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56岁院士上马跑进4小时:跑步的快乐和好处多多

56岁院士上马跑进4小时:跑步的快乐和好处多多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 于 2023-11-27 00:35: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简单的背心,胸口印有“西湖大学”,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参加跑赛时的常见装扮。

11月26日的上海马拉松赛上,施一公再次以这样的装扮冲过终点线,并且56岁的他成功跑进了4小时,以3:42:53的成绩完赛。

在人们眼中,施一公的身上有很多标签,科学家、教育家、创业者......但在生活中,跑者也是他的身份之一。

“紧张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这是他对学生的嘱咐,而对于体育锻炼,他也是身体力行。

施一公(23732号)参加上海马拉松。

资深跑者施一公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有太多精彩纷呈的故事。

在科学领域,施一公是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而身为教育家,施一公2008年回国后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后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随后又担任了西湖大学校长。

但在生活中,施一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跑者。

早在三年前,他便在广州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随后他大大小小参加过十几场马拉松。

用他在自传《自我突围》里的说法:“我也算一个资深跑者!”

追溯如何与跑步结缘,施一公有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他初三时意外报名了校运会1500米长跑,结果却跑了倒数第一。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讨厌跑步,反而开始努力练习。

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后,施一公提升很大,“当时800米可以跑进2分20秒以内。”不仅如此,1985年入学清华大学时,施一公还在3000米竞走比赛里收获第一,也曾创下清华大学校运会竞走项目的纪录。

从1500米倒数第一到3000米竞走冠军,施一公说:“我的家族并没有运动传统,我也没有运动天赋,恰恰因为这样,体育成为了我(成长进步)的优势。”

施一公成功完赛上马。

开学典礼前环西湖跑了一圈

对于许多人来说,没有时间是放弃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但科研工作繁忙的施一公,却从来都不会忘记给跑步留出时间。

成为西湖大学校长后,施一公就成立了西湖大学跑团。不仅如此,2018年西湖大学开学典礼当天,他还和同事在清晨5点一起去西湖完成了11公里的环湖跑。

随后,他又在学校首届开学典礼上邀请学生们加入:“我期待我们的西湖长跑队伍日益壮大,并肩前行。”

而他的第一次全马经历,正是和西湖大学跑团的跑友们一起参加。

2020年广州马拉松,施一公用时3小时34分56秒完赛,赛后他面对镜头笑道:“本来打算55岁前跑一个全马,没想到53岁就完成了。”

酷爱跑步的施一公,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西湖大学的气质。

在西湖大学官方公众号中,曾有这样一段话:“长跑,是西湖大学跳动的运动‘基因’。开学跑、跨年跑、云谷第一跑……只要是学校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定有西湖大学跑团的长跑英姿。”

“透过长跑,我们也在用另一种视角见证着学校的发展。”今年10月22日,西湖大学举办了首届校园马拉松,施一公和300余位参赛选手一同参加了比赛。

施一公在自传《自我突围》中透露,如今他每隔一天跑一次,每次10公里起,月跑量维持在150-280公里。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的睡眠时间实在偏少。平均每天晚上5个小时左右,中午有时会有10-20分钟的小憩。但常年如此,我也基本适应了。”

施一公一直鼓励学生进行跑步锻炼。

“跑步的快乐和好处举不胜举”

在施一公看来,跑步不仅能够锻炼身体,保证有充沛的体能投入工作,同时也是对于意志力的锻炼。

施一公不止在一次采访中强调,跑步与工作相辅相成,“跑步过程中,我悟出一些道理,身体好,自然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时,施一公就经常鼓励学生锻炼身体:“有的人以为,花了很多时间锻炼,学习效率会降低。实际上,如果跑步方法得当,能调整你的能量级别,心脏机能和肺活量增强,供血充足、思维敏捷。”

“体育锻炼是一种自强的精神,是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

2020年4月,在面向浙江省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视频中,施一公也强调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再给同学们叮嘱几句,紧张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

“两天之前,我在杭州西湖边跑完了半程马拉松,用时1小时38分。我相信同学们可以比我跑得更快!爱体育,爱科学,爱锻炼,爱学习;教室一去如故,操场常来常新,学习锻炼两不误,健康学习工作50年。”

而提到马拉松对于自己工作的帮助和启发,施一公坦言:“全马就像是科研生涯,不过全马有终点,而科研没有终点,全马不管多累,到了终点还可以享受一下,而科研则是永远可以往前走。”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产信仰崩塌,山姆的这颗雷,早在半年前已埋下
阿拉斯加航空「客机全停飞」,原因曝光
看Coldplay偷情!女HR恐被逐出「150亿豪门」
31岁男星杀害16岁女友遭枪决 成中国首位被判死艺人
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艾伦:我因特朗普搬到了英国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众院通过法案 禁国防部展示台湾纳入中国地图
川普撤销对加州高铁40亿拨款 17年花130亿建了个啥?
邓聿文:习近平会交棒给彭丽媛或习明泽吗?
中国启动最大水坝建设 市场欢呼 下游数百万人受影响
解密“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为何是人类历史最大工程
LA网红酱香饼摊主被捕 疑被“女徒弟”举报 绿卡无望
川普为何解禁英伟达对中芯片?美媒揭:鹰派失利
纽约华女坐街边突遭从背后撞飞 肇事者4月刚夺一命
川普迎来“重大时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奥巴马被指密谋推翻2016大选 川普发AI视频抓其归案
川普发“奥巴马被捕视频” 疑为爱泼斯坦案转移视线
普京特朗普将在北京会晤?克里姆林宫回应
川普半年 美国版“一党专政”和“定于一尊”都实现了
非蠢即坏!甘肃幼儿园铅中毒的通报太魔幻
娃哈哈的“隐形女主人” 杜建英的美国往事
宗庆后事件钟睒睒口碑翻盘,这几年他经历了什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56岁院士上马跑进4小时:跑步的快乐和好处多多

