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哪里的人最有钱?25地居民收入出炉

哪里的人最有钱?25地居民收入出炉

文章来源: 时代财经 于 2023-07-30 00:21: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各省份陆续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数据。

截至7月29日,25省份公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12省份公布人均消费支出数据。

其中,上海、北京、浙江继续排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位,北京更是凭借近2000元的增量首次突破4万,上海也重新回归“4”字头。此前,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曾在2022年跌出4万。而山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首次突破2万,至此,“2万俱乐部”共有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5省份。

从人均消费支出来看,上海、北京、浙江3地“赚得多也花得多”,平均支出在2万元以上。

提振消费信心,是今年的经济稳步复苏的关键词。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促进消费就必须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强调,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

可见,稳收入和促消费不分彼此,在激发经济活力上,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上半年,哪里人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哪里人的开销最大?

上海重回收入榜首

首先来看各地的居民收入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7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

作为居民的“钱袋子”,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那么,从各省来看,谁的“钱袋子”更鼓?

数据显示,上半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上海、北京两地依旧保持领先,分别以42870元、41358元的人均收入稳居前二。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被北京超过之后,上海在今年重回榜首,和北京拉开超1500元差距。

增速方面,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的是上海,高达9.9%;其次是甘肃,达8.0%;天津市、广东省则低于5%。在已公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省中,共有上海、海南、甘肃、宁夏、河北、陕西、西藏等7个省份跑赢全国平均线,这个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大洗牌”。

去年同期,江苏、广东、福建、重庆等16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跻身全国线以上,而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四川、重庆、江西、广东、江苏、云南等13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居全国平均线以下,仅剩甘肃、西藏、宁夏继续保持高位。

事实上,按照收入的来源,居民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整体而言,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全国来看,全国人均工资性收入11300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4%,超过一半。

截至目前,各省虽未全部公布工资性收入,但从已公布的9省来看,北京工资最高,达到26520元,占北京市人均收入的64.12%;其次是广东,工资性收入达到17641元,占广东省人均收入的67.97%,超出全国10个百分点。天津的工资性收入达到17545元,占人均收入的65.82%。此外,其余省份的工资性收入占比也都超过50%。

多地消费增速由负转正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居民消费支出恢复态势明显。

国家统计局此前7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3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810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50元,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

居民的钱都花在哪了?从全国情况来看,食品烟酒占大头,人均花费3907元,占人均支出的30.7%,其次则是在居住上消费2949元,占人均支出的23.2%。此外,在增速方面,消费8大项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219元,同比增长最快,增速达到17.1%,其次是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16.2%。

分省份看,各地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如何?

时代财经梳理发现,在已公布的12省份里,人均消费支出均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陕西、青海、内蒙古6地均为由负转正,消费复苏势头可见一斑。有5个省份名义增速超过了10%,分别是上海、青海、内蒙古、陕西、云南。其中上半年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指出名义增速高达24.4%,暂居第一。

数据显示,上半年有5个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指支出超过1.5万元,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全部来自东部地区。

其中超过2万元的有上海、北京、浙江,三地上半年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6155元、22861元、20667元。天津、广东则均保持在1.6万元区间,不过,天津以16685元、9.7%的增速首次超过了广东。

其中,上海的人均消费支出及增速都位居全国第一,可见,上海正在找回“上海速度”。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77.56亿元,同比增长23.5%。尤其是限额以上汽车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较快,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1.5%、38.3%、26.7%。

排名居于第三的浙江也有亮点。今年上半年,浙江的人均消费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0667元。增速在去年同期基数不低的基础上,又达到8.8%,和北京、上海的差距在持续缩小。

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促消费政策,整体社会消费潜力得到释放。

社会零售数据,是居民内需的主要指标。截至7月29日,有25省份公布了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数据也可看出,有14地扭转了去年同期的负增长态势,实现由负转正。

其实,从全国来看,提振消费仍是下半年的重中之重。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次日,商务部召开全国消费促进工作年中推进会召开,也强调将持续办好“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提振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特朗普9月一行程曝光,堪称史无前例
川普大赞爱妻"1句话"点醒他,让他看清普丁真面目
比起三个美国籍孩子,宗家100多亿境外资产更值得关注
纽约时报:“中国冲击2.0”比上一次严重得多
德州暴洪"神秘营"27女童遭冲走亡!恐怖事发全程曝光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连工大,你应该保护受害女生,而不是开除
纽约时报:中国第二季度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川普承诺驱逐“最坏中的最坏”?数据揭“71%无罪”
特朗普承诺军援,象征乌克兰战事的重要突破
川普稳赚不赔的战争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欧巴马吁民主党"硬起来",勿因川普重返白宫而沉默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搭地铁为商家送货
将华裔妻子分尸 邪恶丈夫在狱中离奇死亡 案情回顾
白宫“重大宣布”终于曝光:特朗普政策“务实”一面
关税没引起物价上涨?白宫爱国说法遭打脸 3大原因曝
乌克兰喜收爱国者飞弹,俄议员酸"川普威胁"没人怕
美最高法院推翻禁令,让特朗普解散教育部
“同志”的年头要回归了?“共产”还远吗?
中国父子德国风景区湖中溺亡 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美众议员:习近平在川普任内不会侵台 著眼50年…
袁红冰爆中国机要官员带文件叛逃 曝2套俄垮台后方案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哪里的人最有钱?25地居民收入出炉

