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这些人,为什么要争取中国人不需要的东西?

这些人,为什么要争取中国人不需要的东西?

文章来源: 星球商业评论 于 2023-03-01 18:05:2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08年,朱征夫律师第一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此后的15年里,他多次呼吁和提案,应该取消《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

朱律师一直是个高产委员,2003年他还是广东省政协委员的时候,恰好孙志刚事件爆发,公安部终于终止了存在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朱征夫就提议,应该停止劳动教养制度。这一提议,就提了10年。

此后的岁月里,他的提案范围很广,很多发端于热点事件,为民众争取权益。2018年,南方日报采访他,问他为什么如此高产,他说:

如果不积极履职,感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盼。

这一次,朱征夫再一次因为要求废除寻衅滋事罪登上热搜。寻衅滋事罪是我国一个很特殊的罪名,许多案件里都有它的身影。此前南京供奉甲级战犯事件中,主角吴阿萍就是以寻衅滋事罪被拘捕。唐山打人事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同样是以寻衅滋事罪被拘捕。

根据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工作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批准逮捕寻衅滋事罪93834人,排名所有罪名的前三。

但在朱征夫看来,寻衅滋事罪的条款模糊,司法过程中常见扩大化,属于口袋罪。

这一点和政法大学罗翔教授的观点近似。按照罗翔教授的说法,寻衅滋事罪:

是刑法之耻。

罗老师在他的文章里提出了寻衅滋事罪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是条款规定模糊。

寻衅滋事有四种情况,其中有一种是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被认为是寻衅滋事罪。

但什么叫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又该如何判断?在法律上,并没有严格的认定标准。

比如广东肇庆的丁某案。丁某喜欢在墙上涂鸦,被公安机关逮捕。因为他造成的损失不足5000元(4700元),不能以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提起公诉。于是检方以丁某涉嫌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

这是很典型的“口袋”。

一个广东小伙街头涂鸦和河南红码事件里有关部门对储户们赋红码,到底是谁对公共秩序的破坏性更大,大家心里都有杆称。

其次,罗翔指出,寻衅滋事罪里规定的情形,容易和其他罪名重合,甚至形成犯罪行为轻重和量刑的倒挂。

比如2018年,平文涛在杭州西湖的石碑上刻字,被公安机关以涉嫌寻衅滋事拘捕。平文涛刻的不是文物,所以够不上故意损坏文物。石碑价格又够不上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罪,所以用的是寻衅滋事。

但问题来了,故意破坏文物,可以面临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损坏公私财物,可以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平某面对的寻衅滋事,却可以面对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不破坏文物,够不上损坏财物,判刑却要比以上两种罪名都重。这到底是在惩罚犯罪:

还是在鼓励大家以后刻字都刻文物上?

为什么明知道写得模糊会有问题,还要模糊地去写,有个古代的故事大概可以答疑。孔夫子的后代们点评春秋左传时,曾评价道,把法律写得太精确,使用法律的时候,就失去了人为解释的空间,威力大大的削弱: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要不说古人有智慧呢。

当然,反对取消寻衅滋事罪的人也不少。不少学界人事认为,寻衅滋事不是立法上的问题,只是司法机关执法的问题。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已经对寻衅滋事做出了诸多限制。具体执行那是司法部门的问题。

这种观点乃悟不太明白,对于公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授权的都是被禁止的。你既然授权了,怎么还能说是执法部门的问题?

最让人疑惑的是,很多网友也不支持取消寻衅滋事罪。在四川观察发布了一个7万人的投票里,超过三分之二的网友选择不支持取消寻衅滋事罪。

有人问你们不支持取消的理由是什么?下面最高赞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一般来说不会惹事儿。

这位网友,你觉得发微博算不算惹事儿?

