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硅谷“裁员潮”下,美国就业市场现状如何?

硅谷“裁员潮”下,美国就业市场现状如何?

文章来源: 钛媒体 于 2022-12-05 20:10:4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钛度图闻·第六十八期

▎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潮仍在持续。

钛媒体编辑丨刘亚宁

策划制作|钛媒体视觉中心,编辑|刘亚宁,作图|初彦墨

整个2022年,美国的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不是裁员,就是减少招聘。11月以来,美股科技行业“寒气逼人”,多家互联网科技巨头加入裁员行列,Twitter、Meta、亚马逊开启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

这股浪潮从硅谷蔓延至华尔街。花旗银行已经裁掉投资部门数十个岗位;高盛集团四季度将裁员2700人,摩根士丹利将在年底采取选择性裁员、减员和减少奖金的方式控制成本支出。此外,美国娱乐业、房地产业、律所、物流业、零售业等都加入了裁员大潮。

一直以来,美国就业市场都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焦点,但2022年年内的6次疯狂加息已拖累了就业市场。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正在进一步收缩,“降温”效果明显。钛媒体·钛度图闻最新一期通过整理多方数据,带你看看美企裁员潮下的美国就业市场现状。

美国互联网科技巨头大幅裁员

近10万人失业

11月以来,“裁员”成为美国互联网科技行业的热门词。

亚马逊计划裁员约1万人,涉及包括语音助手Alexa在内的设备部门、零售部门及人力资源部门。Meta公司CEO扎克伯格在发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明确提出,计划裁掉13%的员工,这意味着大约1.1万人将离开公司,是Meta公司成立18年来首次大规模裁员。扎克伯格还表示,公司将在明年(2023年)减少招聘人数,除极个别岗位外,招聘冻结期将延长至2023年第一季度。

据钛媒体·钛度图闻统计,截止到11月30日,涉及616家美国互联网科技企业裁减员工总数达95456人。从月度裁员数量来看,美国科技企业的裁员高峰开始于今年第二季度,5月裁员数量是4月的3倍有余;尤其是6-8月间,每个月涉及裁员的科技公司数量都超过100家。

而11月,虽然宣布裁员的公司数量下降,但由于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加入,裁员规模达到了最高潮,11月单月总体裁员规模超过4万人。

在硅谷的其他地方,惠普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裁员4000-6000人,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正准备裁掉约1万名“表现不佳”的员工。

在众多科技公司中,Meta裁员人数最多,累计裁员1.1万人,占员工总人数的13%。其次是亚马逊、互联网技术公司Cisco(思科),分别裁员1万人和4700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和5%。

此外,以440亿美元完成对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的收购后,新任Twitter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解雇了公司一半的员工,约3700名员工,以降低成本。据马斯克称,该公司目前每天亏损超过400万美元。

从科技公司分属类型来看,2022年裁员集中在社交平台类和零售类公司,累计裁员人数均超过1万人。聚集在这两个类型企业的亚马逊和Meta裁员人数都超万人,分别占该行业公司裁员人数的62.8%、76.2%。

目前在科技巨头中,谷歌和苹果处于放缓招聘的阶段,尚未宣布裁员消息。如果这两家公司也宣布裁员,将对整个行业造成巨大打击。

硅谷的裁员潮还在蔓延,逐渐扩大到华尔街。科技公司裁员力度加大的同时,金融业和媒体娱乐业的公司也纷纷开始裁员,比如最近“换帅”的迪士尼,在当地时间11月11日宣布将采取暂停招聘、进行裁员等措施。

科技公司“裁员潮”下

美国就业市场明强实弱

近期,在众多企业裁员或压缩人员招聘的行动下,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紧张的氛围,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进一步收缩。

从就业数据方面来看,美国劳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虽超出市场预期20.5万人,达26.1万人,却创下今年1月以来最低纪录,较7-9月月均新增38.1万人有所回落。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大幅收窄,说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

在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中,主要贡献项为医疗保健和服务类行业。

具体分行业来看,10月份,教育和医疗保健行业新增就业人数最多,达7.9万人,其中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行业新增就业人数占教育和医疗保健全行业的90%;其次是专业和技术服务、休闲住宿业和制造业,分别新增就业3.9万人、3.5万人和3.2万人。而互联网科技企业所属的信息行业新增就业人口变化幅度不大,仅增加了4000人。

