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出生率连年下降,放开单身女性“冻卵”是提高生育率的选项

出生率连年下降,放开单身女性“冻卵”是提高生育率的选项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 于 2023-03-29 09:34:2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大城市人口下滑的趋势正在显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1000万大关,跌至956万,人口出生率只有6.77‰。相比之下,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12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52‰。

缓解人口下降已经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了20多项提高出生率的建议,希望提升人们的生育意愿。这些建议覆盖了对多孩家庭经济和教育方面的支持,以及对“冻卵”等辅助生育技术合法化的倡议。

人口学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易富贤表示,任何鼓励生育的措施本身很难产生重大的影响,需要“整个经济、社会的范式改革来提高生育率”。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认为,超时工作、无偿加班、“996”等问题,对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再生产循环,对劳动者个人生存与发展,对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都造成极大影响和伤害,更不利于年轻人生孩子。她建议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提倡年轻人每天只工作8小时,并对8小时工作制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管,这样他们就有时间“谈恋爱、结婚、生子”,而且这对于确保女性不过度劳累至关重要。

担心子女无人照料也是影响年轻夫妇生育意愿的一个因素。在上海市统计局的调研中,4.8%的上海居民认为这是他们不打算生下一个孩子的主要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关于促进国家三胎政策有效落实的建议》的提案,呼吁进一步提高鼓励生育政策的精准度,加大鼓励生育的政策力度,从经济支持、托育和教育支持以及生育健康保障等多方面促进“三胎”政策落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3月15日已经就《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为最多5名3岁以下儿童开展日托业务。

大龄女性的生育问题是目前社会和医学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在今年两会上呼吁:“未婚女性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超过一定年龄没能生育,但有强烈生育愿望的,可以考虑先予生育力保存,待生育的其他条件满足后,再按程序完成辅助生殖技术。”

根据目前我国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徐丛剑认为,社会应该考虑到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女性实现生育的愿望,并对这部分未婚女性的生育问题给予关注和支持,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规定需要与时俱进地修订。

经济学家任泽平此前发布了一份《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报告显示,超6成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冻卵保存生育能力,其中30-34岁意愿最高,高学历意愿更高。报告还提到,从各国对比来看,目前大部分发达的经济体均可以允许单身女性冻卵来保存自己的生育能力。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卫健委有关部门正组织征求专家关于放开单身女性“冻卵”的意见。不过,由于辅助生殖技术不仅涉及医学问题,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社会伦理问题,因此也对政策的制定带来一定的挑战。

生殖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3月29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没有听说过相关的征求意见。”黄荷凤此前向第一财经记者强调:“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并非首选。保证妇幼健康,促进适龄夫妇的健康生殖才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保障。“

她表示,提倡健康生殖,保护生育力迫在眉睫。包括做好青少年性教育、减少非意愿的人工流产 ;鼓励适龄生育,避免非必要的生育年龄延迟;保护生殖环境、减少男性精液参数持续性下降的现状;同时也需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嗜好或肥胖等亚健康状态对生殖健康的损害;此外,提倡备孕夫妇在孕前进行生殖健康的相关咨询,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徐丛剑也强调,不能过度地完全放开未婚女性的“冻卵”,以避免对社会产生错误导向。他没有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复是否收到关于放开单身女性“冻卵”的征求意见。

不过,针对不孕症夫妇的治疗,国家医保局近期已经出台措施,将逐步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这也将极大程度上减轻不孕症家庭的医疗负担,将使得更多的不孕症患者,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家庭进入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行列。

根据2019年全国的数据统计,我国行辅助生殖技术诊疗的周期数达126万个周期,助孕的活产婴儿数达到38万余,占同年活产婴儿总数的2.6%。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南大学教职员嫖娼拍照要挟女方 聊天曝光太辣眼
东北大学6学生溺毙:3负责人被捕 现场直击组图
境外论坛流传大量中国女性私密照 政府应积极行动
东北大学6名大学生遇难事故 一块格栅板的致命风险
首批俄失事客机坠毁现场图片公布 机上有名中国公民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海关突发提醒:绿卡持有者未随身携带是犯法!
粪水+铅中毒发酵 央视急播:美国近半自来水有毒
中国原计划赶超SpaceX 如今越来越渺茫 关键难题是…
为了逃避高额学贷 美国年轻人纷纷开始跑路海外了
湘潭9岁网球女孩晒成“老抽色” 网友:尼日利亚选手?
东北大学6名大学生“溺亡”,让人后背发凉
大转向!还记得他吗?如今公开辱骂特朗普…
特朗普突然拉马斯克一把:想让他的公司蓬勃发展
遭遇强烈批评,习近平被迫对“禁酒令”进行微调
奥巴马还有道“免罪金牌”,是特朗普给他留下的
特斯拉收入暴跌16% 马斯克电话会议说了九次“艰难”
马克龙宣布法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 以国不满
特朗普夸耀施压使日本让步,追加采购美国数十亿军火
如此生活20年,直到坠入岩浆
哥大同意向川普政府支付2.2亿美元 以恢复联邦资助
大学4生命案 凶手判4个无期 遇害者亲友当庭哭泣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出生率连年下降,放开单身女性“冻卵”是提高生育率的选项

