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20年涨价20次,“药中黄金”终于惊动了反腐部门

20年涨价20次,“药中黄金”终于惊动了反腐部门

文章来源: 旺角黄汉城 于 2023-05-13 23:00: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反腐风暴,卷到“药中茅台”片仔癀。

片仔癀刚宣布涨价,原董事长和现任董事就被带走调查。

5月10日晚间,福建漳州市纪委监委发布,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丛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刘丛盛今年54岁,在片仔癀干了30年。从药物研究所科员一路干到了营销中心主任,然后是集团副总兼质量负责人。

1999年,漳州制药厂改制成立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7.9%的股份在漳州国资委手里,完成了历史地位的转变。

刘丛盛在改制前就在漳州制药厂工作,也是从同一年开始,他开始先后在集团的供销科、经营部、国内市场部、市场策划部、产品销售部、国际贸易部工作,属于绝对的“元老级”人物。

面对新世纪的片仔癀,刘丛盛看起来似乎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怎么把片仔癀的故事讲得更好。

刘丛盛显然看透了片仔癀的本质。片仔癀最核心的价值不是它的效果有多牛逼,而是稀缺性。

稀缺性体现在两点,原材料和工艺配方。

片仔癀的“主要原料”,主要是四味药材,天然麝香、牛黄、蛇胆和三七,占比分别为3%、5%、7%和85%。

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取出的天然麝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尽管天然麝香的原材料占比只有3%,但在成本中的占比却高达55%。

根据曾坚定看好片仔癀的“中国民间股神”林园所称,国家批准片仔癀使用天然麝香,这就是垄断,更是绝无仅有的定价权。

至于制作工艺和配方,片仔癀和云南白药是唯二两种获得“国家绝密级保密配方”认证的中药。换言之,片仔癀拥有国家颁布的无限期专利保护证书,外界永远无法探知其配方和工艺的秘密。

神秘、稀缺。尽管所有人都知道麝香、牛黄、蛇胆和三七这四味药材,却只有片仔癀能决定它自身的价值。这种霸气侧漏的定价权垄断,让刘丛盛找到了片仔癀最好的营销方法——涨价。

在刘丛盛的任上,片仔癀经历了19年涨价20次的神操作。零售价从325元/粒涨到如今的760元/粒。尤其是最新一次涨价,涨幅创下了历史记录(170元),比过去三次涨价的合计幅度(130元)还要高。

每一次的涨价理由,都是同一句话:“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这就跟片仔癀的配方一样,无需多言,“绝密”二字足矣。

只是,一款药品单纯涨价,是不可能同时收获消费者和投资人的真心的。片仔癀涨价只是第一步,真正让它登上“药中茅台”王座的,是选对了赛道。

茅台不能是酒,得是社交品;片仔癀不能是药,得是保健品,还是保健品中的奢侈品。这种超越了事物价值本身的虚拟溢价,才可能带来指数级别的增长。

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片仔癀,都不是为了治疗某种病毒性肝炎,而是看重了片仔癀在保肝护肝、免疫调节、解酒等方面的保健作用。老客户们深谙“片仔癀越老越好”,进而又创造出了收藏品属性。片仔癀每月截留10%左右的药锭作为囤货,玩得就是国外奢侈品那一套。

这种微妙的赛道定位,让片仔癀这19年来的涨价历程走出了一条神奇的轨迹。那就是只要一提价,公司营收和股价都会跟着涨。

根据“市界”的统计,自上市以来,片仔癀的每一次涨价都换来了盆满钵满的双丰收。甚至片仔癀自己都对此做出过分析:2010到2013年,国内片仔癀分别涨价20元、60元、20元、40元,分别带动其产品业务营收增加了31.56%、30.48%、26.16%和23.84%。

所以股民们早就盼着片仔癀涨价了。

刘丛盛当然也是盼着涨价的,只不过是站在裁判的立场还是运动员的立场就不得而知了。

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刘丛盛参与建立的这套涨价逻辑,是不以何人居其位而转移的。不管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刘丛盛还是王丛盛、张丛盛,只要片仔癀的神秘配方仍然不见天日,这个神话就可以一直讲述下去。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财富神话中,养原材料的人、卖药的人、片仔癀的股东们看起来都在赚钱。

但我们知道,没有人会嫌钱多。

在漳州市纪委监委发布的消息中,除了刘丛盛还有一个人被查了。

片仔癀的控股大股东——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漳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乍一看,潘董事长的履历简单到“两点一线”。在片仔癀干了15年后去了九龙江,呆了6年半之后又重返片仔癀,8个月后又重新执掌九龙江至今。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只有两位股东,漳州市国资委(90%)和福建省财政厅(10%)。

但在片仔癀改制前的1995年3月至1999年5月期间,潘杰曾担任香港漳龙实业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

香港漳龙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如今片仔癀的海外总经销商。而在潘杰回归片仔癀之后,曾经标价560元一粒的片仔癀在线下黄牛手里炒到过1600元的天价。

这两者会是巧合吗?

