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张亮是杨国福的外甥?中国麻辣烫为何南北大不同?

张亮是杨国福的外甥?中国麻辣烫为何南北大不同?

文章来源: 南方周末 于 2023-08-25 20:41:2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杨国福 IC photo / 图)

近日,“麻辣烫里不能没有什么”登上微博热搜,网友纷纷发表自己最爱的食材,包括鸭血、鸭肠、毛肚、芝麻酱、芋头等等,该话题讨论短短半天已经有过亿的热度。

无独有偶,此前关于#张亮是杨国福的外甥#也引发过热议,有网友发帖称张亮麻辣烫创始人是杨国福麻辣烫创始人的外甥,各路吃货表示震惊。

公开资料显示,杨国福麻辣烫和张亮麻辣烫两人都在哈尔滨发家,随后逐步扩张,发展到全国加盟。目前杨国福已有6000家加盟店,张亮麻辣烫也已有超过4500家门店,坊间都说,哪里有杨国福,附近就有张亮。

但经过证实,张亮不是杨国福的外甥,俩人只是平辈的关系,勉强算是个远亲关系,网络热议的背后,也佐证了麻辣烫这种小吃的受欢迎程度。

不过,不少经常光顾的吃货可能不知道,麻辣烫这种起源于川渝地区的吃食,做到全国连锁的,却是东北人——这还真有点“南辕北辙”的味道。

低配版火锅

明朝之前是没有麻辣烫的,毕竟那时辣椒还没传入。有考据说,麻辣烫起源于川渝两地在长江上讨生活的纤夫和船工中间。他们平日里吃饭不便,往往就在江边垒灶生火涮菜吃。其后被码头小贩习得,挑子里放炉具菜品,有食客了,就地扎摊。渐渐地,这种吃法便扩散开来。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个人在外配置灶具不便,那就用一副灶具做出来,再分而食之。汤底、菜品、再到制作的方法,和火锅完全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火锅是食客自己涮,而麻辣烫则能直接吃,所以说它是低配版的火锅,没差。

省事省时,不拘地方。吃火锅得有涮具,不管是在家还是店里,都限制了范围。尤其是店里,由于得自己动手,每一桌都得备好涮具。对食客和店家双方而言,都不省事。

再者,涮具成本也直接推高了火锅的食用成本。彼时的贩夫走卒们,想必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雅趣坐在门店里吃涮锅,而在路边的野摊上吃几串麻辣烫打打牙祭,不贵却方便。

价格上亲民不说,关键没有人数上的限制。不同于火锅的围坐一圈,麻辣烫是直接做好的,一个人吃起来也不会觉得孤单和别扭。

麻辣烫灶具的便捷,使得店面或摊点几乎可以不计人流和成本的开在任何地方。这一点,火锅店就做不到。麻辣烫可以流动销售,你让火锅店拉着一堆涮具到处跑,这不现实。如果说火锅算是川渝食味的骨架,那麻辣烫就是填补空隙的血肉,二者兼顾不同的消费阶层和区域人群的分布,相辅相成。

(IC photo / 图)

南食却由北人销

川渝味道如今在全国如星火燎原,它借的是经济发展的东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北方城市里,别说麻辣烫,就是火锅也不常见。这并不奇怪,经济发展不到一定规模时,不同区域里的饮食,也不会在更大范围里流行。

通常而言,当各个区域里的人口频繁的相互流动,随之而来的就是饮食习惯的交融。川菜原本就在全国上得了席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加速,川渝食味在更大范围里扩张也是顺理成章的。

只不过人们始料未及的是,如今各个城市里排名前列的麻辣烫连锁店面,居然是由一个东北人创办的。北方人卖川渝地区的小吃,还做到了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位置,让人匪夷所思。不过静下来想想,也没什么奇怪的。

相对于火锅,麻辣烫就是一种小吃,它是不上席面的。川渝食味在向全国推广时,当地人更推崇其火锅。不信你瞅一眼如今全国各地的川味火锅店面,无论是连锁的还是零散的,四川和重庆两地的标签几乎占到全部。现实中的火锅连锁,海底捞是四川的,而巴将军是重庆的。对本地某一种饮食的推广推崇,推大不推小,这是顺理成章的逻辑。

麻辣烫的小,不是说它不好吃,而是体现在它更接近底层大众。连锁店的经营有知名度,但也有局限。小区深处的麻辣烫店面,没有名号的永远比有名号的连锁店多。一旦本地出现了一家麻辣烫的连锁店,正因为它是唯一有名号的,一般又开在人流闹市处,它被人一下子记住也就不奇怪了。可实际上,连锁店其实并没有零散的店面多。

就拿杨国福麻辣烫来说吧,截至到2017年,全国的连锁店面有五千多家,而各地零散店面包括流动小贩在内,肯定要远远大于这个数。但前者被记住,正因为它有正式的注册商标。十五分钟内制作而成,人均消费额在二三十元上下,快餐式的麻辣烫,无论是连锁店还是摊位,其随手可得的模式,相比于那些大门店里的正餐,它就是市井里的草根之味——而寻常的味道,最是不可或缺。

(IC photo / 图)

麻辣烫底料的制作有技法,对川渝本地人而言,这再平常不过。就好比每个区域内的特色饮食,正因为在本地区很平常,所以在售卖的过程中,本地人可能并不注重其名号,而只会享受其本味——谁都会做,谁做的好吃才重要.

