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习近平导师:许家印倒掉 在历史转弯处咎由自取

习近平导师:许家印倒掉 在历史转弯处咎由自取

文章来源: 孙立平社会观察论 于 2023-09-29 15:20: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孙立平评论文章:据媒体报道,中国恒大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结果不出人们的意料,但还是令人有点感慨。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曾经写过几篇文章,要么涉及许家印,要么以许家印为主题。梳理这些文章中的一些分析,也许可以对认识许家印倒掉的踪迹与背景有一些启示。

在历史的转弯处的咎由自取

两年前的2021年9月7日,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任泽平抱不平的文章—-《扯什么扯,许家印被任泽平忽悠?》。因为当时有人说,许家印是被任泽平忽悠了。

当时我说,这真是柿子专拣软的捏。许家印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20几年间把恒大做到如此规模,个人财富名列中国富豪榜前列。以他超人的精明,老道的经验,还能被一个书生忽悠,那还算什么著名企业家?如果许家印能被任泽平忽悠了,他的恒大可能早被其他商人忽悠垮了。

因此,许家印走到今天,可以说完全是咎由自取,这个责任,只能由他自己来负。

我一直认为,许家印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企业家。我们不能因许家印走到今天这一步就否认他的能力。我曾去过恒大旗下的海花岛项目,其时,社会疯传,当中的若干楼宇因违规将被拆除,许家印也成为一些人嘲笑的对象。我们走马观花地看了这个项目,当时我就和朋友说,老许确实是一个有想法,想干事的人。

那许家印为什么会走到今天?可能就是见识,就是对自己和大势的理解与把握上。

稻盛和夫说过一句话:企业的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所信奉的哲学和理念。这种见识特别表现在一些重要时刻对大势的理解与把握上。许家印有点像多少年前倒掉的禹作敏,误读了时代,一直沉醉在自己的逻辑和想象里,对外部世界即将甚至已经发生的变化,没有能及时感知和醒悟。大错由此铸成。关键的因素游离在他的视野之外。

问题是,在一个大时代,关键的因素在他视野之外。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变化,谁能够说许家印不能再维持几年?谁能够说许家印一定会失去自救的时机?哪怕能在自救上与王健林同步。

成败皆由大,大而狂热最可怕

过去这几年,一些响当当的企业暴雷,一些精干的企业家陷入困境,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陷入债务泥潭。究其原因,都少不了一个因素:干大事,创奇迹。

大家熟知的恒大是如此,贵州的那个独山县也是如此。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大的,这是很多企业家甚至政府官员的一个坚定信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时代也给了他们放飞雄心的某些条件。那他们为什么又栽了呢?我想这当中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但一个最基本的逻辑会驱使他们最终会走到这样一个结局:因事情超出自己能力所及而失败,甚至前功尽弃。

不错,在一个扩张的时代,盲目和荒谬都有可能造就奇迹与神话。

罗素有句很有名的话: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狂热来自什么地方?有人会不假思考地说,当然是来自对金钱和财富的追逐。这当然有道理,但有点简单化。如果从享受或享用的意义上说,许家印用得着那么多钱吗?再多的钱不就是纸面上的一个数字吗?赚够几个亿之后的适可而止,不是一种更理性的选择吗?

但不行,他们要干大事,要创造奇迹,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一种狂热。狂热在最初的想象中,似乎都有点根据和道理。我想,许家印当初构想海花岛蓝图的时候,一定是激动得夜不能寐的。但这种根据和道理的延伸,太依靠想象力了,而在现实面前,这种想象力太脆弱了。

这不免让人想起汶川那场地震。汶川地震的损失为什么那么大?和那里山的特点有关。那里的山,都是比较年轻的,都是由土和大石头混合在一起。一摇晃,就塌下来了。其实,很多大的东西都有这样的特点。

收缩时代的水落石出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看有关商业周期的文献,包括罗斯巴德的《经济萧条:成因及其治愈》。罗斯巴德不仅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经济繁荣时期的大规模信贷扩张与大繁荣之后的大萧条之间的必然性及其逻辑关系,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他提出了下面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有些时刻,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同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为什么企业家才能异常地不能发挥作用?

