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保送北大,杭州男生拿下三个“世界第一”!

保送北大,杭州男生拿下三个“世界第一”!

文章来源: 上观新闻 于 2023-07-29 09:21:1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理论第一,实验第一,总分第一!

统统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

当杭州男生毛炜杰挥舞着国旗跑向领奖台时,现场传来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

北京时间7月24日晚间,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落下帷幕。经过5小时的实验考试和5小时的理论考试,中国队4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其中杭州第二中学高三生毛炜杰更是包揽总分最高分、理论最高分、实验最高分三项荣誉,夺得国际化学奥赛冠军与特别奖。

一时间,杭州高中生国际夺冠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据了解,毛炜杰的这块国际金牌已经是杭州二中第6块国际化学奥赛金牌、第15块国际奥赛金牌,这也是该校连续四年有学生入选学科奥赛国家队。

国际大赛难倒一众化学高手

因为初中的小实验做对了题

“以前教练说,国赛应该是你们化学竞赛中最难的一场考试。但当我参加今年的国际奥赛,才发现还有更难的。”

今天凌晨,毛炜杰载誉归国,并在上午回到母校杭二中,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自己现在又困又激动,脑子里还回放着颁奖礼上全场合唱的震撼画面。

毛炜杰回忆:“今年的世界比赛,大家考完叫苦连天。实验和理论的题目很灵活,而且题量大大增加。”他印象最深的是实验第三题,几种溶液互滴判断有哪几种离子,这道题难倒了大片化学高手,将近一半选手拿了零分。

“我当时突发奇想,联想到初中时自己做过的一个实验,铜盐和醋酸根反应,变成深蓝色,所以醋酸根有可能是配体,结果真的对了。”

毛炜杰初中毕业于建兰中学,初三保送至杭州二中。他提到,自己初中开始对科学有异乎寻常的热爱,初二自学完高中物理和化学,还在家构建了小型化学实验室——“做实验很有趣,不过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大家最好不要轻易模仿。”

阳台上五平米的桌面,成了毛炜杰化学启蒙的小天地。“每次做实验把瓶瓶罐罐摊开,很容易就把阳台弄得脏兮兮,做完实验要收拾清洗,一次下来花两三个小时,所以只有周末才有空做。”

杭二中副校长陈钧是毛炜杰化学竞赛的主教练,从小毛同学初中起就关注到了这棵好苗子。“拔尖创新人才是贯通培养的,毛炜杰的兴趣爱好在初中被点燃,高中老师接过接力棒,继续把他推向更好的大学平台。”

高中参与化学竞赛,毛炜杰进入正规实验室施展手脚,阳台的小实验室从此“暂停营业”。不过他自己也没意料到,初中“无心插柳”的一个小实验,会成为国际大赛上的灵感来源。

和同桌并称“杭二双子星”,高中同学变成北大同学

此次国际奥赛,毛炜杰以总分94.8的绝对优势拿到冠军。

“毛炜杰国际比赛第一的成绩,可以说毫无悬念。他比赛完告诉我,做完题还剩一小时,结果检查时把原本对的一题改错了,我开玩笑说他是‘凡尔赛’。”陈钧说,“这次的成绩,其实是他厚积薄发的结果。”

在苏黎世的领奖台上,毛炜杰喜极而泣。采访中,他害羞地表示,其实他上一次哭是在高二。毛炜杰高二就获得过化学奥赛全国金牌,但与国家集训队失之交臂,对一名新高二学生来说,这成绩已经很难得,但他还是因为没达到预期目标难过得哭出来。

高三再次参赛,毛炜杰充分吸收前一年的经验教训,无数次历练让他学会面对压力,稳定心态,最后以全国第二的好成绩进入国家队,并在国际大赛上斩获佳绩。

“这一年的历练,对他来说是种成长,这次出国比赛,我对他很放心,因为毛炜杰的心理素质、学术能力都足够强。”主教练陈钧说,“很多人进入化学竞赛团队,都是抱着对化学学科的热爱,而毛炜杰尤其笃定。我见过很多优秀的孩子,但是像毛炜杰这样,一直保持热爱与努力,平心静气做好一件事的不多。”

在杭二中,说起毛炜杰,学校里很多人都听说过他对化学的“狂热喜爱”。除了化学,毛炜杰其他学科成绩也相当好,综合成绩排在年级前十名,他常和同桌交流学习问题,常常三句话不离开化学。这个同桌的名字大家也很耳熟,是在此次高考中取得717分好成绩的何梓源,两人并称为杭二中的“双子星”。

毛炜杰的三位化学竞赛教练,分别是陈钧、方文斌和李贺楠。在本届化竞团队中,三位主教练各司其职,陈钧老师负责科学规划、提升素养,方文斌老师负责精准训练,李贺楠老师负责学术陪伴,团队齐心合力,这使得团队整体表现相当优异。

目前,毛炜杰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未来将继续化学研究。谈到自己的学习收获,他用六个字概括——“别急”,还有一句“玩得开心”。

