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驻美大使空缺逾三月 中国传对美“搞失踪”

驻美大使空缺逾三月 中国传对美“搞失踪”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3-04-06 19:34:5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媒引述消息透露,美方一直积极安排与中国恢复对话,但中国却对美国上演“突然消失”(ghosting)戏码。同时中国驻美大使已空缺达3个月,专家认为这是北京在故弄玄虚,“就是要让美方知道北京很不悦”。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週三(4月5日)引述消息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气球事件后一直想重新安排与中国高层的会面,但北京却对他“冷眼相看”(give him the cold shoulder)、“搞失踪”(ghosting)。

消息来自一位现任美国官员及一位前国务院官员。他们匿名透露,2月份一个中国的高空间谍气球飞越美国上空,导致布林肯推迟访华行程,但此后美方一直在“努力重启”双边高官会谈,包含安排布林肯及其他美国高官访华,以及促使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

然而,这些消息表示:“中国正在回绝美国的努力。”美国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上週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一直不愿意参与(和美国)建立信任、危机沟通或热线的有关讨论。”

报道亦指,台湾总统蔡英文与美国众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5日的正式会面,可能再度打击中国与美国恢复交流的意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日对此表示:“坚决反对美国政府第三号人物、众议长麦卡锡同蔡英文会见”,且该会面“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领土完整”。

保卫民主基金会(FDD)高级中国研究员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告诉POLITICO,蔡英文和麦卡锡“必须处理好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要传递团结的信息,又不能给北京以过度反应的许可”。

报道分析,蔡英文至今展开过七次“过境外交”,当时也都激怒了中国,但外交关系很快就反弹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奥林斯(Steve Orlins)指出,蔡英文与麦卡锡的会晤并没有“官方访问的外衣”,这意味著在蔡英文回到台北后,“(美中)外交互动应该重新开始”。

但在近年来,美国不断向台湾加码出售武器,以及美台官员日益增加与蔡英文的互动,都导致中国对美方越来越反感。报道分析,原本中美双方都希望稳定日益动荡的关系,但现在情况变得更多的是“华盛顿主动联络,而中国政府却退缩了”。

中国驻美大使空缺

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大使一职已空缺超过3个月。 《南华早报》指出,这是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该官位悬宕最久的一次;上一次是在1995年6月,当时华府同意中华民国(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在台湾总统大选前访美,随后北京即召回时任中国驻美大使长达两个月。

台湾中央社5日报道,此人事任命迟迟未定案,凸显了中美关系陷入僵局,也意味著中国目前还在审慎斟酌如何与美国打交道。

自前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接任中国外交部长后,各方专家普遍认为,下一任驻美大使将由秦刚的副手之一谢锋担纲,但北京至今尚未布达正式消息。而部分涉外专家也认为,不同于美国派大使需经过严格听证,北京的人选指派并没有内部资格审查的刁难,程序根本不该是问题。

“北京没有参议院,没有国会听证,(人选)定了就是定了,想必是北京在故弄玄虚,以表达对美方的不满,”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朱志群告诉《南华早报》:“就是要让美方知道北京很不悦,并期盼美国好好善待中国的新任大使。”

另有若干人士以当前局势分析,谢锋有望在本月走马上任,因为“北京得重新调整并关注蔡英文过境美国后,华府方面释放的初步信息”。

美盼与习近平直接接触

POLITICO报道,北京也特别针对习近平与拜登的通话提案进行反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上个月告诉记者,白宫希望在3月13日中国两会结束安排一次元首通话,当时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明确表示,北京不急于重新恢复这两位领导人的联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时告诉记者:“我们认为,沟通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增进理解、管控分歧,不能为沟通而沟通。美方应当拿出诚意,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

另一位熟悉布林肯访华计画的美国官员匿名透露,虽然对出访中国尚未定案,但布林肯将于4月中旬访问亚洲,并有可能在期间短暂造访中国。

POLITICO分析,自拜登上任以来,让中国保持定期、有意义的沟通一直是该政府面臨的挑战。即使有沟通,也往往没有什么实质成果,导致美国官员渴望更高层次的接触,特别是与习近平的直接接触。

报道指,习近平正式获得史无前例的第三任期之后,美方认为“他说的话比他下属的话重要得多”。一位美国官员匿名表示:“我们认为,领导人级别的接触,特别是鉴于权力集中在习近平手中,对于促进我们两国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因此美官员普遍认为,若中国政府最终同意布林肯访华,尤其若能安排他会晤习近平,才可能为美中关系开辟更多沟通的空间。

查看评论(24)

