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全民抓特务:体制内多岗位禁海归 奖励举报亲属

全民抓特务:体制内多岗位禁海归 奖励举报亲属

文章来源: 自由亚洲 于 2023-08-24 09:02:1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07年4月25日,在中国银川一家电影制片厂,一名男子走过描绘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海报。 路透社

文革回魂,中国重回全民抓特务时代,传统军警系统禁招海归之馀,连普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向他们关上大门,其直系亲属也受累不能投考这些岗位。官方更发起全民反间谍运动,对有海外关系的公民进行监视,并在中小学鼓励学生举报父母亲属。有体制内人士表示,早前火箭军高层的留学子女被策反,中共胆颤心惊。

鼓励抓特务 留学生首当其冲

据中国国安部最新的公开宣传显示,中国反间谍机构,将海外侨民和留学欧美的中国公民,都视为可能被敌对势力招募的间谍,除传统的军队、员警、安全部门禁招非公派留学生之外,普通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都要求加强对应考者进行政治审查。

此外,引进海归人数众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被国安列抓特务的重点区域。8月以来,中国国安的宣传,甚至要求在中小学生提高警惕,甚至鼓励他们举报自己的父母和亲属。

利益阶层不为所动

体制内知情者匿名向本台表示,这次引发全面严管,可能源于火箭军泄密事件。目前体制内流传的说法是,火箭军高层的子女,在海外留学期间被策反。她表示,目前北京周边省市都已严控留学生考公务员。

她说:已经不让留学人员考公了。就因为出那个事,二炮(火箭军)的孩子被策反了,就在他的那个肩章里边,有针孔摄像头。那没有秘密可言了。

她透露,虽然官方压缩留学生的就业空间,但依然无阻中国的精英阶层不惜代价把孩子送出国。

她说:那有能耐的在外国他就能留下,回来的都是外面混不下去才回来的,都是为了想沾家族光。而且你看,就上海20万多的国际学校,你想上还得摇号上。你想想吧,还是要送走!

江苏医疗从业者刘晓也证实,目前上海还招聘海归人员,特别在医疗和高校等事业单位,名校海归依然是一个加分项。但考公务员是否对海归有限制,她就不清楚情况。

被视为行政体系专业化最接近欧美的上海市,2023年公务员考试中,禁止涉海外关系的群体报考涉警职务。(上海公务员局)

一位前央媒记者向本台记者证实,留学或者滞留海外超过6个月的中国公民,以前都属于官方重点监控的群体,如非官派驻外,原则上这些人以前都被禁止进入军、警、情和涉秘的系统。现在控制的范围大幅度增加,不仅这些海归本人被视为敏感群体,连他们的直系亲属,也已被列入需要重点审查的群体,不但被禁止进入传统的敏感部门,连考公务员也已被限制。而这些措施都没有公开发文,但在疫情前就已经开始实施,现在越来越严苛。

湖北一位处级官员告诉本台记者,官员和有钱人将子女送到海外留学是常态,所以大多数海归都是官僚子弟。官方的限制令波及的更多的是民间的海归人士,对官员子弟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他们有很多手段绕开禁令。

处长说:这个怎么说呢?它有一个面试关嘛,面试关的时候,水就很深啦。才开始的嘛,三年前就没甚么限制。

海外关系日趋敏感

文革时期,具有海外关系的群体,一直被作为重点监控对象。而现在官方再次严控海外关系,被视为政治生态恶化的标志。(官方宣传材料)

一位在浙江市民告诉本台记者,她哥哥在美国,工作和美国政府有关,大家平时很少联系。但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了哥哥在国内户口所在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问她是否还住在哥哥家。这让她十分吃惊。因为她只是每年过年去那边看望一下父母。她与当地社区工作人员从无交集,她不知对方如何打听到她的手机号码。她并指,家里有的直系亲属乃至远亲,都被员警和国安多次找上门。

