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俄乌血腥鏖战6个月 专家解析普京究竟想要什么

俄乌血腥鏖战6个月 专家解析普京究竟想要什么

文章来源: CNA 于 2022-08-23 12:34: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将近6个月,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发动这场战争的动机,西方至今仍存在广泛意见分歧。

长期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驻莫斯科和华盛顿等地特派记者,并撰写过普京、毛泽东和波布(Pol Pot)等人权威传记的萧特(Philip Short),在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撰文指出,俄罗斯正试图证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无力阻止它,而俄国能否成功,取决于能源价格飙涨情况下西方的政治意愿。

萧特指出,人们若不能就普京为何决定入侵乌克兰以及他想实现的目标取得一致意见,便无法确定交战双方的胜利或失败,以及可能的结局。

他认为,像所有战争一样,当前的冲突会在某个时间点结束。地理现实注定乌克兰和俄罗斯要比邻而居,且这一点不会改变。他们终将不得不达成权宜妥协(modus vivendi)。而这也适用于欧洲和俄罗斯,虽然修复损坏关系可能需要几十年。

既然如此,为什么普京会甘冒风险,投入如此多资源开战?起先有人说他精神错乱,英国国防大臣华勒斯(Ben Wallace)就说他是个“疯子”。有照片显示普京在一张6米长桌子的一端向另一端的国防首长们讲话。随后不久,同样一批官员坐在他身边。

萧特表示,长桌原来是项戏剧性安排,这是普京版的尼克森“疯子”理论。这就像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森意图让共产国家领导人认为他不理性、不稳定那样,普京也有意表现得非理性,以至于一切皆有可能,甚至是核战。

而后西方官员辩称,普京对俄罗斯旁边出现民主的乌克兰感到恐惧,因为这让俄罗斯人见识到他们也可以过不同生活,会威胁他的权力基础。表面上这看似合理。普京确实厌恶自2003年起在前苏联集团国家出现的系列“颜色革命”。

但乌克兰被当成典范的吸引力有限。它贪腐严重,不存在法治,亿万富豪权贵拥有不成比例的权力。若情况真有所改变,俄罗斯知识分子可能会注意到,但习惯接受国家宣传的大多数俄罗斯人,根本不在乎。

入侵乌克兰也被描绘成直截了当的帝国主义土地掠夺。普京今夏曾提及彼得大帝,被认为证实他想恢复俄罗斯帝国,不然就是苏联。有人认为乌克兰只是第一步。一位前瑞典部长上周告诉萧特,几年后如果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遭到入侵,他不会感到惊讶。

萧特称,由于普京曾将苏联解体称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这似乎有道理。但普京也说过:“任何想见到苏联重建的人,都没有大脑。”

撇开俄军已很难在乌克兰取得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成功这项事实不谈,攻击波罗的海国家或波兰,将使俄罗斯与北约组织直接冲突,这是莫斯科(或西方)最不想见到的事。

萧特认为,普京入侵乌克兰事实上出于其他考量。早在普京上台前,他便一直关注乌克兰。1994年他担任圣彼得堡副市长时,曾对克里米亚(Crimea)被纳入乌克兰表示愤慨。他告诉一名法国外交官:“俄罗斯从土耳其人手里赢得克里米亚!”他指的是俄罗斯于18世纪击败鄂图曼帝国(Ottoman Empire)。

但2008年北约峰会有人提及乌克兰应成为其正式成员的可能性,令普京态度丕变。

时任美国驻莫斯科大使伯恩斯(Bill Burns)当时发密电给白宫称,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菁英最亮的一道红线,即使普京的批评者,也认为这是对俄罗斯利益的直接挑战,当今的俄罗斯将有所回应。

后来历届美国政府皆无视伯恩斯警告,而普京确实做出回应。他在2014年并吞克里米亚;然后在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Donbas)煽动分离派叛乱;最后便是在今年2月挥军入侵乌克兰。

北约扩大只是冰山一角。普京掌权的20年内,也累积许多对西方的其他不满。他本曾令西方领袖留下不错印象,911事件后支持美国反恐,但他渐渐变成一个无情的对手,深信美国及其盟国决心让俄罗斯屈服。

