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除了“好的”就是“收到”,这届年轻人已经不懂怎么好好说话了

除了“好的”就是“收到”,这届年轻人已经不懂怎么好好说话了

文章来源: 谷雨数据 于 2023-04-26 09:51: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维特根斯坦老师说,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从语言上看,在大城市工作几年后,我们的世界没有变大,反而缩小到了一座办公楼。

约朋友吃饭先问:“你好,现在方便电话吗?”

跟家里人聊天:“好了,这个咱们就不展开了。”

跟男朋友吵架:“请问你的底层逻辑在哪?”

我们患上了“工作语言后遗症”。

形形色色的语言后遗症

在小红书#工作带来的语言后遗症#话题下,几千位网友分享了各种独特的语言混搭方式。

有人约会时听到这样的开场白:“有些关于我的信息可能要先和你披露一下。”

有人在高铁上听到这样的对话:“宝宝你先自己吃蛋糕,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沟通好吗?”

有人给朋友解惑:“咱们今晚的谈话取得了一个较大的突破。”

有人让老妈发时间:“OK那你确定好时间后微信发我一下。”

没错,当工作语言入侵到约会、带娃、日常交流中,画风就是这么诡异。

面对最熟悉不过的人,一张嘴说出来的却全是“预算”“流程”“交付”“对接”……瞬间让路边摊变成高档会所。

我们的身体虽然下班了,但灵魂还留在工位上。

解决家务事,第一时间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开会”和“复盘”。

面对为婚礼细节操碎心的父母,有人说,“爸妈你俩组织一次会议,把你们的各项内容先过一遍,汇总后再邀请我参会。”

为了进一步细化,索性“拿Excel列一下所有事项,我们好安排一下时间预算和流程”。

在语言后遗症这件事上,各行业的社畜百花齐放,让人一句话就能猜到自己的工作。

在互联网人眼里,偏殿里的菩萨是:“分管细分领域的菩萨”;同事生孩子是:“新增了一个小孩”;朋友家装修是:“朋友家今天在迭代”;出门前收拾行李要:“仔细一点,别有什么漏洞bug”。

如果你是老师就更厉害了。教小朋友的喜欢叠词词:“你这个猪猪脑袋”“哭哭会掉小珍珠”。教中学的最爱对老公说:“我刚才说的话你听见没有?”“我刚才说的什么,你给我重复一遍?!”

当职业特色过于明显,后遗症发作起来就更哈人。就像那位婚礼上的律师父亲,必须“代表我方当事人讲两句”。

这些打工后遗症语录充满欢乐,却又透着我们的无奈。

大家无意拽专业名词,更不是故意“不说人话”,但大脑已经被工作潜移默化改造了,无时无刻不被它支配。

有网友在评论里写道:“我们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笑着笑着就笑不出了”。

成年人都要会说“好的”和“收到”

塑造语言习惯的不止有行业差异,更有甲方和乙方,上级和下级。

乙方做久了,整个人就会变成乙里乙气的“恐乙己”,无论面对多么难乙置信的需求,也要保持小鸟乙人般温柔顺从的状态。

“打扰您了”“麻烦您了”“这点您放心哈”“收到”“好的”“没问题”“马上安排哈”在日复一日中,乙方人格逐渐深入骨髓。

“工作语言后遗症”来自日复一日的训练。

临下班领导通知留下来加班,你内心火山喷发,嘴上说的却是:“公司压力大,我们应该支持”。

加班中,领导问你的工作进度,并和你说“辛苦了”。你心里想的是:“不辛苦,这是我活该的”。嘴上说的却是:“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小红书上,有职场博主专门分享“职场高情商说话技巧”“回复领导的话术模板”,比如:“领导说辛苦了怎么回复最加分?”,“领导分享文章怎么回复最加分?”,收获超50万点赞与收藏。

