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各地新冠感染案例激增,考验“优化防控”决心

中国各地新冠感染案例激增,考验“优化防控”决心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于 2022-11-23 12:48:2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但中国不愿经受一波大规模感染的考验,而任何放松管控的做法都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大规模感染,政策咨询公司策纬上海办公室的高级分析师安迪·陈说。
“如果感染病例失控的话,他们肯定会再次采取严格封控措施,”他说,“真的很难看出他们如何走出这种困境。”https://t.co/YbfbKQGHhN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chinese) November 23, 2022
中国北方城市石家庄宣布居民乘公交不再需要出示新冠病毒阴性证明后仅一周,当地有关部门就因感染人数激增对该市大部分地区封控五天。

上海许多社区告诉居民不再要求全区全员做核酸没过几天,又开始要求他们进行频繁的新冠病毒检测。

北京大部分地区的官员们下令学校停课、大部分营业场所暂停营业,这是因为日新增确诊病例在过去一周里不断增加,已超过每天1400例,而且政府还承认几个月来首次出现了与新冠病毒有关的死亡。

中国曾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将优化遏制新冠病毒的措施,以减少封控、集中隔离和每天大规模核酸检测对生活的干扰。中国遏制新冠病毒的严厉措施已使其孤立于世界大部分地区,拖累了经济,扰乱了数百万人民的生活,政府领导人正在寻找调整这些措施的办法。

但在全国各地的城市,新冠病毒疫情的快速蔓延正在考验政府坚持优化措施的决心,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开放的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

“中国可能是前进十步,后退九步,”北京咨询公司Plenum的政策分析师陈龙说。

自今年10月下旬以来,中国的新增确诊病例几乎每天都在上升,各个省份每天都有新确诊病例出现,全国的现有确诊病例数已超过2.5万例。周二公布的确诊病例数为27307例,与上海在4月14日的封城初期创下的中国单日记录28973例接近。

据日本券商野村的数据,目前有49个城市处于部分或全面封控状态,与一周前相比大幅增加,占到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五分之二的经济产出。

中国是世界上仍在努力消灭新冠病毒的唯一大国,执政的中共坚称,这是保护人民生命的唯一办法。但就在中国政府郑重表示坚持新冠清零不动摇的同时,官员们已开始承认清零政策带来财政压力。

11月11日,中国官员宣布正在努力制定更精准的防控措施时提到了集中隔离床位和设施短缺,以及追踪密接者的工作人员短缺等问题。政府对防疫规定进行了调整,包括不再对病毒感染者的次密接进行集中隔离,不鼓励做全员核酸检测。

这些调整让许多人感到宽慰,比如石家庄市41岁的幼儿园教师尹文波(音)。石家庄在优化政策出台后马上宣布,不再要求市民在乘坐公交或进入许多建筑时出示核酸阴性证明。“我们都得上班,我们迟早要面对它,除了新冠病毒,还有许多其他传染病,难道叫人永远不出门了?”她说。

有些人则没有这么乐观。由于担心感染会迅速传播,中药和感冒药物被抢购一空,一些人还要求石家庄政府保护他们不被新冠病毒感染。随着确诊病例的确在放松管控后开始上升,石家庄已在周日宣布,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为期五天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并要求大多数居民呆在家里。

正如新的封控以及时断时续的核酸检测所表明的,省市级官员宁可过于谨慎,也不愿冒下因防控不力免职的风险——自疫情开始以来,这种事情已多次发生。

任何调整“新冠清零”策略的努力都是长期的艰巨任务。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接触过新冠病毒。国内的疫苗接种工作已在夏秋两季逐渐减少。公共卫生专家警告,这两个原因使得中国人缺乏免疫力。除非中国加强全国范围的疫苗接种工作,否则遏制新冠病毒的措施不太可能有大的放松。

“这真的很重要,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事情,”香港病毒学家金冬雁说。

国内的医院现在才开始为应对一波严重感染,扩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几乎没有在建立分诊中心方面做出任何努力。一旦发生大规模感染,分诊中心可以将病情最重的人送进医院,让其他人回家疗养。

“他们曾在今年早春讨论了不要将轻症患者送进医院治疗的事情,但他们并没有那样做,”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公共卫生专家黄严忠说,目前的情况是,就连无症状感染者也要在医院住好几天。

中国的许多人对新冠病毒谈虎色变,因为政府庞大的宣传机器在整个疫情期间一直在向人们灌输对这种病毒的恐惧,对其他国家的大量死亡和许多“新冠长期症状”患者进行耸人听闻的报道。

在中国南方,随着地方政府已经没有钱提供免费的核酸检测,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盒已供不应求。

