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面对疯狂攻击,莫言昨晚写下令人动容的文字

面对疯狂攻击,莫言昨晚写下令人动容的文字

文章来源: 人格志 于 2022-06-27 09:33:1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文丨将爷



今天晚上20:57,莫言在自己公号上发了篇《你一定想不到,我竟然这样寻找灵感》。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过度异解了,我总觉得,莫言这篇看似写作技术帖,其实是很有深意的。

大家知道,莫言最近又遭遇新一轮攻击了,火力之猛,令人震惊。我看了后,都有点文化绝望感。这世道竟然成这样了,有格的文化人,似乎已经避免不了被恶鬼缠身了。

说来说去,莫言招恨,也还是当年他说过一些很有锐气的批评之语,比如:

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要积极向上的,揭示黑暗丑恶的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前进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不唱赞歌”“讲真话”,也就是这类话,让莫言一次次成为靶子,被反复扫射。

各位,这是莫言呀!一个在国际上传播中国灿烂文化的诺奖作家,一个让世界各国朋友感受中国文学魅力的中国公民。不论是外交辞令,还是央媒评价,随手打捞一下,对莫言文化价值的赞扬遍地都是。

在中国,不论是官方态度,还是权威媒介,迄今都没有任何声音鄙薄非议过莫言的国家文化价值。但是,在互联网上,他却因为说过“讲真话”“不唱赞歌”,被无数次扫射。

我个人认为,诺奖应该可以成为莫言永远不倒的金钟罩和护身符。这就是文化符号的价值,有时候比其赋含的文化内容功效还要大。

真懂其中的文化秘码,其实都应该能料想到一个结果,批莫言的人注定要因为背弃文化灵魂而遭遇反噬。

今天,我也想第一次表达这样的文化判断——在中国,写作才华和成就,不在莫言之下至少还要有三五人。

但是,这些人因为没有成为诺奖作家,也就失去的文化护身符,在当下的文化场域中,他们也就识趣地变成了鸵鸟。

由此,也就形成恶性循化。我举例说得更直白的,在莫言得诺奖之际,贾平凹的才情和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与之比拼的。

但是,这些年,大家再看看老贾的走向,贾浅浅或许就是他的一种表征了。才华的退化和零落,很多时候就是跟着人格变化的方向和速度,谁也挡不住。

很多人在通往的伟大路上,就是被那些可怜的生物之群给拖到阴沟里的。鲁迅说过“想做奴隶”VS“做稳奴隶”的话题,我个人认为,中国顶级精英也活在“想要伟大”VS“ 做稳伟大”之中,莫言就是后者,诺奖不仅是他的护身符,而且让他能够比较从容安全地活在自己想要的精神世界。

莫言其实比谁都清楚,那些批评者就如同文化之鬼。所以,我觉得,他在今晚《你一定想不到,我竟然这样寻找灵感》这篇文章中说的这些话,就是一种隐喻:

我一个人走路时总是感到后边有什么东西在跟踪我。

……

母亲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怕人!毒蛇猛兽怕人,妖魔鬼怪也怕人。因此人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我相信母亲说的话是对的,但我还是怕。

这些话,我读的时候,是有悲伤的。写作和生活,是通感的。莫言尽管相信他母亲说的“妖魔鬼怪也怕人”,但他强调自己还是怕。

不过,后来莫言找到解决办法, 这个天一黑就不敢出门,在黑夜和文学的关系中,发现越是走向黑夜,胆子就越大。

文学使人胆大,黑夜带来灵感,我认为,莫言这个逻辑,不是属于文学的,而是属于哲学的,属于生活的。

或许,这就是莫言此时此刻,对那些一次次试图把他拖进黑夜的幽灵最好回应吧。虽是夜半三更,也不怕鬼来敲门,而是相应这反而会带来灵感的馈赠。

这种勇敢,这种豁达,这种通透,这种锐利,这种坦荡,自然也就榨出黑暗中的小鬼,是真黑,也真小,而且,很可怜。

在我看来,这是莫言面对攻击的最好回复,令我为之动容。

PS:全文完,欢迎各位参与讨论转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9)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大而美法案"众院219票闯关!5共和党人一度倒戈
美国最贵的,是中国AI人才:中国学霸正“统治”AI圈
“不像合格的妻子”:18岁嫁到中国的缅甸新娘
14岁屡教不改,中国法律出手了
仅10名员工却租四千平办公,实探这些“诡异”的公司

