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攻势”,俄军在乌克兰的最后一搏?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这一仗打完,俄乌战争的终局也许真的近了。

各位好,抽出空来,写一篇文章,再聊聊俄乌战争。

正式开讲前我们还是先说个历史故事。

1

今天(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的转折之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的纪念日,80年前的几天,当刚刚升任帝国元帅的保卢斯代表德军第六兵团残部向苏军签字投降那一刻,德国彻底失去了在东线上击溃苏联,以胜利赢的这张战争的可能性。



但围绕德军为何要在斯大林格勒进行这场豪赌,后世的军事史家有很多疑问。

众所周知,德军作为进攻方,拥有选择主攻方向的选择权,与苏联需要在战线上处处设防不同,德军只需要集中兵力,攻其一点就有可能产生突破。

但斯大林格勒的鏖战却似乎是德军主动放弃这种“先手优势”的蠢招——150万钢铁机械化的德军及仆从军,选择在斯大林格勒的街巷中与苏军整整对耗了半年多,战役从盛夏打到严冬,一直拖到德军师老兵疲、补给不继,而苏联人则再次在海量援军与冬将军的双重加成下上演了翻盘。



德军这样的选择真的明智么?

于是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希特勒此时已经魔怔了,争夺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打到最后,已经纯粹是为了解决他和该城命名者斯大林之间的私人恩怨。



这种说法当然是小说家言,如果复盘1942年夏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时的德军处境,会发现虽然德军在军事上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希特勒的这个选择非但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德军迫不得已的唯一选择。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种战争要素对德国人的逼迫——时间

从1941年末到1942年夏,影响苏德战局最致命的因素其实并不发生在战场上,而来源于“场外”。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人加入了二战,并迅速与英国协调了意见,大幅增加了对苏联的援助力度。

本来,由于苏芬战争的爆发(事已至此,能拿芬兰怎么办?),英美等国对苏联是执行了非常严厉的制裁政策的,不仅贸易断绝,连国际存款也被冻结。

但1941年以后,尤其是苏联人在莫斯科战役中证明了他们可以拖住德军战争进程之后。西方开始开足马力进行对苏援助。

二战期间美国支援苏联的物资是一份长长的清单,有工业机床4万台、铁路货车1100辆、货船90艘、猎潜艇105艘、鱼雷艇197艘、战列舰1艘、锡2.94万吨、轮胎378.6万副、皮革4.9万吨、鞋子1700万双、高射炮7944门,反坦克炮5818门、冲锋枪108293支、机枪131633挺、反坦克枪4932支、各种口径炮弹2000万发、各种口径子弹4.5亿发、炸药345735吨。粮食600万吨等等等等……美国还直接援助了苏联25%的坦克、30%的飞机和一半以上的雷达、无线电通讯设备。



可以说,在苏德战争的中后期,苏联士兵很多时候是乘着美制卡车、吃着美国罐头、顶着美国生产的钢盔向德军发起进攻的。这意味就着苏联节省了大量原本需要服务于后勤的人力物力——据统计,苏联每接收到1吨美国猪肉罐头,就当于可以每年从国内生产岗位上抽调出两到三人成为士兵。而1941-1945年美国光是提供给苏联的肉类罐头就多达78.3万吨,相当于为苏联节约了将近7000万人/日的劳动生产时间。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二战当中苏联能够调动恐怖的千万士兵参战,而整个国家体系却始终没有像一战中的沙俄那般崩溃。所以二战时的苏军功勋将领朱可夫元帅才会在20世纪60年代与西蒙诺夫谈话时承认:“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物资将战争进行下去。

当然,美国和整个西方在二战中对苏联的这种援助,客观上也给战后苏联挖了一个“头重脚轻”、国家经济支撑不起军事实力的坑,间接导致了其冷战的失败,但这是后话。

至少在1942年,德国决策层通过他们的情报,已经惊恐的看到,一种“美国人出钱,苏联人出命”的战争合作模式,已经在这两个敌国之间形成。

而这种合作将让苏联战争潜力远远超出了德国先前的战略预期。苏联不再是一栋“一踹就倒的破屋子”,而变得越发不可战胜。德国想赢下这场战争,就必须赶在1943年到来前破坏苏联的战略支点,瓦解苏联接受和消化援助的工业体系。