一份知情人提供的登记表显示,早在6、7年前,中国各地就对涉海外关系的家庭进行了登记。不但要填写海外亲属的职业、居住地,还要填写手机号码,甚至是社交帐号。

本台记者多次致电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但该机构的电话一直无法拨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特朗普“电话教导”高市早苗内容被披露 日本尬极了
香港大埔惨烈火灾,为什么警方觉得“不寻常”?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新高 专家:2026年或回6字头
33岁明星大熊猫高高离世 曾3次放归又3次自己返回
香港火灾小区居民:烧到高层还未发现 看不到邻栋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盛顿枪击案嫌疑人曾在阿富汗与美军合作 在等绿卡
川普要高市"别刺激北京"?日本当局火速驳斥:不实报导
普京:若乌撤离其目前控制地区 俄将停止武装行动
谁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中国吗?
特斯拉前高管:我们拆解中国电动汽车后...
衡水中学的神话崩塌,揭露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香港大埔火灾55条人命的血泪教训和启示
美媒曝德秘密对俄作战计划 长达1200页 涉80万士兵
美国白宫枪击凶嫌是阿富汗移民!川普怒:绝不容忍
欧盟外长:应限制俄军规模和军费
美俄代表密谈录音泄露,谁干的?
农村老人一次性缴纳十几万的保险,靠谱吗?
解放军明年换发《预备役人员证》 建构军事“秒级动员”
香港现代史上最致命火灾:惨剧何以酿成?
钱志敏带走的400亿比特币,能归还中国吗?
香港火灾楼盘曾向保险公司投保 其中一项保额20亿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全民抓特务:体制内多岗位禁海归 奖励举报亲属

自由亚洲 2023-08-24 09:02:14


2007年4月25日,在中国银川一家电影制片厂,一名男子走过描绘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海报。 路透社

文革回魂,中国重回全民抓特务时代,传统军警系统禁招海归之馀,连普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向他们关上大门,其直系亲属也受累不能投考这些岗位。官方更发起全民反间谍运动,对有海外关系的公民进行监视,并在中小学鼓励学生举报父母亲属。有体制内人士表示,早前火箭军高层的留学子女被策反,中共胆颤心惊。

鼓励抓特务 留学生首当其冲

据中国国安部最新的公开宣传显示,中国反间谍机构,将海外侨民和留学欧美的中国公民,都视为可能被敌对势力招募的间谍,除传统的军队、员警、安全部门禁招非公派留学生之外,普通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都要求加强对应考者进行政治审查。

此外,引进海归人数众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被国安列抓特务的重点区域。8月以来,中国国安的宣传,甚至要求在中小学生提高警惕,甚至鼓励他们举报自己的父母和亲属。

利益阶层不为所动

体制内知情者匿名向本台表示,这次引发全面严管,可能源于火箭军泄密事件。目前体制内流传的说法是,火箭军高层的子女,在海外留学期间被策反。她表示,目前北京周边省市都已严控留学生考公务员。

她说:已经不让留学人员考公了。就因为出那个事,二炮(火箭军)的孩子被策反了,就在他的那个肩章里边,有针孔摄像头。那没有秘密可言了。

她透露,虽然官方压缩留学生的就业空间,但依然无阻中国的精英阶层不惜代价把孩子送出国。

她说:那有能耐的在外国他就能留下,回来的都是外面混不下去才回来的,都是为了想沾家族光。而且你看,就上海20万多的国际学校,你想上还得摇号上。你想想吧,还是要送走!

江苏医疗从业者刘晓也证实,目前上海还招聘海归人员,特别在医疗和高校等事业单位,名校海归依然是一个加分项。但考公务员是否对海归有限制,她就不清楚情况。

被视为行政体系专业化最接近欧美的上海市,2023年公务员考试中,禁止涉海外关系的群体报考涉警职务。(上海公务员局)

一位前央媒记者向本台记者证实,留学或者滞留海外超过6个月的中国公民,以前都属于官方重点监控的群体,如非官派驻外,原则上这些人以前都被禁止进入军、警、情和涉秘的系统。现在控制的范围大幅度增加,不仅这些海归本人被视为敏感群体,连他们的直系亲属,也已被列入需要重点审查的群体,不但被禁止进入传统的敏感部门,连考公务员也已被限制。而这些措施都没有公开发文,但在疫情前就已经开始实施,现在越来越严苛。

湖北一位处级官员告诉本台记者,官员和有钱人将子女送到海外留学是常态,所以大多数海归都是官僚子弟。官方的限制令波及的更多的是民间的海归人士,对官员子弟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他们有很多手段绕开禁令。

处长说:这个怎么说呢?它有一个面试关嘛,面试关的时候,水就很深啦。才开始的嘛,三年前就没甚么限制。

海外关系日趋敏感

文革时期,具有海外关系的群体,一直被作为重点监控对象。而现在官方再次严控海外关系,被视为政治生态恶化的标志。(官方宣传材料)

一位在浙江市民告诉本台记者,她哥哥在美国,工作和美国政府有关,大家平时很少联系。但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了哥哥在国内户口所在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问她是否还住在哥哥家。这让她十分吃惊。因为她只是每年过年去那边看望一下父母。她与当地社区工作人员从无交集,她不知对方如何打听到她的手机号码。她并指,家里有的直系亲属乃至远亲,都被员警和国安多次找上门。

一份知情人提供的登记表显示,早在6、7年前,中国各地就对涉海外关系的家庭进行了登记。不但要填写海外亲属的职业、居住地,还要填写手机号码,甚至是社交帐号。

本台记者多次致电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但该机构的电话一直无法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