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龘"、"朤"成"Loong"年热词 学者:不如恢复繁体字

"龘"、"朤"成"Loong"年热词 学者:不如恢复繁体字

文章来源: 自由亚洲 于 2024-02-14 17:26:4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龙行龘龘”成为中国今年最流行的祝福语之一,甚至一些外国使者也跟风。

每逢农历新年大家都会想不同的祝福语拜年,今年在中国,“龙行龘龘”就成为最流行的祝福语,甚至一些外国使者也跟风。有网民自嘲“没有文化都收不到祝福”。分析认为,今年之所以流行这些生僻字,其实是中国想弘扬民族自信,减低西方影响,这样有利政权统治。

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胡建谊(Jean-Yves ROUX)说:“祝中国朋友们新年快乐,龙行龘龘,前程朤朤!”

芬兰驻华大使孟蓝(Leena-Kaisa Mikkola)说:“祝福中国人民龙年大吉!”

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 Alenka Suhadolnik)说:“春节快乐!”

驻华大使应潮流祝人“龙行龘龘”

往年不少驻华大使都会在新春期间拍片,向中国人拜年。今年除了有外国使节用普通话祝福中国人,更出现了一些令人感到陌生甚至不会念的字,例如“龘”、“朤”、“䲜”等。之所以外国使节都会用,原来这些都是今年春节中国最潮祝福语,成为“Loong”之后又一热话。央视春晚主题都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甚至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新春文化展,也能见到其踪迹。

大家都好奇这些生僻字的意思。据《康熙字典》,“龘”出自成书于南朝梁朝的字典《玉篇 • 龙部》:“龘,龙行龘龘也。”“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说文解字》则将“龘”释义为“飞龙之状”,6个龙组成的“龘龘”会让人联想到龙年六六大顺,和过年气氛相当吻合。

中国媒体:展现文化自信

除了“龘”,“朤”的本意为明亮,“前程朤朤”即前途光明;“䲜”常被解读为“年年有鱼,年年有馀”的祝福。虽然有指这些生僻字由叠字组合而成,似乎能表达多倍的祝福与期盼,为新春佳节讨了个“好意头”。不过有中国网民就笑言“没点文化都接收不到祝福了”、“字糊在一起还以为是QR码.…..”。

一些中国媒体将这种生僻字流行现象,与中国文化传承扣连,说是“展现文化自信”,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过有学者则认为这只是一种文化创意,《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工作组成员王立军,就不太赞成过度炒作生僻字,觉得常用字的学习和使用更为重要。

评论:提醒与西方有别

香港历史学者杨颖宇认为,中国是要将自己从西方文化拉出来,因为这样不利管治。杨颖宇说:“他们依然『读番书』,但要提醒他们是中国人,要培养文化、民族自信,中国也有精彩文化,不用一定学西方如莎士比亚文化,突显自己的文化认同出来。”

不过杨颖宇觉得,这现况与中国文化政策相违背。杨颖宇说:“50年代后他一直推行简体字,现在那些生僻字其实全部只是声韵学、字书里面才找到,与其这样,不如正经恢复繁体字,告诉人繁体字都有趣味,会否较实际?总好过大时大节才找一些生僻字出来。”

评论:装作有文化

台湾韬略策进学会秘书长吴建忠指出,中国一直用简体字为主,没太多文化底蕴,但最近常用一些古字,想让人感觉“有文化”。吴建忠说:“不懂装懂,卖弄文字(的个性)。这群官媒对于老大的习性已经是非常清楚了解,喜欢卖弄文字,然后彰显自己的文化。我想今年这部分就跟习近平喜欢列书单出来一样,属于吹捧的概念。”