西方政客认为他是偏执狂。但问题不在于西方的真正意图,而在于克里姆林宫如何解读这些事。

普京的目标不仅是要将基辅政权中立化,更重要的是要展现北约无力阻止他。在此过程中,他若在俄罗斯占领地区消灭了乌克兰文化,那不是附带损害,而是一项奖励。

普京能否成功将取决于战场局势,而这又取决于西方在秋冬季节支持乌克兰的程度,届时能源短缺和飙涨的生活成本可能使乌克兰的西方伙伴承受巨大压力。

莫斯科不必取得很大进展,普京便能宣告胜利。俄罗斯控制整个顿巴斯和通往克里米亚的陆桥就够了。他当然想要更多。俄军若占领敖德萨(Odesa)和黑海沿岸,将使乌克兰沦为附庸国。但即使没那么大斩获也将显示美国力量的局限性。拥有西方强大支持的乌克兰有可能阻止这种情况发生。但这远远还不确定。

萧特指出,乌克兰战争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当俄罗斯在欧洲挑战美国主导的安全秩序时,中国也正在亚洲挑战这一秩序。地缘政治转型已经开始,其结果可能几十年内都不会完全显现。但过去30年统治世界的冷战后秩序正在终结。从它灭亡起,新的权力平衡将会出现。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惊魂!波音客机突传爆炸声 引擎狂喷火 载280人急降…
中国女游客骂移民局官员扯人头巾 罚款+判囚1个月
特朗普以1对8,欧洲不是没挤上桌而是被踢下了桌
忘关麦!川普马克龙咬耳朵 爆普京“为了我和谈”引关注
其他一切都是前戏!川普“三步骤”和平剧本曝光!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人女市长:波士顿永远是庇护城,川普吓不倒我
中方称“印外长说台湾属中国” 印方反驳:错误引述
川普:我死后想上天堂,如果我办到了…
美欧动起来!合作提供乌克兰安全保障,无上限提升乌军军力
中国女涉在日本偷男人底裤?女店员拼死擒贼 后续更夸张
俄外长最新论述:从未意图侵佔乌克兰领土
彭博观点:中国由工程师主导 美国却被太多律师把控
回到苏联解体时期? 中国将和俄罗斯以物易物
"日版川普"现象:极右民粹崛起 女歌星倡拥核武
惊悚画面!非法移民卡车司机高速掉头酿惨剧 全美震怒
摆脱中国勒索 美国稀土公司低价供应关键矿物
泽伦斯基:安全保障有望10天内敲定,松口战后愿举行选举
东北外卖小哥一句“love you” 闪婚美国幼师女博士
美卫生部长挑战防长:做100下俯卧撑+50下引体向上
北大教授季羡林:文革证明了“士可杀亦可辱”
国土安全部长出奇招:下令边境围牆全涂成黑色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俄乌血腥鏖战6个月 专家解析普京究竟想要什么

CNA 2022-08-23 12:34:54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将近6个月,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发动这场战争的动机,西方至今仍存在广泛意见分歧。

长期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驻莫斯科和华盛顿等地特派记者,并撰写过普京、毛泽东和波布(Pol Pot)等人权威传记的萧特(Philip Short),在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撰文指出,俄罗斯正试图证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无力阻止它,而俄国能否成功,取决于能源价格飙涨情况下西方的政治意愿。

萧特指出,人们若不能就普京为何决定入侵乌克兰以及他想实现的目标取得一致意见,便无法确定交战双方的胜利或失败,以及可能的结局。

他认为,像所有战争一样,当前的冲突会在某个时间点结束。地理现实注定乌克兰和俄罗斯要比邻而居,且这一点不会改变。他们终将不得不达成权宜妥协(modus vivendi)。而这也适用于欧洲和俄罗斯,虽然修复损坏关系可能需要几十年。

既然如此,为什么普京会甘冒风险,投入如此多资源开战?起先有人说他精神错乱,英国国防大臣华勒斯(Ben Wallace)就说他是个“疯子”。有照片显示普京在一张6米长桌子的一端向另一端的国防首长们讲话。随后不久,同样一批官员坐在他身边。

