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国安新规生效,入境中国恐遭查验手机电脑

国安新规生效,入境中国恐遭查验手机电脑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24-07-03 19:55: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资料照:旅客抵达北京国际机场。

中国两大国安新规星期一(7月1)正式生效,引发外籍人士赴中恐遭查验手机的忧虑。对此,学者分析,中国无视国际法精神,不断操弄法律,周边国家必须合作,才能有效吓阻。台湾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也批评,中国接连颁布多项与国安、反台独和海上执法相关的新规,是将国内立法“武器化”来向外扩张威权。

中国国安部星期一开始实施《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和《国家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授权国安人员在防范间谍、维护国安的前提下,可随时查验个人或组织的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包括入境的外籍旅客,引发周边邻国的警戒。

中国国安新规七·一上路 韩国情院警告:入境恐遭查手机

韩国国情院早于上星期四(6月27日)就发布警示,提醒赴中民众须留意勿在中国透过虚拟网络(VPN)“翻墙”使用通讯软件,以免遭中国官方扣留或搜查相关电子产品。

台湾《联合报》星期一也发布评论称,中国去年修订《反间谍法》后,扩大并模糊化“间谍行为”的定义,如批评中国政治社会的敏感言论,或支持香港、台湾的言行,都被视为违反“中国国家利益”,甚至“危害国安”。

该文提醒,早在两大国安新规出台前,多名台湾学者去年入境中国时就曾遭到盘查,今年6月21日又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由于台独的定义再放宽,恐让赴中的台湾人更易误触国安新规。

不仅入境中国的旅客遭盘查、处罚的风险上升,亚太邻国更关切的是,中国政府近期频繁“主动出击”,透过修法或扩大解释条文,将中国法律的影响力延伸到境外。

一位因职务敏感、不愿具名的台湾国安高层官员于上星期五(6月28日)的一场简报会中分析,中国国安相关新规的共同潜在风险,都是定义十分笼统,以方便中国政府任意扩大适用。

这名官员透露,据统计,近年来已有约15名台湾人遭到中国以国安相关罪名逮捕,惩治台独《意见》出台后,威胁范围更扩及身处第三地的台湾人,甚至任何支持台湾提升国防、国际参与的外籍人士。

更有甚者,《海警法》第三号令出台仅两天后,6月17日就爆发中国海警对菲律宾军人过度使用武力事件。对此,台湾国安人士直言,中国以执法为名,扩张海域主权的声索,完全视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无物。

中国扩张法律解释,为海警强硬“灰区行动”撑腰

他说,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武力规模庞大的海警隶属武警部队,直接听命中央军委,不仅是中国整体军事力量的一部分,还可指挥数量同样惊人的海上民兵,以法律争端为借口,遂行其“灰色地带冲突”行为。

这位国安官员说:“倘若中国这些做法没有受到任何约束,受影响的不只是台湾和区域内国家,经过第一岛链水域的各国船只也将承受中国(海警)武力登检的风险,也就是,世界各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这是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他说,中国近年虽经济下行,却丝毫未放缓其透过法律战向外扩张威权的行径,周边国家应采集体行动、主动吓阻,才能避免情势恶化,任何迟疑都变相鼓励中国持续其侵略和扩张行为。

台湾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上星期二(6月25日)会见美国国会“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访问团时也直指,中国“将其国内立法武器化,作为威权扩张的手段”。他呼吁美方发挥影响力,鼓励理念相近国家共同谴责中国发动的法律战。

吴钊燮说,中国近期以惩治台独的22条《意见》扩大威胁台湾,6月中则增订《海警法》第三号令,授权其海警未经审讯即可拘押外国人和船只长达60日。

宋承恩:中国法律论述残破,违反国际法精神

在台北的远景基金会副执行长宋承恩也说,中国现虽将法律作为对外侵略的武器,但其法律主张或执法手段皆有不合逻辑处。

也是国际法学者的宋承恩说,2016年的南中国海仲裁案早已判定,中方的“九段线”主权声索不具国际法基础,但八年来,国际社会仍无法阻止中国以各类强势手段“执法”。

另外,他说,中共指控台独行为是“分裂国家”的犯行,但中国对台湾本来就不拥有主权,何来管辖权? 宋承恩批评,一国政府片面把他国的政治主张定义成分裂国家罪刑并施以刑罚,甚至追诉他国国民,不仅非常荒谬,也明显违反国际法。

