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欧洲要争当中美之外的“第三极”?别想了!

欧洲要争当中美之外的“第三极”?别想了!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3-04-19 08:37: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对于欧洲来说,成为除了美国和中国之外的“第三极”,这一目标不仅不值得争取,而且还有危险性?https://t.co/R6BUzetGBz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April 19, 2023
有关欧洲对华战略的争议还在继续,《时代周报》(Die Zeit)记者Matthias Naß就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战略自主论”发表评论指出,对于欧洲来说,成为除了美国和中国之外的“第三极”,这一目标不仅不值得争取,而且还会威胁到欧盟乃至整个西方的团结统一。

“马克龙,这个欧洲主权的使者,在过去几天里给欧洲造成了根本性的损伤。他展示给世界的,不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欧洲,而是一个被撕裂的大陆。这位法国总统所引发的争议,其实都以一种乏味的戴高乐主义传统方式在围绕着一个问题打转:你如何看待美国?”

文章指出,对于马克龙不久前刚刚访问的中国来说,所谓欧洲“战略自主”的言论听起来是相当受用的。但是就如同波兰总理随后表示他认为波兰的安全保障是由美国所提供的一样,乌克兰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恐怕也早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

四分五裂的不只是欧洲

作者认为,德国外长贝尔博克虽然在访华期间直言不讳,在乌克兰战争、台海和人权等议题上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措辞。然而,“贝尔博克才刚刚针对马克龙的不利言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柏林老家那边社民党的议会党团主席米岑尼希(Rolf Mützenich)就开腔了:欧洲不能被视为‘美国的附属品’。这番言论已经在评价贝尔博克访华之行这方面帮中国的宣传机器进行了一部分工作。”

文章接着写道,也许要想把欧洲打造成马克龙所梦想的那个第三极不是一件易事,而这也许根本不是一个多么值得追求的目标。“比如全球西方联盟已经存在了,欧洲、北美和亚洲的民主国家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内核就是七国集团,而该集团的外交部长刚刚在日本举行了会晤。”作者特别注意到,与会的法国外长有关台湾问题的表态是“我们反对任何试图以武力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做法”——而不是说“台湾问题不是我们的危机”。

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像冷战时期那样明显的两个敌对阵营,但是两个阵营已经开始现出雏形。作者最后总结道:马克龙真的想要把欧洲打造成美中之外的“第三极”吗?——“那么这不仅关系到西方的统一,还关乎欧洲的统一。”

欧洲车商的“中国焦虑”

在政治领域,欧洲人为了如何定位对华战略而争论不休,而在经济领域,中国也成为诸多企业的难题。《焦点杂志在线》(focus.de)关注了本周开幕的上海车展,认为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车展显示出欧洲对中国的致命依赖”。与此同时,中国本土汽车工业正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自信和优秀,这给那些昔日风光无限的欧洲品牌带来了困境。

文章指出,尤其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本土品牌发展迅猛,“欧洲品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现在它们的表现并不理想。德国车商的电动汽车也落后于中国。中国产电动汽车的价格更低廉,提供所需的互联网服务,外观漂亮。而且车内配备的各种屏幕已经成为出行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观察写道:特别是来自德国的豪华品牌正在努力应对,因为它们意识到了严重的形势。大众、宝马或奔驰等公司在这个存在无限可能的汽车之国赚取了大量的利润。由于中方合资伙伴也十分强大,所以即使他们现在想要将市场拱手让给正在崛起中的本土品牌也是不可能的。在中国本土市场,豪华已经贯穿了各大车商的每条产品线。因此电动汽车未来想要走向成功,只能通过奢华路线。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黄仁勋点名AI时代「这工作最火」:需求翻倍再翻倍
这两条新闻一起看,是不是过于“讽刺”了?
"鸡排哥"童年课堂照片遭曝光,网友称其手里有5套房
缅北明家的崛起与覆灭,11人被判死刑
流行天后轰川普“生活真的变好了吗?”白宫火速回击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称若未获诺贝尔和平奖是“对美国的侮辱”
政府关门 纽时:为何民主党拒让步?忧失未来筹码
极左派曼达尼或当市长 纽约富豪吓坏准备搬家
习近平重申“反台独”,北京发布2758决议立场文件
美防长批“肥将军” 纽森讽川普:“胖统帅”恐失业
特朗普重提“让加拿大成为第51州”
哈利波特作者罗琳发长文 “开撕“赫敏扮演者艾玛沃特森
移民局突击这州1000家庭 近半涉婚姻诈欺 全美或迎大清洗!
美深入海底放手开採稀土和贵金属 中国恐跳脚
上海大师赛观众干扰比赛 挥外国护照被抬离现场
鲁比奥在中国国庆之际发表声明 中国驻美大使呼吁...
川普政府与哈佛达成协议 办职业学校培养工人
强化“斩首”演练!内蒙古惊见台湾总统府模拟实景
深圳车主“15小时出不了广东” 公路塞车画面极震撼
FT:川普为何又盯上了和他没有冲突的索罗斯?
政府关门!川普气炸"冻结民主党州资金",威胁裁员30万人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欧洲要争当中美之外的“第三极”?别想了!