澎湃新闻 2023-11-27 00:35:44

简单的背心,胸口印有“西湖大学”,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参加跑赛时的常见装扮。

11月26日的上海马拉松赛上,施一公再次以这样的装扮冲过终点线,并且56岁的他成功跑进了4小时,以3:42:53的成绩完赛。

在人们眼中,施一公的身上有很多标签,科学家、教育家、创业者......但在生活中,跑者也是他的身份之一。

“紧张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这是他对学生的嘱咐,而对于体育锻炼,他也是身体力行。

施一公(23732号)参加上海马拉松。

资深跑者施一公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有太多精彩纷呈的故事。

在科学领域,施一公是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而身为教育家,施一公2008年回国后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后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随后又担任了西湖大学校长。

但在生活中,施一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跑者。

早在三年前,他便在广州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随后他大大小小参加过十几场马拉松。

用他在自传《自我突围》里的说法:“我也算一个资深跑者!”

追溯如何与跑步结缘,施一公有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他初三时意外报名了校运会1500米长跑,结果却跑了倒数第一。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讨厌跑步,反而开始努力练习。

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后,施一公提升很大,“当时800米可以跑进2分20秒以内。”不仅如此,1985年入学清华大学时,施一公还在3000米竞走比赛里收获第一,也曾创下清华大学校运会竞走项目的纪录。

从1500米倒数第一到3000米竞走冠军,施一公说:“我的家族并没有运动传统,我也没有运动天赋,恰恰因为这样,体育成为了我(成长进步)的优势。”

施一公成功完赛上马。

开学典礼前环西湖跑了一圈

对于许多人来说,没有时间是放弃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但科研工作繁忙的施一公,却从来都不会忘记给跑步留出时间。

成为西湖大学校长后,施一公就成立了西湖大学跑团。不仅如此,2018年西湖大学开学典礼当天,他还和同事在清晨5点一起去西湖完成了11公里的环湖跑。

随后,他又在学校首届开学典礼上邀请学生们加入:“我期待我们的西湖长跑队伍日益壮大,并肩前行。”

而他的第一次全马经历,正是和西湖大学跑团的跑友们一起参加。

2020年广州马拉松,施一公用时3小时34分56秒完赛,赛后他面对镜头笑道:“本来打算55岁前跑一个全马,没想到53岁就完成了。”

酷爱跑步的施一公,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西湖大学的气质。

在西湖大学官方公众号中,曾有这样一段话:“长跑,是西湖大学跳动的运动‘基因’。开学跑、跨年跑、云谷第一跑……只要是学校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定有西湖大学跑团的长跑英姿。”

“透过长跑,我们也在用另一种视角见证着学校的发展。”今年10月22日,西湖大学举办了首届校园马拉松,施一公和300余位参赛选手一同参加了比赛。

施一公在自传《自我突围》中透露,如今他每隔一天跑一次,每次10公里起,月跑量维持在150-280公里。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的睡眠时间实在偏少。平均每天晚上5个小时左右,中午有时会有10-20分钟的小憩。但常年如此,我也基本适应了。”

施一公一直鼓励学生进行跑步锻炼。

“跑步的快乐和好处举不胜举”

在施一公看来,跑步不仅能够锻炼身体,保证有充沛的体能投入工作,同时也是对于意志力的锻炼。

施一公不止在一次采访中强调,跑步与工作相辅相成,“跑步过程中,我悟出一些道理,身体好,自然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时,施一公就经常鼓励学生锻炼身体:“有的人以为,花了很多时间锻炼,学习效率会降低。实际上,如果跑步方法得当,能调整你的能量级别,心脏机能和肺活量增强,供血充足、思维敏捷。”

“体育锻炼是一种自强的精神,是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

2020年4月,在面向浙江省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视频中,施一公也强调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再给同学们叮嘱几句,紧张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

“两天之前,我在杭州西湖边跑完了半程马拉松,用时1小时38分。我相信同学们可以比我跑得更快!爱体育,爱科学,爱锻炼,爱学习;教室一去如故,操场常来常新,学习锻炼两不误,健康学习工作50年。”

而提到马拉松对于自己工作的帮助和启发,施一公坦言:“全马就像是科研生涯,不过全马有终点,而科研没有终点,全马不管多累,到了终点还可以享受一下,而科研则是永远可以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