在职场鸡汤文中,我们学习“高情商沟通”,美其名曰为自己的前途负责。在一次次加班后,我们逐渐模糊掉生活与工作的边界。

下班之后,找回自己

后浪研究所《2021年轻人加班报告》中,只有10.74%的年轻人敢在下班后不回工作消息。另外10.43%的年轻人选择秒回消息,75.3%的年轻人选择“看到就会回复”。

客户的一条微信,能让你在地铁上加班,领导的一通电话,能让你深夜起床工作。这就是成人世界的无奈。

豆瓣“职场吐槽大会”小组,30多万名职场人把自己现实中无处吐槽的不满表达在网络上。他们吐槽同事,吐槽领导,吐槽人事,吐槽甲方,职场的糟心事太多太多,只能借助吐槽调整情绪,治愈心灵。

部分年轻人不甘于迷失在无休无止的工作中,渴望在下班后跳出工作的操控,找回生活的意义。

豆瓣话题“上班与下班的割裂人生”有4.4亿次浏览,7.6万人关注,年轻人在这里尽情展示自己上班与下班的两幅面孔:“上班无情蓝领,下班吊带甜妹”“上班拯救世界,下班拯救自己”。她们用下班后的文艺、精致与狂野,对抗上班时的乖巧、朴素与卑微。

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另外8小时,留给我们自己。我们要闻闻花香,要晒晒太阳,要有时间和亲朋好友尽情长谈,要把工作和生活重新摆到天平的两端。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31岁男星杀害16岁女友遭枪决 成中国首位被判死艺人
看Coldplay偷情!女HR恐被逐出「150亿豪门」
川普迎来“重大时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普京特朗普将在北京会晤?克里姆林宫回应
刚融了7个亿的贾跃亭,又要“被抓”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撤销对加州高铁40亿拨款 17年花130亿建了个啥?
美众院通过法案 禁国防部展示台湾纳入中国地图
邓聿文:习近平会交棒给彭丽媛或习明泽吗?
中国启动最大水坝建设 市场欢呼 下游数百万人受影响
纽约华女坐街边突遭从背后撞飞 肇事者4月刚夺一命
解密“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为何是人类历史最大工程
LA网红酱香饼摊主被捕 疑被“女徒弟”举报 绿卡无望
川普为何解禁英伟达对中芯片?美媒揭:鹰派失利
川普发“奥巴马被捕视频” 疑为爱泼斯坦案转移视线
奥巴马被指密谋推翻2016大选 川普发AI视频抓其归案
非蠢即坏!甘肃幼儿园铅中毒的通报太魔幻
川普半年 美国版“一党专政”和“定于一尊”都实现了
娃哈哈的“隐形女主人” 杜建英的美国往事
移民监狱:“像狗一样”跪着进食 在别人脑袋旁边如厕…
两兄弟共娶一妻 村民载歌载舞三天 “为传统感到自豪”
美媒:在美国之外,一个新的全球贸易环境正在形成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除了“好的”就是“收到”,这届年轻人已经不懂怎么好好说话了

谷雨数据 2023-04-26 09:51:44

维特根斯坦老师说,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从语言上看,在大城市工作几年后,我们的世界没有变大,反而缩小到了一座办公楼。

约朋友吃饭先问:“你好,现在方便电话吗?”

跟家里人聊天:“好了,这个咱们就不展开了。”

跟男朋友吵架:“请问你的底层逻辑在哪?”

我们患上了“工作语言后遗症”。

形形色色的语言后遗症

在小红书#工作带来的语言后遗症#话题下,几千位网友分享了各种独特的语言混搭方式。

有人约会时听到这样的开场白:“有些关于我的信息可能要先和你披露一下。”

有人在高铁上听到这样的对话:“宝宝你先自己吃蛋糕,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沟通好吗?”

