管理公司(Appaloosa Management)的大卫·泰珀(David Tepper)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对那个地方(中国)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当被问及他会买什么时,他回答说:“所有东西,所有,东西(Everything, every, thing)”。这个采访片段,在中文互联网上也广为流传,成为这一轮资产疯狂上涨的最佳注脚。

楼市能回暖吗?

这一轮刺激股市楼市的政策绑在一起,一口气放出,9月24日上午9点,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抛出一揽子货币政策: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降首付比例、设立新的工具支持股市等。政策指向了三个目标:稳增长、稳房价、稳股市。

央行行长潘功胜放出一系列强刺激政策后两小时,股市迎来第一轮大涨。

中国股市在短短2小时后迎来暴涨,瞬间一扫过去两年的阴霾,而且连涨五天。

楼市的低迷在过去几年里和股市表现类似——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2022年销售“腰斩”,跌入谷底。到今年5月17日,一天之内放出三个“大招”——大幅降低首付比例;降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商业贷款利率限制;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于政府直接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

当时,中国多家媒体和经济学家用“史诗级”来形容政策力度,但楼市却没有止跌回升,继续在低迷的成交量下徘徊。

但这一轮对楼市的刺激,最直接的是对一线城市的“解绑”,再叠加前述的金融刺激,使经济学家更为乐观。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如果能更早实施,效果会更好。”经济学人智库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苏月向BBC中文表示,“政府愿意采取行动阻止经济螺旋式下滑,而不是仅仅关注降低系统性风险。”

苏月表示,对首付比例的调整比利率的变化更为有效,所以降低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有望促进住房升级需求,因为许多家庭需要在购买新房之前出售现有住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年5月对首次购房者的首付比例调整并没有明显推动此类购房需求。

“虽然首付比例已下调至历史低位,但与2015年之前的宽松周期相比,影响将相对温和。”苏月认为,不会出现2015年那种价格和成交量的繁荣。

“在就业市场疲软、收入和就业预期下降的情况下,家庭不愿承担更多债务,其还款能力仍然有限。现房升级销售也表明旧房供应量较大,这可能会给房价设置上限。”苏月称。

Play video, "中国央行宣布重大经济提振措施 北京街头民众怎么看?", 节目全长 2,24

02:24

中国央行宣布重大经济提振措施 北京街头民众怎么看?

风格变了?

9月30日,上证指数势头不减,单日增幅8.06%,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纪录。2008年9月19日的那一次上证指数单日涨幅纪录是9.46%。

2008年时,中国为救市推出"四万亿"的救市计划,推高了股市。但有批评称该刺激计划被视为“饮鸩止渴”,推高了债务风险,吹起了地产泡沫。

此后多年中国不得不承受“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带来的痛感。这也几乎定义了前总理李克强十年间的经济政策。

2013年6月,巴克莱资本公司提出“克强经济学”概念:一、政府不推出刺激政策,而是通过逐步缩减国家主导的投资行为;二、去杠杆化,以大幅削减债务,降低借贷与产出比;推行经济结构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三点几乎都与消化“四万亿”带来的副作用有关。

上海路边的标牌显示上证综指上涨回3000点,2月最低时仅为2600多点。

新冠疫情之后,李克强告别了总理生涯,中国经济恢复缓慢,信心不足。考验着习近平上台以来的保守刺激政策。

本周,在中国国庆之前,他似乎改变风格,抛开顾虑,允许中国采取自2008年以来最引人关注的刺激措施。

最显著的标志是,9月26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位于北京的安邦智库向BBC中文表示,中央政治局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一般只在4月、7月和12月以经济工作为主题。此次在9月召开经济主题会议十分罕见。突出反映了中央对国内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重视程度。

安邦智库认为,此次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与过去的基调有所不同。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会议强调,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比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更加谨慎,说明当前稳增长压力已进一步加大,加大政策力度的紧迫性更强,这也是当下驱动政策方向发生转变的重要推力。

此前,8月中国多项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工业生产额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为5.3%,1-8月平均失业率为5.2%。房地产市场走势、投资等数据依然疲软,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安邦智库认为,“由于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不及预期,稳增长压力较大,需要及时出台增量政策,提振市场信心,确保四季度经济增长收好尾,确保全年5%经济目标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