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不要跳桥”:城市中的新悲伤

“不要跳桥”:城市中的新悲伤

文章来源: 城市的地得 于 2024-05-25 19:27:2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太原最近已经发生多起跳桥自杀事件。有媒体采访有关部门,得到的回应是:属于个人原因;知道此事,会和领导反映。

这样的回应总觉得有点怪怪的——这些苦难和自己无关。它是个人悲剧,或者是领导应该思考的问题。‍‍‍‍‍‍‍‍‍‍‍‍‍‍

不过,这证明多起跳桥自杀是真实的。网上也有一些照片,有的地方安排专人巡视。

当地“有关部门的人”可能会对这样的事感到困惑。他们不懂为什么有人跳江,因为在政府上班,虽然辛苦,每天都是“充实”的,工资不会拖欠——一种连续性的生活,就会有好的预期。而那些跳桥的人,人生中则出现了难以跨越的“中断”。

有不少太原当地人在讨论。大家猜测的具体原因,可能是当事人压力太大。贷款买房,房子烂尾,而自己也没钱还贷款了。

不会有媒体去采访那些人的家属、邻居,因为这样的故事太过灰暗,未必能够发表出来。说到底,跳江的也都是普通人,过一段时间大家都忘了。

我注意到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最近几年的自杀方式中,在城市中跳桥的似乎越来越普遍。不久前引起全网关注的“胖猫事件”,也是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

媒体经常报道这样的事情——通常是被救上来的,这是一种“好人好事”。如果没有获救,反而不会有报道。我印象中跳江被救起来都有好几起,他们通常把手机放在桥上,身上不带任何值钱的东西。

我想象他们的最后时刻,感到悲伤:那么有条不紊地准备死亡,其实也是一种呼救吧。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人遇到和他们聊上几句,他们或许会放弃轻生的想法。一起在桥上拍一个合影,纪念一下人生的低谷,然后获得新生。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心理现象:大桥通常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选择以这种方式自杀的人,内心可能还有最后一丝对世界的眷恋。他们想让人们知道自己的死亡,这样的死,其实是一声哭泣,是最后的表达。

他们的最后时刻,可能有一种生与死之间的恍惚:他们想象中人们已经知道自己的死,并为之痛心。这样,自己或许会获得某种清白、解脱——如果亲人、朋友能早一点听到他们的呼救就好了。

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于“表达”的重要问题。城市地标就是一个城市的“媒体”,它每天都在“展示”。但是,它和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大桥经常出现在各种照片中,游客也会和大桥合影,但是谁又曾经在乎过那些站在桥边的人呢。

常见的应对,是给大桥安装防护栏。网上有照片,“严禁跳江,违反者罚款1000元”,这应该是PS和恶搞,都到了这一步,谁还会在乎罚款。而且卡里可能已经没有1000元。

如果有的话,也许可以找个酒吧喝一杯,就能再苟且一个晚上。

能够有发声渠道,有人愿意倾听自己的声音,人的情绪就会好很多,就像我本人,在写完这篇文章后会获得一点解脱,如果还不够,我会选择去跑步,沿着哈德逊河,去看一眼华盛顿大桥。

城市中悲伤的人有很多。化解很难,但是城市起码需要自己独特的文化,去包容、承载这种悲伤。对个人而言,在下降时代,可能需要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又一个悲伤时刻的到来——试着去嘲笑或者反抗绝望,试着去表达自己。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氏三兄妹在港起诉宗馥莉文书曝光,揭示家族斗争
17岁中国学生在日本溺亡身上多暴力伤痕 调查出来了!
苦吞50%关税!巴西总统鲁拉"强硬杠上川普"民调反涨
指证小学校长性侵,一位乡村母亲的勇气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马斯克密集发文猛烈抨击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是骗局”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澳总理:中国洋溢自信和创新 成都建筑前所未见
《竹林女儿》:离散和跨国收养,一对双胞胎的命运回响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喊:就是比较好喝!
川普18岁孙女身价飙千万!穿红衣“伪参选”签重磅代言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 乘客狂抢拍
川普下通牒一石二鸟! 普京与中伊朝联盟恐瓦解
马斯克"美国党"声势冷,民调:仅11%考虑支持
美中关税大限传或再延3月 外媒:北京自认佔上风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不要跳桥”:城市中的新悲伤

城市的地得 2024-05-25 19:27:21


太原最近已经发生多起跳桥自杀事件。有媒体采访有关部门,得到的回应是:属于个人原因;知道此事,会和领导反映。

这样的回应总觉得有点怪怪的——这些苦难和自己无关。它是个人悲剧,或者是领导应该思考的问题。‍‍‍‍‍‍‍‍‍‍‍‍‍‍

不过,这证明多起跳桥自杀是真实的。网上也有一些照片,有的地方安排专人巡视。

当地“有关部门的人”可能会对这样的事感到困惑。他们不懂为什么有人跳江,因为在政府上班,虽然辛苦,每天都是“充实”的,工资不会拖欠——一种连续性的生活,就会有好的预期。而那些跳桥的人,人生中则出现了难以跨越的“中断”。

有不少太原当地人在讨论。大家猜测的具体原因,可能是当事人压力太大。贷款买房,房子烂尾,而自己也没钱还贷款了。

不会有媒体去采访那些人的家属、邻居,因为这样的故事太过灰暗,未必能够发表出来。说到底,跳江的也都是普通人,过一段时间大家都忘了。

我注意到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最近几年的自杀方式中,在城市中跳桥的似乎越来越普遍。不久前引起全网关注的“胖猫事件”,也是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

媒体经常报道这样的事情——通常是被救上来的,这是一种“好人好事”。如果没有获救,反而不会有报道。我印象中跳江被救起来都有好几起,他们通常把手机放在桥上,身上不带任何值钱的东西。

我想象他们的最后时刻,感到悲伤:那么有条不紊地准备死亡,其实也是一种呼救吧。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人遇到和他们聊上几句,他们或许会放弃轻生的想法。一起在桥上拍一个合影,纪念一下人生的低谷,然后获得新生。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心理现象:大桥通常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选择以这种方式自杀的人,内心可能还有最后一丝对世界的眷恋。他们想让人们知道自己的死亡,这样的死,其实是一声哭泣,是最后的表达。

他们的最后时刻,可能有一种生与死之间的恍惚:他们想象中人们已经知道自己的死,并为之痛心。这样,自己或许会获得某种清白、解脱——如果亲人、朋友能早一点听到他们的呼救就好了。

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于“表达”的重要问题。城市地标就是一个城市的“媒体”,它每天都在“展示”。但是,它和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大桥经常出现在各种照片中,游客也会和大桥合影,但是谁又曾经在乎过那些站在桥边的人呢。

常见的应对,是给大桥安装防护栏。网上有照片,“严禁跳江,违反者罚款1000元”,这应该是PS和恶搞,都到了这一步,谁还会在乎罚款。而且卡里可能已经没有1000元。

如果有的话,也许可以找个酒吧喝一杯,就能再苟且一个晚上。

能够有发声渠道,有人愿意倾听自己的声音,人的情绪就会好很多,就像我本人,在写完这篇文章后会获得一点解脱,如果还不够,我会选择去跑步,沿着哈德逊河,去看一眼华盛顿大桥。

城市中悲伤的人有很多。化解很难,但是城市起码需要自己独特的文化,去包容、承载这种悲伤。对个人而言,在下降时代,可能需要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又一个悲伤时刻的到来——试着去嘲笑或者反抗绝望,试着去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