第一财经 2023-03-29 09:34:25

中国大城市人口下滑的趋势正在显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1000万大关,跌至956万,人口出生率只有6.77‰。相比之下,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12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52‰。

缓解人口下降已经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了20多项提高出生率的建议,希望提升人们的生育意愿。这些建议覆盖了对多孩家庭经济和教育方面的支持,以及对“冻卵”等辅助生育技术合法化的倡议。

人口学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易富贤表示,任何鼓励生育的措施本身很难产生重大的影响,需要“整个经济、社会的范式改革来提高生育率”。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认为,超时工作、无偿加班、“996”等问题,对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再生产循环,对劳动者个人生存与发展,对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都造成极大影响和伤害,更不利于年轻人生孩子。她建议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提倡年轻人每天只工作8小时,并对8小时工作制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管,这样他们就有时间“谈恋爱、结婚、生子”,而且这对于确保女性不过度劳累至关重要。

担心子女无人照料也是影响年轻夫妇生育意愿的一个因素。在上海市统计局的调研中,4.8%的上海居民认为这是他们不打算生下一个孩子的主要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关于促进国家三胎政策有效落实的建议》的提案,呼吁进一步提高鼓励生育政策的精准度,加大鼓励生育的政策力度,从经济支持、托育和教育支持以及生育健康保障等多方面促进“三胎”政策落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3月15日已经就《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为最多5名3岁以下儿童开展日托业务。

大龄女性的生育问题是目前社会和医学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在今年两会上呼吁:“未婚女性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超过一定年龄没能生育,但有强烈生育愿望的,可以考虑先予生育力保存,待生育的其他条件满足后,再按程序完成辅助生殖技术。”

根据目前我国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徐丛剑认为,社会应该考虑到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女性实现生育的愿望,并对这部分未婚女性的生育问题给予关注和支持,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规定需要与时俱进地修订。

经济学家任泽平此前发布了一份《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报告显示,超6成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冻卵保存生育能力,其中30-34岁意愿最高,高学历意愿更高。报告还提到,从各国对比来看,目前大部分发达的经济体均可以允许单身女性冻卵来保存自己的生育能力。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卫健委有关部门正组织征求专家关于放开单身女性“冻卵”的意见。不过,由于辅助生殖技术不仅涉及医学问题,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社会伦理问题,因此也对政策的制定带来一定的挑战。

生殖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3月29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没有听说过相关的征求意见。”黄荷凤此前向第一财经记者强调:“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人口问题,并非首选。保证妇幼健康,促进适龄夫妇的健康生殖才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保障。“

她表示,提倡健康生殖,保护生育力迫在眉睫。包括做好青少年性教育、减少非意愿的人工流产 ;鼓励适龄生育,避免非必要的生育年龄延迟;保护生殖环境、减少男性精液参数持续性下降的现状;同时也需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嗜好或肥胖等亚健康状态对生殖健康的损害;此外,提倡备孕夫妇在孕前进行生殖健康的相关咨询,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徐丛剑也强调,不能过度地完全放开未婚女性的“冻卵”,以避免对社会产生错误导向。他没有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复是否收到关于放开单身女性“冻卵”的征求意见。

不过,针对不孕症夫妇的治疗,国家医保局近期已经出台措施,将逐步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这也将极大程度上减轻不孕症家庭的医疗负担,将使得更多的不孕症患者,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家庭进入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行列。

根据2019年全国的数据统计,我国行辅助生殖技术诊疗的周期数达126万个周期,助孕的活产婴儿数达到38万余,占同年活产婴儿总数的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