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高额存款利息税要来了?希望这只是专家的胡言乱语

高额存款利息税要来了?希望这只是专家的胡言乱语

文章来源: 常识流通处 于 2023-01-27 23:16: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一

某些专家真的只能用“穷凶极恶”来形容了。

1月24日,一个认证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网名“原味农经”的人,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促消费的最佳途径》。

文章说,因为高收入人群再怎么刺激他们也不消费,而低收入人群则没有钱去消费,所以带动消费的主要动力就落在了中收入人群的身上。

这些中收入人群有比较可观的存款余额,但是他们宁愿把钱放在银行里面,也不愿拿出来消费。所以这位教授就建议对50万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以促进消费、带动消费和拉动消费。

前段时间,原中原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只是建议居民拿50,000亿存款出来买房以拉动经济增长,遭到了群嘲。相比之下,这个叫“原味农经”的经济学教授可狠多了,毫不掩饰地掂记你的存款,对你进行釜底抽薪。

该经济学教授没有说高额利息税究竟“高额”到什么程度,但是,2021年8月,武汉理工大学一个叫徐宏波的“著名经济学家”,也提出了类似建议,他认为,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应当征收个人货币财产税。并给出了具体细则——

二

按照他的锦囊妙计,征收的范围是: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居民持有现金,居民储备黄金。这里面还包括支付宝、微信、拼多多、唯品会中的钱,还包括个人持有现金超过1万以上的部分以及黄金首饰等——想得可真周到啊,打算对每个人进行搜身或者上门搜查么?

起征点:100万以上的部分。税率:实行40级超额累进税率。五十万元为一个级距。个人货币财产超过100万至150万部分,税率1%;150万至200万部分,税率2%;税率累进至40%封顶。

最要命的是征期:按月计算,按年征收。这可太吓人了,按照这个计算法,要不了多少年,你的存款就会被蒸发掉。

该“著名经济学家”说,开征个人货币财产税有重要意义,能缓解财政资金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优化金融环境;促进劳动力就业。咱们要是先做了,还能给其他国家起示范性作用。

民国年间李宗吾创立了厚黑学,我觉得这样的专家可谓集厚黑之大成,脸皮厚,心地黑——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不管是高额利息税,还是个人货币财产税,一旦真的开征,会有什么后果呢?

三

首先,银行会遭遇挤兑。

要知道,银行的存款,绝大部分是由极少数的高净值人群提供的。据称,80%的存款,由不到10%的人群提供。这些有钱人肯定会第一时间去银行把钱取出来。没有哪家银行有足够多的现金可以应对这种大规模的挤兑。银行若是破产了,所有人的存款都打水漂了,还会引发一连串的金融风暴。

其次,资金外逃,物价高涨。

有能力的会把钱换成美元转移到国外,来规避货币财产税或高额利息税;如果此路不通,就会去买实物资产。这也许是他们眼中的刺激经济了,但也会进一步推升物价,令底层人士的生存状况雪上加霜。

再之,更重要的是,没人愿意努力赚钱和创业了。既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要通过这种方式被抽走,干脆躺平算了。赚钱以改善生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大提速的最大原动力,这种原动力没了,经济也就跟着衰退和萧条了。

这就是作为穷人、在银行里并没有多少存款的我,也会对货币财产税或高额利息税感到胆战心惊的原因。我们未必会跟着有钱人一荣俱荣,但一定会与有钱人一损俱损。

更何况,有50万存款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消费了吗?将这50万耗掉,将所谓的中产打回原形,一场大病够不够?

此前还有个专家建议大家把钱花光、为国争光,我想请问这个专家,一个人响应号召“为国争光”后,遭遇变故急用钱时,可以来找你吗?

事实上,之所以消费不振,一是大家真没多少钱了;二是,对未来没信心,没有安全感,不敢乱花钱了。要促进消费,最重要的是给大家一个稳定的心理预期,信心恢复了,自然敢花钱了,经济也就起来了。

可是,类似这种盯上老百姓存款的馊主意,恰恰是在破坏这样的预期。兼之最近一些人对民营经济的喊打喊杀,都加剧了人们认知的迷茫与混乱。

从一年半年的货币财产税到新近出笼的高额利息税,说实话,我不能确定,到底是这些“经济学家”故作哗众取宠之语,还是有关部门安排的“民意探气球”,他们只是奉命发言。如果是前者,对于这样的胡言乱语,我们要批驳挞伐之,让他们真正“著名”;倘若是后者,更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我们更应大声说出我们的反对。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死对头要走了,特朗普开心坏了
被问急眼了,特朗普怒喷记者:虚假、令人作呕
养老是国家的义务,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
孙东旭也走了!俞敏洪为什么学不了任正非?
习近平才入座保镳紧张递上“三宝” 外网热议惊呼…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大妈穿军装在汉江边“大阅兵” 韩国网友炸锅
中国连锁“人民咖啡馆”遭批 人民网:“人民”一词不容亵渎
小鹏和特斯拉,谁是“物理AI”的未来?
特朗普:南非对白人搞“屠杀”,G20峰会美国不去了
乌克兰战略要地红军城岌岌可危 被俄8倍兵力包围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白宫会议川普打瞌睡 现场媒体围拍 纽森:瞌睡唐又来!
共和党地方选举惨败,特朗普开始调整“话术”
川普称今年感恩节大餐比去年便宜25% 美联社:误导
“DNA之父”逝世 因谈黑人智商低过白人荣衔被褫夺
特朗普又盯上了美国肉价,“铁拳”挥向四巨头
关门创纪录 川普呼吁把医疗补贴“发现金给人民”
央视新闻联播曝光 习近平登舰视察细节
留学生为逃遣返 屠杀同胞一家6口 婴儿都未幸免
绿卡重大改革!给老人申请绿卡面临严查…
川普“穿囚服绑十字架”雕像展出 太过逼真惹争议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高额存款利息税要来了?希望这只是专家的胡言乱语