那么想达成这个目的,可行的目标在哪里呢?只有将腰斩整个苏联物流体系的斯大林格勒。



所以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对于德军来说是一个拼了命也要拿下的要冲。

但问题在于,当进攻方在时间的逼迫下,不得不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发动一场不合适的战役时。先手优势就已经转给了防守方——我能够轻易地预判你的预判,接下来不就是填人死守么,反正我是保家卫国,动员深度肯定比你大的多。



所以,早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开始前,就注定是一场德军主动选择、却先天劣势的必输之战——虽然这个时候,在表面上,德军仍能保持军事优势。

但决定胜败的最关键要素——时间,已经不站在了德国人一边。这种卡点打的战役,注定胜算渺茫。

2

回到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会发现眼下的俄乌战局与当年这场战役开始前的格局,有很多相似之处。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与《卫报》2月1日报道,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表示,预计俄罗斯最早于今年2月24日开始新一轮大规模进攻。该时间正值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乌方预计此次俄军可能调动50万军队,进行这次全线大规模进攻。

但非常奇怪的是,列兹尼科夫对整体战局预测却又是非常乐观,他在采访中同时称:“乌克兰方面将在俄罗斯发动潜在攻势之前稳定前线,为反攻做好准备。我相信2023年可能是(乌克兰的)军事胜利之年。



如果乌国防部长的这个消息为真的话,那么俄军发动这场攻势时机选的其实相当尴尬。

因为恰恰是在一年之前,俄军曾用那场堪称手忙脚乱的“突袭”证明了乌克兰的二月末并不是那么容易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间点。冬季进攻所制造的后勤压力,以及乌东地区有限的公路网,会极大的束缚俄军施展其手脚,尤其是当乌军能在北约的帮助下“开地图”的时候,成批量的坦克、后勤车队堵在公路上,成为活靶子的剧情不知会不会重演。



尤其是如果参战兵力真的是预计的五十万人,这就更将是一场后勤噩梦。且一旦战事拖延,冬雪融化,乌克兰进入春季泥泞期,而俄军的进攻还还没有达成目标,那么战局就会陷入一种打不上去、又撤不下来的尴尬处境。俄军最后一点机械化家底会陷在烂泥里。

那么既然如此,俄军为什么还是有可能选择发动这场攻势呢?

因为这场战争对俄罗斯来说拖不下去了——时间不在他们那边。

就像1942年批量到来的英美援助在催促德国人一样,如今,整个西方对乌克兰军援“切香肠”式的解禁,也在让俄军日渐焦灼。

从去年圣诞节泽连斯基访美获得了爱国者导弹系统的解禁之后,西方的解禁就在加速,上个月中,美国人答应给了M1坦克和步兵战车,上个月末一贯犹豫谨慎的德国人终于松口答应了给豹2坦克,而如今乌克兰又在积极谋求F-16战斗机和能威胁克里米亚大桥甚至俄罗斯本土的导弹……

当然,就像很多军事专家指出的,北约制式的武器库即便向乌克兰人开放,他们也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无法立刻形成战力。但问题在于,逐步加速解冻的军援,已经像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了俄军头上。目前俄乌战场上的乌军兵力大约有70万人,俄军之前是30万左右,增兵后也只能达到50万。在兵力劣势又非本土作战的情况下,能保持攻势的唯一原因就是重武器优势。如果等到乌军彻底装备和适应了外援武器,抹平甚至反超了装备差距,那么俄军所剩的选择,就只有两条了——要么灰溜溜的撤军,要么继续扩军,继续用人海去填。

而这里要纠正一个中文网络上普遍存在的谬误,即认为俄罗斯地大物博、人口1.4亿有的是人可以动员,而乌克兰人口“只有”4300万(其实这个差距也不大),所以再这样消耗下去,“乌克兰兵源将会先枯竭崩溃”。

其实这种想当然的计算是相当错误的,参考苏德战争中苏联的“过度动员”我们就可以发现,在有外援支持的情况下,一个国家能够调动的兵源将远远多于其单打独斗时。

比如在俄乌战争当中,乌克兰不仅在接收西方军援,更获得了大量生活物资援助,它的后勤体系已经接入了欧洲的供应链,这决定了乌克兰必要时可以让几乎所有适龄男子(甚至女性)拿起武器,参加战斗。