宋承恩还说,中方称将对台独被告“缺席审判”,嚴重违反法治原则,因放眼全球,就连国际刑事法院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逮捕令,控其犯下战争罪等,也未有缺席审判的这种荒谬打算。

宋承恩指出,欧美国家虽也有国安、叛乱等相关法条,但都须经过完整的司法审判,也在上诉和保护被告权益等制度下运作,但这些前提条件中国“一项都没有”。

宋承恩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法律)论述是残破的,因为它不是用法律保护人民权利、界定国家权力,而是一个国家的工具,完全跟法律原本的角色是不符合的,变成是投射国家往外扩张跟压迫的工具,因此,我们会说,它(中国)把法律武器化了。”

胡逸山:中国“国安至上”,无视普世价值

宋承恩分析,中国近期各种法律作为,从海上执法、惩戒台独、港版国安法、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到两大国安新规等,共通脉络皆是中国政府对“安全至上”的偏执下,积极运用法律手段。

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胡逸山也同意,中国在境内外大举动用法律手段,是出于“国家安全至高无上”的要求。

他说,中共的威权统治与西方国家所奉行的自由、民主、保护个人隐私等“普世价值”有着巨大差异,中国的法律也纯粹是中共确保绝对掌权的工具。

以海警三号令为例,胡逸山认为,其目的是展现中国在国际公法上所定义的“实质控制”;至于高调宣布重惩台独,也是在展现对台湾人的实质控制和震慑。

尽管美、日等先进民主国家对于中共的作为已经有所警觉,并遏止中共过度扩张,但胡逸山直言,现今国际局势渐走向“两极化”,不少发展中国家恐仍站队中国,会配合、容忍中国以法律扩张霸权。

胡逸山告诉美国之音:“很多发展中国家很依赖中国财政、贸易上的各种援助,当然他们就会符合中国方面的这种做法,你可以说是掩耳盗铃;也可以说是,把跟中国在南(中国)海上的冲突尽量地淡化。”

姜皇池:各国合作才能吓阻中国在台北的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姜皇池指出,中国“法律武器化”的操弄非始于近期,而是长期布局。他说,以反台独为例,中共早于2005年就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但近年才自认有足够实力去执行,所以才出台《意见》进一步落实相关法条。另外,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也是从香港1997年回归之初就释出信号,20年后才终于完成立法。

姜皇池指出,中国政府无法治精神,法律只是其与西方民主国家对话的宣传工具,但问题是,只要中国法律制定得够完备,西方法治国家还是得尊重。就实务而言,中国也恐不会贯彻自己制定的法律,这从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任意解释法条,甚至直接修改就可看出来,因此,他呼吁,周边国家无需对中国法律效用有太高期待。

姜皇池告诉美国之音: “它(中国)最后目标还是在寻求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将来它无论使用武力或者强制手段,都希望至少在国际法上让西方国家没有理由去苛责它,或者来协助台湾。”

面对中国一边出台新法,一边以海警实力展开灰色地带作战,姜皇池认为,周边国家唯有合作才能形成吓阻,否则单凭个别国家的实力,很难有效遏制中国的野心。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对中重大退让!因中国在2问题上未有任何承诺
薄瓜瓜歌颂母亲是“当代窦娥” 网友翻出黑历史秒破防
川普签史上最具影响力行政令 美国人不再为他国买单!
现场细节:财长贝森特用糖来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印巴空战 中制导弹无损落地 印度捡到军情大礼包