常识流通处 2023-01-27 23:16:26
一

某些专家真的只能用“穷凶极恶”来形容了。

1月24日,一个认证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网名“原味农经”的人,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促消费的最佳途径》。

文章说,因为高收入人群再怎么刺激他们也不消费,而低收入人群则没有钱去消费,所以带动消费的主要动力就落在了中收入人群的身上。

这些中收入人群有比较可观的存款余额,但是他们宁愿把钱放在银行里面,也不愿拿出来消费。所以这位教授就建议对50万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以促进消费、带动消费和拉动消费。

前段时间,原中原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只是建议居民拿50,000亿存款出来买房以拉动经济增长,遭到了群嘲。相比之下,这个叫“原味农经”的经济学教授可狠多了,毫不掩饰地掂记你的存款,对你进行釜底抽薪。

该经济学教授没有说高额利息税究竟“高额”到什么程度,但是,2021年8月,武汉理工大学一个叫徐宏波的“著名经济学家”,也提出了类似建议,他认为,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应当征收个人货币财产税。并给出了具体细则——

二

按照他的锦囊妙计,征收的范围是: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居民持有现金,居民储备黄金。这里面还包括支付宝、微信、拼多多、唯品会中的钱,还包括个人持有现金超过1万以上的部分以及黄金首饰等——想得可真周到啊,打算对每个人进行搜身或者上门搜查么?

起征点:100万以上的部分。税率:实行40级超额累进税率。五十万元为一个级距。个人货币财产超过100万至150万部分,税率1%;150万至200万部分,税率2%;税率累进至40%封顶。

最要命的是征期:按月计算,按年征收。这可太吓人了,按照这个计算法,要不了多少年,你的存款就会被蒸发掉。

该“著名经济学家”说,开征个人货币财产税有重要意义,能缓解财政资金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优化金融环境;促进劳动力就业。咱们要是先做了,还能给其他国家起示范性作用。

民国年间李宗吾创立了厚黑学,我觉得这样的专家可谓集厚黑之大成,脸皮厚,心地黑——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不管是高额利息税,还是个人货币财产税,一旦真的开征,会有什么后果呢?

三

首先,银行会遭遇挤兑。

要知道,银行的存款,绝大部分是由极少数的高净值人群提供的。据称,80%的存款,由不到10%的人群提供。这些有钱人肯定会第一时间去银行把钱取出来。没有哪家银行有足够多的现金可以应对这种大规模的挤兑。银行若是破产了,所有人的存款都打水漂了,还会引发一连串的金融风暴。

其次,资金外逃,物价高涨。

有能力的会把钱换成美元转移到国外,来规避货币财产税或高额利息税;如果此路不通,就会去买实物资产。这也许是他们眼中的刺激经济了,但也会进一步推升物价,令底层人士的生存状况雪上加霜。

再之,更重要的是,没人愿意努力赚钱和创业了。既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要通过这种方式被抽走,干脆躺平算了。赚钱以改善生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大提速的最大原动力,这种原动力没了,经济也就跟着衰退和萧条了。

这就是作为穷人、在银行里并没有多少存款的我,也会对货币财产税或高额利息税感到胆战心惊的原因。我们未必会跟着有钱人一荣俱荣,但一定会与有钱人一损俱损。

更何况,有50万存款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消费了吗?将这50万耗掉,将所谓的中产打回原形,一场大病够不够?

此前还有个专家建议大家把钱花光、为国争光,我想请问这个专家,一个人响应号召“为国争光”后,遭遇变故急用钱时,可以来找你吗?

事实上,之所以消费不振,一是大家真没多少钱了;二是,对未来没信心,没有安全感,不敢乱花钱了。要促进消费,最重要的是给大家一个稳定的心理预期,信心恢复了,自然敢花钱了,经济也就起来了。

可是,类似这种盯上老百姓存款的馊主意,恰恰是在破坏这样的预期。兼之最近一些人对民营经济的喊打喊杀,都加剧了人们认知的迷茫与混乱。

从一年半年的货币财产税到新近出笼的高额利息税,说实话,我不能确定,到底是这些“经济学家”故作哗众取宠之语,还是有关部门安排的“民意探气球”,他们只是奉命发言。如果是前者,对于这样的胡言乱语,我们要批驳挞伐之,让他们真正“著名”;倘若是后者,更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我们更应大声说出我们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