美国老师 发表评论于
一半正确,老人妇女小孩残废人都上前线了,另一半谁有资源甚至终极武器不正确
ShiMaQian 发表评论于
最终还是要看谁有制空权。韩战后期美军发现制空权受到严重挑战后口气就软了。其实地面部队不要再打了,死人太多。双方直接空战。俄罗斯也可以让S-400导弹系统上场,让大家见识一下究竟有多厉害。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这场战争乌克兰被牺牲是早晚的事情,瑞士媒体最近报道CIA首脑秘密访问俄国,提出用20%的乌克兰领土(也就是目前俄国占领的)换取俄国停战,这个新闻美国否认,乌克兰否认(不过即使发生乌克兰也不可能知道),俄国也不承认,只是说开放态度。
从目前战场情况看乌克兰没有可能占上风,俄国仅凭瓦格纳公司的雇佣军就能维持战线,瓦格纳有几万人,没有重武器,对阵乌克兰几十万人,理论上不占优势。乌克兰尽管可以动员数百万军队,但按照自己的说法,战损比对俄军是7:1,因此消耗极大,有媒体报道已经开始上门强征男性入伍,不限年龄,结果出现盲人也接到入伍通知的事情而成为新闻。这种临时征集的士兵战斗力很差。
俄国经济规模并不大,但核武器数量比西方三个核大国的总和还多70几颗,这是俄国作为大国的基础。有武器是会用的,墨菲定律已经解释了。俄国迄今也没有动用两百万军队的主要部分的义务役,仅仅是使用了占少数的志愿役,恢复征兵也是后备役,也就是退伍军人,而不是像美国越战时那样社会征兵,大概是防止北约直接介入。
因此,除非战争像阿富汗那样持续十年,乌克兰击败俄国的可能性是零。目前欧盟的通胀指数几乎都是两位数百分比,主要是能源涨价导致,就看能挺多长时间了。法国总统已经确定要去中国出访,习近平也不排除春季去俄国访问(马朝旭已经去打前站),关注的内容当然是乌克兰战争,中国的态度是决定性的。
理论上马克龙需要赶在习近平去俄国之前去中国,防止中国公开支持俄国,而布林肯必须在马克龙之前去中国,防止目前因为拜登防通膨法案而与美国不对付的法国走向中国,因为马克龙访华另一个主题是经济。
也就是绝对不能晚,但如今这个气球让布林肯坐蜡。气球的事情平均每年在美国发生一百多起,美国也像中国发气球,这类事情是可大可小的,不料这次是被加拿大媒体捅出来而在美国引起问题。
yuantangling 发表评论于
二战时苏联士兵后面是有督战队的。希望乌士兵不需要这个就能自愿为政府高官的美好前途战死1百万。
yaohua 发表评论于
很喜欢海边的西塞罗的文章。我不是“军事家”,但是觉得TA分析的有道理,点赞!
US_Lion 发表评论于
有习主席的中国人民志愿送死军,俄乌再打二十年中国人民也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志愿普京大帝的。
落基山99 发表评论于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对俄罗斯人民毫无意义! 只是一个独裁者的狂妄意志!可悲的能办大事的社会体制。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倘若乌克兰的数字可信,欧美就不会在大敌来临之时逼其反腐:

多伤身啊!
TexasIns02 发表评论于
哎,虽然动机正确,但动不动就破口大骂,预测也成了谩骂扯淡的一部分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如果乌克兰有足够炮火,就不用到处讨钱讨弹药了
春风春雨88 发表评论于
所以过去7个月俄军和瓦格纳对巴赫穆特发动的5400次集体冲锋大部分都失败了。
-------------------
5400次集体冲锋? 有点不相信,这数据是从哪儿来的 ?
贝尔维 发表评论于
乌克兰已经征兵十轮以上了,而俄罗斯才第一次征兵,兵源相对乌克兰要充足的多。简单就人口来比较,乌克兰4300万,俄罗斯1.4亿,除非战损比是1:3或更多,否则随着战争持续下去,双方兵源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到时候乌克兰即使有武器也没有足够人员来操作了。随着俄罗斯新征兵源即将投入战斗,战场状况将出现巨大变化,这也是为什么西方急于提升军援,再晚就真的来不及了。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相反,俄罗斯作为侵略者,在毫无外援自己需负担全部生产下能够动员的兵力绝无可能超过500万,否则妥妥地和一战中的沙俄一样彻底崩溃!原因很简单,家家户户绝无可能都让自己的儿子丈夫上前线去抢占别国领土!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参考苏德战争中苏联的“过度动员”我们就可以发现,在有外援支持的情况下,一个国家能够调动的兵源将远远多于其单打独斗时。
---------
非常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当年苏德战争时期苏联能动员出2700万兵力(加上原来的300万苏军,整个二战苏联参战兵力3100万!)而不影响国家经济正常运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英的天量军民物资援助帮助苏联节约了大量劳动力!比如美国援助苏联447.8万吨高热量的午餐肉罐头(为保证苏军官兵的体能超过德军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苏联自己生产这些罐头,至少需要上百万劳动力!如今的乌克兰刚好与一战时的法国一样拥有4000万人口,而法国在自己负责战时生产下都能动员出800万兵力,乌克兰在几乎完全被欧盟养着的情况下(去年500多亿欧元),粮食又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妥妥地能动员出上千万兵力!相反,俄罗斯作为侵略者,在毫无外援自己需负担全部生产下能够动员的兵力绝无可能超过500万,否则妥妥地和一战中的沙俄一样彻底崩溃!原因很简单,家家户户绝无可能都让自己的儿子丈夫上前线去抢占别国领土!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俄国今年肯定要有一个结果,不能无休止的打下去。现在俄国已经取得了很多地方的战果,美国是不肯报道俄国胜利的消息的。没关系,到时候看最终结果就是啦。

