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马斯克提出俄乌和平计划 乌驻德大使让他“滚”

马斯克提出俄乌和平计划 乌驻德大使让他“滚”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2-10-04 09:01:1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特斯拉总裁马斯克推出和平计划,呼吁乌克兰放弃克里米亚,并宣布中立。他在推特上发起的问卷调查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德国之声中文网)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周一发起推特民调,呼吁推特用户就一项如何结束俄乌战争的和平计划进行表决。马斯克建议,在联合国监管下,就四个被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地区的前途进行投票。上周,莫斯科发起所谓公投希望将上述地区纳入俄罗斯版图。马斯克周一在其推文中写道:"如果这是民众的意愿,那么俄罗斯就应当撤离。"对于2014年就已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半岛,马斯克认为应正式归属俄罗斯,并对当地的供水予以保障。马斯克还表示,未来乌克兰应保持中立。马斯克呼吁推特用户,以"支持"或"反对"对其建议做出回应。

作为回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立即在推特上发起民调。泽连斯基问道:"

您更喜欢哪一个马斯克?支持乌克兰的马斯克?还是支持俄罗斯的马斯克?"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eda)也发表推文称:"亲爱的马斯克,如果有人偷走了您的特斯拉的轮胎,但这并不能使他成为这台车或这些轮胎的合法主人。即使它们声称曾投票支持这项计划。"

Ukraine-Russia Peace:

- Redo elections of annexed regions under UN supervision. Russia leaves if that is will of the people.

- Crimea formally part of Russia, as it has been since 1783 (until Khrushchev’s mistake).

- Water supply to Crimea assured.

- Ukraine remains neutral.

— Elon Musk (@elonmusk) October 3, 2022


马斯克再度在原推下发推文称:"让我们这样尝试一下吧:应依照生活在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半岛民众的意愿,来决定上述地区是应当归属俄罗斯,还是乌克兰。"他表示,他并不在乎他提出的建议是否受到欢迎,但是为了一个基本相同的结局,却让数百万人无畏牺牲,则是他非常在乎的。他认为,俄罗斯人口是乌克兰的三倍,在爆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乌克兰绝无胜算。"如果您真心关注乌克兰,就应当寻求和平。"

即将卸任的乌克兰驻德大使梅尔尼克让马斯克“滚蛋”。

Dear @elonmusk, when someone tries to steal the wheels of your Tesla, it doesn't make them legal owner of the car or of the wheels. Even though they claim both voted in favor of it. Just saying. https://t.co/0eEjCydqu1

— Gitanas Nausėda (@GitanasNauseda) October 3, 2022


即将卸任的乌克兰驻德国大使梅尔尼克(Andrij Melnyk)对马斯克的推文也做出了毫不客气的回应。他写道,我只能做出"外交辞令般的回应":滚吧!

截至本台发稿时为止,已有超过两百万推特用户就马斯克的和平建议进行了表决,超过60%的人持反对意见。

(路透社,法新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成钢被免去驻世贸代表职务,贝森特曾批评其"失控"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再度发生争吵:"爆粗口,训斥,扔地图"
史上最便宜特斯拉,毛坯程度看笑中国车主
“孪生兄弟”交火,至少数十名军人身亡
物理学家杨振宁逝世:诺奖"双星"的合作与决裂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稀土管制,反而加速全球产业链的重建
泽连斯基:世界领土最大国家 为何还需要更多领土?
被曝多次怒吼飙髒话 川普:没逼乌割地求和 完全没有…
没给小费 顾客被餐厅员工追出来围堵 还叫了警察!
川普与澳洲签稀土协议:半年投入10亿美元
郑丽文支持者高喊“我是中国人”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特朗普:中国“不想”入侵台湾 重申对习近平的信任
陕西博士参选纽约州长:誓言打造"零贫困零犯罪"…
FT:中国已做好摊牌准备 北京并非只有稀土一张牌
王丹父亲辞世 悲喊:无法送终是极大遗憾与悲哀
美拱手让出稀土掌控权 中国耕耘30年成霸主
从"台独"到"亲中":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的启示
川普:无意摧毁中国 美中关係没事
NASA用超算测出地球寿命 公元这一年万物终结
“中国在对决全世界”在美国经济腹地感受中美激烈对峙的一周
纽时:四中全会上,有一个重要问题无人敢提及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马斯克提出俄乌和平计划 乌驻德大使让他“滚”

德国之声 2022-10-04 09:01:16

特斯拉总裁马斯克推出和平计划,呼吁乌克兰放弃克里米亚,并宣布中立。他在推特上发起的问卷调查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德国之声中文网)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周一发起推特民调,呼吁推特用户就一项如何结束俄乌战争的和平计划进行表决。马斯克建议,在联合国监管下,就四个被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地区的前途进行投票。上周,莫斯科发起所谓公投希望将上述地区纳入俄罗斯版图。马斯克周一在其推文中写道:"如果这是民众的意愿,那么俄罗斯就应当撤离。"对于2014年就已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半岛,马斯克认为应正式归属俄罗斯,并对当地的供水予以保障。马斯克还表示,未来乌克兰应保持中立。马斯克呼吁推特用户,以"支持"或"反对"对其建议做出回应。

作为回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立即在推特上发起民调。泽连斯基问道:"

您更喜欢哪一个马斯克?支持乌克兰的马斯克?还是支持俄罗斯的马斯克?"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eda)也发表推文称:"亲爱的马斯克,如果有人偷走了您的特斯拉的轮胎,但这并不能使他成为这台车或这些轮胎的合法主人。即使它们声称曾投票支持这项计划。"

Ukraine-Russia Peace:

- Redo elections of annexed regions under UN supervision. Russia leaves if that is will of the people.

- Crimea formally part of Russia, as it has been since 1783 (until Khrushchev’s mistake).

- Water supply to Crimea assured.

- Ukraine remains neutral.

— Elon Musk (@elonmusk) October 3, 2022


马斯克再度在原推下发推文称:"让我们这样尝试一下吧:应依照生活在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半岛民众的意愿,来决定上述地区是应当归属俄罗斯,还是乌克兰。"他表示,他并不在乎他提出的建议是否受到欢迎,但是为了一个基本相同的结局,却让数百万人无畏牺牲,则是他非常在乎的。他认为,俄罗斯人口是乌克兰的三倍,在爆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乌克兰绝无胜算。"如果您真心关注乌克兰,就应当寻求和平。"

即将卸任的乌克兰驻德大使梅尔尼克让马斯克“滚蛋”。

Dear @elonmusk, when someone tries to steal the wheels of your Tesla, it doesn't make them legal owner of the car or of the wheels. Even though they claim both voted in favor of it. Just saying. https://t.co/0eEjCydqu1

— Gitanas Nausėda (@GitanasNauseda) October 3, 2022


即将卸任的乌克兰驻德国大使梅尔尼克(Andrij Melnyk)对马斯克的推文也做出了毫不客气的回应。他写道,我只能做出"外交辞令般的回应":滚吧!

截至本台发稿时为止,已有超过两百万推特用户就马斯克的和平建议进行了表决,超过60%的人持反对意见。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