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律师和记者,为什么这两个职业越来越难

律师和记者,为什么这两个职业越来越难

文章来源: 欧钦平 于 2024-06-21 19:40:2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我看来,律师和记者,都是最迷人的职业。

但是在强国,这两个职业,都很难。

我说话是负责任的,这两个职业,我都试过了,真的很难。而且是,越来越难。

这里可能需要做一个限定,如果你是“堂会记者”,或者“红圈律师”,那一定可以过得很滋润,甚至赚得盆满钵满。真正难过的,是那些被新闻理想毒害的记者,比如越来越濒危的调查记者,以及那些太把法律当回事儿的律师。

做记者/编辑的前尘往事,就不多说了。我很怀念混迹左家庄前街1号和永安路106号的日子。可惜,一个前东家,无疾而终已有八年。另一个前东家,正在变成我们曾经讨厌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很难,所以尽量不公开批评。

转行之后,我发现做律师也很难,做刑事律师尤其艰难。

前同事徐凯律师和我一样,也是从媒体转行做的律师。谦和低调的他做过一些很有影响的案子,后来却慢慢放弃刑事业务,专注知产、商事领域。问及个中缘由,徐凯说,做刑事案件,百分之九十以上时间精力,都在处理非法律、非专业问题,他不喜欢这样。

当时听得似懂非懂,现在,我懂了。

比如说,一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一到两名律师,当事人委托哪里的律师在所不问——这是一个专业的法律问题吗?

也是,这是法律的明确规定,写得清清楚楚。

也不是,这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不成问题。

可是现在,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了我的一个大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在弗兰老家开文印店的远房侄子小L,因为从网上接单印了一些书籍,被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公安局民警带走了,涉嫌罪名是非法经营。

6月初,小L父亲正式委托我,为他儿子辩护。

6月6日一早,我从北京赶到前郭县看守所会见小L,了解到这次出事,是因为他从网上接单印刷的书籍,与宗教相关。

会见完毕,我联系办案民警,想了解一下案情。对方告诉我,这个案子,得向两地司法局备案,于是我赶紧去找松原市司法局。

在松原市司法局,我得到这样一个说法:本案涉及邪教,按照松原市政法委要求,这样的案子,你们外地律师不能参与。

恕我入坑太晚,道行尚浅,自学成才这些年,我真是第一次听说,办案子还分本地律师、外地律师。再重大复杂的案子,也没听说不允许外地律师参与辩护的呀。中国的法律里,找得到这样的规定吗?

司法局的同志表示很无奈,他说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他都清楚,但上级部门有要求,他没办法。

这就好比说:1+1=2的道理,我都清楚,但在我们这旮旯,领导说了,1+1它就不等于2……

后来才知道,还真是我肤浅了。好几位律师前辈站出来现身说法,证明我的遭遇并非个案。原来在吉林,以案件涉及刑法第三百条为由不允许外地律师参与的情况,由来已久。很多律师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吉林方面依然故我。

问题是,我这案子并不涉及刑法第三百条啊。

从吉林回京后,我开始给很多部门和领导写信,跟个祥林嫂似的,一遍一遍试图证明:1+1就应该等于2呀,它怎么能不等于2呢?

多数的信,石沉大海。偶有短信回复的,打开一看,人家说,这个事情不归我管——这其实也是一个1+1=2的问题,宪法写得清清楚楚,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呀。

好嘛,你点灯熬油研究法律法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指导案例裁判文书专家观点,还没出招呢,人家一招1+1≠2,就把你的路给卡死了。

就像徐凯律师所说,我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处理非法律、非专业问题,比如跟司法机关证明1+1=2,却经常遭遇1+1≠2这样的鬼打墙。

你能有啥办法?

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最该依法办事的人,都不依法办事,都不尊重法律,还有谁会相信法律?长此以往,这个社会会怎样?

实际上,很多老百姓就是不相信法律的,遇到麻烦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折腾半天发现此路不通,才会回来请律师。

可是作为一个家里没矿、老爹没权的律师,我们行走江湖除了依靠法律还能依靠什么?除了相信法律还能相信什么?