可对外地人而言就不同了,首先要学的就是技法,在掌握技法之后,更需要一个正式的名号,用以证明技法的正确和纯熟。所以麻辣烫连锁店,谁有心,谁透见其中的商机,谁捷足先登,自然就能做到行业内的领头羊位置。公开资料显示,杨国福这个商标2007年就注册好了。

先来的吃肉,后到的可能连汤也喝不上,在商业经营领域很常见。所以这十来年做成连锁店规模的,也就姓杨的这一家。正因为有行业壁垒和垄断等因素,麻辣烫连锁经营才有了南味北销的局面。

更让人惊喜的是,中国的麻辣烫走出了世界。有媒体报道称,韩国人对麻辣烫挺钟爱,甚至间接带动了啤酒的销量。对同样嗜辣的韩国人而言,麻辣烫是对口的。麻辣烫有别于火锅分食的方式,也正好符合西方人不聚一盘吃菜的方式,若是在底料上加以改进,针对不同的口味推出各异的做法,打动外国人的嘴,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在眼下,光是国人的口,都填不满,哪还想的上去挣老外的钱,谁让咱好这口呢。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特朗普9月一行程曝光,堪称史无前例
川普大赞爱妻"1句话"点醒他,让他看清普丁真面目
比起三个美国籍孩子,宗家100多亿境外资产更值得关注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搭地铁为商家送货
德州暴洪"神秘营"27女童遭冲走亡!恐怖事发全程曝光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连工大,你应该保护受害女生,而不是开除
中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记"
纽约时报:中国第二季度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川普突然变强硬真正原因,觉得自己被普京羞辱了
纽约时报:“中国冲击2.0”比上一次严重得多
川普稳赚不赔的战争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特朗普承诺军援,象征乌克兰战事的重要突破
欧巴马吁民主党"硬起来",勿因川普重返白宫而沉默
“同志”的年头要回归了?“共产”还远吗?
乌克兰喜收爱国者飞弹,俄议员酸"川普威胁"没人怕
关税没引起物价上涨?白宫爱国说法遭打脸 3大原因曝
美最高法院推翻禁令,让特朗普解散教育部
美众议员:习近平在川普任内不会侵台 著眼50年…
中国父子德国风景区湖中溺亡 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陈立人杀妻案,前女友提交重要证物并要求不公开!
袁红冰爆中国机要官员带文件叛逃 曝2套俄垮台后方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张亮是杨国福的外甥?中国麻辣烫为何南北大不同?

南方周末 2023-08-25 20:41:24


(杨国福 IC photo / 图)

近日,“麻辣烫里不能没有什么”登上微博热搜,网友纷纷发表自己最爱的食材,包括鸭血、鸭肠、毛肚、芝麻酱、芋头等等,该话题讨论短短半天已经有过亿的热度。

无独有偶,此前关于#张亮是杨国福的外甥#也引发过热议,有网友发帖称张亮麻辣烫创始人是杨国福麻辣烫创始人的外甥,各路吃货表示震惊。

公开资料显示,杨国福麻辣烫和张亮麻辣烫两人都在哈尔滨发家,随后逐步扩张,发展到全国加盟。目前杨国福已有6000家加盟店,张亮麻辣烫也已有超过4500家门店,坊间都说,哪里有杨国福,附近就有张亮。

但经过证实,张亮不是杨国福的外甥,俩人只是平辈的关系,勉强算是个远亲关系,网络热议的背后,也佐证了麻辣烫这种小吃的受欢迎程度。

不过,不少经常光顾的吃货可能不知道,麻辣烫这种起源于川渝地区的吃食,做到全国连锁的,却是东北人——这还真有点“南辕北辙”的味道。

低配版火锅

明朝之前是没有麻辣烫的,毕竟那时辣椒还没传入。有考据说,麻辣烫起源于川渝两地在长江上讨生活的纤夫和船工中间。他们平日里吃饭不便,往往就在江边垒灶生火涮菜吃。其后被码头小贩习得,挑子里放炉具菜品,有食客了,就地扎摊。渐渐地,这种吃法便扩散开来。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个人在外配置灶具不便,那就用一副灶具做出来,再分而食之。汤底、菜品、再到制作的方法,和火锅完全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火锅是食客自己涮,而麻辣烫则能直接吃,所以说它是低配版的火锅,没差。

