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不是年味淡了,是这一届的妈妈开始自我救赎

不是年味淡了,是这一届的妈妈开始自我救赎

文章来源: 风味星球 于 2024-02-21 20:09:5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年后上班的前一天,我认真观察了一下我妈。

春节对于她们来说,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加班: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两个月,先是立冬后的“磨刀霍霍向猪羊”,让厨房一批批挂上自己亲手调味制作的腊肉香肠;然后四处预定好渠道可靠的猪牛鸭鹅鸡以及干货海鲜,计算着年夜饭的人数和可能来拜年的人群,蒸糕做饼炸排骨炸丸子炸小酥肉… 过年前一星期,开始冲刺备战,提前一天杀鱼熬汤配菜。团圆饭结束也不得闲,要变着花样处理剩下来的食材,遇到上门拜年的家庭,还要记得送自己做的腊肉,准备好水果零食供大家聊天。

每天安静坐下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从杯盘狼藉厨房到时而热闹时而空荡的客厅,精神高度紧绷,直到正式上班前的最后一个休假日。

很奇怪,那天下午四点多,我妈像似乎忽然想起什么,走到客厅,一脸严肃地问半摊在沙发上的我,“你是今天晚上开车回去是吧?” 我点点头,换来的却是她的若有所思。怔怔地站了小半分钟后,她转身又进厨房。几分钟后,端了碗面条出来。

“你别吃那么多剩菜。” 我随口嘟囔了一句。

“年要过完了,没剩菜了。这是你舅妈前天来给我带的那个日本泡面。” 意料之外的答案让我猛然抬头,才发现十几天来,老妈脸上第一次有了松弛的笑容。“想尝尝什么味道,你要不要来一口?”

我妈吃着泡面的开心面庞,让我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似乎千百年来,像她这样老一辈中国妈妈,都是这样忙碌的度过一个又一个春节。问她,她只会说是习惯了,大家吃得开心自己就满足了。但是,她们真的不配拥有休息么?女性在新年是否都注定辛苦?

我问了几个新生代母亲,她们的答案,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你还没算上搞卫生,买年礼,给全家老小准备新衣服的时间。” 大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小儿子刚满周岁的琳达有些激动地跟我补充。

虽然是新时代的事业型女性,琳达的春节已然开始无限靠拢于传统主妇。过去几年她母亲身体尚好时,她至少没有年夜饭准备的烦恼,过年最头痛的事情是抢一家四口的高铁票,票到手后,只需要带着老公和孩子回娘家当座上宾,最多打打下手。去年年初母亲意外的一场跌跤和迟迟未好的腿脚,让她不得不第一次将年夜饭从老家武汉挪到了自己居住了15年的广州。

但她并不想成为自己的母亲。不要说过年一大家子的菜,日常三餐的无形压力也足够让她头疼。她假期不多,在单位申请除夕前提早两天回家已经耗光了今年在单位里的人情份额。过完年怎么都得准时算着日子回去上班,于是很早以前,她就确定今年一切从简,清单上就只有清楚简单的一项:“盆菜”。

“讲真不怎么好吃”,已经复工的琳达在微信上跟我说。“包装上说得再好,肯定远不如老妈身体力行忙活出来的饭菜好。以前我妈那基本就是全包,家里阳台先是提前几个月就种上了红菜苔,粉蒸肉和腊肠的功夫我是学不会了,我妈还有不少亲戚朋友来送自己做的鱼糕…过去我们就算只有一家三口,也没有一顿少过6道菜。”

但当自己开始成为“职业年夜饭操盘手”,琳达才发现,原来想要好好准备一道菜并没有短视频里看到的简单:“没精力,小孩寒假作业都是几座大山压着,再想到所有人都要指望你吃饭,觉得自己要碎了”。不甘愿像父母辈一样委屈自己的她,今年半推半就加入了眼下轰轰烈烈的年夜饭简化运动。

“团购买了6份盆菜,原本想着送礼给朋友也受用,没想到自己在家就吃了4份。”

