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美必有一战?何时发生?如何发生?还能避免吗?

中美必有一战?何时发生?如何发生?还能避免吗?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2-08-15 09:11: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德语媒体:中美之战不可避免?

近一个月以来,美国国会要员先后两次到访台湾,中国军方则加强了围绕台湾的"多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和实战化演练"。日趋紧张的台海局势,会引发中美两大国间的军事冲突吗?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长篇文章指出,多年来,西方舆论一直在关注中国同西方阵营间的所谓"制度竞争",但中美两国间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却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篇题为《战争还能避免吗?》的文章写道:

"(这种制度之争)对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又意味着什么呢?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不假思索的给出这样的答案,即令人信服的军事威慑、佐以对中国野心的阻遏及限制是阻止战争爆发的最有效方式。这也是拜登中国战略的核心要点。根据这一战略,美国正在努力同中国的各个邻国建立盟友关系。但是,仅凭这一战略,而没有一个像古巴危机和冷战期间同苏联之间建立起的那种制度化的避免战争机制,那么中长期内,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就只能由强权政治或自认为强悍的政权来决定了。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总统拜登才在去年表示,中美两国之间需要建立一个防护栏,用他本人的话说就是建立一个‘合乎常理的护栏’( common-sense guardrails)

目前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恰恰充分显示了建立这种防护栏的紧迫性。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 Kevin Rudd)在其新著《可以避免的战争》 (The Avoidable War)一书中使用了'战略性丛林法则'说法,他认为,当前的中美关系建立在双方相互高度不信任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华盛顿,还是北京,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避免冲突,而是冲突何时会发生,以及会在何种情况下发生。"

文章写道,目前在纽约担任"亚洲协会"主席的陆克文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他有在中国、台湾和美国的生活经历,而出任澳大利亚总理的经历又是他深谙中美政治高层的运作模式。因此,陆克文有关中美应建立"有控制的战略竞争框架"的建议,就更有其借鉴价值。文章最后写道:

美方宣布,今后几周将派遣更多军舰穿越台湾海峡。

"无论如何,相关呼吁的严肃性是不容置疑的,毕竟局势已经非常严峻。德国外交部也在起草一份新的对华战略,一般认为,如何减少对中国的经济和技术依赖,以及全球民主政体在对华战略上的团结一致,将是新版对华战略的核心内容。欧洲作为军事上依赖美国的小伙伴,虽然对中美关系的走向没有决策权,但中长期内,欧洲却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营造一个能让制度、利益和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共存的世界秩序。价值观导向的外交政策的可信度也与此密切相关。那种认为同制度性对手兵戎相见就可以使民主变得更加强大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事实也许恰恰相反,民主制度越牢固、越具有反思能力、越自信,赢得制度竞争的机会也就越大,而且还不需要战争。"

佩洛西访台和中国军演使台海局势不断升温之际,本周日,美国参议院外委会亚太小组主席马基再度率团抵台访问。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写道,

"美国方面周五还宣布,将在今后几周内派遣军舰和航母穿越台湾海峡。美国政府亚太协调员坎佩尔表示,美军将依照对航海自由的长期承诺,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在当地进行飞行、航海和开展其他行动,这其中也包括台湾海峡。此外,台湾同美国之间的一项新的贸易计划也将在近期内公开发表。

尽管中国方面不断采取军事升级行动,但目前已经呈现出外交努力的迹象。《华尔街时报》报道称,中美两国领导人有意在今年十一月举行面对面的会晤,地点可能会选在泰国。

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疏离中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上周四宣布,将退出16+1中东欧合作论坛。此前,立陶宛已经退出这一论坛。佩罗西访台后不久,立陶宛交通部副部长 Agne Vaiciukeviciute也访问了台湾。同佩罗西一样,中方也宣布对这位立陶宛官员实施个人制裁。"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9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医生赞刺杀柯克枪手“枪法精准” 被永久禁止入境美国
德州黑人女生柯克追悼会上挑衅被捕 州长:挑错了学校!
好莱坞巨星罗伯特雷德福逝世 川普克林顿发文纪念
纽约地铁血案 她疑不满眼神接触 突发狂暴打男乘客…