24小时讨论排行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为什么加拿大的猪肉总有股“尿味”?真相竟是…
已入籍也不保险!川普动手 这10类人恐失去美籍!
遥祝薄熙来生日快乐 薄瓜瓜发文:最伟大的父亲
亚裔女川粉遭逮捕 老公:川普是对的 他为美国好
利物浦球星若塔因车祸丧生 年仅28岁 十天前刚结婚
攻台B计划?美媒曝北京更大野心 垂涎俄资源宝地
乌轰炸库斯克俄军指挥部 成功击杀俄海军副司令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鉴别一个大学最好的方法,就是问它有没有空调!
美国6月非农新增14.7万人超预期 失业率意外降至4.1%
争夺未来能源主导权之战:中国正在领先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它的一份无耻的判决
印度小哥简历90%造假 身兼数职 干翻硅谷AI创业公司
人民日报纪念李克强冥诞发出了什么信号
以色列空袭学校避难所!加萨民防机构曝:已25死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面对疯狂攻击,莫言昨晚写下令人动容的文字

人格志 2022-06-27 09:33:17

文丨将爷



今天晚上20:57,莫言在自己公号上发了篇《你一定想不到,我竟然这样寻找灵感》。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过度异解了,我总觉得,莫言这篇看似写作技术帖,其实是很有深意的。

大家知道,莫言最近又遭遇新一轮攻击了,火力之猛,令人震惊。我看了后,都有点文化绝望感。这世道竟然成这样了,有格的文化人,似乎已经避免不了被恶鬼缠身了。

说来说去,莫言招恨,也还是当年他说过一些很有锐气的批评之语,比如:

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要积极向上的,揭示黑暗丑恶的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前进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不唱赞歌”“讲真话”,也就是这类话,让莫言一次次成为靶子,被反复扫射。

各位,这是莫言呀!一个在国际上传播中国灿烂文化的诺奖作家,一个让世界各国朋友感受中国文学魅力的中国公民。不论是外交辞令,还是央媒评价,随手打捞一下,对莫言文化价值的赞扬遍地都是。

在中国,不论是官方态度,还是权威媒介,迄今都没有任何声音鄙薄非议过莫言的国家文化价值。但是,在互联网上,他却因为说过“讲真话”“不唱赞歌”,被无数次扫射。

我个人认为,诺奖应该可以成为莫言永远不倒的金钟罩和护身符。这就是文化符号的价值,有时候比其赋含的文化内容功效还要大。

真懂其中的文化秘码,其实都应该能料想到一个结果,批莫言的人注定要因为背弃文化灵魂而遭遇反噬。

今天,我也想第一次表达这样的文化判断——在中国,写作才华和成就,不在莫言之下至少还要有三五人。

但是,这些人因为没有成为诺奖作家,也就失去的文化护身符,在当下的文化场域中,他们也就识趣地变成了鸵鸟。

由此,也就形成恶性循化。我举例说得更直白的,在莫言得诺奖之际,贾平凹的才情和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与之比拼的。

但是,这些年,大家再看看老贾的走向,贾浅浅或许就是他的一种表征了。才华的退化和零落,很多时候就是跟着人格变化的方向和速度,谁也挡不住。

很多人在通往的伟大路上,就是被那些可怜的生物之群给拖到阴沟里的。鲁迅说过“想做奴隶”VS“做稳奴隶”的话题,我个人认为,中国顶级精英也活在“想要伟大”VS“ 做稳伟大”之中,莫言就是后者,诺奖不仅是他的护身符,而且让他能够比较从容安全地活在自己想要的精神世界。

莫言其实比谁都清楚,那些批评者就如同文化之鬼。所以,我觉得,他在今晚《你一定想不到,我竟然这样寻找灵感》这篇文章中说的这些话,就是一种隐喻:

我一个人走路时总是感到后边有什么东西在跟踪我。

……

母亲说: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怕人!毒蛇猛兽怕人,妖魔鬼怪也怕人。因此人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我相信母亲说的话是对的,但我还是怕。

这些话,我读的时候,是有悲伤的。写作和生活,是通感的。莫言尽管相信他母亲说的“妖魔鬼怪也怕人”,但他强调自己还是怕。

不过,后来莫言找到解决办法, 这个天一黑就不敢出门,在黑夜和文学的关系中,发现越是走向黑夜,胆子就越大。

文学使人胆大,黑夜带来灵感,我认为,莫言这个逻辑,不是属于文学的,而是属于哲学的,属于生活的。

或许,这就是莫言此时此刻,对那些一次次试图把他拖进黑夜的幽灵最好回应吧。虽是夜半三更,也不怕鬼来敲门,而是相应这反而会带来灵感的馈赠。

这种勇敢,这种豁达,这种通透,这种锐利,这种坦荡,自然也就榨出黑暗中的小鬼,是真黑,也真小,而且,很可怜。

在我看来,这是莫言面对攻击的最好回复,令我为之动容。

PS:全文完,欢迎各位参与讨论转发。