裁员导致失业率的飙升。从全行业失业数据来看,10月份,美国失业率上行至3.7%,高于9月份失业率0.2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平均3.5%)。

最新数据显示,10月美国非农失业人数为568万人,较上月增加1.8万人;职业空缺数为1033万人,较上月有所回落。从整体来看,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在放缓。

2021年初,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比为1.4,意味着每个失业工人拥有对应约1.4个职位空缺。如今,失业人数与职位空缺比例逐渐拉大。截至2022年10月,这一比例达1.82,空缺职位数量是失业人数的近2倍。看似强劲的市场需求背后,实际是供需的矛盾性问题。

目前,美国就业市场的需求更多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酒店、教育保健等服务行业,科技、金融行业的就业需求仍处于疲软状态。失业人数与职位空缺比例拉大或从侧面显示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问题是供需性的结构矛盾,岗位多,但适合的劳动力不足。

从更高频的周度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来看,截至2022年11月19日,美国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为24万人,比前一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增加了1.7万人,增长超过预期,达到9月以来的最高点,这也是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迹象之一。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哈里斯近期表示,目前美国部分经济指标已经处于衰退区域,还有部分指标在最近几个月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这种负面趋势持续下去,到2023年夏季,就业将转为负增长。

如今,经济持续低迷,通胀居高不下,众多企业营收不佳,未来或将有更多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加入到裁员行列中。被裁的人将何去何从?我们还会持续关注。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南京红姐只用3招钓大量男人 专家:其实他不算太差
娃哈哈世纪遗产争夺战:3位“美国人”要求验DNA…
时隔1年!川普遇刺案官方报告出炉 多项惊人内幕曝光
美国:8中国留学生诈骗老人逾千万 最高20年刑期
生理盐水替代疫苗 医生被誉“美国英雄” 司法部撤指控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寄望“二次西安事变”统一台湾
当一个女生被安上“有损国格”的罪名
快讯:川普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没完没了",马斯克:赶紧公布吧
黄奇帆真敢说:中国18家上市车企利润不如一家丰田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突袭大麻农场掀争议:孩子摘草莓?与儿童性侵犯同住?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
川普开呛普丁「令人失望」,宣布援乌爱国者飞弹
约炮外国电竞手曝不雅片 中国女生遭退学 挨批有损国格
电竞Zeus回应女学生被开除:我没结婚,她未提有男友
吴瑛教授儿女起诉:NIH和西北大学联手迫害她自杀
ICE启动最新驱逐政策:如不愿回祖国 可去南苏丹…
如果是本国选手睡了外国女孩呢?有损国格?扬我国威?
“未来几天,美国武器或将大量涌入乌克兰”
诈骗1000万!中国留学生"挑老人下手",全美50多人受害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硅谷“裁员潮”下,美国就业市场现状如何?

钛媒体 2022-12-05 20:10:40


钛度图闻·第六十八期

▎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潮仍在持续。

钛媒体编辑丨刘亚宁

策划制作|钛媒体视觉中心,编辑|刘亚宁,作图|初彦墨

整个2022年,美国的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不是裁员,就是减少招聘。11月以来,美股科技行业“寒气逼人”,多家互联网科技巨头加入裁员行列,Twitter、Meta、亚马逊开启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

这股浪潮从硅谷蔓延至华尔街。花旗银行已经裁掉投资部门数十个岗位;高盛集团四季度将裁员2700人,摩根士丹利将在年底采取选择性裁员、减员和减少奖金的方式控制成本支出。此外,美国娱乐业、房地产业、律所、物流业、零售业等都加入了裁员大潮。

一直以来,美国就业市场都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焦点,但2022年年内的6次疯狂加息已拖累了就业市场。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正在进一步收缩,“降温”效果明显。钛媒体·钛度图闻最新一期通过整理多方数据,带你看看美企裁员潮下的美国就业市场现状。

美国互联网科技巨头大幅裁员

近10万人失业

11月以来,“裁员”成为美国互联网科技行业的热门词。

亚马逊计划裁员约1万人,涉及包括语音助手Alexa在内的设备部门、零售部门及人力资源部门。Meta公司CEO扎克伯格在发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明确提出,计划裁掉13%的员工,这意味着大约1.1万人将离开公司,是Meta公司成立18年来首次大规模裁员。扎克伯格还表示,公司将在明年(2023年)减少招聘人数,除极个别岗位外,招聘冻结期将延长至2023年第一季度。

