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这就是现在的巴黎街头,一切触目惊心……

这就是现在的巴黎街头,一切触目惊心……

文章来源: 牛弹琴 于 2023-03-26 11:29: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来自中国官媒旗下自媒体牛弹琴:

看到上面这张图片了吧,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这就是现在的巴黎,一个自带魔力的艺术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一个引无数文人墨客美女竞折腰的巴黎。

海明威就曾经感慨写道: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生活于巴黎,那无论你在哪里度过余生,巴黎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但如果你现在去巴黎,你可能比海明威更加感慨。

那是一个你可能完全不认识的巴黎,那是一个垃圾中的巴黎,一个火光中的巴黎,一个愤怒正在燃烧的巴黎。

反正,不管是在埃菲尔铁塔旁,还是在凯旋门外,触目可见的,是层层叠叠的垃圾。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想留下巴黎的倩影,避不开的,就是一包又一包的垃圾。

为什么?

巴黎的清洁工人罢工了,而且一罢就是10多天,于是,成千上万吨的垃圾,就丢弃在巴黎街头。有的垃圾袋还破碎了,整个巴黎城,都可以闻到垃圾特殊的味道。

不仅仅清洁工人罢工,整个法国都在罢工,抗议马克龙提出的延迟退休法案。按照这个法案,法国人的退休年龄,将从62岁提高到64岁。

法国人愤怒了。凭什么?法国八大工会一起行动,公务员不工作了,教师不上课了,清洁工人也不清洁了。

每天都有游行,每天都有抗议,每天都有冲突,看看巴黎的街头,垃圾遍地,道路堵塞,这还哪像是巴黎?比乌克兰战区还要战区。

感觉现在的巴黎,只要一打开窗,你就可以直接丢垃圾。

抗议者发誓:让爱丽舍宫的墙壁都要颤抖。

马克龙拒绝妥协:我们已经没有退路。

很简单,法国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人口在老化,如果再不延迟退休,法国的整个养老金体系,正在“走向灾难”。

但很多法国人不接受,认为现在的延迟退休方案,实际由法国最贫穷的人在承担冲击。这些人往往很早就参加工作,但现在,他们必须又多工作两年,凭什么?

尤其在法国,密特朗时期,退休年龄是65岁,但为了提高法国人福利,密特朗大手一挥,改到60岁。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要想改回到64岁,难,很难,非常难!

马克龙已经不用考虑再连任,于是一咬牙一跺脚,改!

但结果就是比黄马甲抗议更大规模的示威。3月24日,更是法国近来最暴力的一天,仅在巴黎一个地方,就点燃了900多场大火,抗议者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400多人被逮捕。

遍布街头的垃圾,就成了抗议者最好的武器,最好的点火材料。

不仅仅街头的垃圾倒了霉,停在大街上的汽车被点燃,很多商店橱窗被砸烂。垃圾中的巴黎,成了火光中的巴黎。

街头的混乱局面,让马克龙也不得不宣布:基于“常识和友谊”,他不得不要求英国推迟查尔斯国王对法国的国事访问。不然,查尔斯肯定会成为抗议目标,并导致“可怕的局面”。

法国怎么了?

怎么说呢。

1,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2,在西方,执政者瞎折腾,只会将整个国家带入沟里,法国就是教训,前任一时爽,后任火葬场。

3,西方人享福享惯了,过苦日子就难,所以,我们就看到,一遍又一遍的折腾,没完没了的罢工。不改革,死路一条;但一改革,就是目前的死路。

归根到底,都是国家治理出了问题。很有意思的,法国政府强烈谴责一些暴徒不遵守法律,趁机搞事。

现在的法国,可以说,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现在的巴黎,很多巴黎人都在劝,大家都别来巴黎了,难道来看垃圾和火光吗?

当然,作为世界上最会享受也最会罢工的民族,法国人也有温馨一刻。比如,看照片,有法国人边罢工边烤香肠,旁边还摆上一叠干净的餐巾纸。

还有,外面火光熊熊,警察和示威者在恶斗,餐馆里人们兴致勃勃,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看窗外的风景线。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巴黎街头的一对情侣,一张小桌,两杯红酒,什么抗议、什么火光,都不影响巴黎人的约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 成为纽约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长
“最牛软饭男”李春平痴呆中去世 伺候美国老妇13年…
美国地方选举共和党失利,川普:因为我不在选票上
巴西决定:临时迁都
中国种地能挣多少钱?这五年我们问了一千多位农民