鲁迅的小说《祝福》以过年为开头:“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福礼”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妈妈负责做菜迎新,爸爸负责喝得酩酊。在“盆菜”这种年夜饭预制菜流行以前,女人在过年前后,留下了无数类似辛苦忙碌的形象。餐桌丰盛的饭菜背后,是主妇们时间、精力和厨艺的三重付出。

家在天津的Tina是宁夏人,去年春天怀孕,过年恰逢宝宝还在日夜颠倒的啼哭期,全家都没有精力思考年夜饭。在第一次从天津四季酒店购买盆菜后,她和家人都如梦初醒般领悟到年夜饭还可以有其他”违背祖宗“的快乐选择。

“盆菜和酒店预制菜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好吃”,产假休完已经回归工作岗位的她,今年继续决定以酒店预制菜解决年夜饭问题。“就是省事,一加热OK,酒店用料也不会差到哪里。”今年她和爸爸不约而同都买了佛跳墙,爸爸在某宝上买的498元4人份,翻车了,里面很多鹰嘴豆,鲍鱼尽管是鲜鲍,有点咬不动,全家人十分尴尬。

然而即便如此,Tina爸爸还是坚持换一家再买两份,带回老家:“奶奶在宁夏,这个东西那边也比较少见,拿回去大家比较有新鲜感。一大锅,也不用洗那么多碟子。”

无数人都在抱怨年味变淡,很少有人意识到,愿意像上一代那样牺牲自己,在厨房里无条件操劳制造年味的人也在变少。越来越多的年轻家庭因为生存需要,不得不将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极端的压力下,食物成了大家默契放弃的战场。大概是看见了年轻人的辛苦,Tina的奶奶也欣然接受了一盆接一盆的佛跳墙,觉得挺好,煨的烂,自己也咬得动。

上海人陈茜家里也已经有七八年,年夜饭直接吃火锅了。至于为什么是火锅——“因为做饭的是我”,陈茜说,“我提出来的”。

起初其实是因为年夜饭上必须要有一道半汤半煲的暖锅,高汤煨各种食材,吃起来热乎,“小家庭还好,大家庭的话想要花团锦簇的效果做起来就很累,很多吃功夫的菜至少要提前两天准备。”

职场女强人陈茜索性直接买了一个不锈钢鸳鸯锅,自己提前熬了各种锅底,羊肉是羊肉的,牛肉是牛肉的,给大家自己涮着吃,免得提前做还占一个灶眼。久而久之,鸳鸯锅炖菜就变成了鸳鸯锅涮火锅,雪花牛肉卷、羔羊肉卷、贡丸…“都是去菜市场买高品质的,原本丸子里还有一个鱼丸是我爸做,他会买很大的黑鱼,去骨切肉、搅打上劲,后来爸爸走了,就没人做了。”现在只有蛋饺是坚持自己做——也要做三四个小时,陈茜觉得已经够了。

“春节是个假期,不是加班日期。”年轻的陈茜觉得简单轻松,拆袋即食的火锅在未来作为家中年夜饭的新传统,也未尝不可。“人在哪里,年夜饭就在哪里,形式怎么样不重要。”

春节是一场耳濡目染的传承,过去在这份锣鼓喧天的仪式里,孩子们都认定了家里的奶奶、外婆或妈妈无所不能,上天总会赐予女孩们神奇的能量,她们总能在观察中自我学习与成长,然后到了某个日子,自然而然地接过沉重的担子,成为家中的“主饭人”,年复一年地甘愿辛劳,为家人变出满满一桌菜。

直到格子间里的工作不讲情面地抢占了新生代妈妈们的时间,分身乏术的年轻妈妈,被迫在维护日常生活和维护年节仪式二选一,于是,我们终于迎来了餐桌上越来越多预制菜出现的低配版春节。

“让年夜饭这件事变得简单一些,会让我没这么讨厌过年。”成都人晓晓7年前嫁了河南老公,年夜饭基本上都跟河南公婆和亲友一起吃,前年开始,她发现了一个合理地在河南菜里融入四川菜,同时自己也不会太累的方法,那就是买预制菜。“四川家里做梅菜扣肉特别麻烦,要切五花肉、炒糖色、炒梅干菜……我在河南不可能这么操作,原材料很多也不齐。我就买了安井梅菜扣肉,只需要撕开小口,用微波炉高火加热5-6分钟;或者放到微微沸腾的水里45分钟,揭开封膜,盖上一个盘子,再翻转过来就可以了。”

