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新京报捅破了一个黑幕,已经快一个星期了

新京报捅破了一个黑幕,已经快一个星期了

文章来源: 玖奌杂货店 于 2024-07-08 18:46:0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新京报的一位记者,追踪调查了很多油罐车,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行业秘密”:一些油罐车平时不仅仅拉食用油,也会拉煤制油,还会拉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这样的非危化品液体。而且这中间有可能没有空挡,卸了各种奇怪奇怪的液体以后,不做清洗,直接就往里面灌食用油。

油罐里残留的煤油、废机油、工业废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然后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

看了这则报道以后,是不是有一种拿着粪桶盛饭吃的感觉,恶心的想吐?

如果新京报的报道属实的话,这比地沟油事件更为恶劣。用南方都市报的话来说,“装完化工油又装食用油,这与投毒有什么区别?”

在新京报7月2日发出报道以后,到7月6日,涉事企业中储粮给了一个姗姗来迟的回应:

这是一个轻描淡写的回应,既没有表示道歉,也没有提及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在精选评论中还不忘记提醒网友,“大国粮仓担子重,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理性看待问题”。我都吃上煤油废机油工业废水塑化剂混合的食用油了,你还在谆谆教导我要理性?

中储粮说要开展排查,像这种自己有问题,靠自己查自己的事,我也只能说一声呵呵了。

而那些本应承担起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到现在还在装死。

油罐车是谁家的啊?这些被污染的油都流向了哪里?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有多大?涉事企业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去核实了吗?处罚了吗?有吊销执照了吗?

媒体报道已经快一个星期了,还没看到有哪个部门出来表个态。

来看看这些年的一些新闻:营业才两周的采耳店获利500元,被罚22万元;商贩卖了20元的芹菜,被罚6.6万元;进价1.2元/斤的土豆,售价从1.4元/斤涨至2元/斤,被罚款30万元……

对平头百姓下起狠手来,恨不得罚到倾家荡产。但遇到这种涉及千家万户的更加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也会像对待老百姓那样严格执法吗?

而从新京报报道的罐车“混用又不清洗”现象的普遍存在,我很怀疑,相关监管部门在执法力度、监管标准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可能存在严重的不足,甚至不排除有工作人员故意放松监管,从中牟利。

都说“食品安全大于天”,可是,在某些人眼里,或许压根就没当一回事。

要向新京报的记者致敬,已经很久没看到过这样有良心的调查报道了。新京报的报道,直接指名道姓的将事件的多个相关方爆了出来,一次就得罪了众多大佬。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这是需要勇气的。

新京报这样的报道,其实是不受欢迎的,尤其是对一些企业和官员来说,他们会认为新京报是在没事找事。对一些热衷歌颂的人来说,他们也许会认为新京报是负能量,是屁股歪了,是在给社会制造麻烦。

在新京报的这次报道出来后,在一些评论区,就看到有这样的声音: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只能一声长叹,有这些人在,也难怪那些黑心企业可以有恃无恐,也难怪食品安全问题总是能法得到彻底解决。

最后,还是要向新京报的记者致敬,他们是媒体行业的良心,也是这个时代的良心。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金正恩为爱女从中国进口数十吨“臭臭的东西”
薄瓜瓜母亲节为母喊冤 称谷开来是“当代窦娥”
纽约时报:这是习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贸易战
美公民入境中国遭强制“侵入性检测” 美政府将调查
中共军委副主席传落马!何卫东官网报导“全清空”

24小时讨论排行

经贸会谈结束 何立峰: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机制
美中贸易谈判重大进展 美官员:中国急于重启贸易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 “丰硕”成果可能只在股市?
紧跟川普准没错?他两度高喊买股 标普大涨了…
美对中重大退让!因中国在2问题上未有任何承诺
印巴空战 中制导弹无损落地 印度捡到军情大礼包
中国男晒日本护照喊“打入敌人内部” 遭日网友检举急删文
“门铃恶作剧”酿悲剧 高中生毕业前夕遭枪击身亡
薄瓜瓜歌颂母亲是“当代窦娥” 网友翻出黑历史秒破防
中媒:中国面子里子全拿下 应当感谢“特朗普同志”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谈判结果
现场细节:财长贝森特用糖来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来自美国的新教皇在大选中投给了特朗普吗?
离谱!特朗普拟接受卡塔尔赠送豪华飞机当“空军一号”
美中90天真能谈出结果 平息贸易战?专家:别过度乐观
贸易战重大进展!央视播《纽约我爱你》引热议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新京报捅破了一个黑幕,已经快一个星期了

玖奌杂货店 2024-07-08 18:46:08

新京报的一位记者,追踪调查了很多油罐车,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行业秘密”:一些油罐车平时不仅仅拉食用油,也会拉煤制油,还会拉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这样的非危化品液体。而且这中间有可能没有空挡,卸了各种奇怪奇怪的液体以后,不做清洗,直接就往里面灌食用油。

油罐里残留的煤油、废机油、工业废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然后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

看了这则报道以后,是不是有一种拿着粪桶盛饭吃的感觉,恶心的想吐?

如果新京报的报道属实的话,这比地沟油事件更为恶劣。用南方都市报的话来说,“装完化工油又装食用油,这与投毒有什么区别?”

在新京报7月2日发出报道以后,到7月6日,涉事企业中储粮给了一个姗姗来迟的回应:

这是一个轻描淡写的回应,既没有表示道歉,也没有提及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在精选评论中还不忘记提醒网友,“大国粮仓担子重,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理性看待问题”。我都吃上煤油废机油工业废水塑化剂混合的食用油了,你还在谆谆教导我要理性?

中储粮说要开展排查,像这种自己有问题,靠自己查自己的事,我也只能说一声呵呵了。

而那些本应承担起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到现在还在装死。

油罐车是谁家的啊?这些被污染的油都流向了哪里?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有多大?涉事企业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去核实了吗?处罚了吗?有吊销执照了吗?

媒体报道已经快一个星期了,还没看到有哪个部门出来表个态。

来看看这些年的一些新闻:营业才两周的采耳店获利500元,被罚22万元;商贩卖了20元的芹菜,被罚6.6万元;进价1.2元/斤的土豆,售价从1.4元/斤涨至2元/斤,被罚款30万元……

对平头百姓下起狠手来,恨不得罚到倾家荡产。但遇到这种涉及千家万户的更加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也会像对待老百姓那样严格执法吗?

而从新京报报道的罐车“混用又不清洗”现象的普遍存在,我很怀疑,相关监管部门在执法力度、监管标准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可能存在严重的不足,甚至不排除有工作人员故意放松监管,从中牟利。

都说“食品安全大于天”,可是,在某些人眼里,或许压根就没当一回事。

要向新京报的记者致敬,已经很久没看到过这样有良心的调查报道了。新京报的报道,直接指名道姓的将事件的多个相关方爆了出来,一次就得罪了众多大佬。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这是需要勇气的。

新京报这样的报道,其实是不受欢迎的,尤其是对一些企业和官员来说,他们会认为新京报是在没事找事。对一些热衷歌颂的人来说,他们也许会认为新京报是负能量,是屁股歪了,是在给社会制造麻烦。

在新京报的这次报道出来后,在一些评论区,就看到有这样的声音: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只能一声长叹,有这些人在,也难怪那些黑心企业可以有恃无恐,也难怪食品安全问题总是能法得到彻底解决。

最后,还是要向新京报的记者致敬,他们是媒体行业的良心,也是这个时代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