25岁的广州居民乔安娜·杨正在考虑是否给父母买一个血氧仪。“感染新冠的人数上升后,可能会出现就医难的情况,”她说。

北京的评论员和时事通讯撰稿人王向伟说,让老百姓放心的唯一办法是,让值得信赖的卫生专家在电视上露面讨论,对接种过疫苗的人(尤其是免疫系统正常的年轻人)来说,奥密克戎变异株不会导致严重疾病。他说,钟南山是一名可能有这种能力的人,他曾帮助公开了2003年的SARS疫情,并在近三年前让全国关注最早出现在武汉的新冠病毒上起过关键作用。

还有资金问题。中国还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最终出现一波大规模感染的话,医疗费用由谁来承担,这让许多经济紧张的民众担忧。中国的公共医疗保险体系只提供有限的覆盖范围。

这是50岁的深圳蓝领工人肯·冯担心的问题,他担心自己的父母可能会成为第一批感染者。

“如果家里有一个人被感染,就可能会感染更多的人,可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他说。

让公共卫生专家最担心的是,中国的疫苗接种工作已逐渐减少到几乎不存在的程度。

中国在2021年底开始大规模接种时,曾把数量不多的疫苗留给工作年龄段的成年人。卫生官员警告老年人不要接种疫苗,说接种疫苗可能会有副作用,这个建议已很难逆转,并导致老年人对接种疫苗始终犹豫不决。中国60岁以上的公民中有三分之一从未接种过第三针。

去年春夏两季,中国推出国产疫苗时,每天曾约有2500万人接种疫苗。过去一周里的这个数字每天仅12万到22万人。

随着中国的“新冠清零”政策并未能遏制新冠病毒感染数字的增长,清零的经济损失越来越难以得到缓解,加大疫苗接种力度的紧迫性与日俱增。由于民众和农民工为避免被集中隔离或被封控,选择待在家中,许多餐馆和其他小企业已永久停业。政府上周披露,今年10月份的零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考虑到这种做法的社会经济成本,未来几年继续做下去已没有任何意义,”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院的全球健康专家理查德·雷辛格说。

但中国不愿经受一波大规模感染的考验,而任何放松管控的做法都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大规模感染,政策咨询公司策纬上海办公室的高级分析师安迪·陈说。

“如果感染病例失控的话,他们肯定会再次采取严格封控措施,”他说,“真的很难看出他们如何走出这种困境。”

查看评论(12)

24小时热点排行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印度花巨资建90度死亡直角高架桥 7工程师遭解雇
清北高才生夫妻1家3口被撞仅1人幸存 推动醉驾入刑

24小时讨论排行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俄海军副总司令在指挥所阵亡,乌方袭击细节披露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很重要
“反诈大使”朱时茂自曝一天两遇骗局 被骗走2000元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美国迈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问,你是哪种MAGA人?
英国F-35B战机因故障滞留印度 被当地旅游局“征用”
坠楼机长妻子:丈夫出事无人通知 最后一眼都没见到
美国“大而美”法案通过,马斯克表态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日本前首相谈美加征关税:哭闹的小孩儿
美拟提供以色列超7千枚炸弹 伊朗紧急关闭领空应对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各地新冠感染案例激增,考验“优化防控”决心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2-11-23 12:48:24

但中国不愿经受一波大规模感染的考验,而任何放松管控的做法都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大规模感染,政策咨询公司策纬上海办公室的高级分析师安迪·陈说。
“如果感染病例失控的话,他们肯定会再次采取严格封控措施,”他说,“真的很难看出他们如何走出这种困境。”https://t.co/YbfbKQGHhN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chinese) November 23, 2022
中国北方城市石家庄宣布居民乘公交不再需要出示新冠病毒阴性证明后仅一周,当地有关部门就因感染人数激增对该市大部分地区封控五天。

上海许多社区告诉居民不再要求全区全员做核酸没过几天,又开始要求他们进行频繁的新冠病毒检测。

北京大部分地区的官员们下令学校停课、大部分营业场所暂停营业,这是因为日新增确诊病例在过去一周里不断增加,已超过每天1400例,而且政府还承认几个月来首次出现了与新冠病毒有关的死亡。

中国曾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将优化遏制新冠病毒的措施,以减少封控、集中隔离和每天大规模核酸检测对生活的干扰。中国遏制新冠病毒的严厉措施已使其孤立于世界大部分地区,拖累了经济,扰乱了数百万人民的生活,政府领导人正在寻找调整这些措施的办法。

但在全国各地的城市,新冠病毒疫情的快速蔓延正在考验政府坚持优化措施的决心,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开放的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

“中国可能是前进十步,后退九步,”北京咨询公司Plenum的政策分析师陈龙说。

自今年10月下旬以来,中国的新增确诊病例几乎每天都在上升,各个省份每天都有新确诊病例出现,全国的现有确诊病例数已超过2.5万例。周二公布的确诊病例数为27307例,与上海在4月14日的封城初期创下的中国单日记录28973例接近。

据日本券商野村的数据,目前有49个城市处于部分或全面封控状态,与一周前相比大幅增加,占到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五分之二的经济产出。

