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降薪风逐渐吹到了国有四大行 建行也没逃过降薪

降薪风逐渐吹到了国有四大行 建行也没逃过降薪

文章来源: 地球商业评论 于 2024-07-02 13:01:4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金融业的降薪,并不是为了惩罚从业者,而是为了让这个行业丧失吸引力,逼着高端人才离开金融行业,去搞制造业研发。”

但往往,制造业没搞好,金融业也没搞好,到头来,大家都去考公务员了。

7月1日下午,有媒体发布消息,建行将进行大规模的降薪。

根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建设银行已要求其总部员工减薪至少10%。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高级官员将大幅度削减工资。

另外,建行大多数子公司的减薪幅度大于其总行员工的降薪幅度,但一些表现较好的业务已将减薪幅度限制在个位数。

银行业整体都在降薪。从去年开始,平安、民生等不少股份制银行开始降薪,招商、浦发甚至出现了追讨过往多发的薪水,其中招商银行一年内追讨了上千万元。

2024年,降薪风逐渐吹到了国有四大行,建行率先行动,全员最少降薪10%。

其实这种变相降薪早就开始了,很多积分的取消,甚至一些国有银行省市分行社保公积金缴纳比例降低,在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更多的是从员工收入方面找补。

不过按照内部人士透露的,建行降薪子公司和分行的降幅大于总行,事实上很多分支行的基层员工工资已经很低了,压力任务已经很大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压降空间。

很多基层分支行,县域支行分理处,普通员工一年收入也就五万左右,今年开始开门红奖励等也都取消了,如果按照10%的降幅,比例再稍微多一些,年收入也就四万左右,折合每个月三千出头,在大城市还不够租房。

普通员工在降薪,但是大多数的国有银行高管却在“加薪”。

据统计,国有六大行中高管薪酬增长和减少的各占一半。而两家股份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去年给高管整体开出的薪酬降幅都超过290万,降薪幅度超过国有大行。

据东方财富 choice终端的上市银行“高管年度薪酬总额”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银行高管薪酬累计1397.55万元,2022年末这一数据为1354.47万元,可见中国银行高管团队获得整体“加薪”,不过增长幅度不大,仅为43万多元。

农业银行2023年高管薪酬累计1085.73万元,2022年末这一数据为740.74万元。农业银行高管薪酬增幅明显,去年相比上一年大幅增长345万多元。

交通银行2023年高管薪酬累计1906.26万元,2022年末这一数据为1731.11万元。交通银行的高管也获得“加薪”,薪酬整体增长175万多元。

按照国有银行的以往做法,总行要求最低降薪10%,但是传导到基层员工这一层,可能会降薪30%乃至更多。

今年2月份开始每个月取消季度奖金预发,然后季度奖采取效益导向,以任务完成率作为拿奖金的导向依据,但任务贼高,业务竞争激烈,根本无法完成。

最终结果就是今年一季度下来,其一季度的季度奖金仅为2000多元。

很多同事因为奖金不够前期的预发金额,还要倒扣回去。其以此估算,预计2024年的到手年薪降幅将在50%以上。

当下的银行业形势,年轻人如果有机会,有其他选择,能走早走,银行的反噬来了,降薪只是笫一步,后面会有一堆的连锁反应:离职率高了,年轻人留不住或者根本不来。

留下来老员工干N个人的活,干不动躺平摆烂,导致业绩差更摆烂或者辞职。中层管不动员工最后也摆烂,导致业绩更差。

没人当网点主任和客户经理,最后都反馈到客户身上,没人营销,没人维护客户,有资产的客户全都去服务好的银行,剩下的垃圾客户动不动投诉,谩骂等。

员工麻木了,更躺平摆烂,业绩更是没人干,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刘国梁女儿在美国夺得高尔夫冠军 全英文致谢父母
姐弟恋?邓文迪布雷迪结伴出席老贝婚礼 网上炸锅
游客在黄石拍到罕见一幕 野牛遭活活烫死 30秒丧命
华裔教授自杀 家属控告西北大学歧视并导致悲剧发生
中国眼下的失业潮,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24小时讨论排行

