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文章来源: 人民东方历史 于 2024-08-25 10:42:2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偷感”,是一个互联网热梗。原意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事拘谨、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躲躲闪闪,反正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词。

而在被网友们大量使用、疯狂造梗造句之后,“偷感”这个词也变得可爱生动了起来。

造句示例:奥运赛场上,王昶偷感很重地准备发球。

王昶,出生于2001年。经典款“超绝偷感”00后。

实际上,“40后”也有属于“40后”的偷感。

你问什么“40后”,我说南宋绘画大师马远出生于1140年的这个“40后”。

南宋 马远 《踏歌图》 故宫博物院藏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偷感”。

跟随本文,一起来看看古画中的“偷感”吧!

宋代画家的“偷偷藏不住”

嘉佑辛丑年,崔白画下深秋时节的秋风肃杀冷峭凄凉景象。两只灰喜鹊、野兔在自然之间,有生趣、有野趣。一副佳作。

那么,“偷”在何处呢?

请在三秒钟之内找到此图的“偷”点

三,二,一……

北宋 崔白 《双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将此图放大放大再放大,请看:

隐藏在树干之间的,正是画家偷感十足的题款。

崔白表面:画好画不留名。

崔白内心:我在树干上悄悄署个名没人发现吧?

《万壑松风图》画中岗峦郁盘,峭壁如削,岩瀑飞洒,绿崖苍松,满幅风声。正是李唐南渡临安前的带有北方风格的山水。

南宋 李唐 《万壑松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石壁之上的隶书题款,半隐半现在山中云雾风间,与此画仿佛天然一体。

自跋:皇宋宣和甲辰(1124年)春,河阳李唐笔

《溪山行旅图》构图简洁。近景为下方中央的巨石,中景是驴队所在,远景是一耸立主山。山腰下,用一片云雾留白,巧妙地制造空间距离。

庞大山体与画中行旅驴队相映,展现出一种雄壮的气势。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范宽”二字款,则隐藏在画幅右下角的树荫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题款直到1958年才被发现,在此之前,《溪山行旅图》的身份一直扑朔迷离。

那么,画家们为什么要留下这些颇具偷感的题款呢?

明末清初的画家沈颢在《画麈·落款》中说:“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后来书绘并工,附丽成观。”

怕自己的书法不够好,破坏画面,这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也许源自宋代绘画对写实主义的追求。

宋代的画家们崇尚“理”,求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参悟,于是便将代表“自我”的题款隐藏在山水自然之间。后来者若有心找寻,那它就在树木土石之上等待着与你相遇……

偷感十足吃瓜组

吃瓜人,吃瓜魂。吃瓜人用最绝的偷感吃最劲爆的瓜。

侧身,附耳,屏住呼吸……

这位姑娘,在听什么小秘密呢?

清 佚名 《燕寝怡情图》波士顿美术馆藏

门框之后,就这么水灵灵地探出了两颗小脑袋。

脑门上仿佛写了四个大字:暗中观察。

两位,看什么呢?

明 戴进《太平乐事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原来是有人在整节目。

明 戴进《太平乐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画家孙温所绘的《红楼梦画册》中,有不少偷听、偷看的场景。

柱子、门、窗、屏风……从各个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探出一颗头来。

你好,请问是在这里吃瓜吗?

清 孙温 《红楼梦画册》(局部)旅顺博物馆藏

天生偷感的一种生物

下面有请偷吃赛道的神登场。

鬼鬼祟祟的鼠鼠、一本满足的鼠鼠、进击的鼠鼠……

元 钱选 《鼠图》(局部)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鼠鼠我啊,吃点莲子怎么啦。

元 钱选 《莲实三鼠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小鼠贼眉鼠眼,偷偷啃食着荔枝。

而红色的荔枝与“红利”同音,寓意吉祥。不愧是咱那一生爱玩谐音梗的老祖宗啊。

明 朱瞻基 《三鼠图册》(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偷感很重的摸鱼组

放大前:

水边,树下,亭中,几卷诗文,微风拂过,惬意人生。

明 沈周 《东庄图册》 南京博物院藏

放大后:

这位读书人,你在干嘛?

