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两男恐惧?2男0女是最不受欢迎的理想子女结构

两男恐惧?2男0女是最不受欢迎的理想子女结构

文章来源: 腾讯财经 于 2023-11-25 22:23: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儿子养老还是女儿养老?这个在以前都不算问题的问题,今天却成了新问题。

“有一胎是儿子的宝妈,怀了二胎笑称都不敢做B超,害怕又是个儿子”

“有生了两个男宝的妈妈,曾一度抑郁 ”……

悄然之间,“生男孩”不香了吗?是什么在影响家庭生育男孩的态度和意愿? 本期聚焦西安、广州、湖南的三位妈妈,听听她们养娃的那些故事。

她们当中有一胎男孩的宝妈,因为害怕再生个男孩这辈子就只能给银行打工了等原因,而选择不要二胎;也有一胎是女孩的宝妈,觉得一胎是女儿才体会到了养孩子的快乐;还有两个男宝的妈妈,为了孩子默默放弃了工作上的晋升……以下是她们的真实经历:

01 讲述人:点点妈

人物档案:90后,一个男孩的妈妈,西安人

“再生个男孩,这辈子就只能给银行打工了”

我是92年新手妈妈,目前有个男宝宝。宝宝出生时,“要不要再生个二胎”就成了大家见面闲谈的问候语。

我和老公作为90后新生一代,家中都有兄弟姐妹,因为那个年代父辈们总想要儿子,所以在计划生育严格的年代,最终也是东躲西藏、千方百计地生了三个孩子。小时候因为孩子多,家中生活很贫困,长大了兄妹三人各自成就,生活上能相互帮扶,情感上也很亲密。

但有了自己的宝宝后,我和老公想法改变了,不约而同地都不愿意再要二胎。

首先是机会成本。因为我家宝宝是个男孩,生个二胎要是女孩还好,再是个男孩,上学、买房、结婚一路下来,我和老公这辈子就只能给银行打工了。一半一半的风险,还不如不生。

我发现,身边年龄长几岁的同事,老大是女孩的,这两年都在生二胎,再生了儿子的凑成一个“好”称心如意;再生个女儿,两个女儿是美美与共。

可要是老大是个男孩的,再生二胎都有些犹豫,万一再生个儿子怎么办?更有老大是儿子的女同事,怀了二胎笑称都不敢做B超,害怕又是个儿子。两个儿子,两个皮夹克,老了商量着什么时候拔氧气管。

其次是带娃问题。我们双方父母都在老家县城,宝宝出生后,谁来带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我和老公都有稳定体面的工作,不可能辞职在家带娃。我休完产假后,老公的父母从老家来到西安帮我们带娃,代价是公公提前从单位请假,我们和公婆同住。

公婆现在身体还算可以,能帮我们带孩子,可是再生个老二,两个人不一定能吃得消。我国学龄前的幼儿托管还处于起步期,专业的托管机构十分匮乏,大多数都是老人在家帮忙看娃。尤其对双职工夫妻来说,谁来带宝宝是十分头疼的现实问题,涉及两个人原生家庭、新建家庭,处理不好矛盾多多,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幸福指数。

再次是二胎养育成本。西安是新一线城市,生活成本不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但是养育孩子方面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宝宝还在肚子里时,我和老公就着手购买一套带私立小学指标的学位房。孩子周岁时,终于敲定商贷购买了一套二手房。

西安教育资源民强公弱,带指标的学位房都十分紧俏,指标都是一次性的,一个孩子用一个指标。我和老公再努力,这辈子估计也只能买一套指标房。宝宝再大一些,课外兴趣班、研学旅游团都要安排上,这些高昂的费用都让人望而止步。

最后是我自己的私心。怀孕对职场女性的影响不言而喻。从怀孕到生子,再到哺乳期,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我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我家宝宝晚上一直和我睡,晚上要起来两三次,有时宝宝生病整夜守着,白天到了单位也是力不从心、精神不济。休完产假回归职场后,我已从部门核心岗位退出,原本由我负责的核心业务交由部门年轻的单身女孩负责,领导也会以孩子小为理由安排给我一些打杂的活。

目前的职场环境对女性生育并不友好,同事今年怀了二胎,不敢向领导告知,害怕领导责备。我要是再生个二胎,职业生涯打断个几年,我自己的人生就只剩下孩子和家庭了,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02 讲述人:吴女士

