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直击河南旱情:河流见底,浇地成本剧增

直击河南旱情:河流见底,浇地成本剧增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 于 2024-06-18 09:48:3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6月16日,看到天空开始飘起雨滴,王坛赶紧开上拖拉机,往村外的土地里跑。

王坛所在的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干旱。面对突降的“甘霖”,王坛急忙和家人一块儿,冒雨把玉米种子播种在自己的十几亩耕地上。结果,令他郁闷的是,地里的种子播种完了,可雨水却停了。伴随着乌云散去,火辣辣的太阳,转眼间就把地上的几滴雨水蒸发了。

没有“久旱逢甘霖”的喜悦,这场雨只是“刮了一场冷风,打了几个麻点子(雨)”,“就没下几滴儿,几乎是没下(雨)。”王坛的焦虑没有消减:早已经干裂的土地上,甚至连可用于浇地的水也没有了。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进入今年5月以来,河南省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少了70%以上,半数以上的气象监测站点已经达到了中旱以上等级,重度干旱、特旱范围不断扩大。截至6月12日,河南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政策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赵明正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本次旱情与以往相比,呈现三大特点——高温更加极端、40℃以上地区面积大、降水偏少叠加高温,导致旱情比较严重。

河南气象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浇地成本剧增

“现在就指望老天爷能多下几滴水了。”王坛说,这也是当地人在6月16日那天,冒雨播种的主要原因。

如果没有水分的滋润,这些种子将最终干死在地里。面对水源的枯竭,王坛只剩下最后一个指望:雨水。

王坛说,地处豫南的确山县,跟豫北平原不同,豫南很多地块是丘陵地带,往地下打的井,水很少,当地浇地用的水,大多来自河流、水沟,但今年,由于旱情严重,一直没下雨,当地农民从6月初就开始抽水浇地,如今,不少河流已经干枯见底,就算是想浇地,也没水浇了。

与王坛的焦急与无奈不同的是,地处豫北的滑县,因为水利设施相对健全,当地农民通过抽水灌溉,缓解了旱情给播种带来的困难。当地种粮大户杜焕永告诉第一财经,他的耕地已经浇过水了,种子也播种了,看接下来的天气,要是继续干旱的话,准备再浇一遍。

位于贾鲁河下游的周口市,也因为上游放水,给当地带来了水源,伴随着河水蔓延到田边水渠和水井,当地农民也迎来了久违的灌溉用水。

不过,对于种粮大户而言,虽然水源问题解决了,但因干旱带来的浇地成本,却是一笔额外的开支。

当地种粮大户周军说,自己承包了300多亩耕地,每亩地的承包成本,大多都在500元/亩左右,这两年,小麦、玉米的收购价都在降,玉米甚至已经下降了近20%,眼瞅着承包耕地已经不赚钱了,结果又碰上今年的干旱,又得往里面投一大笔钱。

周军算了一笔账,为了这次抗旱,他浇地用的电费,花了五六千元,请的几名工人,每人一天150元,又是一两千块钱,再加上修灌溉设备,添置工具,自己已经花了2万多元了。

可是,如果一直不下雨,就还得继续往里面投钱。

“你浇得再精细,也没法跟下雨的效果比。”周军说,因为土地久旱,地里已经没有墒情,看着浇地的水是流下去了,但因为天太热,温度太高,浇地的水,可能还没来得及往下渗,就开始蒸发了。

而且,更让人焦虑的,是浇地的效率太低了。周军说,当地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使用的大多是一种喷雾型的浇灌车,虽然人省了力,但浇地的效率却还是慢,一台喷雾车,一天24小时不停,也只能灌溉五六亩地。

于是,一些没能从承包土地上赚到钱的种植大户,干脆不再种地了。

一位来自驻马店的种植大户告诉第一财经,自己曾经承包过200多亩耕地,结果,种了两年,亏了两年,一直没赚到钱的他,干脆不再种地,转而跑到上海去打工了。

如今,他在上海干一份月薪2600元的保安工作,却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差不多了,已经不少了,比包地省心多了。”

面对不可捉摸的天气,不少农民和种植户,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6月初种下的花生(种子),到现在20多天了还没发芽,”王坛说,因为缺水,当地一些农民,面对多年不遇的旱情,甚至已经选择了“躺平”。既然没水,地没法浇,那干脆让土地也休整一年。