老祖宗演我学习状态:学习的时候,一切除了学习之外的东西都变得有意思了起来。

看书哪有看鱼香?

放大前:

寒春时节,梅花初绽。诗人伏案,白鹤作伴。构图简洁古朴,赋色文静,富有文人画意趣。

元 钱选 《西湖吟趣图》 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我是谁我在哪我好冷。

偷偷发个呆不会有人知道吧?

放大前:

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汉宫春晓图》,画中有近上百后宫女子。

画中的女子大都看起来都很忙碌,各有各的事情做。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同事刺绣我神游。

放大前:

大殿明净开阔,乾隆帝正襟危坐。

佛国使者乘祥云而来,画面安详吉庆。

鲜艳的朱红色、善良的金黄色和明快的翠绿色让全图的色彩更丰富,为庄严肃穆的场景添加了富贵的皇家之气。

清 佚名 《万法归一图屏》 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当你和你的冤种好友在正式场合对上眼。

放大前:

乾隆十九年,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举行的一场隆重而盛大的宴会。

清 郎世宁 《万树园赐宴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的,手舞足蹈的……

咳咳,请注意工作纪律。

穿梭千年间的古画,我好像找到了自己身上偷感重的原因,原来我那可爱的老祖宗们就爱玩点抽象的。

所谓偷感,原来是一种血脉觉醒啊!

参考资料:

沈颢《画麈·落款》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华人大妈认罪震惊全球!竟豪言要买下一个国家
移民局突击这州1000家庭 近半涉婚姻诈欺 全美或迎大清洗!
深圳车主“15小时出不了广东” 公路塞车画面极震撼
上海大师赛观众干扰比赛 挥外国护照被抬离现场
震撼快餐界!KFC宣布将公开炸鸡配方 全球粉丝倒数




24小时讨论排行

突发:正在船上的“环保少女”,被以军扣押
美防长呛肥胖将军不爽就离职!这上将不干了
美国密歇根州长:特朗普关税只会有一个赢家,就是中国
强化“斩首”演练!内蒙古惊见台湾总统府模拟实景
FT:川普为何又盯上了和他没有冲突的索罗斯?
政府关门!川普气炸"冻结民主党州资金",威胁裁员30万人
政府关门 纽时:为何民主党拒让步?忧失未来筹码
北航90后美女副教授走红,长相及头衔引发热议
美防长批“肥将军” 纽森讽川普:“胖统帅”恐失业
哈玛斯拒绝川普停火计划,决定继续战斗!
砍外籍生 删DEI…川普又点名9所顶尖大学 签承诺拿补助
全球“机器人第一大国”:中国
哈利波特作者罗琳发长文 “开撕“赫敏扮演者艾玛沃特森
流行天后轰川普“生活真的变好了吗?”白宫火速回击
美国就业数据意外下滑 创两年半以来最大降幅
支持国家K签政策,希望也给本国青年K签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放大看古画:我那“偷感十足”的老祖宗!

人民东方历史 2024-08-25 10:42:28

“偷感”,是一个互联网热梗。原意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事拘谨、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躲躲闪闪,反正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词。

而在被网友们大量使用、疯狂造梗造句之后,“偷感”这个词也变得可爱生动了起来。

造句示例:奥运赛场上,王昶偷感很重地准备发球。

王昶,出生于2001年。经典款“超绝偷感”00后。

实际上,“40后”也有属于“40后”的偷感。

你问什么“40后”,我说南宋绘画大师马远出生于1140年的这个“40后”。

南宋 马远 《踏歌图》 故宫博物院藏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偷感”。

跟随本文,一起来看看古画中的“偷感”吧!

宋代画家的“偷偷藏不住”

嘉佑辛丑年,崔白画下深秋时节的秋风肃杀冷峭凄凉景象。两只灰喜鹊、野兔在自然之间,有生趣、有野趣。一副佳作。

那么,“偷”在何处呢?

请在三秒钟之内找到此图的“偷”点

三,二,一……

北宋 崔白 《双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将此图放大放大再放大,请看:

隐藏在树干之间的,正是画家偷感十足的题款。

崔白表面:画好画不留名。

崔白内心:我在树干上悄悄署个名没人发现吧?

