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上大学前“读书有一切”毕业后要我们“拧螺丝”

上大学前“读书有一切”毕业后要我们“拧螺丝”

文章来源: 非虚构故事 于 2023-03-20 19:42: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最近一段时间,“孔乙己文学”的事儿实在是太火了。年轻人纷纷将自己代入鲁迅笔下那个落魄书生。这还了得,这届年轻人是要彻底“躺平”的节奏啊。

对此,央视不得不跳出来“正本清源”,说:孔乙己之所以陷入困顿,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因为放不下读书的架子,不愿意劳动改变自身处境。

同时不忘教育一下年轻人,要努力奋斗,“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对于央视网这个鸡汤味有点浓的说教,大部分“现代孔乙己”当然不买账。这条微博下面为这个事情吵成了一片,还吵出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孔乙己文学”。

央视这碗浓鸡汤非但没有鼓舞到年轻人,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本来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已经够烦了,你还高高在上地对我说教,暗戳戳地指责年轻人不愿放下身段向下兼容。

年轻人又不傻,官媒心里打得那点小九九谁还不知道。眼下经济下行,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都很难,就业岗位大幅收缩,社会面无法吸纳所有的大学生。

这本是一个结构性的社会问题,官媒避重就轻,将社会问题归咎为个人问题——你找不多工作是你自己的原因,不要怪社会。这着实令人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恶心。

就拿孔乙己来说,人家本来是一个落后社会的受害者,在他们眼里变成了不愿劳动的懒汉。

当年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时候,也不是对着孔乙己去的,而是对着这个腐朽的封建制度去的。鲁迅他对孔乙己的态度是悲悯,不是嘲讽,更不是怒批。

他们把孔乙己挖出来鞭尸,目的是教化当代大学生的。

孔乙己招谁惹谁了。

其实年轻人也不是不肯下沉到工厂和工地,就像董小姐说的,“大学生去工厂拧螺丝没什么不可以的”。毕竟小镇做题家们的父辈又不是没有拧过螺丝搬过砖。

我们不愤的是不公平。凭什么那些好单位、好岗位“周公子们”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我们就非得去工厂扭螺丝,去酒店当保安?周公子是学习比我们好还是学校比我们好?

我们知道,他只是出身比我们好罢了。

网友说老一代的农民工已经老去,新一茬的大学生风华正茂,活儿总得有人干,三千块钱的工资总得有人领。

话虽如此,这活为什么不是周公子们来干呢?

但网友还是说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现实:

“新一茬领3000块工资的大学生正是那些老一辈领3000块工资的农民工背井离乡、省吃俭用供出来的。”

在我看来,现在大学生们表现出来的“躺平”态度是种对既定命运的一种消极反抗。

颇具讽刺的是,他们对尚未进入大学的中学生又是另一番态度,用近乎疯狂的方式鼓励他们考大学,改变人生。

还记得前段时间一些中学高考誓师大会吗?那些高亢的宣言还言犹在耳,发言学生那咬牙切齿、面目狰狞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怎么上完大学后就要他们脱下那象征着读书人的长衫?

誓师大会上发言的学生不是说“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最后让他们带着这份豪气去工厂捏螺丝?他们肯定不答应啊。

上大学前给我们打鸡血,说读书能拥有一切;毕业后兑现不了就让我们忘记寒窗苦读十余载,脱下好不容易穿上的长衫,放下读书人的自尊。

不带这么玩的。

今天看到新闻说,中国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将达到1158万,同比增加82万人。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苏秀丽透露,北京高校毕业生今年呈现出一个新的变化,即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的毕业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

越来越多高学历现代孔乙己即将毕业,届时要把他们的长衫脱下来将更加阵痛。

就像网友说的:“读书让我不满足于现状,但又无力改变现状。”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9)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4大学生在出租屋遭砍死 残忍震惊全美 博士生认罪逃死
急坠8000米 乘客"魂没了 腿在抖" 中国春秋航空火速切割
湖北破纪录暴雨!洪灾一夜摧毁全城 悽惨视频曝光
63岁德国王子突然客死他乡 51岁新婚王妃遭打击
川马互骂 川普威胁砍特斯拉补助 马斯克怒回 股价重挫

