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妇女不许上祭坛?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友情提示”

妇女不许上祭坛?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友情提示”

文章来源: 观察者 于 2022-07-30 06:53:3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月30日,有网友爆料,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下称“成陵景区”)导游称,园区内的苏勒德祭坛不允许女性游客登上二层,引发热议。当天下午,景区工作人员向观察者网证实了这一说法,表示此系蒙古族习俗,但强调景区只是“友情提示”,不存在强制要求。

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内苏勒德祭坛。图片来源:爆料网友

30日中午,有网友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在成陵景区游览时,自己的景区导游告知,女性游客是不被允许登上苏勒德祭坛二层的。该网友称,自己“不信邪”还是登上了祭坛二层,也没有人阻止,但其他女游客因此都“知难而退”,没有继续游览。

网友随即抓录另外一队游客的导游的讲解求证。在网友放出的一段视频中,该导游也讲解了类似内容,并称原因是“有阴阳相克之说”。

爆料网友指出,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关键词可以发现,以往有不少网友反映过类似经历,证明“这并非个别导游问题”。

观察者网查询成陵景区大众点评发现,去年11月8日的一条网友点评内容中,还记录了祭坛下的一块“温馨提示”牌:“蒙古族传统礼俗中妇女不上苏勒德祭坛拜谒,认为对其身体不利,望广大女性游客周知自便!”

30日下午,观察者网通过电话联系到成陵景区负责旅游咨询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证实了网友反映情况,但强调景区没有对女性游客进行强制规范,以往也存在女性游客独自参观,没看提示就登上祭坛的情况,管理人员也不会刻意把其带下来。

该女性工作人员还表示,自己本身就是蒙古族,也是守陵人的后代,本族人都清楚这一礼俗,每年祭祀女性通常都不会上去。

分管景区讲解的成陵旅游区管委会下属国企成陵文旅赵经理对观察者网指出,“妇女不上祭坛”属于蒙古族保留习俗,所有导游上岗前都会接受数日封闭培训,要求其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她还表示,自己作为汉族,也会尊重蒙古族的习惯,不登祭坛。

据成陵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成吉思汗陵发布”介绍,“苏勒德”是蒙古语,意思是“徽标”,是蒙古民族古代的旗帜。依据它的形状,汉语称“神矛”或“纛”。成吉思汗时期的哈日苏勒德(黑纛)、查干苏勒德(白旗)、阿拉格苏勒德(花纛),被称之为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三面旗徽。哈日苏勒德是成吉思汗的战神的标志,由一柄主苏勒德和四柄陪苏勒德组成,因而亦称“四斿哈日苏勒德”、“镇远哈日苏勒德”。

据悉,哈日苏勒德祭祀在蒙古族群众中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是成吉思汗陵祭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大祭”之外,一年四季还要举行数十次祭祀,既是为了歌颂成吉思汗和苏勒德的赫赫战功,也是寓意人民的生活吉祥、平安和风调雨顺。

值得注意的是,翻阅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往发布的照片可以发现,祭坛二层的祭祀人群中曾出现过女性的身影。对此,赵经理表示自己不清楚具体情况,但这可能是游客的个人行为,景区不会阻拦。

这并非近期首例由“民俗传统”引发的性别歧视争议。今年6月初,广东佛山九江镇一女子在河边看到停泊的龙舟船,上船拍摄视频后上传至短视频平台,随后遭遇网暴。有网友称,“你很脏不能坐龙船”,“女人不能上龙舟,请尊重当地习俗文化”。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这不是传统而是封建陋习,应该被摒弃淘汰。

对于争议,当地龙舟协会法人代表对媒体解释称,当地的龙舟有很多种类,其中一种是传统龙舟,有妇女不能登船的传统习俗,另一种是比赛中常见到的标准龙舟,对男性女性没有限制。该人士表示,当地将会加大宣传,避免外地女游客未经龙舟主人允许,误上传统龙舟去拍照留念。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这两个邻国,大打出手了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一张照片火了
一个容易倒闭的行业,不想说惨
诺贝尔经济学奖出炉!美英3学者共获殊荣
被哈马斯扣押的剩余20名人质已全部获释




