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北京“天价”四合院父子归属之争落幕

北京“天价”四合院父子归属之争落幕

文章来源: 红星新闻 于 2024-06-27 09:51:4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2年4月,红星新闻曾报道一对父子就北京南锣鼓巷区域三处院子产权产生的争执与官司。其中一套4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在2021年曾有买家出价过亿,引发关注。

在这场借名买房官司中,儿子小杨方坚称三处院子为赠与。法院认定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双方存在借名买房的合意,父亲杨先生一审、二审均败诉。

今年,经历了做喉癌手术儿子未到场等事件,杨先生以小杨不履行赡养义务为由,再次一纸诉状将小杨告上法庭,要求撤销赠与。

5月24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又从双方关系缓和及尊重老人意愿角度出发,判决撤销大四合院的赠与,判令小杨配合过户给杨先生,对两个小院子则暂不予支持。

▲四合院内景

法院在判决同时表示:经法院调解,双方关系虽有一定缓和,但仍存有芥蒂,希望双方能够认识到亲情难能可贵、割舍不断,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化解矛盾,积极修复亲情关系,共促良好家风。

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判决已经生效。杨先生告诉红星新闻,在判决出炉后的长久沉默之后,小杨最终向他道了歉,说“爸爸我是爱你的”,并表示不再上诉。

这场父子之间的房产之争终于落幕。但两人在这场迄今已有三年的纠纷中,都出现精神抑郁;其间,双方还互有报警称被“非法入侵住宅”。

“天价”四合院归属有定,父子之间裂痕的修复,刚开始第一步。

——①——

庭审中“被人非法闯家”

法院调解未果

今年2月28日,当70多岁的杨先生与大儿子小杨因南锣鼓巷四合院的产权再次对簿公堂时,他依旧没有见到已两年多未见的小杨。

相关判决书显示,一年前,杨先生因喉癌做手术时,儿子小杨没有现身签字。

杨先生表示,四个月前,他搬回自己与儿子存在产权争议的大四合院,之后小杨报案有人“非法入侵住宅”。过程中,他依然没有见到儿子。

像前年那场官司的两次庭审一样,这位执着“维护自己尊严”的老人依旧情绪激动。

庭审过程中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杨先生接到电话得知被“偷家”,小杨委托的房屋管理人员李某带着几名“装修人员”架梯翻墙闯入大四合院。杨先生为此急忙先行离开庭审现场,回到四合院并报警。之后,李某等两人被行政拘留。而李某以前曾是杨先生的司机。

当初买下三处院子时,杨先生全款出资,之后登记在大儿子小杨名下。在2021年6月父子对卖房产生分歧后,小杨开始拒绝承认父亲是三处院子的主人。

▲多年前多家杂志曾对四合院进行报道,其中均称杨先生为院子主人

不过,在开庭后法院组织调解阶段,小杨态度发生很大变化。杨先生对红星新闻说,小杨主动示好,他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大儿子和孙女。“一个多月见了五六次”。杨先生高兴地提起,孙女8月要去参加全国体操比赛。

但当时的法院调解还是失败。杨先生提出大四合院归自己,两个小院子归小杨,小杨不同意。双方未能就分配方案达成一致。

——②——

手术期间儿子未到场

儿子称对父亲住院不知情

杨先生搬回大四合院居住后,小杨委托的管理房屋人员李某与杨先生以及其保姆、律师多次发生口角甚至肢体冲突。

杨先生向红星新闻表示,李某时常在门口蹲守滋扰,辱骂不堪入耳,自己和保姆因此心神不宁,提心吊胆,不敢出门,他还患上了抑郁症,在吃药。

对此,判决书中,法院认为,小杨没有积极出面协调和约束委托管理房屋人员行为,发生冲突后没有积极补救。

2023年2月,杨先生因喉癌住院手术,他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小杨和小杨母亲、舅舅、女友、女友的母亲等人,但小杨没有任何回应。杨先生在短信中表达了对大儿子和孙女的思念,甚至是哀求其前来看望。

根据一审判决书,小杨称,因双方之间矛盾及房屋诉讼问题,其精神压力巨大并抑郁,因此屏蔽杨先生,上述亲友也因此未转达,导致自己对杨先生入院一事不知情,并非恶意不履行赡养义务。但法院认为这不是合理理由,其屏蔽杨先生的行为本身就是拒绝向杨先生履行赡养义务的意思表示。

小杨还称,自己已支付巨额甚至超额的赡养费,2009年至2021年期间小杨陆续向杨先生转账1700多万元,足够杨先生使用。小杨这些转账的附言包括“房租转爸爸”“房租”“租金”“生活费”等。杨先生主张这些转账为房屋租金。法院也认为,这些款项为双方对房屋租金的分配,无法认定均系赡养费。

另外,法院指出,赡养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即使小杨曾给付杨先生部分赡养费,也不意味着小杨完全履行了全部赡养义务。