查看评论(1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不丹大王母风韵犹存骑摩托,4位亲姐妹共侍一夫
马斯克20岁“女儿”意外亮相真人秀,穿露脐背心热舞
奥特曼国会听证会发言:美国模型领先于中国,但...
百色一葬礼墙体倒塌多人死伤,悲剧如何酿成?
新教皇的芝加哥故居待售,房主称“像中了彩票”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称印巴在美国的斡旋下停火,鲁比奥透露细节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美国加税145%,“他”的1000万圣诞树订单说没就没了
中国篮协归化新规:球员要弃原国籍、学唱国歌
ICE在纽约执法!多名亚裔被捕,华裔在内
印度前外交官:让巴基斯坦缓和局势 中国说的话好使
告别户口本!中国婚姻登记实现全国各地通办
特朗普又反悔?这次要推动上调“超级富豪税”
赵作海去世,冤案制造者结局如何?
特朗普:将对各国维持至少10%基准关税 但允许例外
英法德波四国领袖突访问基辅 表态力挺乌克兰
“你好呀,丁真!好多年了…”华春莹与丁真同框
1.9万名村官被查背后 治理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
张本智和称深受雨果世界杯夺冠冲击:下次该轮到我了
流浪太空53载,苏联“宇宙-482”探测器终坠回印度洋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这些人,为什么要争取中国人不需要的东西?

星球商业评论 2023-03-01 18:05:29


2008年,朱征夫律师第一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此后的15年里,他多次呼吁和提案,应该取消《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

朱律师一直是个高产委员,2003年他还是广东省政协委员的时候,恰好孙志刚事件爆发,公安部终于终止了存在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朱征夫就提议,应该停止劳动教养制度。这一提议,就提了10年。

此后的岁月里,他的提案范围很广,很多发端于热点事件,为民众争取权益。2018年,南方日报采访他,问他为什么如此高产,他说:

如果不积极履职,感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盼。

这一次,朱征夫再一次因为要求废除寻衅滋事罪登上热搜。寻衅滋事罪是我国一个很特殊的罪名,许多案件里都有它的身影。此前南京供奉甲级战犯事件中,主角吴阿萍就是以寻衅滋事罪被拘捕。唐山打人事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同样是以寻衅滋事罪被拘捕。

根据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工作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批准逮捕寻衅滋事罪93834人,排名所有罪名的前三。

但在朱征夫看来,寻衅滋事罪的条款模糊,司法过程中常见扩大化,属于口袋罪。

这一点和政法大学罗翔教授的观点近似。按照罗翔教授的说法,寻衅滋事罪:

是刑法之耻。

罗老师在他的文章里提出了寻衅滋事罪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是条款规定模糊。

寻衅滋事有四种情况,其中有一种是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被认为是寻衅滋事罪。

但什么叫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又该如何判断?在法律上,并没有严格的认定标准。

比如广东肇庆的丁某案。丁某喜欢在墙上涂鸦,被公安机关逮捕。因为他造成的损失不足5000元(4700元),不能以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提起公诉。于是检方以丁某涉嫌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

这是很典型的“口袋”。

一个广东小伙街头涂鸦和河南红码事件里有关部门对储户们赋红码,到底是谁对公共秩序的破坏性更大,大家心里都有杆称。

其次,罗翔指出,寻衅滋事罪里规定的情形,容易和其他罪名重合,甚至形成犯罪行为轻重和量刑的倒挂。

比如2018年,平文涛在杭州西湖的石碑上刻字,被公安机关以涉嫌寻衅滋事拘捕。平文涛刻的不是文物,所以够不上故意损坏文物。石碑价格又够不上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罪,所以用的是寻衅滋事。

但问题来了,故意破坏文物,可以面临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损坏公私财物,可以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平某面对的寻衅滋事,却可以面对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不破坏文物,够不上损坏财物,判刑却要比以上两种罪名都重。这到底是在惩罚犯罪:

还是在鼓励大家以后刻字都刻文物上?

为什么明知道写得模糊会有问题,还要模糊地去写,有个古代的故事大概可以答疑。孔夫子的后代们点评春秋左传时,曾评价道,把法律写得太精确,使用法律的时候,就失去了人为解释的空间,威力大大的削弱: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要不说古人有智慧呢。

当然,反对取消寻衅滋事罪的人也不少。不少学界人事认为,寻衅滋事不是立法上的问题,只是司法机关执法的问题。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已经对寻衅滋事做出了诸多限制。具体执行那是司法部门的问题。

这种观点乃悟不太明白,对于公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授权的都是被禁止的。你既然授权了,怎么还能说是执法部门的问题?

最让人疑惑的是,很多网友也不支持取消寻衅滋事罪。在四川观察发布了一个7万人的投票里,超过三分之二的网友选择不支持取消寻衅滋事罪。

有人问你们不支持取消的理由是什么?下面最高赞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一般来说不会惹事儿。

这位网友,你觉得发微博算不算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