省事省时,不拘地方。吃火锅得有涮具,不管是在家还是店里,都限制了范围。尤其是店里,由于得自己动手,每一桌都得备好涮具。对食客和店家双方而言,都不省事。

再者,涮具成本也直接推高了火锅的食用成本。彼时的贩夫走卒们,想必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雅趣坐在门店里吃涮锅,而在路边的野摊上吃几串麻辣烫打打牙祭,不贵却方便。

价格上亲民不说,关键没有人数上的限制。不同于火锅的围坐一圈,麻辣烫是直接做好的,一个人吃起来也不会觉得孤单和别扭。

麻辣烫灶具的便捷,使得店面或摊点几乎可以不计人流和成本的开在任何地方。这一点,火锅店就做不到。麻辣烫可以流动销售,你让火锅店拉着一堆涮具到处跑,这不现实。如果说火锅算是川渝食味的骨架,那麻辣烫就是填补空隙的血肉,二者兼顾不同的消费阶层和区域人群的分布,相辅相成。

(IC photo / 图)

南食却由北人销

川渝味道如今在全国如星火燎原,它借的是经济发展的东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北方城市里,别说麻辣烫,就是火锅也不常见。这并不奇怪,经济发展不到一定规模时,不同区域里的饮食,也不会在更大范围里流行。

通常而言,当各个区域里的人口频繁的相互流动,随之而来的就是饮食习惯的交融。川菜原本就在全国上得了席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加速,川渝食味在更大范围里扩张也是顺理成章的。

只不过人们始料未及的是,如今各个城市里排名前列的麻辣烫连锁店面,居然是由一个东北人创办的。北方人卖川渝地区的小吃,还做到了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位置,让人匪夷所思。不过静下来想想,也没什么奇怪的。

相对于火锅,麻辣烫就是一种小吃,它是不上席面的。川渝食味在向全国推广时,当地人更推崇其火锅。不信你瞅一眼如今全国各地的川味火锅店面,无论是连锁的还是零散的,四川和重庆两地的标签几乎占到全部。现实中的火锅连锁,海底捞是四川的,而巴将军是重庆的。对本地某一种饮食的推广推崇,推大不推小,这是顺理成章的逻辑。

麻辣烫的小,不是说它不好吃,而是体现在它更接近底层大众。连锁店的经营有知名度,但也有局限。小区深处的麻辣烫店面,没有名号的永远比有名号的连锁店多。一旦本地出现了一家麻辣烫的连锁店,正因为它是唯一有名号的,一般又开在人流闹市处,它被人一下子记住也就不奇怪了。可实际上,连锁店其实并没有零散的店面多。

就拿杨国福麻辣烫来说吧,截至到2017年,全国的连锁店面有五千多家,而各地零散店面包括流动小贩在内,肯定要远远大于这个数。但前者被记住,正因为它有正式的注册商标。十五分钟内制作而成,人均消费额在二三十元上下,快餐式的麻辣烫,无论是连锁店还是摊位,其随手可得的模式,相比于那些大门店里的正餐,它就是市井里的草根之味——而寻常的味道,最是不可或缺。

(IC photo / 图)

麻辣烫底料的制作有技法,对川渝本地人而言,这再平常不过。就好比每个区域内的特色饮食,正因为在本地区很平常,所以在售卖的过程中,本地人可能并不注重其名号,而只会享受其本味——谁都会做,谁做的好吃才重要.

可对外地人而言就不同了,首先要学的就是技法,在掌握技法之后,更需要一个正式的名号,用以证明技法的正确和纯熟。所以麻辣烫连锁店,谁有心,谁透见其中的商机,谁捷足先登,自然就能做到行业内的领头羊位置。公开资料显示,杨国福这个商标2007年就注册好了。

先来的吃肉,后到的可能连汤也喝不上,在商业经营领域很常见。所以这十来年做成连锁店规模的,也就姓杨的这一家。正因为有行业壁垒和垄断等因素,麻辣烫连锁经营才有了南味北销的局面。

更让人惊喜的是,中国的麻辣烫走出了世界。有媒体报道称,韩国人对麻辣烫挺钟爱,甚至间接带动了啤酒的销量。对同样嗜辣的韩国人而言,麻辣烫是对口的。麻辣烫有别于火锅分食的方式,也正好符合西方人不聚一盘吃菜的方式,若是在底料上加以改进,针对不同的口味推出各异的做法,打动外国人的嘴,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在眼下,光是国人的口,都填不满,哪还想的上去挣老外的钱,谁让咱好这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