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日童身亡 中国学者发文严惩爱国主义暴行遭删文

日童身亡 中国学者发文严惩爱国主义暴行遭删文

文章来源: 中央社 于 2024-09-23 16:28: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深圳日本人学校男童被刺身亡,在中国民间引发巨大争议。(路透)

深圳日本人学校男童被刺身亡,在中国民间引发巨大争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宏、副教授陈碧21日发表文章主张,不要再纵容任何打著“爱国主义”旗号的暴行宣传,并直指“再不发声,我们都是共谋”,引发迴响。但文章不久就被删除。

这篇以“我们能为死去的孩子做点什么?”为题的文章指出,与深圳事件同样的悲剧,不到3个月前已在苏州的日本人学校校车上演过,同样是将屠刀刺向正去上学的孩子。只是这次,再没有挡在孩子前面的胡大姐(校车导护胡友平)了。

文章提到,事发后,几乎所有的自媒体都将杀戮孩童的原因归结为“几近癫狂的民粹主义”及“毫无理性的仇恨教育”。但即使可以找到归因,这种野蛮的杀戮就可以被理解甚至原谅吗?。

这篇文章强调,对野蛮和残暴的任何辩护,都是对文明和生命的亵渎。如果还要给文明保留一点脸面,还要为社会挽回一点尊严,就必须对这种残暴杀戮予以严惩。而噤声、沉默和迴避都是对暴力的放纵,都是对逝者的漠视。

文章直指,从穿和服就会被认为涉嫌“寻衅滋事”,到网红“铁头”和“亚人”的拙劣表演,再到袭击日本校车上的无辜孩童,眼见“爱国主义”就这样被利用和拉低,并最终沦为罪恶的藉口和理由,实在不能不让人痛心。如果“爱国主义”可以如此被滥用,那还有多少罪恶可以假藉其名进行?

这篇文章提到,中国人是该铭记日本侵略的暴行和历史,但铭记难道就要以更多的杀戮和更多的残暴表现?这实在不能为文明所容忍。“我们为那个无辜逝去的男孩痛心,为他的母亲痛心,也为文明的跌落痛心”。可是除了谴责暴行、严惩凶手,“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文章主张,首先是不要再纵容任何打著“爱国主义”旗号的暴行宣传。如果有人还在蛊惑,为了某个伟大的名义就可以随意荼毒个体的生命,那一定是反人性的;如果一个社会还能容忍,将残忍杀害无辜孩童的人标榜为“抗日英雄”,那一定是罪恶的。如果还要用仇恨来铭记历史,那带来的就一定是更多的杀戮和伤害。

这篇文章说,面对疯狂和暴行,常识和良知总会显得羸弱,也总是轻易就被淹没在歇斯底里的聒噪呐喊之下,但它是普通人守护文明也守护自己的唯一武器。所以,不要轻易就扔掉手中的钥匙,不要轻易就接受一种绝对主义的简单叙事,不要轻易就放弃来之不易的文明。

文章直言,中国现在的舆论环境,网络上的疯狂反日情绪哪裡来的?难道这是一两天冒出来的吗?不管多么猥琐龌龊的行径,甚至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只要打著“反日爱国”的旗号,都有人在评论区点讚喝彩、摇旗呐喊。常识变成异类,反思尤为稀缺,勇敢常被吊打,文明成为笑柄。

这篇文章感叹,如今在中国,正义感尚存的人们“只能私下交流,只能朋友圈点赞,只能摇头叹息”。都知道什么对什么错,却不敢发声,因为“惹不起”—惹不起谁?甚至都不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如同“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

文章主张,只有真正有勇气正视恐惧的人,才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而“我们可能缺乏的就是直面的勇气”。历史学家要对各自时代的历史负责任,“我们难道就不对身边的今时、今日负责吗?”。

这篇文章最后提到,有朋友说,“别写,别发声,因为会被骂”。但“那孩子都死了,再不发声,我们都是共谋”。

这篇文章发表后在中国许多网络平台及朋友圈一度广为流传,也获得不少迴响,但也引来民族主义者的质疑,文章发表不久就被删除,只剩下一些零星转传的残存截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11岁熊孩子按门铃玩恶作剧,被邻居枪击身亡!
“别再欺负我们了”,印尼正在发生什么
峨眉山帅哥陪爬 肉体接触太多 陷软色情争议 领队回应
芝加哥周末连32起枪击!54人中弹,川普批州长:可悲软弱
中共组织部长儿子赴美被拒绝入境 引出大瓜!