对于精神慰藉,红星新闻此前报道,在借名买房官司二审提交的与表姐的通话录音中小杨曾提到,一审法官曾说,(除了赡养费,杨先生)可能还需人文的关怀。他对此这样回复:“不是我不想关怀他,是他不想让我去关怀他……”

不过,对于红星新闻的采访请求,小杨拒绝了。

——③——

法院判决希望修复父子亲情

三套四合院,一套判儿子过户父亲

根据民法典规定,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审判决书中法院认为,除涉案房屋外,杨先生还赠与小杨多套房屋,小杨作为人子,获得父亲巨额财力支持更应对父亲怀有尊重、爱护之心。小杨安排杨先生的住房,亦应充分考虑老人意愿。

调解阶段杨先生就表示,希望父子二人不要因房屋问题断了亲情。法院表示,鉴于杨先生将其购置的多处房屋赠与小杨,现杨先生名下没有住房且身患多种疾病,而小杨出现上述种种行为,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又从双方关系缓和和尊重老人意愿角度出发,判决撤销大四合院的赠与,判令小杨配合过户给杨先生,对两个小院子则暂不予支持。三个院子分别所涉的三个案件的受理费则全部由被告小杨负担。

▲大四合院所涉判决书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邱星美向红星新闻指出,诉讼费通常由败诉的当事人一方承担,法院判决由对方当事人承担的极少。法官有时候是考虑到具体案件的特别情况,在诉讼费的承担上酌情变通。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父子双方之间的亲情与生俱有,源于血缘。岁月的洗礼、物欲的考验,会显现亲情浓淡,切勿因一时私利,忽略了亲人感受。”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

邱星美点评,就目前看到的几份判决来看,法官希望两人重修旧好,弥补父子亲情,这显然是注重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体现了法官在此案中对情、理、法综合考虑,既是法律的裁判,又是道德的教化。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妮可因婚前协议要赔1.2亿?男方疑嫌她太红偷找新欢
在纽约市过“舒适生活”要多少钱?研究揭答案
巴菲特重磅出手!97亿拿下化工巨头 押注美国未来
第一批白人度假的中产,已经后悔了
视频疯传:移民挑衅ICE探员 数十大汉扑上 骑车突围…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摆"2028竞选帽" 怒怼:医保不给非法移民 决不妥协!
美国大豆丰收中国不买 “特朗普考虑100亿美元援助”
为啥马斯克缴税那么少?顶级富豪们是这样逃税的
失业+资讯黑箱+歧视印度人 K签证犯众怒 官方失算
政府关门:川普拟砍“民主党机构” 对峙升级 裁员将开始
中方向美方提“四不”要求:不见不该见的人……
52岁莱温斯基久违现身 聊起和克林顿往事泪流满面
习近平出手!逼关键技术脱钩 诺基亚爱立信遭严审
韩国的“爱韩国反华游行”,被总统批评损害国格
美防长呛肥胖将军不爽就离职!这上将不干了
普京:恢复与美国的全面关系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
全球“机器人第一大国”:中国
外交政策:挺台大将全失势 台湾陷美中双重夹击
1400万辆新能源车跑高速,充电桩够用吗?
中国十一流行“假装旅行”:国外代拍40元 头等舱打卡千元
王健林已卖掉85座万达广场:“越卖越穷”背后根源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北京“天价”四合院父子归属之争落幕

红星新闻 2024-06-27 09:51:49

2022年4月,红星新闻曾报道一对父子就北京南锣鼓巷区域三处院子产权产生的争执与官司。其中一套4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在2021年曾有买家出价过亿,引发关注。

在这场借名买房官司中,儿子小杨方坚称三处院子为赠与。法院认定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双方存在借名买房的合意,父亲杨先生一审、二审均败诉。

今年,经历了做喉癌手术儿子未到场等事件,杨先生以小杨不履行赡养义务为由,再次一纸诉状将小杨告上法庭,要求撤销赠与。

5月24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又从双方关系缓和及尊重老人意愿角度出发,判决撤销大四合院的赠与,判令小杨配合过户给杨先生,对两个小院子则暂不予支持。

▲四合院内景

法院在判决同时表示:经法院调解,双方关系虽有一定缓和,但仍存有芥蒂,希望双方能够认识到亲情难能可贵、割舍不断,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化解矛盾,积极修复亲情关系,共促良好家风。

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判决已经生效。杨先生告诉红星新闻,在判决出炉后的长久沉默之后,小杨最终向他道了歉,说“爸爸我是爱你的”,并表示不再上诉。

这场父子之间的房产之争终于落幕。但两人在这场迄今已有三年的纠纷中,都出现精神抑郁;其间,双方还互有报警称被“非法入侵住宅”。

“天价”四合院归属有定,父子之间裂痕的修复,刚开始第一步。

——①——

庭审中“被人非法闯家”

