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5毫米息肉拖成癌!医生感叹:可惜错过2个重要时机

5毫米息肉拖成癌!医生感叹:可惜错过2个重要时机

文章来源: 健康时报 于 2023-02-05 09:56:0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从42岁到61岁,5毫米的直肠息肉20年后变成癌。医生感叹“可惜了”,错过了2个重要时机。

5毫米直肠息肉20年后变成癌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科主任医师李初俊曾接诊过一个真实案例:

2019年末,61岁陈先生专程从300多公里外赶来就诊,称自己大便次数增多伴反复便血3个月。作为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专科医生,李初俊医生敏锐地意识到:情况不妙!可能又是直肠癌!

李初俊医生追问陈先生既往病史及是否做过肠镜检查时,患者竟拿出了一份20年前的肠镜检查报告。

原来1999年陈先生在当地曾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当时便发现有个直径5毫米的亚蒂直肠息肉,但未做处理。20年来竟一直没有予以重视,再也没有做过肠镜复查追踪息肉的变化情况!

这份20多年前的纤维内窥镜检查报告显示:患者直肠有一处约5毫米乘5毫米的腺瘤样息肉,发红短蒂,无活动性出血。

5毫米有多大?约莫只有绿豆大小。可惜早期的肠镜报告没有图像。

1999年的纤维内窥镜检查报告

后来李初俊医生为患者进行了电子结肠镜检查。于直肠距肛缘12厘米~17厘米见一环2/5周肿物,直径4厘米-5厘米,表面糜烂坏死。

从肠镜检查所见,基本可以确定,直肠息肉已经癌变为直肠癌,而且已经不是早期!

2019年的电子结肠镜检查报告

医生感叹:错过了2个重要时机!

5毫米的直肠亚蒂息肉,放任不管20年后,长大了足足10倍,成为50毫米的病变。原本是良性的息肉(癌前病变),“质变”成了直肠癌。

李初俊主任医师感叹道:患者错过了两个重要处理时机:

第一次机会:

在发生肠癌癌前病变前,患者未能在还是息肉的这个癌前病变阶段接受肠镜下超微创切除,否则便可祛除癌前病变,预防肠癌;

第二次机会:

即使息肉刚刚癌变,早期仍可通过内镜治愈性切除。若及时就诊,就可在内镜下进行超微创切除局部早期癌变的息肉,无需开腹,无需切除肠段,可以保持肠道器官的完整性,避免肠癌根治手术带来的巨大手术创伤。

可惜,此案例由于拖延治疗,最终需要实施直肠癌根治术,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的肠段,治疗过程必须承受着肠道器官缺失和较大的创伤,也需要耗费较多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①

医生提醒:40岁后一定做一次肠镜

一般在临床上,医生都会建议超过40岁的人,无症状要做一次肠镜检查。而这并不是多此一举,更不是乱开检查。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梁宝松2022年在肠胃病刊文强调,人到中年,一定要做一次肠镜!原因其实很简单:

1. 结直肠癌症状非常隐蔽,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不典型;息肉更没有症状,只有肠镜检查时候才能够发现;其他如CT、彩超、核磁等,则无能为力。

2. 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手段。

3. 根据临床经验,人到40岁,超过20%的人长有息肉,过了50岁,超过30%的人有息肉;60-70岁的人比例会更高。

4. 发现息肉和早期肠癌,治疗非常简单,在内镜下就可完成,创伤也小,对预期寿命几乎没有影响!②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强烈建议以下人群要及时做个肠镜:

(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7)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③

肠镜是检查肠癌的有效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2018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超过45岁一定要做肠镜,如果没有异常,做一次肠镜管五年、十年没问题,不会得结直肠癌。④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履历写“曾受领导剧烈撞击45分钟”985美女后续 真相大白
外星人?女子家门口拍到诡异生物 百万网友炸锅了
搬离加州后,很多人选择在这里定居
H1B抽签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一个时代终结…
美国AI霸权路线曝光 三科技巨头成最大赢家