人物档案:85后,一个女孩的妈妈,广州上班族

“一胎是女儿才体会到了养孩子的快乐”

我有一个快5岁的宝宝,小名樱桃,是一个眼睛大大、嘴巴小小、古灵精怪的傲娇小女孩,目前读幼儿园中班。

得知怀了个女宝宝,我和她爸爸都非常高兴。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刚做好孕育新生命的心理准备,然后马上就怀孕了。其实我们对孩子的性别没有特别的期待,只是觉得刚好在我们想要孩子的时候她就来了,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孩子小的时候会觉得累,主要是睡眠不足。慢慢长大一点,就觉得轻松多了。我们现在广州工作,养孩子的主要成本是教育支出。我家宝宝要上英语、画画兴趣班,每年大概2万,幼儿园每年1.5万,全年养育孩子的支出大概5-6万吧。随着女宝大了,我们现在的主要精力就是一起生活、上学上班,没有觉得为她付出特别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一胎是女儿才体会到了养孩子的快乐,每天都发自内心觉得孩子太可爱了,为什么不多生一个?不知道生儿子的妈妈是不是有同样的感受。家人和亲戚也会劝我们尽早再生一个,我自己没有排斥生二胎,但直到最近半年才觉得又做好了准备,可以再迎接一个宝宝。现在处于备孕状态,内心很期待宝宝的到来。

03 讲述人:唐女士

人物档案:80后,两个男孩的妈妈,湖南人

“两个儿子两套房压力山大”

2016年10月我家大儿子降生,当时我们并没有想要二胎的打算,但却意外怀孕了。现在大儿子7岁多,小儿子4岁多。 当知道二胎也是男宝,我们就顺其自然接受了。虽然知道两个男孩压力会很大,但看着他们内心还是很开心。

目前,我们家的花销基本上都花在孩子身上了。幼儿园保险、大宝现在学的游泳以及幼儿园课后的一些兴趣班;还有当时二宝出生后为了方便照顾大宝,我们请了育婴师,每月开销5000多,以及两个小朋友每月一两千的买书费用,加起来开销不小。

总结起来说,在我们这三线城市,其实养育男孩和女孩在教育成本上没什么差别,唯一区别就是结婚成本。两个儿子两套房,还有结婚办酒等基本都是男方负担,都是大笔开销。

但我们现在没想这么多,只能倾其所有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只能随缘,上天给我什么我就接受什么。我当然想要一儿一女,虽说现在男女平等,但实际在结婚的时候还是男方负担的多。

生了二胎后,我才知道养两个男宝真的很辛苦。我原来是一个爱玩的小女生,但自从有了宝宝后,我基本全部精力都放在他们身上,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以前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但为了他更好的发展,我基本放弃了在工作上的晋升,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老公工作越来越忙,每天基本都是早出晚归,而我自己天天在家带娃,曾经一度抑郁,经常因为各种琐事和他吵架,觉得他不体贴我,觉得我一个人带俩娃不公平。

经过这几年的沟通磨合,现在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二胎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的平衡,其实对女性来说牺牲还是挺大的。

04 新闻多一点

人口专家石人炳:“两男恐惧”现象普遍存在,男性结婚成本高是主因

以上三位妈妈“生男孩”不香了的经历是否是普遍现象?为何家庭对生育男孩的偏好悄然间发生了逆转?中国人口学常务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学院教授石人炳在调查了3万多名妇女后发现,2男0女是最不受欢迎的理想子女结构,且一孩是男孩的妇女更不打算生育二孩。

他将这一现象形象地总结为“两男恐惧”,即家庭担心、害怕拥有两个男孩这一子女性别结构,且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

但石人炳说,即使是现在“两男恐惧”是普遍现象的情况下,也不排除有的地方有男孩偏好。

他认为,“两男恐惧”的形成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男孩效用下降。以前是嫁出去的女儿相当于给别人家增加了一个劳动力,或者认为女儿没有养老的义务,这些观念使得男孩在经济效应、保障效应、传宗接代效应上都高于女孩。

但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养儿未必能防老”、“多子未必会多福”的现象,使得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在逐渐淡化,同时女儿在养老过程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得女孩偏好正在逐渐上升。更为主要的可能还在于男孩“传宗接代”的观念逐渐淡化。