有人给朋友解惑:“咱们今晚的谈话取得了一个较大的突破。”

有人让老妈发时间:“OK那你确定好时间后微信发我一下。”

没错,当工作语言入侵到约会、带娃、日常交流中,画风就是这么诡异。

面对最熟悉不过的人,一张嘴说出来的却全是“预算”“流程”“交付”“对接”……瞬间让路边摊变成高档会所。

我们的身体虽然下班了,但灵魂还留在工位上。

解决家务事,第一时间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开会”和“复盘”。

面对为婚礼细节操碎心的父母,有人说,“爸妈你俩组织一次会议,把你们的各项内容先过一遍,汇总后再邀请我参会。”

为了进一步细化,索性“拿Excel列一下所有事项,我们好安排一下时间预算和流程”。

在语言后遗症这件事上,各行业的社畜百花齐放,让人一句话就能猜到自己的工作。

在互联网人眼里,偏殿里的菩萨是:“分管细分领域的菩萨”;同事生孩子是:“新增了一个小孩”;朋友家装修是:“朋友家今天在迭代”;出门前收拾行李要:“仔细一点,别有什么漏洞bug”。

如果你是老师就更厉害了。教小朋友的喜欢叠词词:“你这个猪猪脑袋”“哭哭会掉小珍珠”。教中学的最爱对老公说:“我刚才说的话你听见没有?”“我刚才说的什么,你给我重复一遍?!”

当职业特色过于明显,后遗症发作起来就更哈人。就像那位婚礼上的律师父亲,必须“代表我方当事人讲两句”。

这些打工后遗症语录充满欢乐,却又透着我们的无奈。

大家无意拽专业名词,更不是故意“不说人话”,但大脑已经被工作潜移默化改造了,无时无刻不被它支配。

有网友在评论里写道:“我们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笑着笑着就笑不出了”。

成年人都要会说“好的”和“收到”

塑造语言习惯的不止有行业差异,更有甲方和乙方,上级和下级。

乙方做久了,整个人就会变成乙里乙气的“恐乙己”,无论面对多么难乙置信的需求,也要保持小鸟乙人般温柔顺从的状态。

“打扰您了”“麻烦您了”“这点您放心哈”“收到”“好的”“没问题”“马上安排哈”在日复一日中,乙方人格逐渐深入骨髓。

“工作语言后遗症”来自日复一日的训练。

临下班领导通知留下来加班,你内心火山喷发,嘴上说的却是:“公司压力大,我们应该支持”。

加班中,领导问你的工作进度,并和你说“辛苦了”。你心里想的是:“不辛苦,这是我活该的”。嘴上说的却是:“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小红书上,有职场博主专门分享“职场高情商说话技巧”“回复领导的话术模板”,比如:“领导说辛苦了怎么回复最加分?”,“领导分享文章怎么回复最加分?”,收获超50万点赞与收藏。

在职场鸡汤文中,我们学习“高情商沟通”,美其名曰为自己的前途负责。在一次次加班后,我们逐渐模糊掉生活与工作的边界。

下班之后,找回自己

后浪研究所《2021年轻人加班报告》中,只有10.74%的年轻人敢在下班后不回工作消息。另外10.43%的年轻人选择秒回消息,75.3%的年轻人选择“看到就会回复”。

客户的一条微信,能让你在地铁上加班,领导的一通电话,能让你深夜起床工作。这就是成人世界的无奈。

豆瓣“职场吐槽大会”小组,30多万名职场人把自己现实中无处吐槽的不满表达在网络上。他们吐槽同事,吐槽领导,吐槽人事,吐槽甲方,职场的糟心事太多太多,只能借助吐槽调整情绪,治愈心灵。

部分年轻人不甘于迷失在无休无止的工作中,渴望在下班后跳出工作的操控,找回生活的意义。

豆瓣话题“上班与下班的割裂人生”有4.4亿次浏览,7.6万人关注,年轻人在这里尽情展示自己上班与下班的两幅面孔:“上班无情蓝领,下班吊带甜妹”“上班拯救世界,下班拯救自己”。她们用下班后的文艺、精致与狂野,对抗上班时的乖巧、朴素与卑微。

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另外8小时,留给我们自己。我们要闻闻花香,要晒晒太阳,要有时间和亲朋好友尽情长谈,要把工作和生活重新摆到天平的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