王坛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子的成本得六七十块钱,再加上化肥以及其它费用,一亩地,播种一遍得两百多块钱的成本。如果因为天旱,播种的种子没出来,还得再播种一遍,又得几十块钱的种子成本,还要施肥,那一亩地的成本,相当于四百多块钱了。可眼下的行情,一亩地,能产八九百斤玉米,按照当下玉米价格每斤1元左右计算,辛苦大半年,一亩地的毛利也就四五百块钱了,再把除草剂、浇地的费用、人工的成本再一刨除,等于辛苦大半年,啥钱也挣不着。

严防旱涝急转

为了避免旱情蔓延,河南省也在不断加大抗旱力度。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进入6月以来,河南省的安阳等16个省辖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气象干旱达重旱及以上等级。针对全省旱情发展,河南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已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抗旱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全省大、中型水库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

该负责人表示,在全力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时,也要突出抓好安全生产,严防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件叠加;严密防范旱涝急转,密切关注区域性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汛情和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17日,水利部也针对近期旱情,举行抗旱保灌保供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称,5月以来,华北地区南部、黄淮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持续降雨偏少,近期又遭遇大范围高温,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江苏等地出现旱情。当前正值“三夏”关键时期,随着夏收快速推进、夏播全面展开,土壤缺墒情况逐步显现,旱情发展较为迅速,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明显增大。

陈敏表示,据预测,未来10天,受旱区将有降雨过程,对缓解旱情有利,但考虑到前期受旱范围广、灌溉需水量大,部分地区旱情仍有可能持续。水利部将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统筹当前和后期抗旱用水需求,精细实施流域骨干水工程抗旱调度,精准对接城乡供水和灌区灌溉需求,精确指导支持抗旱保灌溉保供水工作,全力保障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北航90后美女副教授走红,长相及头衔引发热议
河南一群造假的警察登上央视,成为反诈英雄
川普出手了!签署行政命令"捍卫卡达",要求纳坦雅胡道歉
“金光闪闪的超级总统”,入狱了
政府关门!川普气炸"冻结民主党州资金",威胁裁员30万人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防长呛肥胖将军不爽就离职!这上将不干了
突发:正在船上的“环保少女”,被以军扣押
美国密歇根州长:特朗普关税只会有一个赢家,就是中国
全球“机器人第一大国”:中国
移民局突击这州1000家庭 近半涉婚姻诈欺 全美或迎大清洗!
哈玛斯拒绝川普停火计划,决定继续战斗!
普京:恢复与美国的全面关系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
砍外籍生 删DEI…川普又点名9所顶尖大学 签承诺拿补助
小米汽车突自行启动开走 车主公开视频 否认“误触手机”
川普摆"2028竞选帽" 怒怼:医保不给非法移民 决不妥协!
外交政策:挺台大将全失势 台湾陷美中双重夹击
政府关门:川普拟砍“民主党机构” 对峙升级 裁员将开始
支持国家K签政策,希望也给本国青年K签
国庆只放2天惹怒员工 老板:牛马就好好给我耕田
西贝的餐点大规模降价,为什么网友还是不买账?
美政府要求当地大学签协议,以条件换取联邦资金优先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直击河南旱情:河流见底,浇地成本剧增

第一财经 2024-06-18 09:48:33

6月16日,看到天空开始飘起雨滴,王坛赶紧开上拖拉机,往村外的土地里跑。

王坛所在的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干旱。面对突降的“甘霖”,王坛急忙和家人一块儿,冒雨把玉米种子播种在自己的十几亩耕地上。结果,令他郁闷的是,地里的种子播种完了,可雨水却停了。伴随着乌云散去,火辣辣的太阳,转眼间就把地上的几滴雨水蒸发了。

没有“久旱逢甘霖”的喜悦,这场雨只是“刮了一场冷风,打了几个麻点子(雨)”,“就没下几滴儿,几乎是没下(雨)。”王坛的焦虑没有消减:早已经干裂的土地上,甚至连可用于浇地的水也没有了。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进入今年5月以来,河南省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少了70%以上,半数以上的气象监测站点已经达到了中旱以上等级,重度干旱、特旱范围不断扩大。截至6月12日,河南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政策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赵明正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本次旱情与以往相比,呈现三大特点——高温更加极端、40℃以上地区面积大、降水偏少叠加高温,导致旱情比较严重。

河南气象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浇地成本剧增

“现在就指望老天爷能多下几滴水了。”王坛说,这也是当地人在6月16日那天,冒雨播种的主要原因。

如果没有水分的滋润,这些种子将最终干死在地里。面对水源的枯竭,王坛只剩下最后一个指望:雨水。

王坛说,地处豫南的确山县,跟豫北平原不同,豫南很多地块是丘陵地带,往地下打的井,水很少,当地浇地用的水,大多来自河流、水沟,但今年,由于旱情严重,一直没下雨,当地农民从6月初就开始抽水浇地,如今,不少河流已经干枯见底,就算是想浇地,也没水浇了。

