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有预谋的清场:哥大学生抗议行动的最后一刻

有预谋的清场:哥大学生抗议行动的最后一刻

文章来源: 城市的地得 于 2024-05-02 20:18:2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昨晚8点,接到革命书店发来的短信:种种迹象表明,警方马上进攻营地,马上出发到116街支持和保护那些勇敢的学生。

“清场”如期进行。声援的人群被堵在113、114街路口,实际上你什么都保护不了。

警方使用了“浮桥”,直接到汉密尔顿大楼的2楼。这有点炫耀装备的嫌疑,毕竟他们可以进入校园,到一楼推开大门也并不麻烦,学生不会反抗。

1968年学运的清场,也发生在4月30日。

这并非巧合,而是这次抗议学生的主动选择,他们一定知道会被清场,所以在4月29日占领了汉密尔顿大楼。

哥大建筑系一位教授前天感叹:占领华尔街运动,四周后朱利安尼市长才喊了警察,学生扎营两天就喊警察——这是不应该的,时间也太短了。

我们这个社会的容忍度大大降低了。

1968年学生占领汉密尔顿大楼长达一周,几千人参与学潮(那时还没有这么多学生,可以说大部分都参与其中),学校完全瘫痪,警方无计可施。

那时的占领是真的占领,警方的进攻也是真的进攻。“清场”造成100多人受伤,唯一的重伤是一位警察,学生从二楼跳下,砸在他身上,造成他脊椎骨折,终身瘫痪。

这次的“占领”,看上去就是为了清场,不然运动又该如何结束?只要占领汉密尔顿大楼就会结束。

1968年学生要求哥大退出和国防部研究所的合作,停止参与研发武器,最终学校竟然也同意了。这次要求终止和以色列的合作,学校明确拒绝,但是承诺可以援建加沙的教育和卫生事业——学校不缺钱。

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时代,30秒视频中的抗议行动,配上激越的音乐,看上去就像是“动乱”,但是身在其中,你会发现这样的街头运动,其实是展示友爱和关怀的场所。

革命书店的短信充满时代感,但是“保卫学生”也言过其实。警方出动防暴大队,直升机和各种车辆,就像是一场装备展,实际上没有任何冲突。

因为学生在整个抗议行动中得到的培训,重要的一条就是“警方抓捕的时候一定不要反抗,进警局律师到场之前一句话也不要说”。不光是社会要求“无害的运动”,运动者本身也首先把革命的矛头指向自己。

昨天下午大批记者在现场,他们知道今天一定会发生什么。但是等待过于漫长,记者们霸占了啤酒馆前的那些露天桌椅,有人在哪里喝上了啤酒。

干杯,看着“革命”,等待清场,然后拍下画面。

在给纽约警察局副专员的信中,校长解释了请警方清场的逻辑:周一下午2点最后期限还没有撤出帐篷,学生就被suspended(停学)了,不算学校学生了。他们继续占领草坪、大楼,就算是非法侵入财产。

占领大楼的领导者不是学校内部人员,更是“非法侵入财产”。而保护私有财产是美国的根基,也是这个社会最大的共识。

这个理由充分而且正当。现在回头看周一上午校方的“最后通谍”,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通知要求在图书馆前营地的学生,在下午2点前必须撤出,否则可能会面临处分(suspended,停学)——这个处分不是目的,而是可以接下来清场的理由。

学生没有理会,而是举行大规模游行,周二凌晨1点进一步占领了汉密尔顿大楼。也许这正是校方期待的。感觉在1968学潮清场56周年纪念日的清场,或许各方的一个默契。

学校请求警方在校园内布置力量到5月17日,所有的毕业典礼到那时候都能完成。

现在看,校方肯定是“胜利”了,但是却也创造了一个新历史: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将在纽约警方的保护下进行。