中国是世界上仍在努力消灭新冠病毒的唯一大国,执政的中共坚称,这是保护人民生命的唯一办法。但就在中国政府郑重表示坚持新冠清零不动摇的同时,官员们已开始承认清零政策带来财政压力。

11月11日,中国官员宣布正在努力制定更精准的防控措施时提到了集中隔离床位和设施短缺,以及追踪密接者的工作人员短缺等问题。政府对防疫规定进行了调整,包括不再对病毒感染者的次密接进行集中隔离,不鼓励做全员核酸检测。

这些调整让许多人感到宽慰,比如石家庄市41岁的幼儿园教师尹文波(音)。石家庄在优化政策出台后马上宣布,不再要求市民在乘坐公交或进入许多建筑时出示核酸阴性证明。“我们都得上班,我们迟早要面对它,除了新冠病毒,还有许多其他传染病,难道叫人永远不出门了?”她说。

有些人则没有这么乐观。由于担心感染会迅速传播,中药和感冒药物被抢购一空,一些人还要求石家庄政府保护他们不被新冠病毒感染。随着确诊病例的确在放松管控后开始上升,石家庄已在周日宣布,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为期五天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并要求大多数居民呆在家里。

正如新的封控以及时断时续的核酸检测所表明的,省市级官员宁可过于谨慎,也不愿冒下因防控不力免职的风险——自疫情开始以来,这种事情已多次发生。

任何调整“新冠清零”策略的努力都是长期的艰巨任务。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接触过新冠病毒。国内的疫苗接种工作已在夏秋两季逐渐减少。公共卫生专家警告,这两个原因使得中国人缺乏免疫力。除非中国加强全国范围的疫苗接种工作,否则遏制新冠病毒的措施不太可能有大的放松。

“这真的很重要,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事情,”香港病毒学家金冬雁说。

国内的医院现在才开始为应对一波严重感染,扩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几乎没有在建立分诊中心方面做出任何努力。一旦发生大规模感染,分诊中心可以将病情最重的人送进医院,让其他人回家疗养。

“他们曾在今年早春讨论了不要将轻症患者送进医院治疗的事情,但他们并没有那样做,”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公共卫生专家黄严忠说,目前的情况是,就连无症状感染者也要在医院住好几天。

中国的许多人对新冠病毒谈虎色变,因为政府庞大的宣传机器在整个疫情期间一直在向人们灌输对这种病毒的恐惧,对其他国家的大量死亡和许多“新冠长期症状”患者进行耸人听闻的报道。

在中国南方,随着地方政府已经没有钱提供免费的核酸检测,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盒已供不应求。

25岁的广州居民乔安娜·杨正在考虑是否给父母买一个血氧仪。“感染新冠的人数上升后,可能会出现就医难的情况,”她说。

北京的评论员和时事通讯撰稿人王向伟说,让老百姓放心的唯一办法是,让值得信赖的卫生专家在电视上露面讨论,对接种过疫苗的人(尤其是免疫系统正常的年轻人)来说,奥密克戎变异株不会导致严重疾病。他说,钟南山是一名可能有这种能力的人,他曾帮助公开了2003年的SARS疫情,并在近三年前让全国关注最早出现在武汉的新冠病毒上起过关键作用。

还有资金问题。中国还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最终出现一波大规模感染的话,医疗费用由谁来承担,这让许多经济紧张的民众担忧。中国的公共医疗保险体系只提供有限的覆盖范围。

这是50岁的深圳蓝领工人肯·冯担心的问题,他担心自己的父母可能会成为第一批感染者。

“如果家里有一个人被感染,就可能会感染更多的人,可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他说。

让公共卫生专家最担心的是,中国的疫苗接种工作已逐渐减少到几乎不存在的程度。

中国在2021年底开始大规模接种时,曾把数量不多的疫苗留给工作年龄段的成年人。卫生官员警告老年人不要接种疫苗,说接种疫苗可能会有副作用,这个建议已很难逆转,并导致老年人对接种疫苗始终犹豫不决。中国60岁以上的公民中有三分之一从未接种过第三针。

去年春夏两季,中国推出国产疫苗时,每天曾约有2500万人接种疫苗。过去一周里的这个数字每天仅12万到22万人。

随着中国的“新冠清零”政策并未能遏制新冠病毒感染数字的增长,清零的经济损失越来越难以得到缓解,加大疫苗接种力度的紧迫性与日俱增。由于民众和农民工为避免被集中隔离或被封控,选择待在家中,许多餐馆和其他小企业已永久停业。政府上周披露,今年10月份的零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考虑到这种做法的社会经济成本,未来几年继续做下去已没有任何意义,”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院的全球健康专家理查德·雷辛格说。

但中国不愿经受一波大规模感染的考验,而任何放松管控的做法都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大规模感染,政策咨询公司策纬上海办公室的高级分析师安迪·陈说。

“如果感染病例失控的话,他们肯定会再次采取严格封控措施,”他说,“真的很难看出他们如何走出这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