24小时讨论排行

小米电动车高速失控翻滚!车门难开 司机葬身火海
多久能摆脱稀土卡脖子?如何做?还要小心中国这招
美高官:稀土在握 中国能禁止任何国家参与现代经济
“历尽沧桑无怨悔” 四通创始人 民运领袖万润南病逝
中国再打稀土牌 贝森特分析3种可能原因
哈马斯已释放全部人质,以后要空着手上谈判桌了
激烈交火!中国反制美对华船舶征港口费 海关总署喊话
脱了!波特兰抗议川普派兵 千人“裸体单车”上街
一场突发的“爱国冲突” 爱国贼的表演算不算寻衅滋事?
从汽车到战斗机:中国新出口限制或对全球造成沉重打击
胡锡进“宽容度变低 人们都不愿在网上发声了”引热议
美国呼吁中国释放30名有影响力的地下教会领袖
稀土风暴一次看懂!中国握全球90%加工
泰操普通话导游强逼购物:今晚我就让你回不了中国
中国女星鼓吹“中国统治日本论” 日本全网炸锅
美中贸易战为稀土再升级 特朗普放软:无意伤害中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妇女不许上祭坛?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友情提示”

观察者 2022-07-30 06:53:35

7月30日,有网友爆料,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下称“成陵景区”)导游称,园区内的苏勒德祭坛不允许女性游客登上二层,引发热议。当天下午,景区工作人员向观察者网证实了这一说法,表示此系蒙古族习俗,但强调景区只是“友情提示”,不存在强制要求。

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内苏勒德祭坛。图片来源:爆料网友

30日中午,有网友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在成陵景区游览时,自己的景区导游告知,女性游客是不被允许登上苏勒德祭坛二层的。该网友称,自己“不信邪”还是登上了祭坛二层,也没有人阻止,但其他女游客因此都“知难而退”,没有继续游览。

网友随即抓录另外一队游客的导游的讲解求证。在网友放出的一段视频中,该导游也讲解了类似内容,并称原因是“有阴阳相克之说”。

爆料网友指出,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关键词可以发现,以往有不少网友反映过类似经历,证明“这并非个别导游问题”。

观察者网查询成陵景区大众点评发现,去年11月8日的一条网友点评内容中,还记录了祭坛下的一块“温馨提示”牌:“蒙古族传统礼俗中妇女不上苏勒德祭坛拜谒,认为对其身体不利,望广大女性游客周知自便!”

30日下午,观察者网通过电话联系到成陵景区负责旅游咨询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证实了网友反映情况,但强调景区没有对女性游客进行强制规范,以往也存在女性游客独自参观,没看提示就登上祭坛的情况,管理人员也不会刻意把其带下来。

该女性工作人员还表示,自己本身就是蒙古族,也是守陵人的后代,本族人都清楚这一礼俗,每年祭祀女性通常都不会上去。

分管景区讲解的成陵旅游区管委会下属国企成陵文旅赵经理对观察者网指出,“妇女不上祭坛”属于蒙古族保留习俗,所有导游上岗前都会接受数日封闭培训,要求其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她还表示,自己作为汉族,也会尊重蒙古族的习惯,不登祭坛。

据成陵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成吉思汗陵发布”介绍,“苏勒德”是蒙古语,意思是“徽标”,是蒙古民族古代的旗帜。依据它的形状,汉语称“神矛”或“纛”。成吉思汗时期的哈日苏勒德(黑纛)、查干苏勒德(白旗)、阿拉格苏勒德(花纛),被称之为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三面旗徽。哈日苏勒德是成吉思汗的战神的标志,由一柄主苏勒德和四柄陪苏勒德组成,因而亦称“四斿哈日苏勒德”、“镇远哈日苏勒德”。

据悉,哈日苏勒德祭祀在蒙古族群众中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是成吉思汗陵祭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大祭”之外,一年四季还要举行数十次祭祀,既是为了歌颂成吉思汗和苏勒德的赫赫战功,也是寓意人民的生活吉祥、平安和风调雨顺。

值得注意的是,翻阅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往发布的照片可以发现,祭坛二层的祭祀人群中曾出现过女性的身影。对此,赵经理表示自己不清楚具体情况,但这可能是游客的个人行为,景区不会阻拦。

这并非近期首例由“民俗传统”引发的性别歧视争议。今年6月初,广东佛山九江镇一女子在河边看到停泊的龙舟船,上船拍摄视频后上传至短视频平台,随后遭遇网暴。有网友称,“你很脏不能坐龙船”,“女人不能上龙舟,请尊重当地习俗文化”。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这不是传统而是封建陋习,应该被摒弃淘汰。

对于争议,当地龙舟协会法人代表对媒体解释称,当地的龙舟有很多种类,其中一种是传统龙舟,有妇女不能登船的传统习俗,另一种是比赛中常见到的标准龙舟,对男性女性没有限制。该人士表示,当地将会加大宣传,避免外地女游客未经龙舟主人允许,误上传统龙舟去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