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一场大雪扯掉新能源汽车的“遮羞布”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近几日,吉林长春出租车排队换电难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广为传播。大众网 · 海报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因雨雪混杂加上低温,长春一些电动出租车、网约车的电池与汽车底盘冻在一起,很难取下,导致每台车换电池的时间大大延长,由此造成排队换电的队伍越来越长。

长春网友 11 月 12 日晚上录制的出租车换电长队

一位长春出租车司机告诉大众网 · 海报新闻记者,12 日当天,他排了 5 个多小时的队,才换上电池。在排队等待过程中,有的出租车耗完了电,最后只能拖车。

专家就此分析认为,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换电站和充电站布局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非常关键。与此同时,车企或动力电池制造商应该对极寒和高热地区电池的性能有更完善的优化和改进。

雨雪、低温之下,长春出租车排起换电长队

11 月 15 日,长春出租车司机赵强(化名)告诉记者,11 月 11 日晚上,长春下了很长时间的雨,12 日又开始下雪,雨雪混杂加上低温,出现了结冰的情况,一些电动出租车、网约车的电池都跟汽车底盘冻在了一起。

赵强说,常规情况下,到换电站给汽车换电时,把车开到操作台上,机械臂把电池取下来,再把满电的电池换上,换电池的过程耗时并不长,只需几分钟。但换电站只能一辆车进一辆车出,因此需要排队,往常换电也要花 1 个小时左右。这次因为结冰,机械臂取不下来电池,只能由工作人员用吹风机暖风给冰化冻,导致换电时间大幅增加,排队的车辆越来越多。

" 当天温度其实不算很低,大概零下一二度,没到零下十几二十度。" 赵强说,12 日白天,他父亲出车,排了 2 个多小时队才换上电池。

得知这种情况,赵强当晚直接选择了不出车。据他了解,有人从 12 日的中午排到第二天。

长春市气象台 11 日的天气预报显示,当晚有中雨转雨夹雪,12 日有中到大雪

出租车司机孙昊(化名)记得,12 日当天,他排队 5 个多小时才换上电池。有出租车在排队等待过程中耗完了电,最后只能拖车。

孙昊和赵强都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跟恶劣天气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原因还是换电站少。

不过,赵强也清楚地知道,建设换电站,从选址到资金投入,显然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

孙昊提供的截图显示,15 日晚上,换电依然十分紧张

为何没选择充电的方式?赵强说,虽然出租车上有充电口,但它不支持快充,充满电池要大约三个半小时,在长春目前的天气下只能跑一百二三十公里,也就是大约 4 个小时,接着又要去充电。一天 24 小时,一台车充电的时间和路上跑的时间基本是对半,会严重压缩工作时间。

孙昊和赵强都告诉记者,夏天暖和时,车的实际续航能力在 300 公里左右,到了冬天,气温在零度左右时,车的续航就只有 100 多公里。

孙昊说,因为担心车的续航里程,他空载时不敢开暖风,只好靠多穿衣服,不然只能眼瞅着电量往下掉。

赵强则说,遇到顾客要求开暖风的情况,他也不敢开得温度太高。

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显示,去年 11 月 11 日," 旗 E 春城 绿色吉林——红旗 E-QM5 换电车型投运仪式 " 在一汽集团公司总部举行。长春出租车行业代表对红旗 E-QM5 换电版车型正式进入市场,表示极大信心。

当时,长春市工信局局长赵明瑞表示,长春市一期 22 座换电站已顺利建成验收,并投入运营,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提供有力保障,助力长春成为全国首个季冻区新能源化示范城市。

所谓 " 旗 E 春城 " 项目,于 2021 年 3 月 1 日启动。吉林日报当时的报道称,为助力实现 2030 年碳达峰和 2060 年碳中和目标,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中国一汽集团、国网吉林公司共同谋划了 " 旗 E 春城 " 项目,聚焦绿色城市、绿色交通、绿色出行,加快新能源定制汽车的推广及配套设施完善,推动公共交通汽车电动化示范点建设,力争三年内投放 3.4 万辆新能源出租车、网约车、公务用车,实现 " 电池银行 " 流转电池 4.1 万块规模,促进绿电年消纳 7 亿千瓦时。

今年 3 月,吉林省政府印发的两份方案均对 " 旗 E 春城 "" 旗动吉林 " 项目作出了部署。《吉林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落实国家 2022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模式推广应用,适度超前开展充换电站建设布局,在公共领域率先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向私人领域拓展延伸。《吉林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从购车补贴、换电站建设运营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完成 2 万辆年度推广目标。

专家:优化换电站和充电站布局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非常关键

11 月 15 日晚,山东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褚瑞霞博士接受大众网 · 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本次东北降雨后结冰的偶发天气状况,是导致汽车底盘和电池冻在一起的直接原因;而换电站设置在室外,加上东北的严寒天气,换电时需先解冻,导致换电排队时间过长。如果换电站有极端天气处理预案或具备排队车辆室内化冻条件,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褚瑞霞说,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新能源汽车换电难、充电难问题,这也是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换电站和充电站布局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非常关键。便捷的充电或换电流程,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较低的焦虑。另外,虽然目前换电站对于新能源出租车行业来说是非常快捷和安全的补充电能的设置,但是否可以找到更加高效和人性化的补电方式,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考量。

