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失传2000年“扁鹊医书”被修复 药方至今仍能使用

失传2000年“扁鹊医书”被修复 药方至今仍能使用

文章来源: 网易 于 2023-08-22 15:17:0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短短200多字的《扁鹊见蔡桓公》,让我们见识了扁鹊医术的高明。作为中国医家鼻祖,扁鹊开创了望闻问切辨病论治医学体系,今天,一起来看看记载了他医学成果的经典“天回医简”。

930支竹简,2万余字,整理出8部医书

2012年,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900余枚包含医学内容的简牍,由于在水中浸泡了2000多年,残缺、散乱现象十分严重,经过十多年的修复、还原、研究,目前整理出930支医简、2万余字内容。

“天回医简”出土时的状态

这些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bá)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8部医书。内容涉及经络、脏腑、针灸、汤药等医学知识领域,更是首次系统论述了中医脉诊原理,开创了望闻问切、辨病论治之先河,是同历史时期最大篇幅中医理论与实践著作。其诊断手法、结论以及相对应的治法、方药,在后世仍广为流传,大名鼎鼎的《伤寒杂病论》都得算它“后辈”。

一支支“天回医简”被放置在蒸馏水中,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

医简中的“敝昔”就是扁鹊

这是失传2000多年的医书

在医简的整理、修复过程中,多次出现“敝昔曰”的字样,在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专家们发现“敝昔”就是扁鹊,而医简中所述“五色脉诊”也正是扁鹊所创,是后世公认的中医脉诊学的理论基石。

医简上的文字包括篆隶、古隶及隶书,因此判断医简的年代约为秦末汉初,根据医简当中极具特色的齐国方言推断,天回医简确为扁鹊、仓公所传医书(仓公为西汉时期神医)。

扁鹊针灸画像石中,扁鹊的形象为“人首鸟身”

扁鹊是中国第一位被正史立传的医家,然而由于医书失传,他的医术已久不可考,天回医简的出土让扁鹊的医学经典得以重见天日,药方至今还能用,2000多年前中医已有较完整临床诊断体系。

2000多年前的医书今天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经书·上脉》第一句话为“敝昔曰,人有九窍五脏十二节皆朝于气”,奠定了后世脉诊学的理论基石。

再如《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一书所述的一百多个医方,表明汉代已经用上了“中药复方”,其中绝大多数药物配伍仍为现代医家沿用(《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中的治疝方与《伤寒杂病论》中的仲景桂枝汤只有谷与甘草之别,据此可以窥见仲景桂枝汤的来源)。

专家们还发现,《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而这个“经”或许就是天回医简。

另外,和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完整髹(xiū)漆经脉人像,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对研究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髹(xiū)漆经脉人像通体髹黑漆,身上刻有纵横复杂的经络线,并刻以圆点标示穴位。成都博物馆藏

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证明2000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由于竹简数量众多,修复工作耗时漫长,目前只有116枚简牍完成了保护修复工作,成都博物馆在展32枚,快去见识失传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的中医奇书吧!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中科院院士回忆杨振宁最后时刻:上午10点半还挺好
翁帆的出路:当“杨振宁夫人”人生开启新章
杨振宁退休26年石溪大学为他保留办公室 中国留学献花
美媒问是谁选了在布达佩斯美俄会晤 白宫:你妈妈




24小时讨论排行

“福建号”列装! “因为这个原因仍难与美核航母比肩
中学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开庭,提及死刑时下跪道歉
美国闭门,中国开门:全球人才争夺战打响
加拿大外长赴北京会王毅 讨论电动车等贸易争端
电诈中国人的1000亿,被美国政府远洋捕捞了
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黄仁勋:英伟达高端AI芯片在中国市场份额直接清零
iPhone Air撬开了中国的eSIM,真讽刺
探访合肥三河镇杨振宁旧居 市民驱车赶来献花
重大事故:美国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服务中断
美国向贩毒“舞剑”,意在委内瑞拉石油?
科学巨擘的世纪回望,一文解读杨振宁的百年人生密码
美国各地再爆反特朗普示威,抗议其强硬政策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谈:目前不打算提供“战斧”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员工被停薪、系统权限全面中断
李成钢访美怒轰"地狱之火"!美财长痛骂他不请自来:精神已失常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失传2000年“扁鹊医书”被修复 药方至今仍能使用

网易 2023-08-22 15:17:01

短短200多字的《扁鹊见蔡桓公》,让我们见识了扁鹊医术的高明。作为中国医家鼻祖,扁鹊开创了望闻问切辨病论治医学体系,今天,一起来看看记载了他医学成果的经典“天回医简”。

930支竹简,2万余字,整理出8部医书

2012年,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900余枚包含医学内容的简牍,由于在水中浸泡了2000多年,残缺、散乱现象十分严重,经过十多年的修复、还原、研究,目前整理出930支医简、2万余字内容。

“天回医简”出土时的状态

这些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bá)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8部医书。内容涉及经络、脏腑、针灸、汤药等医学知识领域,更是首次系统论述了中医脉诊原理,开创了望闻问切、辨病论治之先河,是同历史时期最大篇幅中医理论与实践著作。其诊断手法、结论以及相对应的治法、方药,在后世仍广为流传,大名鼎鼎的《伤寒杂病论》都得算它“后辈”。

一支支“天回医简”被放置在蒸馏水中,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

医简中的“敝昔”就是扁鹊

这是失传2000多年的医书

在医简的整理、修复过程中,多次出现“敝昔曰”的字样,在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专家们发现“敝昔”就是扁鹊,而医简中所述“五色脉诊”也正是扁鹊所创,是后世公认的中医脉诊学的理论基石。

医简上的文字包括篆隶、古隶及隶书,因此判断医简的年代约为秦末汉初,根据医简当中极具特色的齐国方言推断,天回医简确为扁鹊、仓公所传医书(仓公为西汉时期神医)。

扁鹊针灸画像石中,扁鹊的形象为“人首鸟身”

扁鹊是中国第一位被正史立传的医家,然而由于医书失传,他的医术已久不可考,天回医简的出土让扁鹊的医学经典得以重见天日,药方至今还能用,2000多年前中医已有较完整临床诊断体系。

2000多年前的医书今天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经书·上脉》第一句话为“敝昔曰,人有九窍五脏十二节皆朝于气”,奠定了后世脉诊学的理论基石。

再如《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一书所述的一百多个医方,表明汉代已经用上了“中药复方”,其中绝大多数药物配伍仍为现代医家沿用(《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中的治疝方与《伤寒杂病论》中的仲景桂枝汤只有谷与甘草之别,据此可以窥见仲景桂枝汤的来源)。

专家们还发现,《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而这个“经”或许就是天回医简。

另外,和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完整髹(xiū)漆经脉人像,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对研究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髹(xiū)漆经脉人像通体髹黑漆,身上刻有纵横复杂的经络线,并刻以圆点标示穴位。成都博物馆藏

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证明2000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由于竹简数量众多,修复工作耗时漫长,目前只有116枚简牍完成了保护修复工作,成都博物馆在展32枚,快去见识失传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的中医奇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