而且,过去我们在男孩偏好的文化驱使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偏高,早期偏高的那代人到现在进入适婚年龄后,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婚姻挤压,很多男性找不到对象,进一步导致男孩效应的下降。

二是男孩抚养成本骤增。在幼年和读书阶段,男孩和女孩的抚养成本差别不大,但成年后在置房与结婚这两件人生大事上,家庭对男孩的经济支出通常要远大于女孩。

如果一个家庭同时拥有两个男孩,按照当下的社会观念,意味着父母得准备两套房产和两份彩礼,这在本就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或是在房价较高的城市都是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

“所以,‘两男恐惧’这种新现象的出现,实际与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变迁密切相关,其中男性结婚成本高是主因。”石人炳说,但这也侧面反映出我们现在男孩和女孩的效用差别在缩小,男女越来越平等,这是个积极的信号。

而且,从每个家庭的角度来说,有性别偏好其实很正常,但如果这种偏好强烈到影响生育行为,就需要我们格外引起关注。

在他看来,婚姻挤压还要持续几十年,“两男恐惧”现象短时间要改变可能不太乐观。

“要避免‘两男恐惧’成为抑制出生率的新因素。”石人炳呼吁,每个年轻人在结婚时,更应看重的是对方的能力和人品,外在的物质毕竟不是根本的保障。

同时,为消解部分家庭的“两男恐惧”,政府应尽快优化生育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切实关注高彩礼、结婚需在城市有房等社会乱象。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外交官恋上中共党员女儿!违反"禁爱令"被美政府开除
15天瘦20斤,那些偷偷打司美格鲁肽的中年男人们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介绍,介绍一下这6位大热候选人
“烟草局退休一万九”是因为利润多贡献大吗?
“有人带着小孩去徒步”,珠峰东坡暴雪亲历者发声




24小时讨论排行

奥巴马后的美国——被拯救的国家,被改写的灵魂
川普得诺贝尔奖机率极低!BBC点出残酷真相
亲历朝鲜:平壤私家车遍地 年轻人刷支付宝喝扎啤
她朝ICE人员吐口水 芝加哥大学教授面临重罪起诉
曾让川普挨罚4.5亿!纽约州检察长詹乐霞遭起诉
永久停火!哈马斯宣布战争结束 川普周日亲访中东
禁止悲观,不许"躺平":中国打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账号
川普:中国将恢复买大豆 农民吁“要贸易 不要补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斯洛:崇拜李白 让全家改用筷子
教川普加密币还合办公司 小儿子拜伦身价估$1.5亿
伊利诺伊州长真急了:川普就是疯子,有种来抓我!
In-N-Out快闪到北京了!雨中排队 人民的热情让人震惊
她用爽身粉患罕见间皮瘤逝世 强生被判赔偿天价
今年十一,年轻人光旅游不花钱?
5 个月裁员超 1.5 万人 微软“冷酷”转型 全面押注AI
川普宣布:以色列和哈马斯签署第一阶段和平协议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两男恐惧?2男0女是最不受欢迎的理想子女结构

腾讯财经 2023-11-25 22:23:13

儿子养老还是女儿养老?这个在以前都不算问题的问题,今天却成了新问题。

“有一胎是儿子的宝妈,怀了二胎笑称都不敢做B超,害怕又是个儿子”

“有生了两个男宝的妈妈,曾一度抑郁 ”……

悄然之间,“生男孩”不香了吗?是什么在影响家庭生育男孩的态度和意愿? 本期聚焦西安、广州、湖南的三位妈妈,听听她们养娃的那些故事。

她们当中有一胎男孩的宝妈,因为害怕再生个男孩这辈子就只能给银行打工了等原因,而选择不要二胎;也有一胎是女孩的宝妈,觉得一胎是女儿才体会到了养孩子的快乐;还有两个男宝的妈妈,为了孩子默默放弃了工作上的晋升……以下是她们的真实经历:

01 讲述人:点点妈

人物档案:90后,一个男孩的妈妈,西安人

“再生个男孩,这辈子就只能给银行打工了”

我是92年新手妈妈,目前有个男宝宝。宝宝出生时,“要不要再生个二胎”就成了大家见面闲谈的问候语。

我和老公作为90后新生一代,家中都有兄弟姐妹,因为那个年代父辈们总想要儿子,所以在计划生育严格的年代,最终也是东躲西藏、千方百计地生了三个孩子。小时候因为孩子多,家中生活很贫困,长大了兄妹三人各自成就,生活上能相互帮扶,情感上也很亲密。