我选择相信未来:不会一直这个样子的,对吧?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已入籍也不保险!川普动手 这10类人恐失去美籍!
为什么加拿大的猪肉总有股“尿味”?真相竟是…
人民日报纪念李克强冥诞发出了什么信号
吹牛老爹判了 震动欧美圈 最重罪行全躲了 刑期仅…
印度小哥简历90%造假 身兼数职 干翻硅谷AI创业公司

24小时讨论排行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遥祝薄熙来生日快乐 薄瓜瓜发文:最伟大的父亲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亚裔女川粉遭逮捕 老公:川普是对的 他为美国好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很重要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网红女总理一声“叔叔”引爆政坛!对方直播爆黑料
默克尔吐槽特朗普:镜头前拒绝握手 摄影机关了才握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美国迈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问,你是哪种MAGA人?
预言日本7月5日将发生大地震的漫画家真的很灵吗?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律师和记者,为什么这两个职业越来越难

欧钦平 2024-06-21 19:40:22

在我看来,律师和记者,都是最迷人的职业。

但是在强国,这两个职业,都很难。

我说话是负责任的,这两个职业,我都试过了,真的很难。而且是,越来越难。

这里可能需要做一个限定,如果你是“堂会记者”,或者“红圈律师”,那一定可以过得很滋润,甚至赚得盆满钵满。真正难过的,是那些被新闻理想毒害的记者,比如越来越濒危的调查记者,以及那些太把法律当回事儿的律师。

做记者/编辑的前尘往事,就不多说了。我很怀念混迹左家庄前街1号和永安路106号的日子。可惜,一个前东家,无疾而终已有八年。另一个前东家,正在变成我们曾经讨厌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很难,所以尽量不公开批评。

转行之后,我发现做律师也很难,做刑事律师尤其艰难。

前同事徐凯律师和我一样,也是从媒体转行做的律师。谦和低调的他做过一些很有影响的案子,后来却慢慢放弃刑事业务,专注知产、商事领域。问及个中缘由,徐凯说,做刑事案件,百分之九十以上时间精力,都在处理非法律、非专业问题,他不喜欢这样。

当时听得似懂非懂,现在,我懂了。

比如说,一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一到两名律师,当事人委托哪里的律师在所不问——这是一个专业的法律问题吗?

也是,这是法律的明确规定,写得清清楚楚。

也不是,这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不成问题。

可是现在,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了我的一个大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在弗兰老家开文印店的远房侄子小L,因为从网上接单印了一些书籍,被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公安局民警带走了,涉嫌罪名是非法经营。

6月初,小L父亲正式委托我,为他儿子辩护。

6月6日一早,我从北京赶到前郭县看守所会见小L,了解到这次出事,是因为他从网上接单印刷的书籍,与宗教相关。

会见完毕,我联系办案民警,想了解一下案情。对方告诉我,这个案子,得向两地司法局备案,于是我赶紧去找松原市司法局。

在松原市司法局,我得到这样一个说法:本案涉及邪教,按照松原市政法委要求,这样的案子,你们外地律师不能参与。

恕我入坑太晚,道行尚浅,自学成才这些年,我真是第一次听说,办案子还分本地律师、外地律师。再重大复杂的案子,也没听说不允许外地律师参与辩护的呀。中国的法律里,找得到这样的规定吗?

司法局的同志表示很无奈,他说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他都清楚,但上级部门有要求,他没办法。

这就好比说:1+1=2的道理,我都清楚,但在我们这旮旯,领导说了,1+1它就不等于2……

后来才知道,还真是我肤浅了。好几位律师前辈站出来现身说法,证明我的遭遇并非个案。原来在吉林,以案件涉及刑法第三百条为由不允许外地律师参与的情况,由来已久。很多律师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吉林方面依然故我。

问题是,我这案子并不涉及刑法第三百条啊。

从吉林回京后,我开始给很多部门和领导写信,跟个祥林嫂似的,一遍一遍试图证明:1+1就应该等于2呀,它怎么能不等于2呢?

多数的信,石沉大海。偶有短信回复的,打开一看,人家说,这个事情不归我管——这其实也是一个1+1=2的问题,宪法写得清清楚楚,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呀。

好嘛,你点灯熬油研究法律法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指导案例裁判文书专家观点,还没出招呢,人家一招1+1≠2,就把你的路给卡死了。

就像徐凯律师所说,我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处理非法律、非专业问题,比如跟司法机关证明1+1=2,却经常遭遇1+1≠2这样的鬼打墙。

你能有啥办法?

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最该依法办事的人,都不依法办事,都不尊重法律,还有谁会相信法律?长此以往,这个社会会怎样?

实际上,很多老百姓就是不相信法律的,遇到麻烦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折腾半天发现此路不通,才会回来请律师。

可是作为一个家里没矿、老爹没权的律师,我们行走江湖除了依靠法律还能依靠什么?除了相信法律还能相信什么?

我选择相信未来:不会一直这个样子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