德国之声 2023-04-19 08:37:57

对于欧洲来说,成为除了美国和中国之外的“第三极”,这一目标不仅不值得争取,而且还有危险性?https://t.co/R6BUzetGBz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April 19, 2023
有关欧洲对华战略的争议还在继续,《时代周报》(Die Zeit)记者Matthias Naß就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战略自主论”发表评论指出,对于欧洲来说,成为除了美国和中国之外的“第三极”,这一目标不仅不值得争取,而且还会威胁到欧盟乃至整个西方的团结统一。

“马克龙,这个欧洲主权的使者,在过去几天里给欧洲造成了根本性的损伤。他展示给世界的,不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欧洲,而是一个被撕裂的大陆。这位法国总统所引发的争议,其实都以一种乏味的戴高乐主义传统方式在围绕着一个问题打转:你如何看待美国?”

文章指出,对于马克龙不久前刚刚访问的中国来说,所谓欧洲“战略自主”的言论听起来是相当受用的。但是就如同波兰总理随后表示他认为波兰的安全保障是由美国所提供的一样,乌克兰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恐怕也早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

四分五裂的不只是欧洲

作者认为,德国外长贝尔博克虽然在访华期间直言不讳,在乌克兰战争、台海和人权等议题上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措辞。然而,“贝尔博克才刚刚针对马克龙的不利言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柏林老家那边社民党的议会党团主席米岑尼希(Rolf Mützenich)就开腔了:欧洲不能被视为‘美国的附属品’。这番言论已经在评价贝尔博克访华之行这方面帮中国的宣传机器进行了一部分工作。”

文章接着写道,也许要想把欧洲打造成马克龙所梦想的那个第三极不是一件易事,而这也许根本不是一个多么值得追求的目标。“比如全球西方联盟已经存在了,欧洲、北美和亚洲的民主国家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它的内核就是七国集团,而该集团的外交部长刚刚在日本举行了会晤。”作者特别注意到,与会的法国外长有关台湾问题的表态是“我们反对任何试图以武力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做法”——而不是说“台湾问题不是我们的危机”。

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像冷战时期那样明显的两个敌对阵营,但是两个阵营已经开始现出雏形。作者最后总结道:马克龙真的想要把欧洲打造成美中之外的“第三极”吗?——“那么这不仅关系到西方的统一,还关乎欧洲的统一。”

欧洲车商的“中国焦虑”

在政治领域,欧洲人为了如何定位对华战略而争论不休,而在经济领域,中国也成为诸多企业的难题。《焦点杂志在线》(focus.de)关注了本周开幕的上海车展,认为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车展显示出欧洲对中国的致命依赖”。与此同时,中国本土汽车工业正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自信和优秀,这给那些昔日风光无限的欧洲品牌带来了困境。

文章指出,尤其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本土品牌发展迅猛,“欧洲品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现在它们的表现并不理想。德国车商的电动汽车也落后于中国。中国产电动汽车的价格更低廉,提供所需的互联网服务,外观漂亮。而且车内配备的各种屏幕已经成为出行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观察写道:特别是来自德国的豪华品牌正在努力应对,因为它们意识到了严重的形势。大众、宝马或奔驰等公司在这个存在无限可能的汽车之国赚取了大量的利润。由于中方合资伙伴也十分强大,所以即使他们现在想要将市场拱手让给正在崛起中的本土品牌也是不可能的。在中国本土市场,豪华已经贯穿了各大车商的每条产品线。因此电动汽车未来想要走向成功,只能通过奢华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