24小时讨论排行

背后是她!官媒释出金正恩抵京照 首次携女访华
习近平在世界舞台的重大时刻前夕,北京收紧市内管制
纽森宣布推出“川普腐败币”!讽刺其争议行为
九三阅兵 进行时:歼20S震撼亮相阅兵现场!
华裔牙医枪杀妻女后自尽 $170万豪宅曝惊天惨案!
歼20S、DF61导弹,震撼亮相!三支兵种首次亮相
俄罗斯正沦为中国附庸国 北京正充分利用千载机遇
吴京作了什么恶,为什么那么多人对他口诛笔伐?
保护国家安全还是排外?德州限制华人拥有或租赁房产
中国房地产市场无药可救 百大城市旧屋价格连跌
川普称对普京非常失望 但不担心中俄形成反美轴心
川普为"开放60万中国留学生"辩护:中国付给我们很多钱
"红二代"留学生留置36小时被遣返:小粉红感谢美国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O文:川普面临"完全自找的灾难"
饥荒研究报告:1959~1961年中国饥荒的回顾及启示
川普:周三就关税上诉最高法院 败诉将沦第三世界国家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日童身亡 中国学者发文严惩爱国主义暴行遭删文

中央社 2024-09-23 16:28:56





深圳日本人学校男童被刺身亡,在中国民间引发巨大争议。(路透)

深圳日本人学校男童被刺身亡,在中国民间引发巨大争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宏、副教授陈碧21日发表文章主张,不要再纵容任何打著“爱国主义”旗号的暴行宣传,并直指“再不发声,我们都是共谋”,引发迴响。但文章不久就被删除。

这篇以“我们能为死去的孩子做点什么?”为题的文章指出,与深圳事件同样的悲剧,不到3个月前已在苏州的日本人学校校车上演过,同样是将屠刀刺向正去上学的孩子。只是这次,再没有挡在孩子前面的胡大姐(校车导护胡友平)了。

文章提到,事发后,几乎所有的自媒体都将杀戮孩童的原因归结为“几近癫狂的民粹主义”及“毫无理性的仇恨教育”。但即使可以找到归因,这种野蛮的杀戮就可以被理解甚至原谅吗?。

这篇文章强调,对野蛮和残暴的任何辩护,都是对文明和生命的亵渎。如果还要给文明保留一点脸面,还要为社会挽回一点尊严,就必须对这种残暴杀戮予以严惩。而噤声、沉默和迴避都是对暴力的放纵,都是对逝者的漠视。

文章直指,从穿和服就会被认为涉嫌“寻衅滋事”,到网红“铁头”和“亚人”的拙劣表演,再到袭击日本校车上的无辜孩童,眼见“爱国主义”就这样被利用和拉低,并最终沦为罪恶的藉口和理由,实在不能不让人痛心。如果“爱国主义”可以如此被滥用,那还有多少罪恶可以假藉其名进行?

这篇文章提到,中国人是该铭记日本侵略的暴行和历史,但铭记难道就要以更多的杀戮和更多的残暴表现?这实在不能为文明所容忍。“我们为那个无辜逝去的男孩痛心,为他的母亲痛心,也为文明的跌落痛心”。可是除了谴责暴行、严惩凶手,“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文章主张,首先是不要再纵容任何打著“爱国主义”旗号的暴行宣传。如果有人还在蛊惑,为了某个伟大的名义就可以随意荼毒个体的生命,那一定是反人性的;如果一个社会还能容忍,将残忍杀害无辜孩童的人标榜为“抗日英雄”,那一定是罪恶的。如果还要用仇恨来铭记历史,那带来的就一定是更多的杀戮和伤害。

这篇文章说,面对疯狂和暴行,常识和良知总会显得羸弱,也总是轻易就被淹没在歇斯底里的聒噪呐喊之下,但它是普通人守护文明也守护自己的唯一武器。所以,不要轻易就扔掉手中的钥匙,不要轻易就接受一种绝对主义的简单叙事,不要轻易就放弃来之不易的文明。

文章直言,中国现在的舆论环境,网络上的疯狂反日情绪哪裡来的?难道这是一两天冒出来的吗?不管多么猥琐龌龊的行径,甚至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只要打著“反日爱国”的旗号,都有人在评论区点讚喝彩、摇旗呐喊。常识变成异类,反思尤为稀缺,勇敢常被吊打,文明成为笑柄。

这篇文章感叹,如今在中国,正义感尚存的人们“只能私下交流,只能朋友圈点赞,只能摇头叹息”。都知道什么对什么错,却不敢发声,因为“惹不起”—惹不起谁?甚至都不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如同“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

文章主张,只有真正有勇气正视恐惧的人,才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而“我们可能缺乏的就是直面的勇气”。历史学家要对各自时代的历史负责任,“我们难道就不对身边的今时、今日负责吗?”。

这篇文章最后提到,有朋友说,“别写,别发声,因为会被骂”。但“那孩子都死了,再不发声,我们都是共谋”。

这篇文章发表后在中国许多网络平台及朋友圈一度广为流传,也获得不少迴响,但也引来民族主义者的质疑,文章发表不久就被删除,只剩下一些零星转传的残存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