罗斯巴德说,企业家的才能就是预测不确定的未来的。他们用获得收益的方式进行投资,他们购买设备、雇佣劳工,用以生产那些他们无法准确预知是否能带来收益的东西。如果他预测的准确又明显比他的生意对手更好,那么他就能从他的投资中获取利润。他预测得越准确,赚得的利润越高。如果他是个糟糕的预测者,他高估了市场对他的产品的需求,那么他就遭受亏损,很快他就会在生意场上被扫地出场。

但这种预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更要命的是,如同罗斯巴德所说,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同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至少就房地产而言,这次有几个著名的企业家逃脱了这种暴雷的厄运或困境?他们中的哪个不是精明过人?原因在于,现实太容易诱惑他们了,太容易捉弄他们了。

现实当中的什么诱惑和捉弄了他们?这就是经济周期或者叫商业周期。在经济繁荣的时期,往往伴随着信贷的扩张和泡沫。这时候,往往是货币充足,利率很低,故事非常好讲。很多事情,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到,一切皆有可能。与此同时,一个项目哪怕差一点,只要故事讲得好一点,也能维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但凡是一个想干点事,特别是想干点大事的人,谁能经得起这样的诱惑?

但要知道,经济不可能永远在繁荣期里运转。当收缩期到来的时候,一切都会戛然而止。特别是在人为干预更明显的时候。

能否提前意识到历史转弯处的到来,这就是对企业家见识的考验。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行走阿尔巴尼亚,欧洲能穷成什么样子
广州女生宅家10年,复刻宋元宴席:太风雅了
“软饭男”烧掉富婆6.7亿后翻脸:我渣了7年 你才发现?
李承鹏最新文章:跳舞的妈妈
美国惊现“叮咚沟”恶作剧 提醒华人家长极其危险!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转发柯克2年前发言后 大学教授因“不当言论”被解雇
贝森特:如欧洲不先行动 美方不对中国加征俄油关税
和解!华女遭警员开枪重伤 获赔$675万 官方罕见认错
美航 达美 联航宣布:对柯克案发不当言论员工全数停职
解放军杀气腾腾:“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
联合国独立调查首度证实:以色列对加萨实施"种族灭绝"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艾美奖:犹太裔女演员获奖感言高呼“解放巴勒斯坦”
Office Depot拒印柯克追悼海报,员工当场被开除
他到底是极右还是极左?刺杀科克者的心理画像
华人网购噩耗!“小额豁免”取消 1件衣服补税283刀
北京新规 严令外国使领馆中国籍僱员不得危害国安
福克斯主持人公开喊“游民应被处死” 遭出征道歉
男留学生被安排混住女生宿舍楼 重庆理工大学致歉
“对两党均感失望” 柯克案嫌犯政治倾向“成谜”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习近平导师:许家印倒掉 在历史转弯处咎由自取

孙立平社会观察论 2023-09-29 15:20:11
孙立平评论文章:据媒体报道,中国恒大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结果不出人们的意料,但还是令人有点感慨。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曾经写过几篇文章,要么涉及许家印,要么以许家印为主题。梳理这些文章中的一些分析,也许可以对认识许家印倒掉的踪迹与背景有一些启示。

在历史的转弯处的咎由自取

两年前的2021年9月7日,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任泽平抱不平的文章—-《扯什么扯,许家印被任泽平忽悠?》。因为当时有人说,许家印是被任泽平忽悠了。

当时我说,这真是柿子专拣软的捏。许家印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20几年间把恒大做到如此规模,个人财富名列中国富豪榜前列。以他超人的精明,老道的经验,还能被一个书生忽悠,那还算什么著名企业家?如果许家印能被任泽平忽悠了,他的恒大可能早被其他商人忽悠垮了。

因此,许家印走到今天,可以说完全是咎由自取,这个责任,只能由他自己来负。

我一直认为,许家印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企业家。我们不能因许家印走到今天这一步就否认他的能力。我曾去过恒大旗下的海花岛项目,其时,社会疯传,当中的若干楼宇因违规将被拆除,许家印也成为一些人嘲笑的对象。我们走马观花地看了这个项目,当时我就和朋友说,老许确实是一个有想法,想干事的人。