24小时讨论排行

英防长:若台湾爆发战事 英国已准备好在亚太区作战
一份与释永信通奸女人笔录 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真正奇怪的是,释永信为何现在才被查?
大罢免失败 给民进党上了一堂民主课
参议员提法案:任何人只要在美国居住7年就发绿卡!
史无前例!美欧贸易协议 总价达$1.35万亿
特朗普: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来没去过
医学生飞机上救人,被质疑没有行医资格
关税收入超$3000亿,特朗普放话给美国人发红包!
美欧15%关税条件曝光!冯德莱恩:已是最佳结果
流亡政府:藏族歌手在中国被捕 疑因赞颂达赖喇嘛
释永信涉刑事犯罪 严重违反戒律 包养多名情妇还有私生子
川普出手 只用这招“一剑封喉” 就让两国同意停火
卢比奥:万斯是2028年美国总统“绝佳候选人”
58岁宋祖英罕见露面,短发造型惊艳,皮肤光泽Q弹
川普花式改造白宫 装修前后对比图曝光 网友疯狂吐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5毫米息肉拖成癌!医生感叹:可惜错过2个重要时机

健康时报 2023-02-05 09:56:07

从42岁到61岁,5毫米的直肠息肉20年后变成癌。医生感叹“可惜了”,错过了2个重要时机。

5毫米直肠息肉20年后变成癌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科主任医师李初俊曾接诊过一个真实案例:

2019年末,61岁陈先生专程从300多公里外赶来就诊,称自己大便次数增多伴反复便血3个月。作为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专科医生,李初俊医生敏锐地意识到:情况不妙!可能又是直肠癌!

李初俊医生追问陈先生既往病史及是否做过肠镜检查时,患者竟拿出了一份20年前的肠镜检查报告。

原来1999年陈先生在当地曾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当时便发现有个直径5毫米的亚蒂直肠息肉,但未做处理。20年来竟一直没有予以重视,再也没有做过肠镜复查追踪息肉的变化情况!

这份20多年前的纤维内窥镜检查报告显示:患者直肠有一处约5毫米乘5毫米的腺瘤样息肉,发红短蒂,无活动性出血。

5毫米有多大?约莫只有绿豆大小。可惜早期的肠镜报告没有图像。

1999年的纤维内窥镜检查报告

后来李初俊医生为患者进行了电子结肠镜检查。于直肠距肛缘12厘米~17厘米见一环2/5周肿物,直径4厘米-5厘米,表面糜烂坏死。

从肠镜检查所见,基本可以确定,直肠息肉已经癌变为直肠癌,而且已经不是早期!

2019年的电子结肠镜检查报告

医生感叹:错过了2个重要时机!

5毫米的直肠亚蒂息肉,放任不管20年后,长大了足足10倍,成为50毫米的病变。原本是良性的息肉(癌前病变),“质变”成了直肠癌。

李初俊主任医师感叹道:患者错过了两个重要处理时机:

第一次机会:

在发生肠癌癌前病变前,患者未能在还是息肉的这个癌前病变阶段接受肠镜下超微创切除,否则便可祛除癌前病变,预防肠癌;

第二次机会:

即使息肉刚刚癌变,早期仍可通过内镜治愈性切除。若及时就诊,就可在内镜下进行超微创切除局部早期癌变的息肉,无需开腹,无需切除肠段,可以保持肠道器官的完整性,避免肠癌根治手术带来的巨大手术创伤。

可惜,此案例由于拖延治疗,最终需要实施直肠癌根治术,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的肠段,治疗过程必须承受着肠道器官缺失和较大的创伤,也需要耗费较多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①

医生提醒:40岁后一定做一次肠镜

一般在临床上,医生都会建议超过40岁的人,无症状要做一次肠镜检查。而这并不是多此一举,更不是乱开检查。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梁宝松2022年在肠胃病刊文强调,人到中年,一定要做一次肠镜!原因其实很简单:

1. 结直肠癌症状非常隐蔽,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不典型;息肉更没有症状,只有肠镜检查时候才能够发现;其他如CT、彩超、核磁等,则无能为力。

2. 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手段。

3. 根据临床经验,人到40岁,超过20%的人长有息肉,过了50岁,超过30%的人有息肉;60-70岁的人比例会更高。

4. 发现息肉和早期肠癌,治疗非常简单,在内镜下就可完成,创伤也小,对预期寿命几乎没有影响!②

《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强烈建议以下人群要及时做个肠镜:

(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2)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7)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③

肠镜是检查肠癌的有效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2018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超过45岁一定要做肠镜,如果没有异常,做一次肠镜管五年、十年没问题,不会得结直肠癌。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