24小时热点排行

不丹大王母风韵犹存骑摩托,4位亲姐妹共侍一夫
马斯克20岁“女儿”意外亮相真人秀,穿露脐背心热舞
奥特曼国会听证会发言:美国模型领先于中国,但...
百色一葬礼墙体倒塌多人死伤,悲剧如何酿成?
新教皇的芝加哥故居待售,房主称“像中了彩票”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称印巴在美国的斡旋下停火,鲁比奥透露细节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美国加税145%,“他”的1000万圣诞树订单说没就没了
中国篮协归化新规:球员要弃原国籍、学唱国歌
ICE在纽约执法!多名亚裔被捕,华裔在内
特朗普:将对各国维持至少10%基准关税 但允许例外
印度前外交官:让巴基斯坦缓和局势 中国说的话好使
告别户口本!中国婚姻登记实现全国各地通办
特朗普又反悔?这次要推动上调“超级富豪税”
赵作海去世,冤案制造者结局如何?
1.9万名村官被查背后 治理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
“你好呀,丁真!好多年了…”华春莹与丁真同框
英法德波四国领袖突访问基辅 表态力挺乌克兰
张本智和称深受雨果世界杯夺冠冲击:下次该轮到我了
流浪太空53载,苏联“宇宙-482”探测器终坠回印度洋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驻美大使空缺逾三月 中国传对美“搞失踪”

德国之声 2023-04-06 19:34:59

美媒引述消息透露,美方一直积极安排与中国恢复对话,但中国却对美国上演“突然消失”(ghosting)戏码。同时中国驻美大使已空缺达3个月,专家认为这是北京在故弄玄虚,“就是要让美方知道北京很不悦”。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週三(4月5日)引述消息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气球事件后一直想重新安排与中国高层的会面,但北京却对他“冷眼相看”(give him the cold shoulder)、“搞失踪”(ghosting)。

消息来自一位现任美国官员及一位前国务院官员。他们匿名透露,2月份一个中国的高空间谍气球飞越美国上空,导致布林肯推迟访华行程,但此后美方一直在“努力重启”双边高官会谈,包含安排布林肯及其他美国高官访华,以及促使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

然而,这些消息表示:“中国正在回绝美国的努力。”美国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上週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一直不愿意参与(和美国)建立信任、危机沟通或热线的有关讨论。”

报道亦指,台湾总统蔡英文与美国众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5日的正式会面,可能再度打击中国与美国恢复交流的意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日对此表示:“坚决反对美国政府第三号人物、众议长麦卡锡同蔡英文会见”,且该会面“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领土完整”。

保卫民主基金会(FDD)高级中国研究员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告诉POLITICO,蔡英文和麦卡锡“必须处理好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要传递团结的信息,又不能给北京以过度反应的许可”。

报道分析,蔡英文至今展开过七次“过境外交”,当时也都激怒了中国,但外交关系很快就反弹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奥林斯(Steve Orlins)指出,蔡英文与麦卡锡的会晤并没有“官方访问的外衣”,这意味著在蔡英文回到台北后,“(美中)外交互动应该重新开始”。

但在近年来,美国不断向台湾加码出售武器,以及美台官员日益增加与蔡英文的互动,都导致中国对美方越来越反感。报道分析,原本中美双方都希望稳定日益动荡的关系,但现在情况变得更多的是“华盛顿主动联络,而中国政府却退缩了”。

中国驻美大使空缺

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大使一职已空缺超过3个月。 《南华早报》指出,这是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该官位悬宕最久的一次;上一次是在1995年6月,当时华府同意中华民国(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在台湾总统大选前访美,随后北京即召回时任中国驻美大使长达两个月。

台湾中央社5日报道,此人事任命迟迟未定案,凸显了中美关系陷入僵局,也意味著中国目前还在审慎斟酌如何与美国打交道。

自前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接任中国外交部长后,各方专家普遍认为,下一任驻美大使将由秦刚的副手之一谢锋担纲,但北京至今尚未布达正式消息。而部分涉外专家也认为,不同于美国派大使需经过严格听证,北京的人选指派并没有内部资格审查的刁难,程序根本不该是问题。

“北京没有参议院,没有国会听证,(人选)定了就是定了,想必是北京在故弄玄虚,以表达对美方的不满,”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朱志群告诉《南华早报》:“就是要让美方知道北京很不悦,并期盼美国好好善待中国的新任大使。”

另有若干人士以当前局势分析,谢锋有望在本月走马上任,因为“北京得重新调整并关注蔡英文过境美国后,华府方面释放的初步信息”。

美盼与习近平直接接触

POLITICO报道,北京也特别针对习近平与拜登的通话提案进行反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上个月告诉记者,白宫希望在3月13日中国两会结束安排一次元首通话,当时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明确表示,北京不急于重新恢复这两位领导人的联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时告诉记者:“我们认为,沟通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增进理解、管控分歧,不能为沟通而沟通。美方应当拿出诚意,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返正轨。”

另一位熟悉布林肯访华计画的美国官员匿名透露,虽然对出访中国尚未定案,但布林肯将于4月中旬访问亚洲,并有可能在期间短暂造访中国。

POLITICO分析,自拜登上任以来,让中国保持定期、有意义的沟通一直是该政府面臨的挑战。即使有沟通,也往往没有什么实质成果,导致美国官员渴望更高层次的接触,特别是与习近平的直接接触。

报道指,习近平正式获得史无前例的第三任期之后,美方认为“他说的话比他下属的话重要得多”。一位美国官员匿名表示:“我们认为,领导人级别的接触,特别是鉴于权力集中在习近平手中,对于促进我们两国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因此美官员普遍认为,若中国政府最终同意布林肯访华,尤其若能安排他会晤习近平,才可能为美中关系开辟更多沟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