24小时讨论排行

卢比奥:那些庆祝的外国人 将被驱逐、吊销签证…(视)
首次出庭!嫌犯父亲“大义灭亲”细节曝光 FBI扩大调查
川普下令国家公园移除这张照片 “宣扬腐蚀性意识形态”
CNN:川普正酝酿一场对左翼大规模打压 Antifa将列恐怖组织
惊呆!非法移民小船靠近 被大爷大妈合力推回大海
枪杀柯克嫌犯被控加重谋杀罪 检察官寻求死刑判决
上海学生的午餐,吃出了发展中国家的纯正味道
邓聿文:美国控枪为什么如此之难
川普怒炒Fed理事再失利!法院驳回 恐上最高院
贝森特爆TikTok达成协议内幕:美国威胁关闭…
华人学者:中国造船无人机 美国再不改公厕都建不成
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 重新赢得习近平关爱眼光
“清水衙门”中宣部 副部长成了大贪官
内塔尼亚胡:我们要成为雅典和超级斯巴达的结合体
被日本害惨了,美韩贸易谈判几近“归零”
TikTok协议细节:美国业务转给美国资本控股80%新公司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美必有一战?何时发生?如何发生?还能避免吗?

德国之声 2022-08-15 09:11:12

德语媒体:中美之战不可避免?

近一个月以来,美国国会要员先后两次到访台湾,中国军方则加强了围绕台湾的"多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和实战化演练"。日趋紧张的台海局势,会引发中美两大国间的军事冲突吗?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长篇文章指出,多年来,西方舆论一直在关注中国同西方阵营间的所谓"制度竞争",但中美两国间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却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篇题为《战争还能避免吗?》的文章写道:

"(这种制度之争)对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又意味着什么呢?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不假思索的给出这样的答案,即令人信服的军事威慑、佐以对中国野心的阻遏及限制是阻止战争爆发的最有效方式。这也是拜登中国战略的核心要点。根据这一战略,美国正在努力同中国的各个邻国建立盟友关系。但是,仅凭这一战略,而没有一个像古巴危机和冷战期间同苏联之间建立起的那种制度化的避免战争机制,那么中长期内,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就只能由强权政治或自认为强悍的政权来决定了。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总统拜登才在去年表示,中美两国之间需要建立一个防护栏,用他本人的话说就是建立一个‘合乎常理的护栏’( common-sense guardrails)

目前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恰恰充分显示了建立这种防护栏的紧迫性。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 Kevin Rudd)在其新著《可以避免的战争》 (The Avoidable War)一书中使用了'战略性丛林法则'说法,他认为,当前的中美关系建立在双方相互高度不信任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华盛顿,还是北京,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避免冲突,而是冲突何时会发生,以及会在何种情况下发生。"

文章写道,目前在纽约担任"亚洲协会"主席的陆克文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他有在中国、台湾和美国的生活经历,而出任澳大利亚总理的经历又是他深谙中美政治高层的运作模式。因此,陆克文有关中美应建立"有控制的战略竞争框架"的建议,就更有其借鉴价值。文章最后写道:

美方宣布,今后几周将派遣更多军舰穿越台湾海峡。

"无论如何,相关呼吁的严肃性是不容置疑的,毕竟局势已经非常严峻。德国外交部也在起草一份新的对华战略,一般认为,如何减少对中国的经济和技术依赖,以及全球民主政体在对华战略上的团结一致,将是新版对华战略的核心内容。欧洲作为军事上依赖美国的小伙伴,虽然对中美关系的走向没有决策权,但中长期内,欧洲却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营造一个能让制度、利益和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共存的世界秩序。价值观导向的外交政策的可信度也与此密切相关。那种认为同制度性对手兵戎相见就可以使民主变得更加强大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事实也许恰恰相反,民主制度越牢固、越具有反思能力、越自信,赢得制度竞争的机会也就越大,而且还不需要战争。"

佩洛西访台和中国军演使台海局势不断升温之际,本周日,美国参议院外委会亚太小组主席马基再度率团抵台访问。柏林出版的《每日镜报》写道,

"美国方面周五还宣布,将在今后几周内派遣军舰和航母穿越台湾海峡。美国政府亚太协调员坎佩尔表示,美军将依照对航海自由的长期承诺,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在当地进行飞行、航海和开展其他行动,这其中也包括台湾海峡。此外,台湾同美国之间的一项新的贸易计划也将在近期内公开发表。

尽管中国方面不断采取军事升级行动,但目前已经呈现出外交努力的迹象。《华尔街时报》报道称,中美两国领导人有意在今年十一月举行面对面的会晤,地点可能会选在泰国。

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疏离中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上周四宣布,将退出16+1中东欧合作论坛。此前,立陶宛已经退出这一论坛。佩罗西访台后不久,立陶宛交通部副部长 Agne Vaiciukeviciute也访问了台湾。同佩罗西一样,中方也宣布对这位立陶宛官员实施个人制裁。"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