搞科研的父母被称为“佛系”家长

家庭和学校不要错位

采访现场,毛炜杰的爸妈告诉记者,他们是“佛系”家长时,一旁的几位教练纷纷点头“认证”。

“毛炜杰的爸妈是真的做到了不焦虑。”陈钧透露,“翻看我与家长的聊天记录,从孩子初中起,主要是他在用爸妈微信跟我请教问题,家长来交流的内容反而不多。”

主教练陈钧与毛炜杰家长的聊天记录

毛炜杰的妈妈也提到,她和丈夫从事科研,工作比较忙。孩子小时候有点“可怜”,读幼儿园是校门口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刚上小学,因为没有幼小衔接,没学过拼音和写字,字写得丑,老师就耐心地慢慢教,平时接送就由其他家长一起帮忙,“所幸儿子比较省心,身边也有好的老师和同伴帮助。”

“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无条件支持,他从小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我们也经常带孩子去生物、化学实验室研学,可能对他有一定熏陶作用。”毛炜杰的妈妈说,“他小时候我们做主报过跆拳道班,但他不喜欢,又哭又闹,强扭的瓜不甜,所以就不太干涉了。”

毛炜杰也数了数,自己正经上过的补习班,只有初中时报名的体育课外班,“因为小时候体质不好,所以专门报班锻炼身体,现在也养成了锻炼的习惯。”

毛炜杰的爸爸也补充表示:“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做,家庭不能提前把学校该做的事情做了,学习上要相信老师和孩子的努力。”

对此,陈钧强调,家长对高中学科竞赛要有科学认识。一方面,不要把竞赛妖魔化,认为搞竞赛的都是“卷王”、“怪人”;另一方面,不要盲目让孩子参加竞赛,“一定要有兴趣才学,应试只是学科竞赛的一部分,摘金夺银也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希望用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爱好,为适合的人因材施教,在拔尖创新上越走越远。”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特朗普9月一行程曝光,堪称史无前例
川普大赞爱妻"1句话"点醒他,让他看清普丁真面目
比起三个美国籍孩子,宗家100多亿境外资产更值得关注
纽约时报:“中国冲击2.0”比上一次严重得多
德州暴洪"神秘营"27女童遭冲走亡!恐怖事发全程曝光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连工大,你应该保护受害女生,而不是开除
纽约时报:中国第二季度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川普承诺驱逐“最坏中的最坏”?数据揭“71%无罪”
特朗普承诺军援,象征乌克兰战事的重要突破
川普稳赚不赔的战争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这样的办法
欧巴马吁民主党"硬起来",勿因川普重返白宫而沉默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搭地铁为商家送货
将华裔妻子分尸 邪恶丈夫在狱中离奇死亡 案情回顾
白宫“重大宣布”终于曝光:特朗普政策“务实”一面
关税没引起物价上涨?白宫爱国说法遭打脸 3大原因曝
乌克兰喜收爱国者飞弹,俄议员酸"川普威胁"没人怕
美最高法院推翻禁令,让特朗普解散教育部
“同志”的年头要回归了?“共产”还远吗?
中国父子德国风景区湖中溺亡 失踪一周后找到遗体
美众议员:习近平在川普任内不会侵台 著眼50年…
袁红冰爆中国机要官员带文件叛逃 曝2套俄垮台后方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保送北大,杭州男生拿下三个“世界第一”!

上观新闻 2023-07-29 09:21:10

理论第一,实验第一,总分第一!

统统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

当杭州男生毛炜杰挥舞着国旗跑向领奖台时,现场传来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

北京时间7月24日晚间,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落下帷幕。经过5小时的实验考试和5小时的理论考试,中国队4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其中杭州第二中学高三生毛炜杰更是包揽总分最高分、理论最高分、实验最高分三项荣誉,夺得国际化学奥赛冠军与特别奖。

一时间,杭州高中生国际夺冠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据了解,毛炜杰的这块国际金牌已经是杭州二中第6块国际化学奥赛金牌、第15块国际奥赛金牌,这也是该校连续四年有学生入选学科奥赛国家队。

国际大赛难倒一众化学高手

因为初中的小实验做对了题

“以前教练说,国赛应该是你们化学竞赛中最难的一场考试。但当我参加今年的国际奥赛,才发现还有更难的。”

今天凌晨,毛炜杰载誉归国,并在上午回到母校杭二中,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自己现在又困又激动,脑子里还回放着颁奖礼上全场合唱的震撼画面。

毛炜杰回忆:“今年的世界比赛,大家考完叫苦连天。实验和理论的题目很灵活,而且题量大大增加。”他印象最深的是实验第三题,几种溶液互滴判断有哪几种离子,这道题难倒了大片化学高手,将近一半选手拿了零分。

“我当时突发奇想,联想到初中时自己做过的一个实验,铜盐和醋酸根反应,变成深蓝色,所以醋酸根有可能是配体,结果真的对了。”

毛炜杰初中毕业于建兰中学,初三保送至杭州二中。他提到,自己初中开始对科学有异乎寻常的热爱,初二自学完高中物理和化学,还在家构建了小型化学实验室——“做实验很有趣,不过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大家最好不要轻易模仿。”