片仔癀是处方药,没有医嘱往往是买不到的,按需供应所以价格稳定。我打开国内某电商,显示片仔癀为处方药,要凭处方预约购买。这进一步强化了片仔癀的奢侈品效应。

同样是这家电商,港版的片仔癀却非常简单就能买到,只是限制购买数量。换句话说,电商的货源渠道几乎全部来自香港,而且不需要处方。

想要囤货、送礼甚至是炒作的人,该从哪里进货,大家都能看出来了吧。

左手送茅台,右手送片仔癀。眼里是身份的象征,嘴里是金钱的味道。

如此这般,香港乃至整个境外的经销格局,就像一块令人垂涎的大肥肉。根据片仔癀2020年年报,境外地区的毛利率是所有地区中最高的。

有业内人士表示,片仔癀在海外经销商管理,从经销格局到利益格局,都是个无法被监控的黑匣子。

据“达摩财经”,潘杰回归片仔癀后,在推动出口业务上不遗余力,多次与香港本土大学合作进行研发推广。在销售模式上,潘杰一直推动进出口销售改革,包括与银之杰等公司推动片仔癀的跨境电商业务等。

奔波于境内外的潘董事长,还会牵出什么大瓜呢?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共政治局公告引关注 习近平正为继任做准备?
开始了!特朗普审查马斯克
中产信仰崩塌,山姆的这颗雷,早在半年前已埋下
富国银行驻美高管被中国限制离境,引发商界担忧
公务员“归巢”暂停,“人才回引”转向

24小时讨论排行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美众院通过法案 禁国防部展示台湾纳入中国地图
川普撤销对加州高铁40亿拨款 17年花130亿建了个啥?
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艾伦:我因特朗普搬到了英国
中国启动最大水坝建设 市场欢呼 下游数百万人受影响
告“叛国罪”!美情报总监锁定奥巴马时代三大情报首长
LA网红酱香饼摊主被捕 疑被“女徒弟”举报 绿卡无望
川普为何解禁英伟达对中芯片?美媒揭:鹰派失利
川普迎来“重大时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奥巴马被指密谋推翻2016大选 川普发AI视频抓其归案
解密“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为何是人类历史最大工程
以军射杀加萨援助站平民!增至73死
31岁男星杀害16岁女友遭枪决 成中国首位被判死艺人
普京特朗普将在北京会晤?克里姆林宫回应
美国家情报总监:奥巴马政府曾伪造川普通俄材料
宗庆后事件钟睒睒口碑翻盘,这几年他经历了什么?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20年涨价20次,“药中黄金”终于惊动了反腐部门

旺角黄汉城 2023-05-13 23:00:32
反腐风暴,卷到“药中茅台”片仔癀。

片仔癀刚宣布涨价,原董事长和现任董事就被带走调查。

5月10日晚间,福建漳州市纪委监委发布,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丛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刘丛盛今年54岁,在片仔癀干了30年。从药物研究所科员一路干到了营销中心主任,然后是集团副总兼质量负责人。

1999年,漳州制药厂改制成立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7.9%的股份在漳州国资委手里,完成了历史地位的转变。

刘丛盛在改制前就在漳州制药厂工作,也是从同一年开始,他开始先后在集团的供销科、经营部、国内市场部、市场策划部、产品销售部、国际贸易部工作,属于绝对的“元老级”人物。

面对新世纪的片仔癀,刘丛盛看起来似乎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怎么把片仔癀的故事讲得更好。

刘丛盛显然看透了片仔癀的本质。片仔癀最核心的价值不是它的效果有多牛逼,而是稀缺性。

稀缺性体现在两点,原材料和工艺配方。

片仔癀的“主要原料”,主要是四味药材,天然麝香、牛黄、蛇胆和三七,占比分别为3%、5%、7%和85%。

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取出的天然麝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尽管天然麝香的原材料占比只有3%,但在成本中的占比却高达55%。