习近平发重要文章:面对围堵打压 应理直气壮斗争
再批“大而美”法案,马斯克又提建新政党
BBC:特朗普预算案或令近1200万人丧失医保
“三巨头”史无前例同框?习邀川普普京看9.3大阅兵
被川普骂“共产主义者” 曼达尼:世上不该有亿万富豪
游本昌入党 申请书写了21页 回应“92岁为何还入党”
司法部将“取消国籍”列优先事项 曾冒领白卡或丢国籍
陆配网红被驱逐回大陆 遇水浸维权接恐吓电话吓得发抖
关税又一次让步 川普不得不对中国低头的四点原因
中国共产党人数突破1亿 比伊朗土耳其德国人口都多
传播淫秽?中国拘捕数十名小说作家 许多是年轻女性
“马斯克已争取到足够支持者 能对川普构成实际威胁”
特朗普炮轰"没有补贴你早就回南非了",马斯克:全部削减
俄集结5万军队 以三比一的人力优势试图夺取苏梅
中美确认贸易框架细节 北京将加快向美出口关键矿产
中国秀神秘“断电导弹”一击瘫痪电网 疑剑指台湾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降薪风逐渐吹到了国有四大行 建行也没逃过降薪

地球商业评论 2024-07-02 13:01:40



“金融业的降薪,并不是为了惩罚从业者,而是为了让这个行业丧失吸引力,逼着高端人才离开金融行业,去搞制造业研发。”

但往往,制造业没搞好,金融业也没搞好,到头来,大家都去考公务员了。

7月1日下午,有媒体发布消息,建行将进行大规模的降薪。

根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建设银行已要求其总部员工减薪至少10%。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高级官员将大幅度削减工资。

另外,建行大多数子公司的减薪幅度大于其总行员工的降薪幅度,但一些表现较好的业务已将减薪幅度限制在个位数。

银行业整体都在降薪。从去年开始,平安、民生等不少股份制银行开始降薪,招商、浦发甚至出现了追讨过往多发的薪水,其中招商银行一年内追讨了上千万元。

2024年,降薪风逐渐吹到了国有四大行,建行率先行动,全员最少降薪10%。

其实这种变相降薪早就开始了,很多积分的取消,甚至一些国有银行省市分行社保公积金缴纳比例降低,在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更多的是从员工收入方面找补。

不过按照内部人士透露的,建行降薪子公司和分行的降幅大于总行,事实上很多分支行的基层员工工资已经很低了,压力任务已经很大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压降空间。

很多基层分支行,县域支行分理处,普通员工一年收入也就五万左右,今年开始开门红奖励等也都取消了,如果按照10%的降幅,比例再稍微多一些,年收入也就四万左右,折合每个月三千出头,在大城市还不够租房。

普通员工在降薪,但是大多数的国有银行高管却在“加薪”。

据统计,国有六大行中高管薪酬增长和减少的各占一半。而两家股份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去年给高管整体开出的薪酬降幅都超过290万,降薪幅度超过国有大行。

据东方财富 choice终端的上市银行“高管年度薪酬总额”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银行高管薪酬累计1397.55万元,2022年末这一数据为1354.47万元,可见中国银行高管团队获得整体“加薪”,不过增长幅度不大,仅为43万多元。

农业银行2023年高管薪酬累计1085.73万元,2022年末这一数据为740.74万元。农业银行高管薪酬增幅明显,去年相比上一年大幅增长345万多元。

交通银行2023年高管薪酬累计1906.26万元,2022年末这一数据为1731.11万元。交通银行的高管也获得“加薪”,薪酬整体增长175万多元。

按照国有银行的以往做法,总行要求最低降薪10%,但是传导到基层员工这一层,可能会降薪30%乃至更多。

今年2月份开始每个月取消季度奖金预发,然后季度奖采取效益导向,以任务完成率作为拿奖金的导向依据,但任务贼高,业务竞争激烈,根本无法完成。

最终结果就是今年一季度下来,其一季度的季度奖金仅为2000多元。

很多同事因为奖金不够前期的预发金额,还要倒扣回去。其以此估算,预计2024年的到手年薪降幅将在50%以上。

当下的银行业形势,年轻人如果有机会,有其他选择,能走早走,银行的反噬来了,降薪只是笫一步,后面会有一堆的连锁反应:离职率高了,年轻人留不住或者根本不来。

留下来老员工干N个人的活,干不动躺平摆烂,导致业绩差更摆烂或者辞职。中层管不动员工最后也摆烂,导致业绩更差。

没人当网点主任和客户经理,最后都反馈到客户身上,没人营销,没人维护客户,有资产的客户全都去服务好的银行,剩下的垃圾客户动不动投诉,谩骂等。

员工麻木了,更躺平摆烂,业绩更是没人干,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