法院调解未果

今年2月28日,当70多岁的杨先生与大儿子小杨因南锣鼓巷四合院的产权再次对簿公堂时,他依旧没有见到已两年多未见的小杨。

相关判决书显示,一年前,杨先生因喉癌做手术时,儿子小杨没有现身签字。

杨先生表示,四个月前,他搬回自己与儿子存在产权争议的大四合院,之后小杨报案有人“非法入侵住宅”。过程中,他依然没有见到儿子。

像前年那场官司的两次庭审一样,这位执着“维护自己尊严”的老人依旧情绪激动。

庭审过程中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杨先生接到电话得知被“偷家”,小杨委托的房屋管理人员李某带着几名“装修人员”架梯翻墙闯入大四合院。杨先生为此急忙先行离开庭审现场,回到四合院并报警。之后,李某等两人被行政拘留。而李某以前曾是杨先生的司机。

当初买下三处院子时,杨先生全款出资,之后登记在大儿子小杨名下。在2021年6月父子对卖房产生分歧后,小杨开始拒绝承认父亲是三处院子的主人。

▲多年前多家杂志曾对四合院进行报道,其中均称杨先生为院子主人

不过,在开庭后法院组织调解阶段,小杨态度发生很大变化。杨先生对红星新闻说,小杨主动示好,他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大儿子和孙女。“一个多月见了五六次”。杨先生高兴地提起,孙女8月要去参加全国体操比赛。

但当时的法院调解还是失败。杨先生提出大四合院归自己,两个小院子归小杨,小杨不同意。双方未能就分配方案达成一致。

——②——

手术期间儿子未到场

儿子称对父亲住院不知情

杨先生搬回大四合院居住后,小杨委托的管理房屋人员李某与杨先生以及其保姆、律师多次发生口角甚至肢体冲突。

杨先生向红星新闻表示,李某时常在门口蹲守滋扰,辱骂不堪入耳,自己和保姆因此心神不宁,提心吊胆,不敢出门,他还患上了抑郁症,在吃药。

对此,判决书中,法院认为,小杨没有积极出面协调和约束委托管理房屋人员行为,发生冲突后没有积极补救。

2023年2月,杨先生因喉癌住院手术,他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小杨和小杨母亲、舅舅、女友、女友的母亲等人,但小杨没有任何回应。杨先生在短信中表达了对大儿子和孙女的思念,甚至是哀求其前来看望。

根据一审判决书,小杨称,因双方之间矛盾及房屋诉讼问题,其精神压力巨大并抑郁,因此屏蔽杨先生,上述亲友也因此未转达,导致自己对杨先生入院一事不知情,并非恶意不履行赡养义务。但法院认为这不是合理理由,其屏蔽杨先生的行为本身就是拒绝向杨先生履行赡养义务的意思表示。

小杨还称,自己已支付巨额甚至超额的赡养费,2009年至2021年期间小杨陆续向杨先生转账1700多万元,足够杨先生使用。小杨这些转账的附言包括“房租转爸爸”“房租”“租金”“生活费”等。杨先生主张这些转账为房屋租金。法院也认为,这些款项为双方对房屋租金的分配,无法认定均系赡养费。

另外,法院指出,赡养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即使小杨曾给付杨先生部分赡养费,也不意味着小杨完全履行了全部赡养义务。

对于精神慰藉,红星新闻此前报道,在借名买房官司二审提交的与表姐的通话录音中小杨曾提到,一审法官曾说,(除了赡养费,杨先生)可能还需人文的关怀。他对此这样回复:“不是我不想关怀他,是他不想让我去关怀他……”

不过,对于红星新闻的采访请求,小杨拒绝了。

——③——

法院判决希望修复父子亲情

三套四合院,一套判儿子过户父亲

根据民法典规定,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审判决书中法院认为,除涉案房屋外,杨先生还赠与小杨多套房屋,小杨作为人子,获得父亲巨额财力支持更应对父亲怀有尊重、爱护之心。小杨安排杨先生的住房,亦应充分考虑老人意愿。

调解阶段杨先生就表示,希望父子二人不要因房屋问题断了亲情。法院表示,鉴于杨先生将其购置的多处房屋赠与小杨,现杨先生名下没有住房且身患多种疾病,而小杨出现上述种种行为,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又从双方关系缓和和尊重老人意愿角度出发,判决撤销大四合院的赠与,判令小杨配合过户给杨先生,对两个小院子则暂不予支持。三个院子分别所涉的三个案件的受理费则全部由被告小杨负担。

▲大四合院所涉判决书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邱星美向红星新闻指出,诉讼费通常由败诉的当事人一方承担,法院判决由对方当事人承担的极少。法官有时候是考虑到具体案件的特别情况,在诉讼费的承担上酌情变通。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父子双方之间的亲情与生俱有,源于血缘。岁月的洗礼、物欲的考验,会显现亲情浓淡,切勿因一时私利,忽略了亲人感受。”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

邱星美点评,就目前看到的几份判决来看,法官希望两人重修旧好,弥补父子亲情,这显然是注重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体现了法官在此案中对情、理、法综合考虑,既是法律的裁判,又是道德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