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别再用龙行龘龘拜年了,请让中文回归真善美

别再用龙行龘龘拜年了,请让中文回归真善美

文章来源: 码头青年 于 2024-02-15 17:34: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过年前后这些天,不断收到和看到包含各种生僻异体字的祝福语,尤其是那个“龙行龘龘”,简直是闪瞎眼。

“龘”(dá)这个字,我用拼音输入法都打不出来。在两个月之前,对这个字,我既不知怎么读,也不知什么意思。我也相信,像我这样的,不在少数。

除了龙行龘龘,还有前程朤朤(lǎng)、生活䲜䲜(yè)、百业骎骎(qīn)、财运㵘㵘(màn)。这些藏在故纸堆里本已发霉腐烂的字,不知何故,集体回魂。

有网友评论说,这是语文的倒退,语言文字运用的污染,是文化上的装腔作势,是审美上的低级趣味。

无比认同。

有点阅历的人都知道,文化水平有限的人更喜欢掉书袋说大词,而真正的高手,用三两句简单易懂的大白话就能把事物的本质说得一清二楚。

这些发霉的古字突然被重新挖掘包装起来,这种装腔作势的危害不容小觑,因为风气的败坏,往往是从语言污染和腐败开始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语言学之父陈原就在《语言与社会生活》中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充斥着许多看起来很正确,但实际上已不传达任何有效信息的语言,那么语言有什么用呢?这是我们经历到的一种污染灾难。”

龙行龘龘,看起来似乎很有文化,但是茴香豆的“茴”字也有四种写法。龙行龘龘,是什么意思?有几人知道?这种不传达任何有效信息的语言,到底有何意义?这种大张旗鼓的宣传,到底是想向社会传达何种取向?

语言污染的危害,比环境污染更可怕。环境污染给身体造成的损害,只要换到干净的地方,假以时日,尚可以调养。但是语言污染带来的精神损害,往往终身难以治愈。

几十年前,国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语言暴力,比如打倒、摧毁、砸烂甚至炮打。还有一些侮辱性极强的词汇也被高频率使用,诸如叛徒、特务、卖国贼等等。语言和文字是思维的外化,生活在如此语言环境中的人,他们的思维一定会被打上某种终身不褪的烙印。

和以前相比,当下的语言污染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

比起那些需要人们全神贯注去有意识接收的信息,渗透在日常生活里的话语使用,往往更具麻痹性,危害性也更大。因为它们是通过一句句常用语影响公众的,难以觉察,也难以清除。

这些被污染和扭曲的语言,体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最终,这些言语就犹如微小剂量的砷,日积月累之下终究会发生作用。

比如,裁员和失业,似乎是嫌这两个词丢人似的,偏偏叫灵活就业、优化,或者慢就业,更有甚者,叫“向社会输送人才”。比如,将某种行为污名化,于是就有了恶意返乡、恶意讨薪、恶意躺平这些说法。还有一些名词我们也很熟悉,什么等反转、带节奏、夹带私货、人血馒头。另外,还有什么负增长、待富人群、踔厉赓续。

对整个语言污染最严重的,可能是那些手握权力的人说的话。2013年1月9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一些读者反感的官话套话,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等。当时的新华每日电讯还支招说,官话要焕发活力,就该跳出格式化表达。要有民生情怀的支撑,要接地气,才能激发民众的情感共振。问题也指出了,解决办法也有了,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在语言污染方面,短视频也在起着很坏的作用。在算法和大数据的作用下,平台的词库同质化严重,我们看似每天接触很多内容,但是翻来覆去其实就是那点词汇量。其背后逻辑是,语料库越模糊,受众的理解成本越低,获得的关注就越大。当你看到某个美好事物时,你已经不会用很精确美好的文字来描述,映入头脑中的词往往是:卧槽,这谁顶得住啊。对于美景,千篇一律的文案是:一辈子总要去一次的某地。这就是为什么短视频让人越看越蠢的重要原因。

语言的污染与腐败,及其呈现出的后果,让基于事实、逻辑与理性的公共讨论困难重重。立场和身份大于事实本身,很多人不再在乎你说的有没有道理,他们只看你站在哪一边。

理性公共讨论的缺席,所造成的后果,这些年来大家都看到了。整个社会快速低幼化、肤浅化,导致严重缺乏逻辑的现象层出不穷。

汉语的星空本来极优美,无数先贤的经典诗文,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耀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天空。可惜,再看看今天的汉语世界,充斥着空话、大话、假话、废话甚至脏话,让人绝望窒息。