与王坛的焦急与无奈不同的是,地处豫北的滑县,因为水利设施相对健全,当地农民通过抽水灌溉,缓解了旱情给播种带来的困难。当地种粮大户杜焕永告诉第一财经,他的耕地已经浇过水了,种子也播种了,看接下来的天气,要是继续干旱的话,准备再浇一遍。

位于贾鲁河下游的周口市,也因为上游放水,给当地带来了水源,伴随着河水蔓延到田边水渠和水井,当地农民也迎来了久违的灌溉用水。

不过,对于种粮大户而言,虽然水源问题解决了,但因干旱带来的浇地成本,却是一笔额外的开支。

当地种粮大户周军说,自己承包了300多亩耕地,每亩地的承包成本,大多都在500元/亩左右,这两年,小麦、玉米的收购价都在降,玉米甚至已经下降了近20%,眼瞅着承包耕地已经不赚钱了,结果又碰上今年的干旱,又得往里面投一大笔钱。

周军算了一笔账,为了这次抗旱,他浇地用的电费,花了五六千元,请的几名工人,每人一天150元,又是一两千块钱,再加上修灌溉设备,添置工具,自己已经花了2万多元了。

可是,如果一直不下雨,就还得继续往里面投钱。

“你浇得再精细,也没法跟下雨的效果比。”周军说,因为土地久旱,地里已经没有墒情,看着浇地的水是流下去了,但因为天太热,温度太高,浇地的水,可能还没来得及往下渗,就开始蒸发了。

而且,更让人焦虑的,是浇地的效率太低了。周军说,当地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使用的大多是一种喷雾型的浇灌车,虽然人省了力,但浇地的效率却还是慢,一台喷雾车,一天24小时不停,也只能灌溉五六亩地。

于是,一些没能从承包土地上赚到钱的种植大户,干脆不再种地了。

一位来自驻马店的种植大户告诉第一财经,自己曾经承包过200多亩耕地,结果,种了两年,亏了两年,一直没赚到钱的他,干脆不再种地,转而跑到上海去打工了。

如今,他在上海干一份月薪2600元的保安工作,却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差不多了,已经不少了,比包地省心多了。”

面对不可捉摸的天气,不少农民和种植户,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6月初种下的花生(种子),到现在20多天了还没发芽,”王坛说,因为缺水,当地一些农民,面对多年不遇的旱情,甚至已经选择了“躺平”。既然没水,地没法浇,那干脆让土地也休整一年。

王坛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子的成本得六七十块钱,再加上化肥以及其它费用,一亩地,播种一遍得两百多块钱的成本。如果因为天旱,播种的种子没出来,还得再播种一遍,又得几十块钱的种子成本,还要施肥,那一亩地的成本,相当于四百多块钱了。可眼下的行情,一亩地,能产八九百斤玉米,按照当下玉米价格每斤1元左右计算,辛苦大半年,一亩地的毛利也就四五百块钱了,再把除草剂、浇地的费用、人工的成本再一刨除,等于辛苦大半年,啥钱也挣不着。

严防旱涝急转

为了避免旱情蔓延,河南省也在不断加大抗旱力度。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进入6月以来,河南省的安阳等16个省辖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气象干旱达重旱及以上等级。针对全省旱情发展,河南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已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抗旱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全省大、中型水库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

该负责人表示,在全力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时,也要突出抓好安全生产,严防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件叠加;严密防范旱涝急转,密切关注区域性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汛情和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17日,水利部也针对近期旱情,举行抗旱保灌保供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称,5月以来,华北地区南部、黄淮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持续降雨偏少,近期又遭遇大范围高温,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江苏等地出现旱情。当前正值“三夏”关键时期,随着夏收快速推进、夏播全面展开,土壤缺墒情况逐步显现,旱情发展较为迅速,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明显增大。

陈敏表示,据预测,未来10天,受旱区将有降雨过程,对缓解旱情有利,但考虑到前期受旱范围广、灌溉需水量大,部分地区旱情仍有可能持续。水利部将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统筹当前和后期抗旱用水需求,精细实施流域骨干水工程抗旱调度,精准对接城乡供水和灌区灌溉需求,精确指导支持抗旱保灌溉保供水工作,全力保障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