普京的战略就是今年要稳固已经获得的东部地区,打出一个缓冲区。同时一定要打痛死机,让他明白继续打只能损失更惨重,逼他回到谈判桌上签字。

而打痛死机的办法就是彻底消灭他的有生力量,让他失去翻盘的基础。换句话说,就是砸烂他的坛坛罐罐,包括工业基地,所有的能够创造价值的地方,同时消灭他的主力军。
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俄军明显在巩固战果,实现其将乌东纳入版图的战略目标。
barryv 发表评论于
俄罗斯敢在乌克兰扔核弹,美国就敢在台湾海峡扔核弹。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同意作者的部分观点。我认为当前的俄乌战争态势与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的苏德战争有相似性也有相异性。普京不顾一切代价地攻打巴赫穆特,与希特勒不顾一切代价地攻打斯大林格勒在心态上确实一致:都想趁着美国大规模军援形成战斗力前的窗口期内占领和控制对方后勤补给的关键枢纽,以便最大限度获取战争的主动权。但我不同意作者所说的这场“周年攻势”就像斯大林格勒战役一样是俄军在乌克兰的最后一搏。当年的战略转折主要是因为美英的战略轰炸严重影响了纳粹的战略物资生产,尤其是纳粹唯一的石油来源-罗马尼亚大油田美英战略轰炸严重破坏,加上43年5月美军灭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后,顺势登陆西西里和意大利,迫使墨索里尼政府倒台意大利退出轴心国,所有这些因素才促使希特勒转入全面防御。如今这些条件完全不具备,俄军工生产不会面临大规模轰炸的破坏,石油钢铁等战略资源俄完全自给自足,所以泽连斯基领导的乌克兰比当年斯大林领导的苏联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俄未来必然还要发动多次大型攻势。当然,战争的结局一目了然:乌克兰必然会解放所有被占领土。
LISP 发表评论于
不对

这是德国进攻乌克兰的原因,目的是PK后勤

斯大林格勒一开始不是主攻方向,而是进攻方向之一

但是希特勒有消灭苏联军队有生力量的战略目标

苏联太大,完全占领没有意义

希特勒需要在任何苏联愿意全力死守的地方与苏联决战

所以地点的选择权转移到了苏联人手里
时光的酒 发表评论于
回复网友评论 gnyd -----------

美欧全部的武器加起来,也敌不过俄罗斯的核武器。只要俄罗斯的生存受到威胁,他们就可以合法地使用核武器,美欧还是不要走到那一步吧。
-----------------


五毛的话,当年希特勒都说过。看看纳粹什么下场。


时光的酒 发表评论于


所以二战时的苏军功勋将领朱可夫元帅才会在20世纪60年代与西蒙诺夫谈话时承认:“ 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物资将战争进行下去。 ”

---------------------

事实证明,俄爹和土共儿子,是两头喂不饱的狼。谁姑息,就会被反噬。


wenzun8224 发表评论于
最后一博?真的玩完了!哈哈哈!
gnyd 发表评论于
美欧全部的武器加起来,也敌不过俄罗斯的核武器。只要俄罗斯的生存受到威胁,他们就可以合法地使用核武器,美欧还是不要走到那一步吧。
俄罗斯必胜,祝福俄罗斯!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Russians are already doomed. It’s just a matter of time before they throw in the towel. Most likely they will be defeated before the summer ends.
Chieftop519 发表评论于
意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