对于低温天气蓄电量 " 缩水 " 问题,褚瑞霞分析说,大部分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都会有明显降低,即便不行驶,车内空调、仪表盘等会持续耗电。电池中的电解液是影响电池性能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温度对目前常用的液体电解液性状影响较大,低温条件下,液态电解液会变得粘稠,导致内部电荷转移变慢、阻抗增大,使电池性能下降,也就是续航里程或者说使用时间缩短。

" 咱们国家南北跨度太大了。" 褚瑞霞认为,车企或动力电池制造商应该对极寒和高热地区电池的性能有更完善的优化和改进。目前,在电解液方面确有一些先进的研究成果,比如在电解液里加添加剂,研制凝胶态电解液甚至是固态电解质,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解液高低温性能。尤其是固态电解质,因其本身是固态的,温度对其电荷传输影响不大,且不会泄漏,因而高低温性能和安全性更高。

褚瑞霞说,全固态的电池目前已有应用,主要是近似全固态电池在小型电器上的应用,目前在汽车上还未有市场化应用。因为全固态电池的电极 - 电解质界面的阻抗问题和尺寸做大后的安全性问题以及高度集成的成本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褚瑞霞认为,目前以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仍然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结合大数据、5G 通信等技术,发展更加智能化、网联化和自动化的汽车是发展趋势。国内一些企业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从材料选择到结构设计在国际上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 我们国内有像全固态电池这样的储备技术,同时在研的也有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型电池,我相信新能源汽车在经济性能、动力性能和安全性能等方面在未来会有好的提升,很值得期待。" 褚瑞霞说。

另外,在褚瑞霞看来,氢能汽车或许是未来汽车领域的终极目标。目前,日本已有车企生产了氢能汽车,国内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成熟度、氢发动机的研制、加氢站的建设、整车的成本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浪迹天下 发表评论于
气温低于10C用电车纯属脑残
Morphias 发表评论于
一说到电车,这里五分乌毛总算找到共同点了, 也真是有意思。

基本上开过tesla的人就不会再回去开油车了。在我家附近,tesla的车越来越多,这还是在寒冷的加拿大。现在-2度左右,range掉了5-10%左右,大家就不用提我们担心了
1passby 发表评论于
在天气寒冷的地区,电池容量是个大问题。

看来欧洲的气温很好,不用担心。
ROUTARD 发表评论于
欧盟委员会已经通过提案,2035年起禁售燃油车。虽然还没被全部成员国批准,但这是大势。

现在欧洲车企决不会再投资研究内燃机了。各家都紧张兮兮地搞电车,怕被落下了。中国电车,电池企业也非常积极布局欧洲。
京工人 发表评论于
谁让屁民买国产电车?要扯也是扯中国产电车的遮羞布,不可能扯了我们美国品牌特斯拉的遮羞布
总是糊涂 发表评论于
还有几种许多人没见过的汽车。一种是前面有摇把的,发动时要一个人在前面摇摇吧。一种是冬天每天晚上要把水箱的水放掉,第二天开车前再加水的。这种车可能在六七十年代还可以看到。
iBear 发表评论于
还是充电好吧
总是糊涂 发表评论于
这里大概有很多人没看见顶着一个大气袋或烧碳的公共汽车。
jinzhengping 发表评论于
电动车是世纪大忽悠
gameon 发表评论于
说电池车是新能源车,绝对是"侮辱"新能源仨字。因为不光电来自烧煤,就是百分之九十的造电池材料,也来自石油。
体制内 发表评论于
还是油电混合车靠谱。
gameon 发表评论于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关键是要打破一个"纯"字。

现在搞电动车的使劲强调一个纯字,其实是愚蠢的,没有一点前瞻性。汽油作为车的能源恐怕两百年也不会改变。一句话,电池车根本也是一款新能源过度车,氢气车都远好过它。如果人的代步工具有终极,一定是核能源车。

所以既然是过度车,就不要总提纯字,每个电池车,氢气车,都配上一个两缸备份发动机不丢人,相反会解决所谓的新能源车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必然迎来大发展时代。
LaoChiu 发表评论于
汽油车的传统认知就是-不-怕-冷!天越冷汽油发动机越起劲,只要解决润滑机油预热就行。
电池只有解决低温电能问题才能在寒冷地区的运行,这是必须攻克的技术问题。谁拿下这个问题,就占据了市场。
兵团农工 发表评论于
昨天看到 Tersla 被评为最不可靠的车,Toyota 油氢车被评为最可靠的车。

