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17个孩子,已发出17000”,年轻人正被压岁钱压垮

“17个孩子,已发出17000”,年轻人正被压岁钱压垮

文章来源: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于 2024-02-11 23:59:3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月11日,话题词#给的压岁钱快赶上1个月工资#冲上了热搜榜。

春节假期期间,在社交平台上,有关压岁钱的讨论逐渐升温。

不少年轻人发文感叹,“为什么压岁钱越涨越高?”“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压岁钱赶上我一个月工资了”……

作为传统年俗之一,过年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一种“年味儿”。

压岁钱,又叫“压祟钱”。传说用它可以压住邪祟,保证晚辈平安度过新的一年。

传统压岁钱,必须由家中最年长者给予,因为他们生活经验更多,压岁的力度更大。

压岁钱始于汉代,是特别铸造的“厌胜钱”,只用来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唐代宫廷内开始给真正的钱,但是立春日才给,并非春节。宋代该习俗传入民间,到了明清,终于成为了春节的“标配”。

作为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中独有的一种“仪式”,“压岁钱”传递出亲长爱幼、团圆祝福的寓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给孩子的红包,因为互相攀比等心理,涨得很高。

在个别地区,小朋友的红包都要1000元起步,有网友甚至感叹,一个春节发掉17000元的红包。

压岁钱成为新负担,如同红白喜事等人情重担一样,说到底是人们对面子和虚荣的过度追求。尤其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压岁钱的数额似乎成了衡量亲情和友情的唯一标准。“不给不行,给少了又怕被议论”,成了许多人内心矛盾的真实写照。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从中国冒险逃离后,他的麻烦才真正开始
川普又赢了!加拿大宣布"撤回数位服务税"
从"买一份保险"到再出走避险,港人移民为何"二次回流"
伊朗下令追杀川普!宗教领袖召集穆斯林"将他断肢极刑"
共同社:中国拟邀川普出席9/3北京天安门阅兵

24小时讨论排行

BBC:特朗普预算案或令近1200万人丧失医保
雷根中心民调:70%美受访者「挺出兵」协防台湾
习近平发重要文章:面对围堵打压 应理直气壮斗争
你无比追忆的蔡澜、金庸们,其实水平不算高
被川普骂“共产主义者” 曼达尼:世上不该有亿万富豪
姐弟恋?邓文迪布雷迪结伴出席老贝婚礼 网上炸锅
关税又一次让步 川普不得不对中国低头的四点原因
陆配网红被驱逐回大陆 遇水浸维权接恐吓电话吓得发抖
华裔教授自杀 家属控告西北大学歧视并导致悲剧发生
中国眼下的失业潮,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游本昌入党 申请书写了21页 回应“92岁为何还入党”
以色列军方预告"加强攻势"直逼市中心!加萨数万人急撤
刘国梁女儿在美国夺得高尔夫冠军 全英文致谢父母
伊朗"永不停止浓缩铀",驻联大使轰川普:对我们发号施令
“三巨头”史无前例同框?习邀川普普京看9.3大阅兵
传播淫秽?中国拘捕数十名小说作家 许多是年轻女性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17个孩子,已发出17000”,年轻人正被压岁钱压垮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2-11 23:59:30



2月11日,话题词#给的压岁钱快赶上1个月工资#冲上了热搜榜。

春节假期期间,在社交平台上,有关压岁钱的讨论逐渐升温。

不少年轻人发文感叹,“为什么压岁钱越涨越高?”“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压岁钱赶上我一个月工资了”……

作为传统年俗之一,过年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一种“年味儿”。

压岁钱,又叫“压祟钱”。传说用它可以压住邪祟,保证晚辈平安度过新的一年。

传统压岁钱,必须由家中最年长者给予,因为他们生活经验更多,压岁的力度更大。

压岁钱始于汉代,是特别铸造的“厌胜钱”,只用来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唐代宫廷内开始给真正的钱,但是立春日才给,并非春节。宋代该习俗传入民间,到了明清,终于成为了春节的“标配”。

作为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中独有的一种“仪式”,“压岁钱”传递出亲长爱幼、团圆祝福的寓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给孩子的红包,因为互相攀比等心理,涨得很高。

在个别地区,小朋友的红包都要1000元起步,有网友甚至感叹,一个春节发掉17000元的红包。

压岁钱成为新负担,如同红白喜事等人情重担一样,说到底是人们对面子和虚荣的过度追求。尤其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压岁钱的数额似乎成了衡量亲情和友情的唯一标准。“不给不行,给少了又怕被议论”,成了许多人内心矛盾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