至于外国使节都用这些生僻字,他认为只是大家在春节都会“讲好话”。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不丹大王母风韵犹存骑摩托,4位亲姐妹共侍一夫
马斯克20岁“女儿”意外亮相真人秀,穿露脐背心热舞
奥特曼国会听证会发言:美国模型领先于中国,但...
新教皇的芝加哥故居待售,房主称“像中了彩票”
赵作海去世,冤案制造者结局如何?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称印巴在美国的斡旋下停火,鲁比奥透露细节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中国篮协归化新规:球员要弃原国籍、学唱国歌
美国加税145%,“他”的1000万圣诞树订单说没就没了
ICE在纽约执法!多名亚裔被捕,华裔在内
特朗普:将对各国维持至少10%基准关税 但允许例外
印度前外交官:让巴基斯坦缓和局势 中国说的话好使
告别户口本!中国婚姻登记实现全国各地通办
特朗普又反悔?这次要推动上调“超级富豪税”
英法德波四国领袖突访问基辅 表态力挺乌克兰
1.9万名村官被查背后 治理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
“你好呀,丁真!好多年了…”华春莹与丁真同框
张本智和称深受雨果世界杯夺冠冲击:下次该轮到我了
特朗普声称中美谈判取得 “重大进展”
流浪太空53载,苏联“宇宙-482”探测器终坠回印度洋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龘"、"朤"成"Loong"年热词 学者:不如恢复繁体字

自由亚洲 2024-02-14 17:26:47



“龙行龘龘”成为中国今年最流行的祝福语之一,甚至一些外国使者也跟风。

每逢农历新年大家都会想不同的祝福语拜年,今年在中国,“龙行龘龘”就成为最流行的祝福语,甚至一些外国使者也跟风。有网民自嘲“没有文化都收不到祝福”。分析认为,今年之所以流行这些生僻字,其实是中国想弘扬民族自信,减低西方影响,这样有利政权统治。

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胡建谊(Jean-Yves ROUX)说:“祝中国朋友们新年快乐,龙行龘龘,前程朤朤!”

芬兰驻华大使孟蓝(Leena-Kaisa Mikkola)说:“祝福中国人民龙年大吉!”

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 Alenka Suhadolnik)说:“春节快乐!”

驻华大使应潮流祝人“龙行龘龘”

往年不少驻华大使都会在新春期间拍片,向中国人拜年。今年除了有外国使节用普通话祝福中国人,更出现了一些令人感到陌生甚至不会念的字,例如“龘”、“朤”、“䲜”等。之所以外国使节都会用,原来这些都是今年春节中国最潮祝福语,成为“Loong”之后又一热话。央视春晚主题都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甚至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新春文化展,也能见到其踪迹。

大家都好奇这些生僻字的意思。据《康熙字典》,“龘”出自成书于南朝梁朝的字典《玉篇 • 龙部》:“龘,龙行龘龘也。”“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说文解字》则将“龘”释义为“飞龙之状”,6个龙组成的“龘龘”会让人联想到龙年六六大顺,和过年气氛相当吻合。

中国媒体:展现文化自信

除了“龘”,“朤”的本意为明亮,“前程朤朤”即前途光明;“䲜”常被解读为“年年有鱼,年年有馀”的祝福。虽然有指这些生僻字由叠字组合而成,似乎能表达多倍的祝福与期盼,为新春佳节讨了个“好意头”。不过有中国网民就笑言“没点文化都接收不到祝福了”、“字糊在一起还以为是QR码.…..”。

一些中国媒体将这种生僻字流行现象,与中国文化传承扣连,说是“展现文化自信”,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过有学者则认为这只是一种文化创意,《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工作组成员王立军,就不太赞成过度炒作生僻字,觉得常用字的学习和使用更为重要。

评论:提醒与西方有别

香港历史学者杨颖宇认为,中国是要将自己从西方文化拉出来,因为这样不利管治。杨颖宇说:“他们依然『读番书』,但要提醒他们是中国人,要培养文化、民族自信,中国也有精彩文化,不用一定学西方如莎士比亚文化,突显自己的文化认同出来。”

不过杨颖宇觉得,这现况与中国文化政策相违背。杨颖宇说:“50年代后他一直推行简体字,现在那些生僻字其实全部只是声韵学、字书里面才找到,与其这样,不如正经恢复繁体字,告诉人繁体字都有趣味,会否较实际?总好过大时大节才找一些生僻字出来。”

评论:装作有文化

台湾韬略策进学会秘书长吴建忠指出,中国一直用简体字为主,没太多文化底蕴,但最近常用一些古字,想让人感觉“有文化”。吴建忠说:“不懂装懂,卖弄文字(的个性)。这群官媒对于老大的习性已经是非常清楚了解,喜欢卖弄文字,然后彰显自己的文化。我想今年这部分就跟习近平喜欢列书单出来一样,属于吹捧的概念。”

至于外国使节都用这些生僻字,他认为只是大家在春节都会“讲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