但有了自己的宝宝后,我和老公想法改变了,不约而同地都不愿意再要二胎。

首先是机会成本。因为我家宝宝是个男孩,生个二胎要是女孩还好,再是个男孩,上学、买房、结婚一路下来,我和老公这辈子就只能给银行打工了。一半一半的风险,还不如不生。

我发现,身边年龄长几岁的同事,老大是女孩的,这两年都在生二胎,再生了儿子的凑成一个“好”称心如意;再生个女儿,两个女儿是美美与共。

可要是老大是个男孩的,再生二胎都有些犹豫,万一再生个儿子怎么办?更有老大是儿子的女同事,怀了二胎笑称都不敢做B超,害怕又是个儿子。两个儿子,两个皮夹克,老了商量着什么时候拔氧气管。

其次是带娃问题。我们双方父母都在老家县城,宝宝出生后,谁来带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我和老公都有稳定体面的工作,不可能辞职在家带娃。我休完产假后,老公的父母从老家来到西安帮我们带娃,代价是公公提前从单位请假,我们和公婆同住。

公婆现在身体还算可以,能帮我们带孩子,可是再生个老二,两个人不一定能吃得消。我国学龄前的幼儿托管还处于起步期,专业的托管机构十分匮乏,大多数都是老人在家帮忙看娃。尤其对双职工夫妻来说,谁来带宝宝是十分头疼的现实问题,涉及两个人原生家庭、新建家庭,处理不好矛盾多多,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幸福指数。

再次是二胎养育成本。西安是新一线城市,生活成本不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但是养育孩子方面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宝宝还在肚子里时,我和老公就着手购买一套带私立小学指标的学位房。孩子周岁时,终于敲定商贷购买了一套二手房。

西安教育资源民强公弱,带指标的学位房都十分紧俏,指标都是一次性的,一个孩子用一个指标。我和老公再努力,这辈子估计也只能买一套指标房。宝宝再大一些,课外兴趣班、研学旅游团都要安排上,这些高昂的费用都让人望而止步。

最后是我自己的私心。怀孕对职场女性的影响不言而喻。从怀孕到生子,再到哺乳期,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我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我家宝宝晚上一直和我睡,晚上要起来两三次,有时宝宝生病整夜守着,白天到了单位也是力不从心、精神不济。休完产假回归职场后,我已从部门核心岗位退出,原本由我负责的核心业务交由部门年轻的单身女孩负责,领导也会以孩子小为理由安排给我一些打杂的活。

目前的职场环境对女性生育并不友好,同事今年怀了二胎,不敢向领导告知,害怕领导责备。我要是再生个二胎,职业生涯打断个几年,我自己的人生就只剩下孩子和家庭了,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02 讲述人:吴女士

人物档案:85后,一个女孩的妈妈,广州上班族

“一胎是女儿才体会到了养孩子的快乐”

我有一个快5岁的宝宝,小名樱桃,是一个眼睛大大、嘴巴小小、古灵精怪的傲娇小女孩,目前读幼儿园中班。

得知怀了个女宝宝,我和她爸爸都非常高兴。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刚做好孕育新生命的心理准备,然后马上就怀孕了。其实我们对孩子的性别没有特别的期待,只是觉得刚好在我们想要孩子的时候她就来了,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孩子小的时候会觉得累,主要是睡眠不足。慢慢长大一点,就觉得轻松多了。我们现在广州工作,养孩子的主要成本是教育支出。我家宝宝要上英语、画画兴趣班,每年大概2万,幼儿园每年1.5万,全年养育孩子的支出大概5-6万吧。随着女宝大了,我们现在的主要精力就是一起生活、上学上班,没有觉得为她付出特别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一胎是女儿才体会到了养孩子的快乐,每天都发自内心觉得孩子太可爱了,为什么不多生一个?不知道生儿子的妈妈是不是有同样的感受。家人和亲戚也会劝我们尽早再生一个,我自己没有排斥生二胎,但直到最近半年才觉得又做好了准备,可以再迎接一个宝宝。现在处于备孕状态,内心很期待宝宝的到来。

