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迪卡侬的文案又"翻车"了

"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迪卡侬的文案又"翻车"了

文章来源: 凤凰网财经 于 2025-09-17 03:02:3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一场由“处女地”一词引发的修辞争议,让平价运动品牌迪卡侬卷入舆论漩涡。

近日,多位网友发帖称,迪卡侬产品宣传页面出现,“海洋是一块尚未开发且无边无际的处女地”的表述,并质疑处女地“用词不当”,消息引发广泛讨论。

有人认为,将女性身体符号用于自然景观的修辞是对女性的物化与不尊重。也有网友表示,“处女地”是一个中性词,平时使用非常广泛,并不带其他色彩,用在文案中并无不妥。

"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迪卡侬的文案又"翻车"了





(图源:官网)

01 文案秒删,客服打太极,网友吵翻天

争议爆发后,迪卡侬官方迅速撤下了相关广告图片和文案。迪卡侬官方客服对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表示:“我们一直在关注,也在持续地跟进中,已经反馈给相应负责人。”

《现代汉语词典》为“处女地”提供了中性的注脚:“未开垦的土地。”在过往的语言体系中,它确实常被用来形容纯净、待开发的领域。然而,在社交媒体的显微镜下,每个词语都被赋予了超越其字面意义的联想与解读。



(图源:中华网)

当“处女”的性别隐喻与“地”的被动性相结合,便触动了公众对女性物化议题的敏感神经。一封封投诉信涌向迪卡侬,社交媒体上,“不买、抵制、凑单退”的声浪,汇聚成一场用钱包投票的抗议。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无需过度敏感,“处女座再过几年都得改名,Virgin/maiden直译过来的,这两个词都有纯洁的特性”。

而这场“词语风波”,对迪卡侬而言,或许只是其“身份危机”的又一幕。这个曾以“高性价比”和“专业大众化”俘获无数中国消费者的运动品牌,近年来却屡屡卷入舆论漩涡。

02 讨好中产的迪卡侬,让人高攀不起了

曾几何时,迪卡侬这个法国运动体育品牌是运动爱好者的“快乐老家”。那片蓝色的仓库式卖场,是“平价乐园”的代名词。几十块的T恤,百元级的装备,闭眼入不心疼的畅快,为它赢得了“平民运动天堂”的桂冠。

从1976年创立,到2025年在中国拥有200多家门店、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合人民币1200亿元‌的成绩,迪卡侬一路发展靠的就是“低价不低质”这张王牌。

然而,时过境迁,那个平价衣橱里的老朋友,突然让老粉们“高攀不起了”。

当99元的经典速干T恤涨到149元,249元的抓绒外套飙升至499元,甚至一双登山鞋标价1099元时,评论区炸了。

“被背刺了!”“迪卡侬开始抛弃穷鬼了吗?”话题冲上热搜,阅读量破亿。冰冷的数据印证了这种体感:据三联电子厂Pro报道,2022-2024年间,迪卡侬的商品销售均价从128.81元涨至196.32元,涨幅高达52%。









(图源:新浪微博)

这波涨价,让迪卡侬陷入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

现在,走进任何一家迪卡侬门店,你都能看到这种割裂的消费图景:左边是几十元的纯色T恤,右边是69999元的全碳纤维公路车。

这仿佛是迪卡侬内心挣扎的写照:既舍不得放弃大众市场的基本盘,又眼馋中高端赛道的高利润。





(图源:官网)

这背后,是迪卡侬对“薄利多销”模式的焦虑。2021到2023年,其全球营收增幅从21.3%骤降至1.15%。根据其2024年业绩报告,迪卡侬全球收入微增,利润却下跌15.5%至7.87亿欧元,创下十年新低。零售商的身份,似乎走到了瓶颈。

于是,在2022年首位女性CEO、拥有谷歌和宜家背景的芭芭拉上任后,一场“品牌重塑”运动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换Logo、讲专业、上探高端,迪卡侬想撕掉“运动界优衣库”的标签,挤进中产的购物车。

但问题来了:中产凭什么买账?

有人说,中产消费,买的从来不只是产品本身。花5000元买始祖鸟,买的是“户外精英”的人设;排队抢lululemon,买的是“自律给我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些品牌贩卖的是故事、是文化、是情绪价值。

而迪卡侬给了什么?一件涨价后的抓绒衣,Logo没变,设计没变。在别人眼里,它和你三年前买的那件没什么不同。这种缺乏“身份赋能”的涨价,在老用户看来是“背叛”,在中产眼中则是“自不量力”。

今年8月,有媒体报道,迪卡侬正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的股权。该业务初步估值区间约10亿-1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00亿元)。迪卡侬则以“不予置评”作回应。

“处女地”的文案争议,不过是这场转型困境的冰山一角。它暴露了迪卡侬更深层次的迷茫:在抛弃“平价”之后,它并未真正学会如何“讨好”中产。

当老用户因“被背刺”而转身离去,新用户又因“不够格”而驻足观望时,这场豪赌的筹码,或许正在被一点点耗尽。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川普下令国家公园移除这张照片 “宣扬腐蚀性意识形态”
惊呆!非法移民小船靠近 被大爷大妈合力推回大海
女生上厕所人间蒸发 唯一线索是“内裤挂5米高树上”
恐怖!杭州女散步踩到“化骨水” 送医抢救仍不治