那许家印为什么会走到今天?可能就是见识,就是对自己和大势的理解与把握上。

稻盛和夫说过一句话:企业的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所信奉的哲学和理念。这种见识特别表现在一些重要时刻对大势的理解与把握上。许家印有点像多少年前倒掉的禹作敏,误读了时代,一直沉醉在自己的逻辑和想象里,对外部世界即将甚至已经发生的变化,没有能及时感知和醒悟。大错由此铸成。关键的因素游离在他的视野之外。

问题是,在一个大时代,关键的因素在他视野之外。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变化,谁能够说许家印不能再维持几年?谁能够说许家印一定会失去自救的时机?哪怕能在自救上与王健林同步。

成败皆由大,大而狂热最可怕

过去这几年,一些响当当的企业暴雷,一些精干的企业家陷入困境,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陷入债务泥潭。究其原因,都少不了一个因素:干大事,创奇迹。

大家熟知的恒大是如此,贵州的那个独山县也是如此。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大的,这是很多企业家甚至政府官员的一个坚定信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时代也给了他们放飞雄心的某些条件。那他们为什么又栽了呢?我想这当中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但一个最基本的逻辑会驱使他们最终会走到这样一个结局:因事情超出自己能力所及而失败,甚至前功尽弃。

不错,在一个扩张的时代,盲目和荒谬都有可能造就奇迹与神话。

罗素有句很有名的话: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狂热来自什么地方?有人会不假思考地说,当然是来自对金钱和财富的追逐。这当然有道理,但有点简单化。如果从享受或享用的意义上说,许家印用得着那么多钱吗?再多的钱不就是纸面上的一个数字吗?赚够几个亿之后的适可而止,不是一种更理性的选择吗?

但不行,他们要干大事,要创造奇迹,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一种狂热。狂热在最初的想象中,似乎都有点根据和道理。我想,许家印当初构想海花岛蓝图的时候,一定是激动得夜不能寐的。但这种根据和道理的延伸,太依靠想象力了,而在现实面前,这种想象力太脆弱了。

这不免让人想起汶川那场地震。汶川地震的损失为什么那么大?和那里山的特点有关。那里的山,都是比较年轻的,都是由土和大石头混合在一起。一摇晃,就塌下来了。其实,很多大的东西都有这样的特点。

收缩时代的水落石出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看有关商业周期的文献,包括罗斯巴德的《经济萧条:成因及其治愈》。罗斯巴德不仅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经济繁荣时期的大规模信贷扩张与大繁荣之后的大萧条之间的必然性及其逻辑关系,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他提出了下面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有些时刻,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同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为什么企业家才能异常地不能发挥作用?

罗斯巴德说,企业家的才能就是预测不确定的未来的。他们用获得收益的方式进行投资,他们购买设备、雇佣劳工,用以生产那些他们无法准确预知是否能带来收益的东西。如果他预测的准确又明显比他的生意对手更好,那么他就能从他的投资中获取利润。他预测得越准确,赚得的利润越高。如果他是个糟糕的预测者,他高估了市场对他的产品的需求,那么他就遭受亏损,很快他就会在生意场上被扫地出场。

但这种预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更要命的是,如同罗斯巴德所说,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同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至少就房地产而言,这次有几个著名的企业家逃脱了这种暴雷的厄运或困境?他们中的哪个不是精明过人?原因在于,现实太容易诱惑他们了,太容易捉弄他们了。

现实当中的什么诱惑和捉弄了他们?这就是经济周期或者叫商业周期。在经济繁荣的时期,往往伴随着信贷的扩张和泡沫。这时候,往往是货币充足,利率很低,故事非常好讲。很多事情,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到,一切皆有可能。与此同时,一个项目哪怕差一点,只要故事讲得好一点,也能维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但凡是一个想干点事,特别是想干点大事的人,谁能经得起这样的诱惑?

但要知道,经济不可能永远在繁荣期里运转。当收缩期到来的时候,一切都会戛然而止。特别是在人为干预更明显的时候。

能否提前意识到历史转弯处的到来,这就是对企业家见识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