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云南年度“试毒大会”开始 评论区里最精彩

云南年度“试毒大会”开始 评论区里最精彩

文章来源: 小柴侃侃 于 2024-07-02 15:59: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云南官方万万没想到,每年的防中毒短信一发,竟成了云南人民上山采菌的信号。

每到6月,云南进入雨季,又到了吃菌子的好季节。

这个时候,云南的吃货们却有着自己的一套“黑科技”。

不观天象,不踏山径,而是抱着手机等短信。

手机一响,便知菌子成熟。

手机没响,还需耐心等待。

而官方晒出的菌子中毒风险图,那分明成为了吃货们眼中的寻宝图。

于是,一年一度的云南“试毒大会”正式拉开序幕。

古有神龙氏尝百草,今有云南人尝百菌。

一个试药,一个试毒。

难怪说,云南人有“三熟”:

对菌熟;

要煮熟;

去医院的路要熟。

这看似幽默的话语,实则透露出云南人对野生菌中毒的深刻认识。

正如四川拥有全国最闻名的肛肠科,而云南医院坐拥特有的野生菌中毒科。

由此可见,这“试毒大会”不一般。

在云南,医院也分忙季和闲季。

菌子采摘的季节一到,急诊科接诊人数直线飙升。

遇到一家人整整齐齐来洗胃的,也不足为奇。

10张病床,有8张是吃菌子中毒的。

有经验的医生甚至可以通过病人的症状,判断出他吃了哪种有毒菌类。

面对具有攻击性的中毒患者,他们早已练就了一身“全身而退”的本领。

而中毒最多的,当属菌界顶流——见手青。

这种菌子属于牛肝菌科,一旦触碰,就会变为靛蓝色,仿佛在警告你:越美丽的东西,越危险。

相传,中毒后,你就会看见“小人”。

至于“小人”长什么样,因人而异。

从幽灵到小天使、派大星、长江七号……

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旦看见了“小人”,恭喜你成功解锁“菇勇者”体验卡。

如果出现了上述的症状,请第一时间,前往医院。

云南的菌子,不仅味道鲜美,更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看见小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网友们纷纷晒出了自己的“试毒”经历,五花八门,让人忍俊不禁。

云南人心中似乎有着一个“小兵张嘎”的情结。

一位网友评论:听说生物老师的同学去云南吃菌子,中毒后,面对墙壁看完了一整集《小兵张嘎》。

很快,他从网友们口中得到了证实。

“我贪吃野生菌,被送到了医院。一边挂着水,一边看着《小兵张嘎》,笑得停不下来。后来睡着了,等我醒来,发现病房里并没有电视机。”

另一位网友说他朋友中毒后,竟然指着医院的墙,嫌弃他妈妈放的《小兵张嘎》不好看,要求重新放一个。

除了观看影视剧,云南人民的中毒体验还有更“高级”的版本。

比如这位网友,吃完小鸡炖菌,参加考试。别人做题,他在划船,还左右摇摆。

但立马有网友喊话:“过来人告诉你,比这更梦幻的,还能联机。”

他们一家人中毒后,一起在家里划船,上演了一场家庭版的“水上乐园”。

而这位网友的经历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我吃了同事家采的蘑菇后,头晕目眩。结果,家里的狗狗跑过来关切地问道:‘你是不是吃完,哪里不舒服啊?’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这蘑菇可能有毒。狗狗都看出我不对劲了,我得小心点了!”

中了毒,还能如此“人间清醒”,狗狗却说:“这锅我不背!”

中毒后的云南人民,还能瞬间变身为无实物表演艺术家。

有人手抓空气,有人家里秒变盘丝洞,有人在原始森林里狂奔,有人在感受海底世界炫彩斑斓的水母,更有人看到一大波僵尸袭击,大呼:“你不要过来呀!”

