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从“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到李佳琦被封“资本家”

从“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到李佳琦被封“资本家”

文章来源: 常识流通处 于 2023-09-15 20:07: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刚刚看到一个网上挺火的视频,上海一胸外科医生回应李佳琦说“薪资没涨真不是我不努力”,大意是,上个月,他做了80台手术,工资资金4万出头,平均每台手术500块不到,收入比上海滩的顶级理发师要低,还是没能改变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事实。

我认为他的这一结论不仅是粗暴的,而且是危险的。

首先,“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并不是事实。你如果去街头找人问,医生收入高还是理发师收入高,人家可能会认为你是神经病。毕竟,顶级理发师收入超过医生,只是极罕见的个例,这样来类比本身就显得可笑。

其次,即使有某些理发师收入超过医生,那也是正常市场调节的结果,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很容易想起此前流行的“戏子误国”论。

“戏子误国”论之所以拥有广泛市场,一个原因是,演艺明星远高于大众的收入,以及与此相关的炫耀性奢侈品消费的话题,确实能人们挑拨的神经,引爆社会分配不公的集体情绪。尤其是,当类似于明星婚礼与科学家获奖的消息迎面相撞,两者所获得的社会关注度一热一冷,这种强烈的反差,更能放大人们关于“世风日下”的感慨。

但我要说,人们对科学家的关注不如演艺明星高,其实非常正常。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而演艺明星介入的是大众的日常生活。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就跟学术刊物不能跟通俗娱乐杂志比发行量一样。再比如,就像人们不会关心一道名菜背后的厨师是谁一样,一首流行歌曲,人们关心的往往是演唱者,而不是词曲作者,这非常正常。

国外的情况也是如此。

至于明星的高收入,更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美国大学教授的年薪才10万来美元左右,演员的收入是大学教授的数百倍乃至上千倍,但似乎没人因此而忧心忡忡、大声疾呼。相反,娱乐业的发达与否,往往成为一个社会是否繁荣自由的重要标志。

现在必须说到李佳琦了。

最近,“带货一哥”李佳琦在直播间里,面对观众对讲解商品越来越贵了的吐槽,不耐烦地回怼:“有时候自己的原因好吧,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找工作?”这话立马在网上炸了锅,他也很快被一些人贴上了“资本家”的标签。

再看看类似这样的文章标题:《李佳琦向资本家叛变了》、《持股16家公司、日入500万、买1.3亿豪宅,李佳琦早站在资本那方了》,受骂的不仅是“资本家“,连“资本”也顺带被踹上了一脚。

事实上,“资本家”也好,“资本”也好,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汇,是一种客观描述,但在我们这里,往往被妖魔化了——如果李佳琦是资本家,那么,那些从市场上赚到大钱的人,那些大大小小的私营企业主,是不是都能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一个人看好某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入并持有,他投入的这笔钱,不就是“资本”吗?

经常看到这样的爆款文,在列举英雄的落魄、环卫工的艰辛等之后,会大笔一挥,将明星的收入与之进行对比——这是哪跟哪啊?对明星的炫富和奢靡要批判,对英雄的落魄和环卫工的艰辛要同情,但某些英雄与环卫工的遭遇,暴露的是权力的失职与缺位,跟明星有什么关系? 我们需要批判的,是明星的违法行为,是演艺圈的种种潜规则,是权力与明星之间的勾兑,而不是这种职业本身。

同样,李佳琦及其身处的直播带货行业,需要的是监管、法治、透明,而不是为其扣上一顶吓人的大帽子——没有了民营企业,没有了资本家,你能确信自己会活得更好?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新经济当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你不可否认它带来的巨大便利性、它创造的工作机会乃至对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不仅是科技的力量,更是市场的力量。

从“戏子误国”到“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再到“李佳琦成资本家”,看来,正常的逻辑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稀缺品,所以一些反智的论调才能在我们身边大面积流行。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苹果新手机开售即破发,砍单到几乎停产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Katy Perry公开与加拿大前总理恋情:看完表演两人牵手出门