《万壑松风图》画中岗峦郁盘,峭壁如削,岩瀑飞洒,绿崖苍松,满幅风声。正是李唐南渡临安前的带有北方风格的山水。

南宋 李唐 《万壑松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石壁之上的隶书题款,半隐半现在山中云雾风间,与此画仿佛天然一体。

自跋:皇宋宣和甲辰(1124年)春,河阳李唐笔

《溪山行旅图》构图简洁。近景为下方中央的巨石,中景是驴队所在,远景是一耸立主山。山腰下,用一片云雾留白,巧妙地制造空间距离。

庞大山体与画中行旅驴队相映,展现出一种雄壮的气势。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范宽”二字款,则隐藏在画幅右下角的树荫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题款直到1958年才被发现,在此之前,《溪山行旅图》的身份一直扑朔迷离。

那么,画家们为什么要留下这些颇具偷感的题款呢?

明末清初的画家沈颢在《画麈·落款》中说:“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后来书绘并工,附丽成观。”

怕自己的书法不够好,破坏画面,这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也许源自宋代绘画对写实主义的追求。

宋代的画家们崇尚“理”,求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参悟,于是便将代表“自我”的题款隐藏在山水自然之间。后来者若有心找寻,那它就在树木土石之上等待着与你相遇……

偷感十足吃瓜组

吃瓜人,吃瓜魂。吃瓜人用最绝的偷感吃最劲爆的瓜。

侧身,附耳,屏住呼吸……

这位姑娘,在听什么小秘密呢?

清 佚名 《燕寝怡情图》波士顿美术馆藏

门框之后,就这么水灵灵地探出了两颗小脑袋。

脑门上仿佛写了四个大字:暗中观察。

两位,看什么呢?

明 戴进《太平乐事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原来是有人在整节目。

明 戴进《太平乐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画家孙温所绘的《红楼梦画册》中,有不少偷听、偷看的场景。

柱子、门、窗、屏风……从各个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探出一颗头来。

你好,请问是在这里吃瓜吗?

清 孙温 《红楼梦画册》(局部)旅顺博物馆藏

天生偷感的一种生物

下面有请偷吃赛道的神登场。

鬼鬼祟祟的鼠鼠、一本满足的鼠鼠、进击的鼠鼠……

元 钱选 《鼠图》(局部)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鼠鼠我啊,吃点莲子怎么啦。

元 钱选 《莲实三鼠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小鼠贼眉鼠眼,偷偷啃食着荔枝。

而红色的荔枝与“红利”同音,寓意吉祥。不愧是咱那一生爱玩谐音梗的老祖宗啊。

明 朱瞻基 《三鼠图册》(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偷感很重的摸鱼组

放大前:

水边,树下,亭中,几卷诗文,微风拂过,惬意人生。

明 沈周 《东庄图册》 南京博物院藏

放大后:

这位读书人,你在干嘛?

老祖宗演我学习状态:学习的时候,一切除了学习之外的东西都变得有意思了起来。

看书哪有看鱼香?

放大前:

寒春时节,梅花初绽。诗人伏案,白鹤作伴。构图简洁古朴,赋色文静,富有文人画意趣。

元 钱选 《西湖吟趣图》 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我是谁我在哪我好冷。

偷偷发个呆不会有人知道吧?

放大前:

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汉宫春晓图》,画中有近上百后宫女子。

画中的女子大都看起来都很忙碌,各有各的事情做。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同事刺绣我神游。

放大前:

大殿明净开阔,乾隆帝正襟危坐。

佛国使者乘祥云而来,画面安详吉庆。

鲜艳的朱红色、善良的金黄色和明快的翠绿色让全图的色彩更丰富,为庄严肃穆的场景添加了富贵的皇家之气。

清 佚名 《万法归一图屏》 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当你和你的冤种好友在正式场合对上眼。

放大前:

乾隆十九年,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举行的一场隆重而盛大的宴会。

清 郎世宁 《万树园赐宴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放大后:

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的,手舞足蹈的……

咳咳,请注意工作纪律。

穿梭千年间的古画,我好像找到了自己身上偷感重的原因,原来我那可爱的老祖宗们就爱玩点抽象的。

所谓偷感,原来是一种血脉觉醒啊!

参考资料:

沈颢《画麈·落款》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