据钛媒体·钛度图闻统计,截止到11月30日,涉及616家美国互联网科技企业裁减员工总数达95456人。从月度裁员数量来看,美国科技企业的裁员高峰开始于今年第二季度,5月裁员数量是4月的3倍有余;尤其是6-8月间,每个月涉及裁员的科技公司数量都超过100家。

而11月,虽然宣布裁员的公司数量下降,但由于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加入,裁员规模达到了最高潮,11月单月总体裁员规模超过4万人。

在硅谷的其他地方,惠普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裁员4000-6000人,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正准备裁掉约1万名“表现不佳”的员工。

在众多科技公司中,Meta裁员人数最多,累计裁员1.1万人,占员工总人数的13%。其次是亚马逊、互联网技术公司Cisco(思科),分别裁员1万人和4700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和5%。

此外,以440亿美元完成对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的收购后,新任Twitter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解雇了公司一半的员工,约3700名员工,以降低成本。据马斯克称,该公司目前每天亏损超过400万美元。

从科技公司分属类型来看,2022年裁员集中在社交平台类和零售类公司,累计裁员人数均超过1万人。聚集在这两个类型企业的亚马逊和Meta裁员人数都超万人,分别占该行业公司裁员人数的62.8%、76.2%。

目前在科技巨头中,谷歌和苹果处于放缓招聘的阶段,尚未宣布裁员消息。如果这两家公司也宣布裁员,将对整个行业造成巨大打击。

硅谷的裁员潮还在蔓延,逐渐扩大到华尔街。科技公司裁员力度加大的同时,金融业和媒体娱乐业的公司也纷纷开始裁员,比如最近“换帅”的迪士尼,在当地时间11月11日宣布将采取暂停招聘、进行裁员等措施。

科技公司“裁员潮”下

美国就业市场明强实弱

近期,在众多企业裁员或压缩人员招聘的行动下,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紧张的氛围,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进一步收缩。

从就业数据方面来看,美国劳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虽超出市场预期20.5万人,达26.1万人,却创下今年1月以来最低纪录,较7-9月月均新增38.1万人有所回落。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大幅收窄,说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

在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中,主要贡献项为医疗保健和服务类行业。

具体分行业来看,10月份,教育和医疗保健行业新增就业人数最多,达7.9万人,其中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行业新增就业人数占教育和医疗保健全行业的90%;其次是专业和技术服务、休闲住宿业和制造业,分别新增就业3.9万人、3.5万人和3.2万人。而互联网科技企业所属的信息行业新增就业人口变化幅度不大,仅增加了4000人。

裁员导致失业率的飙升。从全行业失业数据来看,10月份,美国失业率上行至3.7%,高于9月份失业率0.2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平均3.5%)。

最新数据显示,10月美国非农失业人数为568万人,较上月增加1.8万人;职业空缺数为1033万人,较上月有所回落。从整体来看,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在放缓。

2021年初,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比为1.4,意味着每个失业工人拥有对应约1.4个职位空缺。如今,失业人数与职位空缺比例逐渐拉大。截至2022年10月,这一比例达1.82,空缺职位数量是失业人数的近2倍。看似强劲的市场需求背后,实际是供需的矛盾性问题。

目前,美国就业市场的需求更多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酒店、教育保健等服务行业,科技、金融行业的就业需求仍处于疲软状态。失业人数与职位空缺比例拉大或从侧面显示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问题是供需性的结构矛盾,岗位多,但适合的劳动力不足。

从更高频的周度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来看,截至2022年11月19日,美国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为24万人,比前一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增加了1.7万人,增长超过预期,达到9月以来的最高点,这也是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迹象之一。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哈里斯近期表示,目前美国部分经济指标已经处于衰退区域,还有部分指标在最近几个月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这种负面趋势持续下去,到2023年夏季,就业将转为负增长。

如今,经济持续低迷,通胀居高不下,众多企业营收不佳,未来或将有更多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加入到裁员行列中。被裁的人将何去何从?我们还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