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司马南是一个重要的符号。
喜欢也罢,讨厌也罢,都不影响他在那嘚啵嘚啵嘚。
7月27日晚22时14分,司马南在社交平台发布完动态后,就此销声匿迹。
他最后一条动态以“冤屈”为题,认为自己清白无辜的,被人封为机会主义者,相信真理,相信一定能够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文章最后,P了三张拍电影时的剧照,一副凄苦而又不甘心的模样。
一年前,司马南曾全网禁言,但这次并没有显示被禁言,五天时间没有露面更新,显得极不寻常。
网上传说了好几种可能,一是感到风向不对主动闭嘴,二是被约谈要求不许胡说八道,三是漂洋过海逃遁到自己买房子的地方去了。
无论哪一种可能,都说明司马南虽然有一定受众面,但已经不合时宜,需要安静下来。
对于67岁的司马南来说,他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和意识,这是不可罔顾的现实。
落花流水春去也,换了人间。人不服老不行,无论揣着何等恋恋不舍的情怀,属于司马南那一代人的时代已经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人哪,到什么年纪干什么事。快70岁的人,该赚的钱赚得差不多了,该出的风头出尽了,含饴弄孙,养花种草,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福报。
无论对过往怀有多少恋恋不舍,至少他们现在所享受的所有物质条件,都是近四十年发展创造出来的,都是年轻人流血流汗创造出来的。
作为坐享其成的老年人,不能吃着今朝的饭,做着前朝的梦,那样是不道德的。
其实,司马南是个挺可爱的小老头,他如果能够再厚道点,再温良些,可能更讨人喜欢,也更有市场。
江湖易老,流光易散,英雄总有迟暮日,早点认清现实,早点释怀放下,就会少一些纠结,多一些体面。
马光远、任泽平他们与司马南结怨颇深,几乎势不两立,真的大可不必。
天下大事,浩浩荡荡,何曾因哪一个人而兴而废?
甚至你所倾力去做的,又岂能但如所愿?
这两天北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洪水,无论多贵的房子,多豪的车子,大自然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渣渣,位于潭柘寺附近的悉昙酒店耗资8个亿建成,暴雨中垮得面目全非。
疫情让我们读懂生命的价值,洪水让我们认清自身的渺小,权力和欲望的扩张让我们看到人性的荒谬。
最近有个街头采访,用一个词形容现在的生活,大多数人选择了“累”。
不管你是司马南司马北,还是马光远马光近,不管你主张这观点还是那理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洞察人性,能不能让普罗大众安居乐业少有疲倦。
犹记世人多悲苦,清早出门暮不归。
刀郎的《山歌寥哉》,一词一句,一曲一调,无不浸透着慈悲之心,这是其广为流传的情感张力所在。
司马南消失了,还真有点想他。
天下那么大,绝对容得下一个司马南。
待司马南归来,希望他变成一个简单幽默快乐的老头。
别的不说,至少讨隔壁王奶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