根据曾坚定看好片仔癀的“中国民间股神”林园所称,国家批准片仔癀使用天然麝香,这就是垄断,更是绝无仅有的定价权。

至于制作工艺和配方,片仔癀和云南白药是唯二两种获得“国家绝密级保密配方”认证的中药。换言之,片仔癀拥有国家颁布的无限期专利保护证书,外界永远无法探知其配方和工艺的秘密。

神秘、稀缺。尽管所有人都知道麝香、牛黄、蛇胆和三七这四味药材,却只有片仔癀能决定它自身的价值。这种霸气侧漏的定价权垄断,让刘丛盛找到了片仔癀最好的营销方法——涨价。

在刘丛盛的任上,片仔癀经历了19年涨价20次的神操作。零售价从325元/粒涨到如今的760元/粒。尤其是最新一次涨价,涨幅创下了历史记录(170元),比过去三次涨价的合计幅度(130元)还要高。

每一次的涨价理由,都是同一句话:“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这就跟片仔癀的配方一样,无需多言,“绝密”二字足矣。

只是,一款药品单纯涨价,是不可能同时收获消费者和投资人的真心的。片仔癀涨价只是第一步,真正让它登上“药中茅台”王座的,是选对了赛道。

茅台不能是酒,得是社交品;片仔癀不能是药,得是保健品,还是保健品中的奢侈品。这种超越了事物价值本身的虚拟溢价,才可能带来指数级别的增长。

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片仔癀,都不是为了治疗某种病毒性肝炎,而是看重了片仔癀在保肝护肝、免疫调节、解酒等方面的保健作用。老客户们深谙“片仔癀越老越好”,进而又创造出了收藏品属性。片仔癀每月截留10%左右的药锭作为囤货,玩得就是国外奢侈品那一套。

这种微妙的赛道定位,让片仔癀这19年来的涨价历程走出了一条神奇的轨迹。那就是只要一提价,公司营收和股价都会跟着涨。

根据“市界”的统计,自上市以来,片仔癀的每一次涨价都换来了盆满钵满的双丰收。甚至片仔癀自己都对此做出过分析:2010到2013年,国内片仔癀分别涨价20元、60元、20元、40元,分别带动其产品业务营收增加了31.56%、30.48%、26.16%和23.84%。

所以股民们早就盼着片仔癀涨价了。

刘丛盛当然也是盼着涨价的,只不过是站在裁判的立场还是运动员的立场就不得而知了。

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刘丛盛参与建立的这套涨价逻辑,是不以何人居其位而转移的。不管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刘丛盛还是王丛盛、张丛盛,只要片仔癀的神秘配方仍然不见天日,这个神话就可以一直讲述下去。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财富神话中,养原材料的人、卖药的人、片仔癀的股东们看起来都在赚钱。

但我们知道,没有人会嫌钱多。

在漳州市纪委监委发布的消息中,除了刘丛盛还有一个人被查了。

片仔癀的控股大股东——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漳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乍一看,潘董事长的履历简单到“两点一线”。在片仔癀干了15年后去了九龙江,呆了6年半之后又重返片仔癀,8个月后又重新执掌九龙江至今。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只有两位股东,漳州市国资委(90%)和福建省财政厅(10%)。

但在片仔癀改制前的1995年3月至1999年5月期间,潘杰曾担任香港漳龙实业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

香港漳龙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如今片仔癀的海外总经销商。而在潘杰回归片仔癀之后,曾经标价560元一粒的片仔癀在线下黄牛手里炒到过1600元的天价。

这两者会是巧合吗?

片仔癀是处方药,没有医嘱往往是买不到的,按需供应所以价格稳定。我打开国内某电商,显示片仔癀为处方药,要凭处方预约购买。这进一步强化了片仔癀的奢侈品效应。

同样是这家电商,港版的片仔癀却非常简单就能买到,只是限制购买数量。换句话说,电商的货源渠道几乎全部来自香港,而且不需要处方。

想要囤货、送礼甚至是炒作的人,该从哪里进货,大家都能看出来了吧。

左手送茅台,右手送片仔癀。眼里是身份的象征,嘴里是金钱的味道。

如此这般,香港乃至整个境外的经销格局,就像一块令人垂涎的大肥肉。根据片仔癀2020年年报,境外地区的毛利率是所有地区中最高的。

有业内人士表示,片仔癀在海外经销商管理,从经销格局到利益格局,都是个无法被监控的黑匣子。

据“达摩财经”,潘杰回归片仔癀后,在推动出口业务上不遗余力,多次与香港本土大学合作进行研发推广。在销售模式上,潘杰一直推动进出口销售改革,包括与银之杰等公司推动片仔癀的跨境电商业务等。

奔波于境内外的潘董事长,还会牵出什么大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