热闹散场后,我们多少怀着愧疚和感慨,妈妈或长辈是不是注定年复一年操心忙累,年复一年把辛劳埋藏于心,只为成全一家的团聚。不愿意进厨房洗碗的我们是不是依旧可以改变世界,一点点减少“过耗式年夜饭”,让妈妈们可以第一个坐到饭桌前,轻松成为吃第一口热辣滚烫的年夜饭滋味的人。

“我今年就简单买了某流水线品牌的老坛酸菜鱼,先把鱼片自然解冻,再加500-700克水煮个酸菜汤,汤沸腾后再把鱼片分散开倒进汤里,40-90秒后即可出锅;最后在表面淋上辣椒花椒芝麻,烧一小碗热油浇上去。我妈说特别好吃。”河南媳妇晓晓得意地说,就算只是会吃会买,也能成为让全家开心的“主饭人”。

年味从来不是厨房里忙碌得停不下来的妈妈背影,预制的盆菜也并非年轻人的春节全然反叛。与其抱怨年味淡了,不如赞叹这一届的妈妈,终于决定不再苛刻自己。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假婚姻换绿卡 华女人财两失 还被逼发生性关系
违反“禁裸令” 中国女星坎城影展惨遭驱赶
港星王喜爆在台遭两次迷奸…疯狂失禁满身伤
演员甘薇宣布与贾跃亭离婚,否认拿走40亿
山西“恐怖奸杀案”犯人被枪决 案情骇人听闻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暂停管制禁令,恢复向美国28家实体出口稀土
又有学者炮轰习近平!北大女教授:只会画大饼…
《刚买的飞机被打了》走红 南开教授:恶搞不能越界
纽约时报:特朗普为何想要一架新的“空军一号”
中国官方通报医生出轨事件:肖飞和董袭莹均被处分
川普为何让步?幕僚警告他“关税再不降 基本盘要崩”
习近平为什么赢?因为特朗普进错了赛道
耗资10亿占地57亩 潮汕这座超级豪宅将被强拆
湖南重病老人被要求到场取钱,结果死在了银行
卡塔尔首相:飞机不是给川普的礼物 若不合法会撤回
真正的AI医生已上线!中国科技公司在海外全球首发AI诊所
伊斯坦布尔:俄公布名单 普京本人不在列
刘晓庆又曝偷税漏税,举报人:上海市税务局已受理案件
川普宣布"全面解除"叙利亚制裁,美官员:看记者会才知
小罗勃肯尼迪承认自己不懂公卫 “不必听我的医疗建议”
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不是年味淡了,是这一届的妈妈开始自我救赎

风味星球 2024-02-21 20:09:53


年后上班的前一天,我认真观察了一下我妈。

春节对于她们来说,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加班: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两个月,先是立冬后的“磨刀霍霍向猪羊”,让厨房一批批挂上自己亲手调味制作的腊肉香肠;然后四处预定好渠道可靠的猪牛鸭鹅鸡以及干货海鲜,计算着年夜饭的人数和可能来拜年的人群,蒸糕做饼炸排骨炸丸子炸小酥肉… 过年前一星期,开始冲刺备战,提前一天杀鱼熬汤配菜。团圆饭结束也不得闲,要变着花样处理剩下来的食材,遇到上门拜年的家庭,还要记得送自己做的腊肉,准备好水果零食供大家聊天。

每天安静坐下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从杯盘狼藉厨房到时而热闹时而空荡的客厅,精神高度紧绷,直到正式上班前的最后一个休假日。

很奇怪,那天下午四点多,我妈像似乎忽然想起什么,走到客厅,一脸严肃地问半摊在沙发上的我,“你是今天晚上开车回去是吧?” 我点点头,换来的却是她的若有所思。怔怔地站了小半分钟后,她转身又进厨房。几分钟后,端了碗面条出来。

“你别吃那么多剩菜。” 我随口嘟囔了一句。

“年要过完了,没剩菜了。这是你舅妈前天来给我带的那个日本泡面。” 意料之外的答案让我猛然抬头,才发现十几天来,老妈脸上第一次有了松弛的笑容。“想尝尝什么味道,你要不要来一口?”