正如一位资深“试毒”网友所言:“中毒越深,看到的画面越绚丽多彩。”

一次中毒,立马带你进入沉浸式致幻体验,连昂贵的VR眼镜都省了,画质高,音质好,甚至还有双语字幕。

反正,中毒年年有,今年还得吃。

在云南,中毒似乎成了一种别样的生活哲学。

对于中毒,云南人永远是第一时间先反思自己。

“肯定不是菌子有毒,肯定是我没炒熟。”

他们宁愿怪锅没刷干净,怪大蒜放少了,怪火候没掌握好,也不愿怀疑那美味的菌子。

当所有理由都用尽,云南人最后的倔强是:“只怪我体质不好,不适应那个菌子。”

菌子如此美味,怎么可能有毒?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人中毒次数多了,身体便逐渐有了抗体。

外地人吃完可能要住院,本地人吃完吐两下就好。

如果云南人对你说这个菌子没毒。

他们没骗你,但你最好不要相信。

同一锅菌子,云南人吃了没事,但不代表外地人吃了也没事。

云南人凭借多年的“试毒”经验,总结出一套炒菌守则,代代相传。

见手青一定要用单独的盘子盛放、先切配菜、后切菌子等。

一大桌人吃菌子,一定要留个不吃的人,以防万一,打电话救人。

外地人炒菜喜欢尝咸淡,云南人的建议是:炒菌子时,嘴上贴封条。

到了云南吃菌子,很多店家会优先给你送上计时器。

然后,让你乖乖等着不要乱动。

等时间到了,才会给你拿筷子。

外地人通常都会听话地等着,而云南人则自信满满:“有没有毒,我的舌头可以试出来。”

有人调侃说:“如果天空出现了一条巨龙,外地人可能会慌张不已,但云南人会默默闭上眼睛,然后熟悉地去医院报到。”

如果出现幻觉,其实是裸盖菇素正在破坏你的神经。

头晕、上吐下泻、大小便失禁,这些都是菌中毒的常见症状。

所以,菌子虽美味,大家不要贪嘴。

毕竟,“试毒大会”虽刺激,生命安全更重要。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回族新娘天仙颜值 全网热议 摄影师认证:家族出美女
喜大普奔!美国汽车终于要废除“自动启停”功能了
马斯克 黄仁勋 奥特曼等同川普和沙特王储共进午餐
42岁“兔女郎”交不起房租睡帐篷 曾日入过万元住庄园
聊天记录曝光!河海大学女博士生实名举报导师

24小时讨论排行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胡锡进:不能让一些散布“美国赢了”的声音带了节奏
美国贸易代表:中国同意取消对美国出口稀土管制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为拉回支持率 川普正采取他曾猛烈反对的左翼政策
降税消息一出 美企CEO凌晨跳下床催中国工厂出货
拦不住?全球顶尖科学家涌入中国
后续谈判:若芬太尼能谈好,会下调20%关税
特朗普口出恶言:“欧盟比中国更恶劣”
沙国王储承诺投资美6000亿 川普:凑成整数1兆吧
太嚣张了!纽约青少年移民组帮派 围殴纽约警察
泽伦斯基:普京若不到土耳其会谈 川普你一定要严惩他
拉美国家齐聚北京开大会 这国确认加入一带一路
美国前财长: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 虽然尴尬但有用
90天后呢?对中关税回到145%?川普:恐大幅增加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药企降价59%至9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云南年度“试毒大会”开始 评论区里最精彩

小柴侃侃 2024-07-02 15:59:32

云南官方万万没想到,每年的防中毒短信一发,竟成了云南人民上山采菌的信号。

每到6月,云南进入雨季,又到了吃菌子的好季节。

这个时候,云南的吃货们却有着自己的一套“黑科技”。

不观天象,不踏山径,而是抱着手机等短信。

手机一响,便知菌子成熟。

手机没响,还需耐心等待。

而官方晒出的菌子中毒风险图,那分明成为了吃货们眼中的寻宝图。

于是,一年一度的云南“试毒大会”正式拉开序幕。

古有神龙氏尝百草,今有云南人尝百菌。

一个试药,一个试毒。

难怪说,云南人有“三熟”:

对菌熟;

要煮熟;

去医院的路要熟。

这看似幽默的话语,实则透露出云南人对野生菌中毒的深刻认识。

正如四川拥有全国最闻名的肛肠科,而云南医院坐拥特有的野生菌中毒科。

由此可见,这“试毒大会”不一般。

在云南,医院也分忙季和闲季。

菌子采摘的季节一到,急诊科接诊人数直线飙升。

遇到一家人整整齐齐来洗胃的,也不足为奇。

10张病床,有8张是吃菌子中毒的。

有经验的医生甚至可以通过病人的症状,判断出他吃了哪种有毒菌类。

面对具有攻击性的中毒患者,他们早已练就了一身“全身而退”的本领。

而中毒最多的,当属菌界顶流——见手青。

这种菌子属于牛肝菌科,一旦触碰,就会变为靛蓝色,仿佛在警告你:越美丽的东西,越危险。

相传,中毒后,你就会看见“小人”。

至于“小人”长什么样,因人而异。

从幽灵到小天使、派大星、长江七号……

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旦看见了“小人”,恭喜你成功解锁“菇勇者”体验卡。

如果出现了上述的症状,请第一时间,前往医院。

云南的菌子,不仅味道鲜美,更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看见小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网友们纷纷晒出了自己的“试毒”经历,五花八门,让人忍俊不禁。