阳台上五平米的桌面,成了毛炜杰化学启蒙的小天地。“每次做实验把瓶瓶罐罐摊开,很容易就把阳台弄得脏兮兮,做完实验要收拾清洗,一次下来花两三个小时,所以只有周末才有空做。”

杭二中副校长陈钧是毛炜杰化学竞赛的主教练,从小毛同学初中起就关注到了这棵好苗子。“拔尖创新人才是贯通培养的,毛炜杰的兴趣爱好在初中被点燃,高中老师接过接力棒,继续把他推向更好的大学平台。”

高中参与化学竞赛,毛炜杰进入正规实验室施展手脚,阳台的小实验室从此“暂停营业”。不过他自己也没意料到,初中“无心插柳”的一个小实验,会成为国际大赛上的灵感来源。

和同桌并称“杭二双子星”,高中同学变成北大同学

此次国际奥赛,毛炜杰以总分94.8的绝对优势拿到冠军。

“毛炜杰国际比赛第一的成绩,可以说毫无悬念。他比赛完告诉我,做完题还剩一小时,结果检查时把原本对的一题改错了,我开玩笑说他是‘凡尔赛’。”陈钧说,“这次的成绩,其实是他厚积薄发的结果。”

在苏黎世的领奖台上,毛炜杰喜极而泣。采访中,他害羞地表示,其实他上一次哭是在高二。毛炜杰高二就获得过化学奥赛全国金牌,但与国家集训队失之交臂,对一名新高二学生来说,这成绩已经很难得,但他还是因为没达到预期目标难过得哭出来。

高三再次参赛,毛炜杰充分吸收前一年的经验教训,无数次历练让他学会面对压力,稳定心态,最后以全国第二的好成绩进入国家队,并在国际大赛上斩获佳绩。

“这一年的历练,对他来说是种成长,这次出国比赛,我对他很放心,因为毛炜杰的心理素质、学术能力都足够强。”主教练陈钧说,“很多人进入化学竞赛团队,都是抱着对化学学科的热爱,而毛炜杰尤其笃定。我见过很多优秀的孩子,但是像毛炜杰这样,一直保持热爱与努力,平心静气做好一件事的不多。”

在杭二中,说起毛炜杰,学校里很多人都听说过他对化学的“狂热喜爱”。除了化学,毛炜杰其他学科成绩也相当好,综合成绩排在年级前十名,他常和同桌交流学习问题,常常三句话不离开化学。这个同桌的名字大家也很耳熟,是在此次高考中取得717分好成绩的何梓源,两人并称为杭二中的“双子星”。

毛炜杰的三位化学竞赛教练,分别是陈钧、方文斌和李贺楠。在本届化竞团队中,三位主教练各司其职,陈钧老师负责科学规划、提升素养,方文斌老师负责精准训练,李贺楠老师负责学术陪伴,团队齐心合力,这使得团队整体表现相当优异。

目前,毛炜杰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未来将继续化学研究。谈到自己的学习收获,他用六个字概括——“别急”,还有一句“玩得开心”。

搞科研的父母被称为“佛系”家长

家庭和学校不要错位

采访现场,毛炜杰的爸妈告诉记者,他们是“佛系”家长时,一旁的几位教练纷纷点头“认证”。

“毛炜杰的爸妈是真的做到了不焦虑。”陈钧透露,“翻看我与家长的聊天记录,从孩子初中起,主要是他在用爸妈微信跟我请教问题,家长来交流的内容反而不多。”

主教练陈钧与毛炜杰家长的聊天记录

毛炜杰的妈妈也提到,她和丈夫从事科研,工作比较忙。孩子小时候有点“可怜”,读幼儿园是校门口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刚上小学,因为没有幼小衔接,没学过拼音和写字,字写得丑,老师就耐心地慢慢教,平时接送就由其他家长一起帮忙,“所幸儿子比较省心,身边也有好的老师和同伴帮助。”

“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无条件支持,他从小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我们也经常带孩子去生物、化学实验室研学,可能对他有一定熏陶作用。”毛炜杰的妈妈说,“他小时候我们做主报过跆拳道班,但他不喜欢,又哭又闹,强扭的瓜不甜,所以就不太干涉了。”

毛炜杰也数了数,自己正经上过的补习班,只有初中时报名的体育课外班,“因为小时候体质不好,所以专门报班锻炼身体,现在也养成了锻炼的习惯。”

毛炜杰的爸爸也补充表示:“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做,家庭不能提前把学校该做的事情做了,学习上要相信老师和孩子的努力。”

对此,陈钧强调,家长对高中学科竞赛要有科学认识。一方面,不要把竞赛妖魔化,认为搞竞赛的都是“卷王”、“怪人”;另一方面,不要盲目让孩子参加竞赛,“一定要有兴趣才学,应试只是学科竞赛的一部分,摘金夺银也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希望用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爱好,为适合的人因材施教,在拔尖创新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