逐风 发表评论于
在这儿说电车不好的大都没开过电车。和汽油车比加速超快不费吹灰之力。同时又特别安静喜欢听音乐的可以明显感到二者的差别。我们这个城市估计已经有3分之一的人在开电车了。当然美国条件好很多加州天气又好,现在充电速度一般车30分钟充满,贵一点的车10-15分钟就可以充满了。比去Costco 排队加油还快。
gameon 发表评论于
个人虽然不赞成一窝蜂搞电瓶车,但电池被冻换不了问题,应该很容易解决,是发展中的一些小问题而已。再说这些车也可在公司,或家里充电。

其实氢气车最环保,最有前途。可惜科技老大看不上,小日本只能干着急。
Tyleno 发表评论于
咱的水变油技术还没普及吗?还在捣鼓弯道抄来的电动车?
新中美 发表评论于
换电是正确方向,针对寒冷地带对站点加以改进就好了
balsam_pear_k 发表评论于
给电动爷换肾,这么想,时间长点有情可原。
1huzuo9 发表评论于
所以这种破东西到了加拿大这种地方只能当玩具卖,中看不中用。即使电车有未来恐怕也不会是这个‘电’,新能源领域还需要另外一个技术革命,目前这种锂电池车还是省省吧,不值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有证据车企都放弃燃油发动机的开发?。。
电车作为一个选择自然会盛行,但由此否认油车会消失就太武断。。
5年?谁还记得这么多轻率的武断。。

ーーーーーー
你看有哪家企业还在投资汽车发动机技术,车企比你明白得多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但是氢气可以存储而电力不能。。
电力制造氢气可以在用电低谷时间,多余的电力不用也是浪费掉了。。
问题是要每个电厂都再配备一套制氢装置并且存储运输,这也需要初期大量投入和规模效应才能降低成为,凭小体谅日本一家很难实行,所以丰田才公布专利希望更多跟进。。
橡皮潜艇 发表评论于
氢气车的终端是电机,而氢气水解是安静的,因此氢气车可以看成电车。不管电池技术完善,还是氢气车崛起,都是不错的选择。想象马路上静悄悄、声音减小几十分呗,太期待了!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楼下,电车也可以装扩音器的。。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电车本就是中国弯道超车的国家扶植经济战略。。
不明白为何欧美也跟风(估计是自己环保的花环也套住了)。。
日本小盟友表示很寂寞。。
橡皮潜艇 发表评论于
电池的短板是明显的,电车的长项也是出类拔萃的。对发动机噪声、尾气深痛恶绝的人,很难不喜欢电车。看到高端跑车还可以逆来顺受:人家有钱,买贵车是交了超额税的。最恶心的是改装车,不为别的,只为把声浪放大,把尾气改臭。对这种没钱又装逼的害群之马从来鄙视。电车就没这问题。乐见电车完善、完美。
groogle 发表评论于
没有这些无私奉献的韭菜 电动汽车怎么发展啊 哈哈哈
慢慢溜达 发表评论于
中国那么多奴隶,不如发展黄包车更干净,所谓电动车充的电是火电,制造和废弃电池造成的污染远大于那点二氧化碳,用车成本并不比油车便宜,不知道这些蠢货在搞什么名堂,石油还没采完,大概刚果的钴矿就被干光了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记得几年前东北大雪电气化铁路,全部瘫痪,然后重新起动了原来的蒸汽机火车。 或许东北地区冬季应该保留燃油车。
橡皮潜艇 发表评论于
有什么必要每次充100%?
橡皮潜艇 发表评论于
有半个钟头充80%的
pop4 发表评论于
特斯拉model3
特斯拉model3充一次电时间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果使用特斯拉专用充电桩74km/hr的,一般六七个小时可以充满。使用加油站国标快充250km/hr,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可以充满



看看,这样的充电速度怎么能解决路上没电了的问题。
pop4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是换电池而不是充电???电池厂家要赚钱?"

平时机械臂自动换电池,只要几分钟,和加个油时间一样。充电要很长时间。
这是目前解决电车在马路上充电慢的方案。
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特斯拉用的是中国的宁德时代的电池。
悟空是女的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是换电池而不是充电???电池厂家要赚钱?
靠自己 发表评论于
还是特斯拉好,不用换电池,我们这里冬天到零下二三十度,照样开,没问题????
luting 发表评论于
冷天的确是电动车的硬伤
橡皮潜艇 发表评论于
要不南方卖电动车,北方卖油车?
橡皮潜艇 发表评论于
在南方还是可以的
莫言无语 发表评论于
换电,一听就是国产车。投机设计换电池,不是充电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本来电动车在加拿大也卖不动
jessy2017 发表评论于

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才是能源最终目标

吃素的狼 发表评论于
呵呵,说到底,电池技术进步是小打小闹,扛不起现代交通需求的大梁,一较劲就趴下。
300公里的巡航里程遇上零度,立马只剩100公里。好在是出租车,要是野外,出人命呢。
TtheL 发表评论于
换电、充电这么慢,冬天续航里程大打折扣,大冷天车里跟冰窟一样,活受罪。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這些所謂電動車,設計的時候,不會連溫度測試都沒有做過吧?
aluminiums 发表评论于
这显然是技术问题,设计时没考虑天气因素,在入口处增加一个加热通道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