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美诺贝尔奖得主:从未料到会有中国这样的对手

美诺贝尔奖得主:从未料到会有中国这样的对手

文章来源: 凤凰网 于 2024-05-01 06:47: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日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专访。该专访文章于4月29日发布。

谈及近年来的中美贸易摩擦时,斯蒂格利茨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从未预料到会有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因此“并非是中国出现贸易违规,而是美国出现了战略错误”。他举例说,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在十多年前便进行战略布局,而美国却毫无动作。

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现年81岁,是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先后在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担任经济学教授。1993年至1997年,斯蒂格利茨在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任职,先为成员,后升至主席;1997年至1999年,他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据介绍,斯蒂格利茨为信息经济学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2001年由于在“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的分析”理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由于市场参与者“信息不对称”,市场功能是不完善的,因此政府以及其他机构应必须巧妙地干预市场,以保持市场正常运行。

《金融时报》提到,2002年,斯蒂格利茨出版了《全球化及其不满》。该书因抨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贸易规则而引发争议,同时也令斯蒂格利茨名声大噪。

接受专访时,斯蒂格利茨愉快地表示,“我在2000年对全球化的看法与当今世界的看法完全一致”。《金融时报》称,现在,IMF接受了他的批评,而对贸易规则的怀疑也已成为美国两党共识。在美国国内,拜登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的大政府政策,促进了通胀率的下降,斯蒂格利茨对此表示赞同。

然而,全球新秩序也对斯蒂格利茨的世界观提出了挑战。

斯蒂格利茨一直呼吁为世界相对贫困地区以及西方工业化落后地区提供更好的待遇,但两者的需求经常发生冲突。比如,美国希望通过生产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来创造绿色工业就业机会,但却抱怨中国进口产品存在“不公平竞争”,并动用关税大棒予以干涉。

被问及是否认为中国是全球贸易的建设性参与者时,斯蒂格利茨回答,他并不完全了解中国。他同时提到,“讽刺的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一直阻止向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任命新法官,“因此我们没有正式的法律途径来判断他们是否违反了规则”。

斯蒂格利茨表示,根本问题是美国没有预见到会有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他说,即便中企没有在本国获得补贴,“也可能凭借其经济规模和工程师数量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并非是中国出现了贸易违规,而是美国出现了战略错误,”斯蒂格利茨直言,“相对于中国,我们对工程的投资不足”,中国“让自己处于比较优势,而我们还没有接受这一点”。他随即举例称,早在十多年前,中方高层领导人便在电动汽车领域提出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但美国当时却毫无作为”。

斯蒂格利茨不同意“美国优先”政策,因为他认为,如果西方国家凡事以本国公民优先,将无法鼓励全球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但他赞同美西方国家近一段时间的“去风险”说法。

在斯蒂格利茨看来,美国两党都质疑当前的贸易规则,但有所不同:共和党人提倡保护主义,是因为他们认为世界规则基于“零和博弈”;而民主党人仍相信所谓“基于规则的世界体系”,但却质疑中国等国家不遵守规则,从而伤害美国利益。

斯蒂格利茨在新书《通向自由之路》中重申了上述观点,并认为美国社会不平等及由此产生的绝望感,催生出以特朗普为代表的民粹主义。他将特朗普称为“新自由主义”的产物,批评新自由主义的“自私”、“唯物主义”和“不诚实”等特征,同时建议美国政府在网络监管、带薪病假和带薪假期等方面向欧洲学习。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学生涌入伊利诺伊“玉米地”,中餐也“火”了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53岁,她的10万积蓄消失在“养老金骗局”
读完985大学,我们成了“高学历废物”
马斯克推出二次元“AI女友”,月费30美元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开除一个被偷拍的女大学生,才是有损国格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消息人士:特朗普对俄变脸,普京“并不畏惧”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巴西咖啡恐大涨!业者抢50%关税前加速向美国运货
中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记"
全球民调曝"对中国改观",美国好感度仅剩35%
iPhone稀土不靠中国!苹果砸5亿建立美国供应链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美诺贝尔奖得主:从未料到会有中国这样的对手

凤凰网 2024-05-01 06:47:41

日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专访。该专访文章于4月29日发布。

谈及近年来的中美贸易摩擦时,斯蒂格利茨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从未预料到会有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因此“并非是中国出现贸易违规,而是美国出现了战略错误”。他举例说,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在十多年前便进行战略布局,而美国却毫无动作。

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现年81岁,是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先后在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担任经济学教授。1993年至1997年,斯蒂格利茨在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任职,先为成员,后升至主席;1997年至1999年,他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据介绍,斯蒂格利茨为信息经济学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2001年由于在“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的分析”理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由于市场参与者“信息不对称”,市场功能是不完善的,因此政府以及其他机构应必须巧妙地干预市场,以保持市场正常运行。

《金融时报》提到,2002年,斯蒂格利茨出版了《全球化及其不满》。该书因抨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贸易规则而引发争议,同时也令斯蒂格利茨名声大噪。

接受专访时,斯蒂格利茨愉快地表示,“我在2000年对全球化的看法与当今世界的看法完全一致”。《金融时报》称,现在,IMF接受了他的批评,而对贸易规则的怀疑也已成为美国两党共识。在美国国内,拜登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的大政府政策,促进了通胀率的下降,斯蒂格利茨对此表示赞同。

然而,全球新秩序也对斯蒂格利茨的世界观提出了挑战。

斯蒂格利茨一直呼吁为世界相对贫困地区以及西方工业化落后地区提供更好的待遇,但两者的需求经常发生冲突。比如,美国希望通过生产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来创造绿色工业就业机会,但却抱怨中国进口产品存在“不公平竞争”,并动用关税大棒予以干涉。

被问及是否认为中国是全球贸易的建设性参与者时,斯蒂格利茨回答,他并不完全了解中国。他同时提到,“讽刺的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一直阻止向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任命新法官,“因此我们没有正式的法律途径来判断他们是否违反了规则”。

斯蒂格利茨表示,根本问题是美国没有预见到会有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他说,即便中企没有在本国获得补贴,“也可能凭借其经济规模和工程师数量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并非是中国出现了贸易违规,而是美国出现了战略错误,”斯蒂格利茨直言,“相对于中国,我们对工程的投资不足”,中国“让自己处于比较优势,而我们还没有接受这一点”。他随即举例称,早在十多年前,中方高层领导人便在电动汽车领域提出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但美国当时却毫无作为”。

斯蒂格利茨不同意“美国优先”政策,因为他认为,如果西方国家凡事以本国公民优先,将无法鼓励全球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但他赞同美西方国家近一段时间的“去风险”说法。

在斯蒂格利茨看来,美国两党都质疑当前的贸易规则,但有所不同:共和党人提倡保护主义,是因为他们认为世界规则基于“零和博弈”;而民主党人仍相信所谓“基于规则的世界体系”,但却质疑中国等国家不遵守规则,从而伤害美国利益。

斯蒂格利茨在新书《通向自由之路》中重申了上述观点,并认为美国社会不平等及由此产生的绝望感,催生出以特朗普为代表的民粹主义。他将特朗普称为“新自由主义”的产物,批评新自由主义的“自私”、“唯物主义”和“不诚实”等特征,同时建议美国政府在网络监管、带薪病假和带薪假期等方面向欧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