我妈吃着泡面的开心面庞,让我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似乎千百年来,像她这样老一辈中国妈妈,都是这样忙碌的度过一个又一个春节。问她,她只会说是习惯了,大家吃得开心自己就满足了。但是,她们真的不配拥有休息么?女性在新年是否都注定辛苦?

我问了几个新生代母亲,她们的答案,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

“你还没算上搞卫生,买年礼,给全家老小准备新衣服的时间。” 大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小儿子刚满周岁的琳达有些激动地跟我补充。

虽然是新时代的事业型女性,琳达的春节已然开始无限靠拢于传统主妇。过去几年她母亲身体尚好时,她至少没有年夜饭准备的烦恼,过年最头痛的事情是抢一家四口的高铁票,票到手后,只需要带着老公和孩子回娘家当座上宾,最多打打下手。去年年初母亲意外的一场跌跤和迟迟未好的腿脚,让她不得不第一次将年夜饭从老家武汉挪到了自己居住了15年的广州。

但她并不想成为自己的母亲。不要说过年一大家子的菜,日常三餐的无形压力也足够让她头疼。她假期不多,在单位申请除夕前提早两天回家已经耗光了今年在单位里的人情份额。过完年怎么都得准时算着日子回去上班,于是很早以前,她就确定今年一切从简,清单上就只有清楚简单的一项:“盆菜”。

“讲真不怎么好吃”,已经复工的琳达在微信上跟我说。“包装上说得再好,肯定远不如老妈身体力行忙活出来的饭菜好。以前我妈那基本就是全包,家里阳台先是提前几个月就种上了红菜苔,粉蒸肉和腊肠的功夫我是学不会了,我妈还有不少亲戚朋友来送自己做的鱼糕…过去我们就算只有一家三口,也没有一顿少过6道菜。”

但当自己开始成为“职业年夜饭操盘手”,琳达才发现,原来想要好好准备一道菜并没有短视频里看到的简单:“没精力,小孩寒假作业都是几座大山压着,再想到所有人都要指望你吃饭,觉得自己要碎了”。不甘愿像父母辈一样委屈自己的她,今年半推半就加入了眼下轰轰烈烈的年夜饭简化运动。

“团购买了6份盆菜,原本想着送礼给朋友也受用,没想到自己在家就吃了4份。”

鲁迅的小说《祝福》以过年为开头:“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福礼”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妈妈负责做菜迎新,爸爸负责喝得酩酊。在“盆菜”这种年夜饭预制菜流行以前,女人在过年前后,留下了无数类似辛苦忙碌的形象。餐桌丰盛的饭菜背后,是主妇们时间、精力和厨艺的三重付出。

家在天津的Tina是宁夏人,去年春天怀孕,过年恰逢宝宝还在日夜颠倒的啼哭期,全家都没有精力思考年夜饭。在第一次从天津四季酒店购买盆菜后,她和家人都如梦初醒般领悟到年夜饭还可以有其他”违背祖宗“的快乐选择。

“盆菜和酒店预制菜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好吃”,产假休完已经回归工作岗位的她,今年继续决定以酒店预制菜解决年夜饭问题。“就是省事,一加热OK,酒店用料也不会差到哪里。”今年她和爸爸不约而同都买了佛跳墙,爸爸在某宝上买的498元4人份,翻车了,里面很多鹰嘴豆,鲍鱼尽管是鲜鲍,有点咬不动,全家人十分尴尬。

然而即便如此,Tina爸爸还是坚持换一家再买两份,带回老家:“奶奶在宁夏,这个东西那边也比较少见,拿回去大家比较有新鲜感。一大锅,也不用洗那么多碟子。”