24小时讨论排行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西方舆论:中国正赢得贸易战 “中美大和解”不会发生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杨振宁遗体告别式未见中共高层出席 更像民间性质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从“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到李佳琦被封“资本家”

常识流通处 2023-09-15 20:07:54

刚刚看到一个网上挺火的视频,上海一胸外科医生回应李佳琦说“薪资没涨真不是我不努力”,大意是,上个月,他做了80台手术,工资资金4万出头,平均每台手术500块不到,收入比上海滩的顶级理发师要低,还是没能改变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事实。

我认为他的这一结论不仅是粗暴的,而且是危险的。

首先,“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并不是事实。你如果去街头找人问,医生收入高还是理发师收入高,人家可能会认为你是神经病。毕竟,顶级理发师收入超过医生,只是极罕见的个例,这样来类比本身就显得可笑。

其次,即使有某些理发师收入超过医生,那也是正常市场调节的结果,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很容易想起此前流行的“戏子误国”论。

“戏子误国”论之所以拥有广泛市场,一个原因是,演艺明星远高于大众的收入,以及与此相关的炫耀性奢侈品消费的话题,确实能人们挑拨的神经,引爆社会分配不公的集体情绪。尤其是,当类似于明星婚礼与科学家获奖的消息迎面相撞,两者所获得的社会关注度一热一冷,这种强烈的反差,更能放大人们关于“世风日下”的感慨。

但我要说,人们对科学家的关注不如演艺明星高,其实非常正常。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而演艺明星介入的是大众的日常生活。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就跟学术刊物不能跟通俗娱乐杂志比发行量一样。再比如,就像人们不会关心一道名菜背后的厨师是谁一样,一首流行歌曲,人们关心的往往是演唱者,而不是词曲作者,这非常正常。

国外的情况也是如此。

至于明星的高收入,更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美国大学教授的年薪才10万来美元左右,演员的收入是大学教授的数百倍乃至上千倍,但似乎没人因此而忧心忡忡、大声疾呼。相反,娱乐业的发达与否,往往成为一个社会是否繁荣自由的重要标志。

现在必须说到李佳琦了。

最近,“带货一哥”李佳琦在直播间里,面对观众对讲解商品越来越贵了的吐槽,不耐烦地回怼:“有时候自己的原因好吧,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找工作?”这话立马在网上炸了锅,他也很快被一些人贴上了“资本家”的标签。

再看看类似这样的文章标题:《李佳琦向资本家叛变了》、《持股16家公司、日入500万、买1.3亿豪宅,李佳琦早站在资本那方了》,受骂的不仅是“资本家“,连“资本”也顺带被踹上了一脚。

事实上,“资本家”也好,“资本”也好,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汇,是一种客观描述,但在我们这里,往往被妖魔化了——如果李佳琦是资本家,那么,那些从市场上赚到大钱的人,那些大大小小的私营企业主,是不是都能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一个人看好某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入并持有,他投入的这笔钱,不就是“资本”吗?

经常看到这样的爆款文,在列举英雄的落魄、环卫工的艰辛等之后,会大笔一挥,将明星的收入与之进行对比——这是哪跟哪啊?对明星的炫富和奢靡要批判,对英雄的落魄和环卫工的艰辛要同情,但某些英雄与环卫工的遭遇,暴露的是权力的失职与缺位,跟明星有什么关系? 我们需要批判的,是明星的违法行为,是演艺圈的种种潜规则,是权力与明星之间的勾兑,而不是这种职业本身。

同样,李佳琦及其身处的直播带货行业,需要的是监管、法治、透明,而不是为其扣上一顶吓人的大帽子——没有了民营企业,没有了资本家,你能确信自己会活得更好?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新经济当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你不可否认它带来的巨大便利性、它创造的工作机会乃至对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不仅是科技的力量,更是市场的力量。

从“戏子误国”到“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再到“李佳琦成资本家”,看来,正常的逻辑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稀缺品,所以一些反智的论调才能在我们身边大面积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