24小时讨论排行

卢比奥:那些庆祝的外国人 将被驱逐、吊销签证…(视)
首次出庭!嫌犯父亲“大义灭亲”细节曝光 FBI扩大调查
CNN:川普正酝酿一场对左翼大规模打压 Antifa将列恐怖组织
上海学生的午餐,吃出了发展中国家的纯正味道
美网球选手在华发表“冒犯中国菜”言论 被斥“极无知”
枪杀柯克嫌犯被控加重谋杀罪 检察官寻求死刑判决
邓聿文:美国控枪为什么如此之难
华人学者:中国造船无人机 美国再不改公厕都建不成
德州黑人女生柯克追悼会上挑衅被捕 州长:挑错了学校!
医生赞刺杀柯克枪手“枪法精准” 被永久禁止入境美国
贝森特爆TikTok达成协议内幕:美国威胁关闭…
12岁女孩被虐待致死案:生父为何哭着为继母求情
被日本害惨了,美韩贸易谈判几近“归零”
“清水衙门”中宣部 副部长成了大贪官
川普怒炒Fed理事再失利!法院驳回 恐上最高院
特朗普把中国,印度等23个国家指定为主要毒品过境国或生产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迪卡侬的文案又"翻车"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17 03:02:34

一场由“处女地”一词引发的修辞争议,让平价运动品牌迪卡侬卷入舆论漩涡。

近日,多位网友发帖称,迪卡侬产品宣传页面出现,“海洋是一块尚未开发且无边无际的处女地”的表述,并质疑处女地“用词不当”,消息引发广泛讨论。

有人认为,将女性身体符号用于自然景观的修辞是对女性的物化与不尊重。也有网友表示,“处女地”是一个中性词,平时使用非常广泛,并不带其他色彩,用在文案中并无不妥。

"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迪卡侬的文案又"翻车"了





(图源:官网)

01 文案秒删,客服打太极,网友吵翻天

争议爆发后,迪卡侬官方迅速撤下了相关广告图片和文案。迪卡侬官方客服对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表示:“我们一直在关注,也在持续地跟进中,已经反馈给相应负责人。”

《现代汉语词典》为“处女地”提供了中性的注脚:“未开垦的土地。”在过往的语言体系中,它确实常被用来形容纯净、待开发的领域。然而,在社交媒体的显微镜下,每个词语都被赋予了超越其字面意义的联想与解读。



(图源:中华网)

当“处女”的性别隐喻与“地”的被动性相结合,便触动了公众对女性物化议题的敏感神经。一封封投诉信涌向迪卡侬,社交媒体上,“不买、抵制、凑单退”的声浪,汇聚成一场用钱包投票的抗议。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无需过度敏感,“处女座再过几年都得改名,Virgin/maiden直译过来的,这两个词都有纯洁的特性”。

而这场“词语风波”,对迪卡侬而言,或许只是其“身份危机”的又一幕。这个曾以“高性价比”和“专业大众化”俘获无数中国消费者的运动品牌,近年来却屡屡卷入舆论漩涡。

02 讨好中产的迪卡侬,让人高攀不起了

曾几何时,迪卡侬这个法国运动体育品牌是运动爱好者的“快乐老家”。那片蓝色的仓库式卖场,是“平价乐园”的代名词。几十块的T恤,百元级的装备,闭眼入不心疼的畅快,为它赢得了“平民运动天堂”的桂冠。

从1976年创立,到2025年在中国拥有200多家门店、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合人民币1200亿元‌的成绩,迪卡侬一路发展靠的就是“低价不低质”这张王牌。

然而,时过境迁,那个平价衣橱里的老朋友,突然让老粉们“高攀不起了”。

当99元的经典速干T恤涨到149元,249元的抓绒外套飙升至499元,甚至一双登山鞋标价1099元时,评论区炸了。

“被背刺了!”“迪卡侬开始抛弃穷鬼了吗?”话题冲上热搜,阅读量破亿。冰冷的数据印证了这种体感:据三联电子厂Pro报道,2022-2024年间,迪卡侬的商品销售均价从128.81元涨至196.32元,涨幅高达52%。









(图源:新浪微博)

这波涨价,让迪卡侬陷入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穷人买不起,中产看不上”。

现在,走进任何一家迪卡侬门店,你都能看到这种割裂的消费图景:左边是几十元的纯色T恤,右边是69999元的全碳纤维公路车。

这仿佛是迪卡侬内心挣扎的写照:既舍不得放弃大众市场的基本盘,又眼馋中高端赛道的高利润。





(图源:官网)

这背后,是迪卡侬对“薄利多销”模式的焦虑。2021到2023年,其全球营收增幅从21.3%骤降至1.15%。根据其2024年业绩报告,迪卡侬全球收入微增,利润却下跌15.5%至7.87亿欧元,创下十年新低。零售商的身份,似乎走到了瓶颈。

于是,在2022年首位女性CEO、拥有谷歌和宜家背景的芭芭拉上任后,一场“品牌重塑”运动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换Logo、讲专业、上探高端,迪卡侬想撕掉“运动界优衣库”的标签,挤进中产的购物车。

但问题来了:中产凭什么买账?

有人说,中产消费,买的从来不只是产品本身。花5000元买始祖鸟,买的是“户外精英”的人设;排队抢lululemon,买的是“自律给我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些品牌贩卖的是故事、是文化、是情绪价值。

而迪卡侬给了什么?一件涨价后的抓绒衣,Logo没变,设计没变。在别人眼里,它和你三年前买的那件没什么不同。这种缺乏“身份赋能”的涨价,在老用户看来是“背叛”,在中产眼中则是“自不量力”。

今年8月,有媒体报道,迪卡侬正计划出售中国子公司约30%的股权。该业务初步估值区间约10亿-1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00亿元)。迪卡侬则以“不予置评”作回应。

“处女地”的文案争议,不过是这场转型困境的冰山一角。它暴露了迪卡侬更深层次的迷茫:在抛弃“平价”之后,它并未真正学会如何“讨好”中产。

当老用户因“被背刺”而转身离去,新用户又因“不够格”而驻足观望时,这场豪赌的筹码,或许正在被一点点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