24小时讨论排行

贸易谈判北京没跪?网友:美国征的还是比中国多
贝森特:不脱钩 但战略品必需脱钩 钢铁芯片链更去中国化
一批南非白人难民抵美国 川普政府高官机场迎接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 “丰硕”成果可能只在股市?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紧跟川普准没错?他两度高喊买股 标普大涨了…
中国男晒日本护照喊“打入敌人内部” 遭日网友检举急删文
中媒:中国面子里子全拿下 应当感谢“特朗普同志”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谈判结果
贸易战重大进展!央视播《纽约我爱你》引热议
美中90天真能谈出结果 平息贸易战?专家:别过度乐观
川普:周末或与习近平通话 与中国实现了完全重置
中国网红改编印度神曲“刚买的飞机被打啦”火爆全球
又是他们!华人区遭入室盗窃 华人夫妇痛失传家宝
中国方代表何立峰起底 习近平伴郎 跟黄仁勋讲台语
卡塔尔将赠送豪华飞机 特朗普:拒绝是“愚蠢的”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国安新规生效,入境中国恐遭查验手机电脑

美国之音 2024-07-03 19:55:31



资料照:旅客抵达北京国际机场。

中国两大国安新规星期一(7月1)正式生效,引发外籍人士赴中恐遭查验手机的忧虑。对此,学者分析,中国无视国际法精神,不断操弄法律,周边国家必须合作,才能有效吓阻。台湾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也批评,中国接连颁布多项与国安、反台独和海上执法相关的新规,是将国内立法“武器化”来向外扩张威权。

中国国安部星期一开始实施《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和《国家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授权国安人员在防范间谍、维护国安的前提下,可随时查验个人或组织的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包括入境的外籍旅客,引发周边邻国的警戒。

中国国安新规七·一上路 韩国情院警告:入境恐遭查手机

韩国国情院早于上星期四(6月27日)就发布警示,提醒赴中民众须留意勿在中国透过虚拟网络(VPN)“翻墙”使用通讯软件,以免遭中国官方扣留或搜查相关电子产品。

台湾《联合报》星期一也发布评论称,中国去年修订《反间谍法》后,扩大并模糊化“间谍行为”的定义,如批评中国政治社会的敏感言论,或支持香港、台湾的言行,都被视为违反“中国国家利益”,甚至“危害国安”。

该文提醒,早在两大国安新规出台前,多名台湾学者去年入境中国时就曾遭到盘查,今年6月21日又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由于台独的定义再放宽,恐让赴中的台湾人更易误触国安新规。

不仅入境中国的旅客遭盘查、处罚的风险上升,亚太邻国更关切的是,中国政府近期频繁“主动出击”,透过修法或扩大解释条文,将中国法律的影响力延伸到境外。

一位因职务敏感、不愿具名的台湾国安高层官员于上星期五(6月28日)的一场简报会中分析,中国国安相关新规的共同潜在风险,都是定义十分笼统,以方便中国政府任意扩大适用。

这名官员透露,据统计,近年来已有约15名台湾人遭到中国以国安相关罪名逮捕,惩治台独《意见》出台后,威胁范围更扩及身处第三地的台湾人,甚至任何支持台湾提升国防、国际参与的外籍人士。

更有甚者,《海警法》第三号令出台仅两天后,6月17日就爆发中国海警对菲律宾军人过度使用武力事件。对此,台湾国安人士直言,中国以执法为名,扩张海域主权的声索,完全视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无物。

中国扩张法律解释,为海警强硬“灰区行动”撑腰

他说,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武力规模庞大的海警隶属武警部队,直接听命中央军委,不仅是中国整体军事力量的一部分,还可指挥数量同样惊人的海上民兵,以法律争端为借口,遂行其“灰色地带冲突”行为。

这位国安官员说:“倘若中国这些做法没有受到任何约束,受影响的不只是台湾和区域内国家,经过第一岛链水域的各国船只也将承受中国(海警)武力登检的风险,也就是,世界各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这是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他说,中国近年虽经济下行,却丝毫未放缓其透过法律战向外扩张威权的行径,周边国家应采集体行动、主动吓阻,才能避免情势恶化,任何迟疑都变相鼓励中国持续其侵略和扩张行为。

台湾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上星期二(6月25日)会见美国国会“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访问团时也直指,中国“将其国内立法武器化,作为威权扩张的手段”。他呼吁美方发挥影响力,鼓励理念相近国家共同谴责中国发动的法律战。