时代财经 2023-07-30 00:21:04

近日,各省份陆续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数据。

截至7月29日,25省份公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12省份公布人均消费支出数据。

其中,上海、北京、浙江继续排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位,北京更是凭借近2000元的增量首次突破4万,上海也重新回归“4”字头。此前,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曾在2022年跌出4万。而山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首次突破2万,至此,“2万俱乐部”共有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5省份。

从人均消费支出来看,上海、北京、浙江3地“赚得多也花得多”,平均支出在2万元以上。

提振消费信心,是今年的经济稳步复苏的关键词。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促进消费就必须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强调,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

可见,稳收入和促消费不分彼此,在激发经济活力上,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上半年,哪里人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哪里人的开销最大?

上海重回收入榜首

首先来看各地的居民收入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7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

作为居民的“钱袋子”,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那么,从各省来看,谁的“钱袋子”更鼓?

数据显示,上半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上海、北京两地依旧保持领先,分别以42870元、41358元的人均收入稳居前二。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被北京超过之后,上海在今年重回榜首,和北京拉开超1500元差距。

增速方面,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的是上海,高达9.9%;其次是甘肃,达8.0%;天津市、广东省则低于5%。在已公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省中,共有上海、海南、甘肃、宁夏、河北、陕西、西藏等7个省份跑赢全国平均线,这个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大洗牌”。

去年同期,江苏、广东、福建、重庆等16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跻身全国线以上,而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四川、重庆、江西、广东、江苏、云南等13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居全国平均线以下,仅剩甘肃、西藏、宁夏继续保持高位。

事实上,按照收入的来源,居民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整体而言,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全国来看,全国人均工资性收入11300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4%,超过一半。

截至目前,各省虽未全部公布工资性收入,但从已公布的9省来看,北京工资最高,达到26520元,占北京市人均收入的64.12%;其次是广东,工资性收入达到17641元,占广东省人均收入的67.97%,超出全国10个百分点。天津的工资性收入达到17545元,占人均收入的65.82%。此外,其余省份的工资性收入占比也都超过50%。

多地消费增速由负转正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居民消费支出恢复态势明显。

国家统计局此前7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3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810元,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50元,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

居民的钱都花在哪了?从全国情况来看,食品烟酒占大头,人均花费3907元,占人均支出的30.7%,其次则是在居住上消费2949元,占人均支出的23.2%。此外,在增速方面,消费8大项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219元,同比增长最快,增速达到17.1%,其次是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16.2%。

分省份看,各地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如何?

时代财经梳理发现,在已公布的12省份里,人均消费支出均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陕西、青海、内蒙古6地均为由负转正,消费复苏势头可见一斑。有5个省份名义增速超过了10%,分别是上海、青海、内蒙古、陕西、云南。其中上半年上海居民人均消费指出名义增速高达24.4%,暂居第一。

数据显示,上半年有5个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指支出超过1.5万元,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全部来自东部地区。

其中超过2万元的有上海、北京、浙江,三地上半年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6155元、22861元、20667元。天津、广东则均保持在1.6万元区间,不过,天津以16685元、9.7%的增速首次超过了广东。

其中,上海的人均消费支出及增速都位居全国第一,可见,上海正在找回“上海速度”。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77.56亿元,同比增长23.5%。尤其是限额以上汽车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较快,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1.5%、38.3%、26.7%。

排名居于第三的浙江也有亮点。今年上半年,浙江的人均消费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0667元。增速在去年同期基数不低的基础上,又达到8.8%,和北京、上海的差距在持续缩小。

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促消费政策,整体社会消费潜力得到释放。

社会零售数据,是居民内需的主要指标。截至7月29日,有25省份公布了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数据也可看出,有14地扭转了去年同期的负增长态势,实现由负转正。

其实,从全国来看,提振消费仍是下半年的重中之重。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次日,商务部召开全国消费促进工作年中推进会召开,也强调将持续办好“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提振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