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本轮高温影响约2.9亿人,河南16个地市重旱已10天

本轮高温影响约2.9亿人,河南16个地市重旱已10天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于 2024-06-12 20:38:4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北方这轮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还在如火如荼继续着。

6月12日,高温陆续达到本轮过程巅峰,北方40℃以上强高温范围进一步扩大南压,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等多地打败吐鲁番成为全国最热的地方。河北和河南均已发布全省范围最高等级的高温红色预警。

河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等地不少地方地表温度超过60℃,局地甚至超过70℃,热到烫脚。有网友形容,“走出门像被20个热风吹风机对脸吹”。

本轮高温影响约2.9亿人

据新华社12日报道,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研究员翟建青介绍,6月9日以来华北东南部、黄淮等地出现高温天气过程,河北、山东、天津等地共有42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极端高温阈值,8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过40℃,高温影响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2.9亿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近年我国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的特点。”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副主任李修仓说。

数据显示,全国区域高温天气过程首次发生时间以每10年2.5天的速率在提前。1981年至1990年,每年高温天气过程平均最早发生在6月24日,2023年则提前到了5月28日,比常年偏早16天。同时,全国区域高温过程累计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8天,高温的平均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

为何高温越来越强烈?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表示,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平均温度升高,高温天气也趋于频繁,极端高温事件增多增强或已成为新常态。此外,自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已趋于结束,但其滞后影响仍将持续,并且大概率在2024年夏季转变成拉尼娜事件。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并导致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而阶段性大气环流异常是区域高温天气形成的直接原因,我国东部地区高温主要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暖高压共同影响。在暖高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空晴朗少云,不易成云致雨,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加热强烈,在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维持的条件下,极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

河南16个地市重旱已持续10天

连日来,河南各地气温一路飙升,高温炙烤着中原大地。

据中国天气网,郑州自6月9日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以来,目前连续高温日已达4天。未来6天,郑州高温仍可能“全勤”。倘若6月中旬郑州高温“全勤”,将追平当地观测史最长连续高温纪录(12天),而且也将是当地观测史首次出现6月中旬高温“全勤”。

6月12日早8时,河南省气候中心发布干旱橙色预警。

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我省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预计6月12日至6月20日,上述区域及周边的干旱天气和干旱范围将进一步发展。请注意防范。

另据河南日报报道,6月12日,河南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降雨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才能成功。

首先,云层厚度得足够厚,至少要大于2公里,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空间供云滴增长为雨滴。

其次,云中要有足够的水汽和水汽循环补充,这可是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

最后,还得有上升气流来帮忙,它能把云层抬升到合适的高度,让云滴在上升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碰并增大,从而形成雨滴。

目前,河南省省气象部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天气条件合适,就会立即开展飞机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他是中国国务院热门接班人?“三重派系”背景全都有
义乌商家:短期损失能承受 怕关税战缓和后客户没了
中国篮协归化新规:球员要弃原国籍、学唱国歌
美国收到"令人震惊情报",范斯致电印度总理促停火
巴基斯坦华人:回国机票多次被取消 价格涨了两三倍

24小时讨论排行

空战捷报与假新闻,印巴停火背后的较量
特朗普声称中美谈判取得 “重大进展”
反制中国极音速飞弹!日本研发新武器"电磁炮"将试射
日本首相表示不会接受英美关税协议中的10%汽车关税
中国货船归零!加州州长:关税恐让美国丢'最大经济体'地位
战争或者和平,与习近平有关的两个画面或载入史册?
星二代称"中国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中国“真空磁浮列车”:北京上海仅需90分钟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纽时:印度空袭战火逼近巴国核武中心,惊动美国调停
英法德波四国领袖突访问基辅 表态力挺乌克兰
王毅分别与印巴高官通话,强调中国支持全面持久停火
特朗普称印巴在美国的斡旋下停火,鲁比奥透露细节
川普夸中美谈判“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方不评价
中美高层瑞士第二天续谈,盼为关税问题找出路
川普高喊“美经济将如火箭飙升”:现在就去买美股!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本轮高温影响约2.9亿人,河南16个地市重旱已10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2 20:38:42

北方这轮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还在如火如荼继续着。

6月12日,高温陆续达到本轮过程巅峰,北方40℃以上强高温范围进一步扩大南压,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等多地打败吐鲁番成为全国最热的地方。河北和河南均已发布全省范围最高等级的高温红色预警。

河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等地不少地方地表温度超过60℃,局地甚至超过70℃,热到烫脚。有网友形容,“走出门像被20个热风吹风机对脸吹”。

本轮高温影响约2.9亿人

据新华社12日报道,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研究员翟建青介绍,6月9日以来华北东南部、黄淮等地出现高温天气过程,河北、山东、天津等地共有42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极端高温阈值,8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过40℃,高温影响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2.9亿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近年我国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的特点。”国家气候中心服务室副主任李修仓说。

数据显示,全国区域高温天气过程首次发生时间以每10年2.5天的速率在提前。1981年至1990年,每年高温天气过程平均最早发生在6月24日,2023年则提前到了5月28日,比常年偏早16天。同时,全国区域高温过程累计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8天,高温的平均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

为何高温越来越强烈?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表示,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平均温度升高,高温天气也趋于频繁,极端高温事件增多增强或已成为新常态。此外,自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已趋于结束,但其滞后影响仍将持续,并且大概率在2024年夏季转变成拉尼娜事件。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并导致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而阶段性大气环流异常是区域高温天气形成的直接原因,我国东部地区高温主要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暖高压共同影响。在暖高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空晴朗少云,不易成云致雨,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加热强烈,在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维持的条件下,极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

河南16个地市重旱已持续10天

连日来,河南各地气温一路飙升,高温炙烤着中原大地。

据中国天气网,郑州自6月9日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以来,目前连续高温日已达4天。未来6天,郑州高温仍可能“全勤”。倘若6月中旬郑州高温“全勤”,将追平当地观测史最长连续高温纪录(12天),而且也将是当地观测史首次出现6月中旬高温“全勤”。

6月12日早8时,河南省气候中心发布干旱橙色预警。

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我省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预计6月12日至6月20日,上述区域及周边的干旱天气和干旱范围将进一步发展。请注意防范。

另据河南日报报道,6月12日,河南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降雨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才能成功。

首先,云层厚度得足够厚,至少要大于2公里,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空间供云滴增长为雨滴。

其次,云中要有足够的水汽和水汽循环补充,这可是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

最后,还得有上升气流来帮忙,它能把云层抬升到合适的高度,让云滴在上升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碰并增大,从而形成雨滴。

目前,河南省省气象部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天气条件合适,就会立即开展飞机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