萧特表示,长桌原来是项戏剧性安排,这是普京版的尼克森“疯子”理论。这就像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森意图让共产国家领导人认为他不理性、不稳定那样,普京也有意表现得非理性,以至于一切皆有可能,甚至是核战。

而后西方官员辩称,普京对俄罗斯旁边出现民主的乌克兰感到恐惧,因为这让俄罗斯人见识到他们也可以过不同生活,会威胁他的权力基础。表面上这看似合理。普京确实厌恶自2003年起在前苏联集团国家出现的系列“颜色革命”。

但乌克兰被当成典范的吸引力有限。它贪腐严重,不存在法治,亿万富豪权贵拥有不成比例的权力。若情况真有所改变,俄罗斯知识分子可能会注意到,但习惯接受国家宣传的大多数俄罗斯人,根本不在乎。

入侵乌克兰也被描绘成直截了当的帝国主义土地掠夺。普京今夏曾提及彼得大帝,被认为证实他想恢复俄罗斯帝国,不然就是苏联。有人认为乌克兰只是第一步。一位前瑞典部长上周告诉萧特,几年后如果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遭到入侵,他不会感到惊讶。

萧特称,由于普京曾将苏联解体称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这似乎有道理。但普京也说过:“任何想见到苏联重建的人,都没有大脑。”

撇开俄军已很难在乌克兰取得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成功这项事实不谈,攻击波罗的海国家或波兰,将使俄罗斯与北约组织直接冲突,这是莫斯科(或西方)最不想见到的事。

萧特认为,普京入侵乌克兰事实上出于其他考量。早在普京上台前,他便一直关注乌克兰。1994年他担任圣彼得堡副市长时,曾对克里米亚(Crimea)被纳入乌克兰表示愤慨。他告诉一名法国外交官:“俄罗斯从土耳其人手里赢得克里米亚!”他指的是俄罗斯于18世纪击败鄂图曼帝国(Ottoman Empire)。

但2008年北约峰会有人提及乌克兰应成为其正式成员的可能性,令普京态度丕变。

时任美国驻莫斯科大使伯恩斯(Bill Burns)当时发密电给白宫称,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菁英最亮的一道红线,即使普京的批评者,也认为这是对俄罗斯利益的直接挑战,当今的俄罗斯将有所回应。

后来历届美国政府皆无视伯恩斯警告,而普京确实做出回应。他在2014年并吞克里米亚;然后在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Donbas)煽动分离派叛乱;最后便是在今年2月挥军入侵乌克兰。

北约扩大只是冰山一角。普京掌权的20年内,也累积许多对西方的其他不满。他本曾令西方领袖留下不错印象,911事件后支持美国反恐,但他渐渐变成一个无情的对手,深信美国及其盟国决心让俄罗斯屈服。

西方政客认为他是偏执狂。但问题不在于西方的真正意图,而在于克里姆林宫如何解读这些事。

普京的目标不仅是要将基辅政权中立化,更重要的是要展现北约无力阻止他。在此过程中,他若在俄罗斯占领地区消灭了乌克兰文化,那不是附带损害,而是一项奖励。

普京能否成功将取决于战场局势,而这又取决于西方在秋冬季节支持乌克兰的程度,届时能源短缺和飙涨的生活成本可能使乌克兰的西方伙伴承受巨大压力。

莫斯科不必取得很大进展,普京便能宣告胜利。俄罗斯控制整个顿巴斯和通往克里米亚的陆桥就够了。他当然想要更多。俄军若占领敖德萨(Odesa)和黑海沿岸,将使乌克兰沦为附庸国。但即使没那么大斩获也将显示美国力量的局限性。拥有西方强大支持的乌克兰有可能阻止这种情况发生。但这远远还不确定。

萧特指出,乌克兰战争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当俄罗斯在欧洲挑战美国主导的安全秩序时,中国也正在亚洲挑战这一秩序。地缘政治转型已经开始,其结果可能几十年内都不会完全显现。但过去30年统治世界的冷战后秩序正在终结。从它灭亡起,新的权力平衡将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