云南人心中似乎有着一个“小兵张嘎”的情结。

一位网友评论:听说生物老师的同学去云南吃菌子,中毒后,面对墙壁看完了一整集《小兵张嘎》。

很快,他从网友们口中得到了证实。

“我贪吃野生菌,被送到了医院。一边挂着水,一边看着《小兵张嘎》,笑得停不下来。后来睡着了,等我醒来,发现病房里并没有电视机。”

另一位网友说他朋友中毒后,竟然指着医院的墙,嫌弃他妈妈放的《小兵张嘎》不好看,要求重新放一个。

除了观看影视剧,云南人民的中毒体验还有更“高级”的版本。

比如这位网友,吃完小鸡炖菌,参加考试。别人做题,他在划船,还左右摇摆。

但立马有网友喊话:“过来人告诉你,比这更梦幻的,还能联机。”

他们一家人中毒后,一起在家里划船,上演了一场家庭版的“水上乐园”。

而这位网友的经历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我吃了同事家采的蘑菇后,头晕目眩。结果,家里的狗狗跑过来关切地问道:‘你是不是吃完,哪里不舒服啊?’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这蘑菇可能有毒。狗狗都看出我不对劲了,我得小心点了!”

中了毒,还能如此“人间清醒”,狗狗却说:“这锅我不背!”

中毒后的云南人民,还能瞬间变身为无实物表演艺术家。

有人手抓空气,有人家里秒变盘丝洞,有人在原始森林里狂奔,有人在感受海底世界炫彩斑斓的水母,更有人看到一大波僵尸袭击,大呼:“你不要过来呀!”

正如一位资深“试毒”网友所言:“中毒越深,看到的画面越绚丽多彩。”

一次中毒,立马带你进入沉浸式致幻体验,连昂贵的VR眼镜都省了,画质高,音质好,甚至还有双语字幕。

反正,中毒年年有,今年还得吃。

在云南,中毒似乎成了一种别样的生活哲学。

对于中毒,云南人永远是第一时间先反思自己。

“肯定不是菌子有毒,肯定是我没炒熟。”

他们宁愿怪锅没刷干净,怪大蒜放少了,怪火候没掌握好,也不愿怀疑那美味的菌子。

当所有理由都用尽,云南人最后的倔强是:“只怪我体质不好,不适应那个菌子。”

菌子如此美味,怎么可能有毒?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人中毒次数多了,身体便逐渐有了抗体。

外地人吃完可能要住院,本地人吃完吐两下就好。

如果云南人对你说这个菌子没毒。

他们没骗你,但你最好不要相信。

同一锅菌子,云南人吃了没事,但不代表外地人吃了也没事。

云南人凭借多年的“试毒”经验,总结出一套炒菌守则,代代相传。

见手青一定要用单独的盘子盛放、先切配菜、后切菌子等。

一大桌人吃菌子,一定要留个不吃的人,以防万一,打电话救人。

外地人炒菜喜欢尝咸淡,云南人的建议是:炒菌子时,嘴上贴封条。

到了云南吃菌子,很多店家会优先给你送上计时器。

然后,让你乖乖等着不要乱动。

等时间到了,才会给你拿筷子。

外地人通常都会听话地等着,而云南人则自信满满:“有没有毒,我的舌头可以试出来。”

有人调侃说:“如果天空出现了一条巨龙,外地人可能会慌张不已,但云南人会默默闭上眼睛,然后熟悉地去医院报到。”

如果出现幻觉,其实是裸盖菇素正在破坏你的神经。

头晕、上吐下泻、大小便失禁,这些都是菌中毒的常见症状。

所以,菌子虽美味,大家不要贪嘴。

毕竟,“试毒大会”虽刺激,生命安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