吴钊燮说,中国近期以惩治台独的22条《意见》扩大威胁台湾,6月中则增订《海警法》第三号令,授权其海警未经审讯即可拘押外国人和船只长达60日。

宋承恩:中国法律论述残破,违反国际法精神

在台北的远景基金会副执行长宋承恩也说,中国现虽将法律作为对外侵略的武器,但其法律主张或执法手段皆有不合逻辑处。

也是国际法学者的宋承恩说,2016年的南中国海仲裁案早已判定,中方的“九段线”主权声索不具国际法基础,但八年来,国际社会仍无法阻止中国以各类强势手段“执法”。

另外,他说,中共指控台独行为是“分裂国家”的犯行,但中国对台湾本来就不拥有主权,何来管辖权? 宋承恩批评,一国政府片面把他国的政治主张定义成分裂国家罪刑并施以刑罚,甚至追诉他国国民,不仅非常荒谬,也明显违反国际法。

宋承恩还说,中方称将对台独被告“缺席审判”,嚴重违反法治原则,因放眼全球,就连国际刑事法院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逮捕令,控其犯下战争罪等,也未有缺席审判的这种荒谬打算。

宋承恩指出,欧美国家虽也有国安、叛乱等相关法条,但都须经过完整的司法审判,也在上诉和保护被告权益等制度下运作,但这些前提条件中国“一项都没有”。

宋承恩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法律)论述是残破的,因为它不是用法律保护人民权利、界定国家权力,而是一个国家的工具,完全跟法律原本的角色是不符合的,变成是投射国家往外扩张跟压迫的工具,因此,我们会说,它(中国)把法律武器化了。”

胡逸山:中国“国安至上”,无视普世价值

宋承恩分析,中国近期各种法律作为,从海上执法、惩戒台独、港版国安法、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到两大国安新规等,共通脉络皆是中国政府对“安全至上”的偏执下,积极运用法律手段。

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胡逸山也同意,中国在境内外大举动用法律手段,是出于“国家安全至高无上”的要求。

他说,中共的威权统治与西方国家所奉行的自由、民主、保护个人隐私等“普世价值”有着巨大差异,中国的法律也纯粹是中共确保绝对掌权的工具。

以海警三号令为例,胡逸山认为,其目的是展现中国在国际公法上所定义的“实质控制”;至于高调宣布重惩台独,也是在展现对台湾人的实质控制和震慑。

尽管美、日等先进民主国家对于中共的作为已经有所警觉,并遏止中共过度扩张,但胡逸山直言,现今国际局势渐走向“两极化”,不少发展中国家恐仍站队中国,会配合、容忍中国以法律扩张霸权。

胡逸山告诉美国之音:“很多发展中国家很依赖中国财政、贸易上的各种援助,当然他们就会符合中国方面的这种做法,你可以说是掩耳盗铃;也可以说是,把跟中国在南(中国)海上的冲突尽量地淡化。”

姜皇池:各国合作才能吓阻中国在台北的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姜皇池指出,中国“法律武器化”的操弄非始于近期,而是长期布局。他说,以反台独为例,中共早于2005年就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但近年才自认有足够实力去执行,所以才出台《意见》进一步落实相关法条。另外,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也是从香港1997年回归之初就释出信号,20年后才终于完成立法。

姜皇池指出,中国政府无法治精神,法律只是其与西方民主国家对话的宣传工具,但问题是,只要中国法律制定得够完备,西方法治国家还是得尊重。就实务而言,中国也恐不会贯彻自己制定的法律,这从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任意解释法条,甚至直接修改就可看出来,因此,他呼吁,周边国家无需对中国法律效用有太高期待。

姜皇池告诉美国之音: “它(中国)最后目标还是在寻求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将来它无论使用武力或者强制手段,都希望至少在国际法上让西方国家没有理由去苛责它,或者来协助台湾。”

面对中国一边出台新法,一边以海警实力展开灰色地带作战,姜皇池认为,周边国家唯有合作才能形成吓阻,否则单凭个别国家的实力,很难有效遏制中国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