无数人都在抱怨年味变淡,很少有人意识到,愿意像上一代那样牺牲自己,在厨房里无条件操劳制造年味的人也在变少。越来越多的年轻家庭因为生存需要,不得不将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极端的压力下,食物成了大家默契放弃的战场。大概是看见了年轻人的辛苦,Tina的奶奶也欣然接受了一盆接一盆的佛跳墙,觉得挺好,煨的烂,自己也咬得动。

上海人陈茜家里也已经有七八年,年夜饭直接吃火锅了。至于为什么是火锅——“因为做饭的是我”,陈茜说,“我提出来的”。

起初其实是因为年夜饭上必须要有一道半汤半煲的暖锅,高汤煨各种食材,吃起来热乎,“小家庭还好,大家庭的话想要花团锦簇的效果做起来就很累,很多吃功夫的菜至少要提前两天准备。”

职场女强人陈茜索性直接买了一个不锈钢鸳鸯锅,自己提前熬了各种锅底,羊肉是羊肉的,牛肉是牛肉的,给大家自己涮着吃,免得提前做还占一个灶眼。久而久之,鸳鸯锅炖菜就变成了鸳鸯锅涮火锅,雪花牛肉卷、羔羊肉卷、贡丸…“都是去菜市场买高品质的,原本丸子里还有一个鱼丸是我爸做,他会买很大的黑鱼,去骨切肉、搅打上劲,后来爸爸走了,就没人做了。”现在只有蛋饺是坚持自己做——也要做三四个小时,陈茜觉得已经够了。

“春节是个假期,不是加班日期。”年轻的陈茜觉得简单轻松,拆袋即食的火锅在未来作为家中年夜饭的新传统,也未尝不可。“人在哪里,年夜饭就在哪里,形式怎么样不重要。”

春节是一场耳濡目染的传承,过去在这份锣鼓喧天的仪式里,孩子们都认定了家里的奶奶、外婆或妈妈无所不能,上天总会赐予女孩们神奇的能量,她们总能在观察中自我学习与成长,然后到了某个日子,自然而然地接过沉重的担子,成为家中的“主饭人”,年复一年地甘愿辛劳,为家人变出满满一桌菜。

直到格子间里的工作不讲情面地抢占了新生代妈妈们的时间,分身乏术的年轻妈妈,被迫在维护日常生活和维护年节仪式二选一,于是,我们终于迎来了餐桌上越来越多预制菜出现的低配版春节。

“让年夜饭这件事变得简单一些,会让我没这么讨厌过年。”成都人晓晓7年前嫁了河南老公,年夜饭基本上都跟河南公婆和亲友一起吃,前年开始,她发现了一个合理地在河南菜里融入四川菜,同时自己也不会太累的方法,那就是买预制菜。“四川家里做梅菜扣肉特别麻烦,要切五花肉、炒糖色、炒梅干菜……我在河南不可能这么操作,原材料很多也不齐。我就买了安井梅菜扣肉,只需要撕开小口,用微波炉高火加热5-6分钟;或者放到微微沸腾的水里45分钟,揭开封膜,盖上一个盘子,再翻转过来就可以了。”

热闹散场后,我们多少怀着愧疚和感慨,妈妈或长辈是不是注定年复一年操心忙累,年复一年把辛劳埋藏于心,只为成全一家的团聚。不愿意进厨房洗碗的我们是不是依旧可以改变世界,一点点减少“过耗式年夜饭”,让妈妈们可以第一个坐到饭桌前,轻松成为吃第一口热辣滚烫的年夜饭滋味的人。

“我今年就简单买了某流水线品牌的老坛酸菜鱼,先把鱼片自然解冻,再加500-700克水煮个酸菜汤,汤沸腾后再把鱼片分散开倒进汤里,40-90秒后即可出锅;最后在表面淋上辣椒花椒芝麻,烧一小碗热油浇上去。我妈说特别好吃。”河南媳妇晓晓得意地说,就算只是会吃会买,也能成为让全家开心的“主饭人”。

年味从来不是厨房里忙碌得停不下来的妈妈背影,预制的盆菜也并非年轻人的春节全然反叛。与其抱怨年味淡了,不如赞叹这一届的妈妈,终于决定不再苛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