我们的文明,不应该以如此方式走向远方。

请让中文回归真善美。

最后,录几首儿童诗,净化心灵洗洗眼,也希望有所悟。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快讯:美国惊传货机坠毁骇人画面 居民拍下巨大火光…
Costco“秘密商店”崛起中 不卖衣服珠宝 价格更便宜…
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 成为纽约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长
更恐怖的H1B改革来了!最低工资要求或达$20万
川普真着急了 咬着后槽牙挺科莫 称其有“辉煌政绩”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地方选举共和党失利,川普:因为我不在选票上
“最牛软饭男”李春平痴呆中去世 伺候美国老妇13年…
关税案开审 最高院何时判决?川普:国家生死抉择
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创多项纪录 “川普最大噩梦”
特朗普:习近平两侧官员坐姿端正 不敢回答我问话…
美国3岁华裔男童被撞身亡,肇事司机4项重罪全免
中国种地能挣多少钱?这五年我们问了一千多位农民
性别可以被强行更改吗?“世界上最成功变性人”之死
切尼去世:白宫降半旗 川普尚未发表声明
缅北诈骗首脑父子判死 41座“杀人炼狱”内幕曝光
曼达尼成纽约市长 演说频批总统 川普:一切就此开始
8年烧光50个亿!中国又一行业批量倒闭
加州国会选区重划将通过 川普痛斥遭操纵
现实主义胜出“红军城战役”成西方幻觉崩溃起点
特朗普关税压力下,中国出口巨轮仍在高速前行
川普硬拗“物价下降” CNN示警:重蹈拜登覆辙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别再用龙行龘龘拜年了,请让中文回归真善美

码头青年 2024-02-15 17:34:18

过年前后这些天,不断收到和看到包含各种生僻异体字的祝福语,尤其是那个“龙行龘龘”,简直是闪瞎眼。

“龘”(dá)这个字,我用拼音输入法都打不出来。在两个月之前,对这个字,我既不知怎么读,也不知什么意思。我也相信,像我这样的,不在少数。

除了龙行龘龘,还有前程朤朤(lǎng)、生活䲜䲜(yè)、百业骎骎(qīn)、财运㵘㵘(màn)。这些藏在故纸堆里本已发霉腐烂的字,不知何故,集体回魂。

有网友评论说,这是语文的倒退,语言文字运用的污染,是文化上的装腔作势,是审美上的低级趣味。

无比认同。

有点阅历的人都知道,文化水平有限的人更喜欢掉书袋说大词,而真正的高手,用三两句简单易懂的大白话就能把事物的本质说得一清二楚。

这些发霉的古字突然被重新挖掘包装起来,这种装腔作势的危害不容小觑,因为风气的败坏,往往是从语言污染和腐败开始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语言学之父陈原就在《语言与社会生活》中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充斥着许多看起来很正确,但实际上已不传达任何有效信息的语言,那么语言有什么用呢?这是我们经历到的一种污染灾难。”

龙行龘龘,看起来似乎很有文化,但是茴香豆的“茴”字也有四种写法。龙行龘龘,是什么意思?有几人知道?这种不传达任何有效信息的语言,到底有何意义?这种大张旗鼓的宣传,到底是想向社会传达何种取向?

语言污染的危害,比环境污染更可怕。环境污染给身体造成的损害,只要换到干净的地方,假以时日,尚可以调养。但是语言污染带来的精神损害,往往终身难以治愈。

几十年前,国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语言暴力,比如打倒、摧毁、砸烂甚至炮打。还有一些侮辱性极强的词汇也被高频率使用,诸如叛徒、特务、卖国贼等等。语言和文字是思维的外化,生活在如此语言环境中的人,他们的思维一定会被打上某种终身不褪的烙印。

和以前相比,当下的语言污染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

比起那些需要人们全神贯注去有意识接收的信息,渗透在日常生活里的话语使用,往往更具麻痹性,危害性也更大。因为它们是通过一句句常用语影响公众的,难以觉察,也难以清除。

这些被污染和扭曲的语言,体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最终,这些言语就犹如微小剂量的砷,日积月累之下终究会发生作用。

比如,裁员和失业,似乎是嫌这两个词丢人似的,偏偏叫灵活就业、优化,或者慢就业,更有甚者,叫“向社会输送人才”。比如,将某种行为污名化,于是就有了恶意返乡、恶意讨薪、恶意躺平这些说法。还有一些名词我们也很熟悉,什么等反转、带节奏、夹带私货、人血馒头。另外,还有什么负增长、待富人群、踔厉赓续。

对整个语言污染最严重的,可能是那些手握权力的人说的话。2013年1月9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一些读者反感的官话套话,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等。当时的新华每日电讯还支招说,官话要焕发活力,就该跳出格式化表达。要有民生情怀的支撑,要接地气,才能激发民众的情感共振。问题也指出了,解决办法也有了,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在语言污染方面,短视频也在起着很坏的作用。在算法和大数据的作用下,平台的词库同质化严重,我们看似每天接触很多内容,但是翻来覆去其实就是那点词汇量。其背后逻辑是,语料库越模糊,受众的理解成本越低,获得的关注就越大。当你看到某个美好事物时,你已经不会用很精确美好的文字来描述,映入头脑中的词往往是:卧槽,这谁顶得住啊。对于美景,千篇一律的文案是:一辈子总要去一次的某地。这就是为什么短视频让人越看越蠢的重要原因。

语言的污染与腐败,及其呈现出的后果,让基于事实、逻辑与理性的公共讨论困难重重。立场和身份大于事实本身,很多人不再在乎你说的有没有道理,他们只看你站在哪一边。

理性公共讨论的缺席,所造成的后果,这些年来大家都看到了。整个社会快速低幼化、肤浅化,导致严重缺乏逻辑的现象层出不穷。

汉语的星空本来极优美,无数先贤的经典诗文,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耀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天空。可惜,再看看今天的汉语世界,充斥着空话、大话、假话、废话甚至脏话,让人绝望窒息。

我们的文明,不应该以如此方式走向远方。

请让中文回归真善美。

最后,录几首儿童诗,净化心灵洗洗眼,也希望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