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高考又遇“傻笔”,河南考生有多难

高考又遇“傻笔”,河南考生有多难

文章来源: 冰川思享号 于 2023-06-09 21:36:4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今年高考的大新闻来了。很多河南考生反映,考场发的笔很不好用,换了两支都不行。

有不下水的,也有墨水下得太快不容易干的,卷子和手都弄脏了。有些学生还会担心因此影响成绩。

很多家长知道这事,都很气愤。(具体聊天记录截图就不发了)

原因很清楚:几年前,河南为了防止作弊,就统一发放文具了,学生自己不能带笔。这个政策搞了好几年了,也许时间久了就放松了,反正今年的笔出问题的很多——在网上,这被称为傻笔。

网友都在质疑招标问题,为什么就不能选好一点的笔呢,哪怕是贵一点,自己出钱也行啊。

我不想使用“傻笔”这个词,这一点都不幽默。作为一个从河南考出来的学生,在这样的事情中能感受到的只有残酷。

记得当年我考试的时候,最怕自己的笔出问题。可怕的是,考语文的时候,我的笔就出问题了。换了一支,发现颜色有一点差异。我很担心,阅卷老师会不会认为我是故意给试卷做标记?

这就是“河南考生”的心理。你一个贫民子弟,谁会相信能做什么标记?等到分数出来,我考得不错,我舅舅却愁容满面来到我家:“有没有什么关系可以找一下,别被人顶替了呀。”

我们总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竞争太激烈了,你必须想办法击败其他河南考生。北京上海的升学率和你无关。

在这种激烈竞争下,或许真有人用自己带的笔作弊?我没搜出什么报道,也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手段。但是,河南省教育厅的“防作弊”措施一定是全国一流,他们还出台文件,打击“高考移民”,其实哪有外省的人跑到河南考试呢。

这种所谓“防作弊”手段,只是加剧河南考生的内卷而已。我们不但升学率更低,能考上的好学校更少(长期以来省内都没有985,后来郑州大学评上211,疯狂扩招,也许是国内最大的211大学吧)。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外部阻力”,包括不能使用自己的笔,或者突然发现邻座安排了领导的孩子。

这就是“河南考生”的境遇。可能有两种高考,一种是全国高考,一种是河南高考。

这两天,很多朋友在讨论“读大学是否能实现阶层跃升”,或者是否能够改变命运。我不太想参与这样的讨论,因为对“河南考生”来说,答案和外省又是不同的。

想起当年我和弟弟高考的时候,叔叔说:“无论如何你们都要考出河南。”这是我们填报志愿的第一原则,可怜的是,在那之前,我们连省会郑州都没去过。“出河南”,外面是什么样子?完全不知道。

而且我们知道,河南除了豫西外,是一个大平原,但是要真正考出河南,又无比困难。历史上的“出河南”,大部分都是“逃荒”,比如电影《1942》所描绘的。要堂堂正正考出河南,实在太难了。

当然,这种执念是有问题的。比如,你考到内蒙或者甘肃,估计也比河南好不了多少。但是,而是多年过去,现在回想起来,叔叔的建议还是很有道理——能够考出河南,或许就算改变命运了。

每一个考出去的河南考生都是不容易的,如果没能考出去,或许会更不容易。如果有可能,如果能有顺手的笔,能考出好成绩,那就离开河南吧。

我突然想起去年富士康的员工步行回家的场景。走在麦田里,脚下松软,这会让脚步沉重。他们要步行回家,这个方向可能错了。河南考生应该努力克服这种故乡的“万有引力”。离开,这就是你爱家乡的方式。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印裔老板逼员工做500俯卧撑领工资 最终死于…
最特殊的帝都:莫斯科有多富?俄罗斯有多穷?
确诊癌症晚期七年后,被创新药改变的人生
孕期服泰诺导致儿童自闭?德州起诉2家制药公司
悬赏近1亿!福建老板“身价”超过本·拉登