对以自由和包容著称的著名学府来说,这真是一个讽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朋友1句话催生灵感!男靠"副业"年营收1000万,披露创业秘诀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投案,曾是四川省文科状元
"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迪卡侬的文案又"翻车"了
年薪上亿清华学霸 在美遭民事刑事双重起诉在逃
71岁老翁自称射杀柯克 系为掩护枪手逃跑干扰调查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裔女生引毛语录 主张政治暗杀遭肉搜 网:遣返她
一场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国发生
美网球选手在华发表“冒犯中国菜”言论 被斥“极无知”
川普被澳洲记者提问惹毛 手指对方:安静!
习近平似仍沉醉于阅兵 要籍此完善大党大国典礼制度
川普竞选时说让电费减半 现在美国电价正迅速上涨
美国各地僱员陆续因"庆祝"遭解僱 万斯呼吁举报
川普访中将成行?传中国买500架波音、大豆
川普怒告纽时索赔150亿 美媒终尝到“愤怒的铁拳”?
吉米坎摩尔暗示柯克案疑凶或是川普支持者 节目遭停播
数额巨大!两华人篡改礼品卡诈骗案 你花钱他赚钱!
FBI局长国会质询成“吵架比赛” 现场看谁嗓门大?
12岁女孩被虐待致死案:生父为何哭着为继母求情
AI应用快速渗透 引爆美国电力荒!核能重返C位
川普扬言:半导体与药品关税将高于25% 缺药潮将至?
宾州爆枪击案 警员3死2伤 现场“连珠炮”似的枪响…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有预谋的清场:哥大学生抗议行动的最后一刻

城市的地得 2024-05-02 20:18:27

昨晚8点,接到革命书店发来的短信:种种迹象表明,警方马上进攻营地,马上出发到116街支持和保护那些勇敢的学生。

“清场”如期进行。声援的人群被堵在113、114街路口,实际上你什么都保护不了。

警方使用了“浮桥”,直接到汉密尔顿大楼的2楼。这有点炫耀装备的嫌疑,毕竟他们可以进入校园,到一楼推开大门也并不麻烦,学生不会反抗。

1968年学运的清场,也发生在4月30日。

这并非巧合,而是这次抗议学生的主动选择,他们一定知道会被清场,所以在4月29日占领了汉密尔顿大楼。

哥大建筑系一位教授前天感叹:占领华尔街运动,四周后朱利安尼市长才喊了警察,学生扎营两天就喊警察——这是不应该的,时间也太短了。

我们这个社会的容忍度大大降低了。

1968年学生占领汉密尔顿大楼长达一周,几千人参与学潮(那时还没有这么多学生,可以说大部分都参与其中),学校完全瘫痪,警方无计可施。

那时的占领是真的占领,警方的进攻也是真的进攻。“清场”造成100多人受伤,唯一的重伤是一位警察,学生从二楼跳下,砸在他身上,造成他脊椎骨折,终身瘫痪。

这次的“占领”,看上去就是为了清场,不然运动又该如何结束?只要占领汉密尔顿大楼就会结束。

1968年学生要求哥大退出和国防部研究所的合作,停止参与研发武器,最终学校竟然也同意了。这次要求终止和以色列的合作,学校明确拒绝,但是承诺可以援建加沙的教育和卫生事业——学校不缺钱。

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时代,30秒视频中的抗议行动,配上激越的音乐,看上去就像是“动乱”,但是身在其中,你会发现这样的街头运动,其实是展示友爱和关怀的场所。

革命书店的短信充满时代感,但是“保卫学生”也言过其实。警方出动防暴大队,直升机和各种车辆,就像是一场装备展,实际上没有任何冲突。

因为学生在整个抗议行动中得到的培训,重要的一条就是“警方抓捕的时候一定不要反抗,进警局律师到场之前一句话也不要说”。不光是社会要求“无害的运动”,运动者本身也首先把革命的矛头指向自己。

昨天下午大批记者在现场,他们知道今天一定会发生什么。但是等待过于漫长,记者们霸占了啤酒馆前的那些露天桌椅,有人在哪里喝上了啤酒。

干杯,看着“革命”,等待清场,然后拍下画面。

在给纽约警察局副专员的信中,校长解释了请警方清场的逻辑:周一下午2点最后期限还没有撤出帐篷,学生就被suspended(停学)了,不算学校学生了。他们继续占领草坪、大楼,就算是非法侵入财产。

占领大楼的领导者不是学校内部人员,更是“非法侵入财产”。而保护私有财产是美国的根基,也是这个社会最大的共识。

这个理由充分而且正当。现在回头看周一上午校方的“最后通谍”,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通知要求在图书馆前营地的学生,在下午2点前必须撤出,否则可能会面临处分(suspended,停学)——这个处分不是目的,而是可以接下来清场的理由。

学生没有理会,而是举行大规模游行,周二凌晨1点进一步占领了汉密尔顿大楼。也许这正是校方期待的。感觉在1968学潮清场56周年纪念日的清场,或许各方的一个默契。

学校请求警方在校园内布置力量到5月17日,所有的毕业典礼到那时候都能完成。

现在看,校方肯定是“胜利”了,但是却也创造了一个新历史: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将在纽约警方的保护下进行。

对以自由和包容著称的著名学府来说,这真是一个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