24小时讨论排行

纽时: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中国
特朗普普京齐聚北京?九三阅兵或成国际格局分水岭
“大又美法案”51:50参院闯关成功 万斯投下关键票
夫妻花50万带儿子游41国 网民嘲:英语零进步属浪费
是否驱逐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们得研究看看
伊朗12天内兵败如山倒 原来是印度反水 为以立奇功?
中国短剧海外爆红:美国三线演员争演 薪水暴增7倍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示威者带来51口棺材抗议大而美法案 数十人被捕…
“鳄鱼恶魔岛”移民监启用 20万鳄鱼看守 川普将出席开幕
不满移民不会说英文 川普:在翻译上美国花太多钱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毫无疑问,这就是全世界最轰动的分手大戏
川普考虑让他驱逐出境!马斯克气炸:是时候组新政党了
疑似发表辱华言论,绿洲乐队主唱道歉
纽约时报:特朗普的美国正变得越来越像中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上大学前“读书有一切”毕业后要我们“拧螺丝”

非虚构故事 2023-03-20 19:42:31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最近一段时间,“孔乙己文学”的事儿实在是太火了。年轻人纷纷将自己代入鲁迅笔下那个落魄书生。这还了得,这届年轻人是要彻底“躺平”的节奏啊。

对此,央视不得不跳出来“正本清源”,说:孔乙己之所以陷入困顿,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因为放不下读书的架子,不愿意劳动改变自身处境。

同时不忘教育一下年轻人,要努力奋斗,“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对于央视网这个鸡汤味有点浓的说教,大部分“现代孔乙己”当然不买账。这条微博下面为这个事情吵成了一片,还吵出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孔乙己文学”。

央视这碗浓鸡汤非但没有鼓舞到年轻人,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本来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已经够烦了,你还高高在上地对我说教,暗戳戳地指责年轻人不愿放下身段向下兼容。

年轻人又不傻,官媒心里打得那点小九九谁还不知道。眼下经济下行,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都很难,就业岗位大幅收缩,社会面无法吸纳所有的大学生。

这本是一个结构性的社会问题,官媒避重就轻,将社会问题归咎为个人问题——你找不多工作是你自己的原因,不要怪社会。这着实令人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恶心。

就拿孔乙己来说,人家本来是一个落后社会的受害者,在他们眼里变成了不愿劳动的懒汉。

当年鲁迅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时候,也不是对着孔乙己去的,而是对着这个腐朽的封建制度去的。鲁迅他对孔乙己的态度是悲悯,不是嘲讽,更不是怒批。

他们把孔乙己挖出来鞭尸,目的是教化当代大学生的。

孔乙己招谁惹谁了。

其实年轻人也不是不肯下沉到工厂和工地,就像董小姐说的,“大学生去工厂拧螺丝没什么不可以的”。毕竟小镇做题家们的父辈又不是没有拧过螺丝搬过砖。

我们不愤的是不公平。凭什么那些好单位、好岗位“周公子们”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我们就非得去工厂扭螺丝,去酒店当保安?周公子是学习比我们好还是学校比我们好?

我们知道,他只是出身比我们好罢了。

网友说老一代的农民工已经老去,新一茬的大学生风华正茂,活儿总得有人干,三千块钱的工资总得有人领。

话虽如此,这活为什么不是周公子们来干呢?

但网友还是说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现实:

“新一茬领3000块工资的大学生正是那些老一辈领3000块工资的农民工背井离乡、省吃俭用供出来的。”

在我看来,现在大学生们表现出来的“躺平”态度是种对既定命运的一种消极反抗。

颇具讽刺的是,他们对尚未进入大学的中学生又是另一番态度,用近乎疯狂的方式鼓励他们考大学,改变人生。

还记得前段时间一些中学高考誓师大会吗?那些高亢的宣言还言犹在耳,发言学生那咬牙切齿、面目狰狞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怎么上完大学后就要他们脱下那象征着读书人的长衫?

誓师大会上发言的学生不是说“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最后让他们带着这份豪气去工厂捏螺丝?他们肯定不答应啊。

上大学前给我们打鸡血,说读书能拥有一切;毕业后兑现不了就让我们忘记寒窗苦读十余载,脱下好不容易穿上的长衫,放下读书人的自尊。

不带这么玩的。

今天看到新闻说,中国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将达到1158万,同比增加82万人。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苏秀丽透露,北京高校毕业生今年呈现出一个新的变化,即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的毕业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

越来越多高学历现代孔乙己即将毕业,届时要把他们的长衫脱下来将更加阵痛。

就像网友说的:“读书让我不满足于现状,但又无力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