03 讲述人:唐女士

人物档案:80后,两个男孩的妈妈,湖南人

“两个儿子两套房压力山大”

2016年10月我家大儿子降生,当时我们并没有想要二胎的打算,但却意外怀孕了。现在大儿子7岁多,小儿子4岁多。 当知道二胎也是男宝,我们就顺其自然接受了。虽然知道两个男孩压力会很大,但看着他们内心还是很开心。

目前,我们家的花销基本上都花在孩子身上了。幼儿园保险、大宝现在学的游泳以及幼儿园课后的一些兴趣班;还有当时二宝出生后为了方便照顾大宝,我们请了育婴师,每月开销5000多,以及两个小朋友每月一两千的买书费用,加起来开销不小。

总结起来说,在我们这三线城市,其实养育男孩和女孩在教育成本上没什么差别,唯一区别就是结婚成本。两个儿子两套房,还有结婚办酒等基本都是男方负担,都是大笔开销。

但我们现在没想这么多,只能倾其所有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只能随缘,上天给我什么我就接受什么。我当然想要一儿一女,虽说现在男女平等,但实际在结婚的时候还是男方负担的多。

生了二胎后,我才知道养两个男宝真的很辛苦。我原来是一个爱玩的小女生,但自从有了宝宝后,我基本全部精力都放在他们身上,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

以前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但为了他更好的发展,我基本放弃了在工作上的晋升,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老公工作越来越忙,每天基本都是早出晚归,而我自己天天在家带娃,曾经一度抑郁,经常因为各种琐事和他吵架,觉得他不体贴我,觉得我一个人带俩娃不公平。

经过这几年的沟通磨合,现在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二胎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的平衡,其实对女性来说牺牲还是挺大的。

04 新闻多一点

人口专家石人炳:“两男恐惧”现象普遍存在,男性结婚成本高是主因

以上三位妈妈“生男孩”不香了的经历是否是普遍现象?为何家庭对生育男孩的偏好悄然间发生了逆转?中国人口学常务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学院教授石人炳在调查了3万多名妇女后发现,2男0女是最不受欢迎的理想子女结构,且一孩是男孩的妇女更不打算生育二孩。

他将这一现象形象地总结为“两男恐惧”,即家庭担心、害怕拥有两个男孩这一子女性别结构,且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

但石人炳说,即使是现在“两男恐惧”是普遍现象的情况下,也不排除有的地方有男孩偏好。

他认为,“两男恐惧”的形成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男孩效用下降。以前是嫁出去的女儿相当于给别人家增加了一个劳动力,或者认为女儿没有养老的义务,这些观念使得男孩在经济效应、保障效应、传宗接代效应上都高于女孩。

但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养儿未必能防老”、“多子未必会多福”的现象,使得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在逐渐淡化,同时女儿在养老过程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得女孩偏好正在逐渐上升。更为主要的可能还在于男孩“传宗接代”的观念逐渐淡化。

而且,过去我们在男孩偏好的文化驱使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偏高,早期偏高的那代人到现在进入适婚年龄后,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婚姻挤压,很多男性找不到对象,进一步导致男孩效应的下降。

二是男孩抚养成本骤增。在幼年和读书阶段,男孩和女孩的抚养成本差别不大,但成年后在置房与结婚这两件人生大事上,家庭对男孩的经济支出通常要远大于女孩。

如果一个家庭同时拥有两个男孩,按照当下的社会观念,意味着父母得准备两套房产和两份彩礼,这在本就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或是在房价较高的城市都是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

“所以,‘两男恐惧’这种新现象的出现,实际与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变迁密切相关,其中男性结婚成本高是主因。”石人炳说,但这也侧面反映出我们现在男孩和女孩的效用差别在缩小,男女越来越平等,这是个积极的信号。

而且,从每个家庭的角度来说,有性别偏好其实很正常,但如果这种偏好强烈到影响生育行为,就需要我们格外引起关注。

在他看来,婚姻挤压还要持续几十年,“两男恐惧”现象短时间要改变可能不太乐观。

“要避免‘两男恐惧’成为抑制出生率的新因素。”石人炳呼吁,每个年轻人在结婚时,更应看重的是对方的能力和人品,外在的物质毕竟不是根本的保障。

同时,为消解部分家庭的“两男恐惧”,政府应尽快优化生育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切实关注高彩礼、结婚需在城市有房等社会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