24小时讨论排行

谈判之外 纽时:习近平设法让川普对台湾议题表态
川普高市早苗“恩爱秀” 十张亲密图 中媒直呼刺眼
“除了大豆,美国人竟还想中美谈跨国收养议题”
美众议长:无足够时间修宪,特朗普难获第三个总统任期
高市早苗宴请川普 菜单曝光:体现对川普百般示好
手持导弹玩偶引发争议 中国花滑选手遭国际滑联调查
川习会前释善意?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
80岁老妇搭豪华邮轮 遭丢包荒岛惨死 竟没人发现
川习会倒数!CNN:不论结果如何北京都赢了
川普高市同搭“陆战队1号” 秀合照 日本民众沸腾
不论结果如何"对习近平已是胜利",CNN点出川习会1关键
强者友好的地方,谁又不是连滚带爬
访韩时获赠一顶金色王冠,特朗普:这非常特别
川普如何实现“第三任期”?美媒总结四种可能路径
德媒:退缩中的特朗普 现在已经别无选择
不确定是否会谈到台湾 川普:台湾就是台湾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高考又遇“傻笔”,河南考生有多难

冰川思享号 2023-06-09 21:36:46

今年高考的大新闻来了。很多河南考生反映,考场发的笔很不好用,换了两支都不行。

有不下水的,也有墨水下得太快不容易干的,卷子和手都弄脏了。有些学生还会担心因此影响成绩。

很多家长知道这事,都很气愤。(具体聊天记录截图就不发了)

原因很清楚:几年前,河南为了防止作弊,就统一发放文具了,学生自己不能带笔。这个政策搞了好几年了,也许时间久了就放松了,反正今年的笔出问题的很多——在网上,这被称为傻笔。

网友都在质疑招标问题,为什么就不能选好一点的笔呢,哪怕是贵一点,自己出钱也行啊。

我不想使用“傻笔”这个词,这一点都不幽默。作为一个从河南考出来的学生,在这样的事情中能感受到的只有残酷。

记得当年我考试的时候,最怕自己的笔出问题。可怕的是,考语文的时候,我的笔就出问题了。换了一支,发现颜色有一点差异。我很担心,阅卷老师会不会认为我是故意给试卷做标记?

这就是“河南考生”的心理。你一个贫民子弟,谁会相信能做什么标记?等到分数出来,我考得不错,我舅舅却愁容满面来到我家:“有没有什么关系可以找一下,别被人顶替了呀。”

我们总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竞争太激烈了,你必须想办法击败其他河南考生。北京上海的升学率和你无关。

在这种激烈竞争下,或许真有人用自己带的笔作弊?我没搜出什么报道,也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手段。但是,河南省教育厅的“防作弊”措施一定是全国一流,他们还出台文件,打击“高考移民”,其实哪有外省的人跑到河南考试呢。

这种所谓“防作弊”手段,只是加剧河南考生的内卷而已。我们不但升学率更低,能考上的好学校更少(长期以来省内都没有985,后来郑州大学评上211,疯狂扩招,也许是国内最大的211大学吧)。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外部阻力”,包括不能使用自己的笔,或者突然发现邻座安排了领导的孩子。

这就是“河南考生”的境遇。可能有两种高考,一种是全国高考,一种是河南高考。

这两天,很多朋友在讨论“读大学是否能实现阶层跃升”,或者是否能够改变命运。我不太想参与这样的讨论,因为对“河南考生”来说,答案和外省又是不同的。

想起当年我和弟弟高考的时候,叔叔说:“无论如何你们都要考出河南。”这是我们填报志愿的第一原则,可怜的是,在那之前,我们连省会郑州都没去过。“出河南”,外面是什么样子?完全不知道。

而且我们知道,河南除了豫西外,是一个大平原,但是要真正考出河南,又无比困难。历史上的“出河南”,大部分都是“逃荒”,比如电影《1942》所描绘的。要堂堂正正考出河南,实在太难了。

当然,这种执念是有问题的。比如,你考到内蒙或者甘肃,估计也比河南好不了多少。但是,而是多年过去,现在回想起来,叔叔的建议还是很有道理——能够考出河南,或许就算改变命运了。

每一个考出去的河南考生都是不容易的,如果没能考出去,或许会更不容易。如果有可能,如果能有顺手的笔,能考出好成绩,那就离开河南吧。

我突然想起去年富士康的员工步行回家的场景。走在麦田里,脚下松软,这会让脚步沉重。他们要步行回家,这个方向可能错了。河南考生应该努力克服这种故乡的“万有引力”。离开,这就是你爱家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