24小时讨论排行

姓袁的历史老师 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曼达尼组建全女性过渡团队,为纽约市长工作做准备
关税案开审 最高院何时判决?川普:国家生死抉择
特朗普:习近平两侧官员坐姿端正 不敢回答我问话…
奥巴马向共和党喊话:千万家庭或面临饥饿寒冬
川普回应曼达尼:对我客气点 你很多东西要我批呢
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创多项纪录 “川普最大噩梦”
曼达尼当选 华尔街严阵以待 企业纷纷搬家
曼达尼成纽约市长 演说频批总统 川普:一切就此开始
有华人靠拍照举报年赚$70多万 议员怒:制度被玩坏了
缅北诈骗首脑父子判死 41座“杀人炼狱”内幕曝光
上海小学惊传9年抽血计划 家长恐沦器官移植配对库
美国“裁员潮”密集爆发,就业市场警报拉响
现实主义胜出“红军城战役”成西方幻觉崩溃起点
输不起!民主党大获全胜后 川普呼吁改变投票制度
川普硬拗“物价下降” CNN示警:重蹈拜登覆辙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这就是现在的巴黎街头,一切触目惊心……

牛弹琴 2023-03-26 11:29:19

来自中国官媒旗下自媒体牛弹琴:

看到上面这张图片了吧,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这就是现在的巴黎,一个自带魔力的艺术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一个引无数文人墨客美女竞折腰的巴黎。

海明威就曾经感慨写道: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生活于巴黎,那无论你在哪里度过余生,巴黎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但如果你现在去巴黎,你可能比海明威更加感慨。

那是一个你可能完全不认识的巴黎,那是一个垃圾中的巴黎,一个火光中的巴黎,一个愤怒正在燃烧的巴黎。

反正,不管是在埃菲尔铁塔旁,还是在凯旋门外,触目可见的,是层层叠叠的垃圾。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想留下巴黎的倩影,避不开的,就是一包又一包的垃圾。

为什么?

巴黎的清洁工人罢工了,而且一罢就是10多天,于是,成千上万吨的垃圾,就丢弃在巴黎街头。有的垃圾袋还破碎了,整个巴黎城,都可以闻到垃圾特殊的味道。

不仅仅清洁工人罢工,整个法国都在罢工,抗议马克龙提出的延迟退休法案。按照这个法案,法国人的退休年龄,将从62岁提高到64岁。

法国人愤怒了。凭什么?法国八大工会一起行动,公务员不工作了,教师不上课了,清洁工人也不清洁了。

每天都有游行,每天都有抗议,每天都有冲突,看看巴黎的街头,垃圾遍地,道路堵塞,这还哪像是巴黎?比乌克兰战区还要战区。

感觉现在的巴黎,只要一打开窗,你就可以直接丢垃圾。

抗议者发誓:让爱丽舍宫的墙壁都要颤抖。

马克龙拒绝妥协:我们已经没有退路。

很简单,法国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人口在老化,如果再不延迟退休,法国的整个养老金体系,正在“走向灾难”。

但很多法国人不接受,认为现在的延迟退休方案,实际由法国最贫穷的人在承担冲击。这些人往往很早就参加工作,但现在,他们必须又多工作两年,凭什么?

尤其在法国,密特朗时期,退休年龄是65岁,但为了提高法国人福利,密特朗大手一挥,改到60岁。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要想改回到64岁,难,很难,非常难!

马克龙已经不用考虑再连任,于是一咬牙一跺脚,改!

但结果就是比黄马甲抗议更大规模的示威。3月24日,更是法国近来最暴力的一天,仅在巴黎一个地方,就点燃了900多场大火,抗议者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400多人被逮捕。

遍布街头的垃圾,就成了抗议者最好的武器,最好的点火材料。

不仅仅街头的垃圾倒了霉,停在大街上的汽车被点燃,很多商店橱窗被砸烂。垃圾中的巴黎,成了火光中的巴黎。

街头的混乱局面,让马克龙也不得不宣布:基于“常识和友谊”,他不得不要求英国推迟查尔斯国王对法国的国事访问。不然,查尔斯肯定会成为抗议目标,并导致“可怕的局面”。

法国怎么了?

怎么说呢。

1,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2,在西方,执政者瞎折腾,只会将整个国家带入沟里,法国就是教训,前任一时爽,后任火葬场。

3,西方人享福享惯了,过苦日子就难,所以,我们就看到,一遍又一遍的折腾,没完没了的罢工。不改革,死路一条;但一改革,就是目前的死路。

归根到底,都是国家治理出了问题。很有意思的,法国政府强烈谴责一些暴徒不遵守法律,趁机搞事。

现在的法国,可以说,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现在的巴黎,很多巴黎人都在劝,大家都别来巴黎了,难道来看垃圾和火光吗?

当然,作为世界上最会享受也最会罢工的民族,法国人也有温馨一刻。比如,看照片,有法国人边罢工边烤香肠,旁边还摆上一叠干净的餐巾纸。

还有,外面火光熊熊,警察和示威者在恶斗,餐馆里人们兴致勃勃,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看窗外的风景线。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巴黎街头的一对情侣,一张小桌,两杯红酒,什么抗议、什么火光,都不影响巴黎人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